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之分

作者&投稿:苏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之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一开始“形而上”就与中国哲学最核心的范畴“道”搭配而来的。道不只是哲学概念,诸子百家都言道。《庄子·天下》就感慨“道术将为天下裂”,因此,道也是古典思想文化的核心词汇。

实际上,只有道家特别是老子,还有《易传》所言之道,才最具哲学的意味,因为其道已成为反思的对象,故老子说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周易》则称它为形而上者。道器匹配,由此入手,可以打开进入古典文化世界的思想门径。道若隐若现,器则触目皆是,问道莫若先观器。

器的制作与运用,覆盖着物质、社会和精神(宗教与艺术)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器是人类力量 (物质与精神) 的见证。

器为有形之物,但与一般自然物不同,器是人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制作或利用的物品。器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物;另一类是象征物,它是用以表达观念的精神意义。人可通过对其作特定的操作来表达自己的行为意愿。

礼器是其中之大宗,它既可用于致敬鬼神,也可用于规范人伦,如别贵贱或辨主客,比如古代的九鼎或帝王的服饰、玉玺,就象征着权论论力。

道器相连,器的制作与使用,可以是同一个人直接操作。然而,在技术进步之后,更复杂的器具出现,制作与使用,便不是同一个人。制造者考虑如何操作,操作者则不必知道如何制造。由于器的作用是通过操作体现的,有可能存在使用者不懂或错误操作的情形,这就是器、道分离的现象。

庖丁解牛的那把刀,原本平淡无奇。使用类似的刀有人一月一换,有人一年一更,庖丁一把刀愣是用了十九年,还完好无缺,宛如新刀。庖丁的答案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操作要领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邻,导大窥,因其固然”。这个天理也就是道。

虽然道器相即,但道不等于器,甚至有离器独立的趋势“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者,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以上者谓道,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以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从道器合一,到道行于诸器之间,再到道可离器独立,道的存在便需要提醒与警示。除了以某种仪式展示外,对于不能直观其价值或意义的器物,要把价值或意义传达出来,其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标示,即起将其铭刻在器物上,即器铭。儒家就既重器,也重名。

孔子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名是名分,界定权力与责任,器是权位的象征,名、器匹配,便能循礼行道。楚子“问鼎”,暴露出他对名器关系的无知。

楚子问“大小轻重”,关心的是器之形,而非器之道,以为据器就拥有权力。王孙满义正词严,告诉他权力之道“在德不在鼎”见器而不知道,是没有器识的表现。老子认为,世道乖离的问题,在于人们心目中只有器而没有道,充满对财富、权势占有的欲望。对治这种病根的途径,不是即器言道,而是轻器重道,甚至弃器扬道有形为器,无形为道。




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道器指什么
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为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道是无形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观念基本解释:思想意识,观点,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

简述王夫之道器论的基本内容?
王夫之坚持“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的唯物主义道器观,系统地驳斥了割裂、颠倒道器关系的唯心主义思想。他给传统道与器范畴以新的解释,认为“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所标志的一般(共同本质、普遍规律)和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殊规律),两者是“统此一物”的两个...

礼器的哲学意义
礼的意蕴与器具的显现构成了认识的两个层面。这就是《周易·系辞上》所指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意作为抽象的原则,它体现了形而上的道的内容,而礼器则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礼意依存于礼器的朴素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器关系的沉思。从礼学入手探讨道器关系,是中国哲学...

"形而上者谓之气,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就是无形不可见的能量存在,无形无相不可见但是无处不在无处不体现的能量,就是道。说简单些就是宇宙天地的游戏规则,是这个世界的法度秩序,是顺应它才有路可走、才能越走越宽阔的宇宙指南。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是相应的,一个人在有形可见部分的言行举止、待人...

小说中什么是道器
道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道与器的关系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最早见于《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以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释,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何为"形而上"何为"形而下"?
但“先道后形”我不这样认为,张岱年先生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肯定‘道’是高于‘器’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道与器的先后,我认为不存在时间先后,而存在逻辑上的先后,有道无物和无道有物都是不存在的。 “道”与“器”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谈到“道器问题”就不能不...

“君子不器”的出处?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

形而上是啥意思?
意思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出自《易经·系辞》其形成年代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1)战国前中说。认为文中开头”天尊地卑“与文中大量道家术语,曾见于孔门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记》,可证为战国前中期。(2)战国...

君子不器啥意思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飞身抱月
9、3.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0、”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11、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12、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

铏的哲学意义
礼的意蕴与器具的显现构成了认识的两个层面。这就是《周易·系辞上》所指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意作为抽象的原则,它体现了形而上的道的内容,而礼器则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礼意依存于礼器的朴素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道器关系的沉思。从礼学入手探讨道器关系,是中国哲学...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
越修悉欣: 形而上为之物,形而下为之器,上是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下就是实体,高楼大厦 形而上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
越修悉欣: 《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 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 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历城区18936672665: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越修悉欣: 所以,这就是说,在具体形体表象以外的称作“道”,在具体形体表象之内的被称作“器”没有直接全部翻译成现代文.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抽象的东西就是规律,具象的东西就是物体(物质).“道”翻译为客观规律.而“器”则是具体的物体. “是故”,“是”是代词,意思是这个、这;“故”,所以、因此. “谓之”,称之为.

历城区18936672665: 请教“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的“器”是什么意思? -
越修悉欣:[答案] “器”由四“口”和“犬”组成.民以食为天,这是基础,而后是娱乐,故古代的器物制造都与饮食文化、声乐文化有关系,... “形而下者谓之器”,即是指通过人类对现象信息的反映形式和现象的存在形式的全面分析,经过“形而上”的层次,达到...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者谓之道什么意思
越修悉欣: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2、此内容出自《易经·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历城区18936672665: 求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定义 -
越修悉欣:[答案] 1、形而上与形而下,源于中国的《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可以说就是它们的定义了.准确地说,它们其实是对“道”和“器”的定义,形而上和形而下本身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很明了的,就是一个超越形体之上和不...

历城区18936672665: 谁能解释一下重道轻器中的道与器 举例最好 -
越修悉欣:[答案] 道与器是一对哲学概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也许文言文有点难懂,说穿了,道是指无形的东西,器是指有形的东西.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对象化、具体化,是学问“深入”的必由之路.当一...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什么意思 -
越修悉欣: 出自易经 意思是 不依靠物质的是道(即世界万物的规则 真理的本质) 形是指物质实体 上是指超越物质实体之外 形而下谓之器是指 依靠具体实体而存在的则是物质(即器) 原句应该是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什么意思???? -
越修悉欣: 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历城区18936672665: 形而上与形而下有哪些区别?
越修悉欣: 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分别用来描述抽象与具象两种范畴的概念,语出《易经•系辞传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是指形体、形迹等可见之象,所谓“形而上者”即指没有形体、形迹的抽象存在,也就是“道”;相应的,“形而下者”即指有形体、形迹的存在,也就是“器”.朱熹对此的阐述是:“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书》)朱熹的观点是理在气先,理本气末.而王夫之则认为:“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意思是说,形而上的存在是以形而下的存在为基础的,即“无其器则无其道”,这与朱熹的观点正相对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