《观潮》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

作者&投稿:经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
3.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4.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学重点
词语的运用;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3.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是自然景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交流平台(出示课件3)
1.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山秀水,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板书:写想象画面)
2.课文《观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出示课件4)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看到)
3.课文《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出示课件5)
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听到)
4.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板书:闻到)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大胆合理,感情真实。
c.介绍时,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想。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6)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1)读一读,理解词语含义:自己自由读一读,做到理解含义。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3)说一说:先小组内各交流,再选小组代表说一说。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7)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 一会儿工夫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5)拓展运用
①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你的想法。
冲过去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②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课件出示8)
一阵风吹过,天空顿时尘土飞扬。
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肉吃完了。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画面。
(板书:根据意思 写画面)
板块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课件出示9)
(板书:书写提示:保持平衡 保持距离)
2.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学习《鹿柴》这首诗。(出示课件10)(板书:鹿柴)
鹿 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3.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11)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2)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怎样描写想象画面,学会了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会了怎样在横格中书写规范规则,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观潮作者为什么是两个人
两人共同创作。根据《观潮》简介查询显示:这篇课文的两位作者赵宗成、朱明元,是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记者站的两位记者,两人观看完钱塘湖潮起之后共同完成了《观潮》这篇文章。

《观潮》这篇课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
《观潮》是围绕“奇观”来写的,从观潮的人之多及人们高涨的热情、大潮雷霆万钧的声威和惊心动魄的气势和余波的漫天卷地、汹涌澎湃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

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所谓禅宗,有南北之分,北宗强调“拂尘看净”、“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南宗则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达到“无念为宗”。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观潮的作者资料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

八年级上册古文《观潮》原文及作者的简介
《观潮》作者简介 周密(1232一约1298),南宋词人,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此篇...

《观潮》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潮水的?
《观潮》一文中,作者是从江潮的(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气势雄伟壮观)的特点。《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

小学课文观潮作者
[观潮的由来]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

《观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观潮》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抓住了来潮时是声音、样子、气势等特点来进行描写的。《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通过写作者在观察时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样子,以及人们的情绪变化,把钱塘江大潮壮观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发自内心地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观潮》...

《观潮》课文原文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人教版《观潮》课文原文,希望有所帮助!《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四年级语文《观潮》课文原文
观潮课文难点详解 1、作者听到的潮水声为什么越来越大声?他看到的潮水为什么从“一条白线”变成“白色城墙”?作者写潮水声音:先写“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然后写“响声越来越大”,最后写“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写潮水的景象:“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这是远...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潮水的画面描写,200字左右 -
嵇蔡新洁: 1、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大海霎时间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战场,海风吹着尖厉的“号角”,海浪似乎是千百个英勇的战士,向海岸猛烈地进攻着,发出隆隆呼喊....

酒泉市13221235884: 在《观潮》一课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水到来时的情景的? -
嵇蔡新洁: 第1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

酒泉市13221235884: 江南小学出版的四年级第一课观潮三四自然段,读正自然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试着描述一下. -
嵇蔡新洁: 江南小学出版的四年级第1课观潮的34段读这自然段,我想象自己置身于大海的海滩旁,看着波涛汹涌的,海浪特别的壮观. 课文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它开阔,横贯江面,它势猛,有进无退,所以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则呈“万马并...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这篇课文是怎么样描写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的? -
嵇蔡新洁:[答案] 首先全文只有第一段是写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开头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比喻);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比喻)际天(夸张)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夸张),势极雄豪.”...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片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观 -
嵇蔡新洁: 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观潮的? -
嵇蔡新洁:[答案]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 概括起来就是:潮来之状——雄伟壮观,演习之形——精彩动人,弄潮之势——勇敢矫健,观潮之盛——盛况空前.

酒泉市13221235884: 在观潮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水之状进行描写的 -
嵇蔡新洁: 《观潮》一文中,作者是从江潮的(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气势雄伟壮观)的特点.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
嵇蔡新洁: 从潮水的形、声、色、势,由远及近,写出潮的雄伟壮观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这篇文章采用的是什么描写顺序,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描绘 -
嵇蔡新洁: 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第1段写潮来之壮.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

酒泉市13221235884: 观潮本文描绘了四幅生动的画面,分别是 -
嵇蔡新洁: 描绘了四幅生动的画面,分别是: 1、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2、水军演戏的宏大场面. 3、吴中健儿高潮的弄潮表演.4、观潮的盛大场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