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故事:《梁武帝三世因果》

作者&投稿:昌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参悟故事:《梁武帝三世因果》

日有一座寺院,主持僧二人,遂分为东西两房.东房主持僧法堂前,有一蚯蚓,早晚听经天性最灵,每至五更时分,蚯蚓便鸣,主持僧就叫诸徒弟起来,参佛诵经文,时刻极定无失。 西房主持僧见东房师兄,每日五更早起来,参佛课诵经文,遂叫诸徒弟严责骂曰:「尔众人何不看东房师兄弟,修行甚谨慎,五更早就起来参佛诵经尔等如此懒惰贪眠,非是修行之人。」 忽一日,西房有一徒弟,就去问东房徒弟曰:「师兄,尔众人如此精神,每 五更透早,因何知醒起来,此是何也?我等贪眠睡到天明,尚不知醒。 东房徒弟答曰:「我个个亦是贪眠好睡,因是我师傅法堂前,有一蚯蚓,每至五更时分便鸣,我师傅若听到蚯蚓鸣,就叫起众人参佛诵经,因此时刻极准无有失误。」西房徒弟闻此言,暗恨蚯蚓而回。 有一日,西房师傅出去,其徒就烧一锅热汤捧出来,看见东房师徒不在寺,遂将热汤灌落蚯蚓穴中,蚯蚓即被烫死。次日天明,东房住持僧,无听蚯蚓鸣,就叫徒弟起来觅寻,徒弟看见蚯蚓即死,就禀知师傅,师傅出来看见,就与他超度。 蚯蚓蒙受师傅超度,后得转人身,出世为樵子,每日卖柴生活。西房徒弟犯杀生戒,福气消尽,坠落出世为猴,其灵性最精好供佛,其樵子亦是行善好供佛,樵子每日登山砍柴,一日来到山中,看见有一座破庙,樵子就入庙内,见此庙半坏,有三尊佛像,头顶厝瓦破坏露天,樵子恐三尊佛像,受雨露湿坏,实时回家买三顶大笠,来遮盖佛像。一日,正欲登山砍柴,来到溪边,看见有七位秀才,欲过溪不能得过,樵子看见,连忙手抱七块大石头,铺于溪中,于是众人得到过去。 是时山神土地,奏上天庭,凡间有樵子善心,起盖三宝殿,造下七星桥。 樵子每日登山砍柴,便手持鲜花,到山边庙中供佛。其猴每日亦手持花来奉佛,看着花瓶有花,遂将瓶中花拔落去,就将自己花插在瓶中。其猴去后,樵子砍柴回来,经过庙口歇下,遂到庙内观看,自己的花掷在地上,瓶中所插不是自己之花,就想此处乃是荒山僻地,无人来往,此花从何而来,自己花为何掷在地上,遂将柴挑回家中,明早又持花供佛,将花插在瓶中,就躲在庙门边偷看。不一时,有一猴手持鲜花,来到佛祖殿上,将瓶中花抽下,将自己花插在瓶中。樵子看着大喝一声,其猴回头就走,樵子随后赶去,猴就走入洞空,樵子看见赶到洞口,就将洞门用大石头塞住。其猴不能得出,遂在洞内饿死。 此二人乃前世因果报。后来樵子寿数已尽,天地见他有大功德,将樵子拨去梁国出世,姓萧名衍,后来为梁武帝。其猴拨去魏国出世,姓侯名景,后官拜将军,领兵围困台城。此是后语。

再言梁武帝,性善信佛持斋,拜志公和尚为师,郗氏皇后亦拜云公和尚为师。 有一日,云公和尚开堂说法讲经,郗后请梁武帝来闻经,武帝请志公同来听法。 云公和尚开堂讲经说法,实时饮酒食肉。志公进前问曰:「云公尔现今为国后之师,今日登堂说法,因何饮酒食肉?」云公答曰:「我饮食之犹如无食。志公曰:恐尔后来遂作之犹如无作之。」其后云公福尽气消,死后坠落牛胎,志公就对梁武帝说此事情,梁武帝不信,志公一日遂同武帝,野外同游观山玩水,信步而来,行到野田,看见有一只花色牛,在此耕田,禅师对梁武帝说:「这就是云公。」帝曰:「师傅怎么知之?」志公曰:「帝若不信,可叫三声便知端的。」 帝连叫三声,这云公花牛四脚跪落,两眼流泪。志公曰:「尔前日登堂说法,尔自言过,食之犹如无食,今日坠落作花牛。」闻此言后遂自触犁而死。梁武帝大惊。

帝随即作诗曰: 【坚持修行度众生,冒犯口业罪不轻,酒肉不除登台座,云公说法坠牛身】 帝看见果有此恶报,心中知悟,坚受信心,还有奢华习惯性未改,常请志公师傅来作会,就命歌女演戏。 志公心中不悦,常候戏做大闹之时,就问师傅曰:『这戏好看吗?』 志公回答:『我不知。』武帝曰:『戏在尔面前做,为何不知?』 志公曰:『我主不信,可将狱中重犯,放出三人交我,我自有道理。』 帝将狱中重犯三人放出来,跪在志公面前。 志公即对罪人曰: 『尔三人皆是死罪,我今日每人将水一盆,安在尔等头上,跪在戏台前,待戏做完之时,水无一滴出来,我就奏上万岁,赦你无罪,水若有一滴溢出,此罪不赦。 』 重犯依法而去,跪在戏台前。戏做大闹之时,志公就对帝言曰:我等尔问重犯,戏做好看么。帝叫犯问曰:戏作的好么?重犯答曰:吾等不知。帝闻言骂曰:戏在你面前,为何不知。重犯奏曰:罪人只顾生命,不知戏做的好看。志公师傅就对帝言曰,修行之人亦是如此。即赦犯人无罪,犯人得生,欢喜而去。 志公作诗曰: 一盆清水绿悠悠,把来安在罪人首,君王演戏无心看,只为性命不举头。 帝听此诗心中知悟,随弃奢华之心. 有一天帝向志公曰:寡人自持斋怖施斋僧供佛,意欲五里造一庵,十里造一寺,功德可大乎?』 志公曰:『毫无功德。』 帝曰:『师傅汝说寡人前生为樵子,起盖三宝殿, 造下七星桥,此功德甚大,今得国王之位,造许多庵寺,供众僧居住,无功何也?』志公答曰:『吾主前生为樵子,乃是自己善心起盖三宝殿,造七星桥,乃是自己之力,方有功德。今日吾主为帝,欲起庵院,必宣召民夫,乃劳力人众,实无功德。』 帝见师傅言之有理,心中转悟,每日恳求师傅讲道理,江山不要。郗氏观君王江山不顾,心中不悦,即使毁谤佛法,要使志公破戒,就杀狗做为馒头,假意请志公到内宫有做会,破了他佛戒,杀他性命。 志公早先知觉,即使对帝曰:『郗后明日欲请吾入内宫,破吾佛戒,害我性命,我在内宫,若有难吾将蓝拔鼓打响,吾主作急来救吾。』帝曰:『不防。』 皇后次日,果来请入内宫,将馒头赐与吃。志公言受罪不敢吃。郗后大怒,欲害性命。志公即命徒弟将蓝拔鼓打起,将馒头掷向御花园,便做四样荤菜,葱韭蒜,此四样乃是五辛之物。 帝闻得蓝拔鼓声,连忙来到内宫。梁武帝圣驾已到。遂救志公师无事。武帝大骂郗后,在内宫害人,后来看尔如何报应。郗后因破志公佛戒,被天地福消减寿,身染重病,受苦报而死。无常鬼卒,拿去见阎君。阎君判断大怒,将郗后押入地狱中受苦。后将郗后谪贬为蟒蛇。郗后受苦至极,咽喉如针之细,腹肚似海之大,尽日肌饿,不能饮食。身中鳞甲被虫乱咬,苦痛难当,无处安身。 梁武帝自皇后死后,未曾入内宫,有一日来到内宫,帝举头忽见上面有一条蟒蛇,正在凤楼上。就叫君王曰:『尔来救妾。』武帝曰:『尔是谁?』蟒蛇曰:『妾就是郗后,因前生要破志公师傅戒,杀生害命,今日变作蟒蛇之报,求君王慈悲,带念夫妇之情,就请志公师大发慈悲,代妾忏悔。』 梁武帝闻郗后哀求声,带念夫妇之情, 就请志公师大发慈悲,代郗后忏悔罪愆,武帝就备办香斋菜品供宴,志公课诵大藏经。

志公师作诗曰: 【劝人无事休谤佛,谤佛罪重苦无边,迎风点火烧自己,含血喷天污口唇】梁武帝闻得此诗,心中哀切,志公看见梁武帝甚哀切,心中不忍,即诵大藏经,金刚经,造梁皇忏,请佛祖忏罪超升。 武帝忽见空中有一人飞腾在云端里曰:『吾乃皇后变蟒蛇,多蒙君王大恩,师傅法力超升天上。』梁武帝闻言加进修行,日夜猛进,精尽勤修苦功。 有一日问志公曰︰『弟子何时成道?』志公用手对咽喉直指,武帝不解其意。志公对武帝言曰︰『尔在此荣华富贵难离,可移居山林方纔成道做佛。』 武帝依此言语,即迁去台城修行参道。志公知梁帝该受这果报。遂即拜别君王而去。 梁武帝自师傅别后以来,忽一日,魏国侯景反叛,带领兵马杀到台城而来,将台城团团围住。 梁武帝此时饮食全无,临危急难之时。遂有退道之心。志公驾云在空中,高声言曰:『此正是教尔还他三世因果,不可退道之心。』武帝闻此言,欣然饿死在台城。梁武帝此时身坐莲台,登空而去。  梁武帝作诗曰: 【是我当初不知因,本是同根一派人,尔因围城取我命,我今台城还尔因】 侯景乃答诗曰: 【我是红尘不知因,不识同根一派人,武帝坐莲飞升去,立即收兵尽除根】 其后梁武帝身坐莲台,登空而去,修成得罗汉果位。

参研问题:

1.读了这则故事,对你触动的章节和应心点有哪些?为什么?

2. 梁武帝如何修成皇帝的?他与侯景的因缘是什么?

3.这则故事体现了因果的哪些特性?为什么?

4.这则故事中的福报和功德的启示?

5.如何用于接引度化,对自己当下落地实修的启发和引导有哪些?


梁武帝诗作是什么水平?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这首诗就是为了拒绝萧衍的招募写的,题目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唐人拒绝offer也喜欢用诗歌,例如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三、萧衍代表诗作 萧衍现存诗歌有近百首首,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

梁武帝萧衍对中国佛教的传播有何深远影响
到了佛教节日时,百姓们都会去寺庙中祭拜,这也让佛教精神深入人心。第三,梁武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研究佛学,并著有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比如《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梁武帝著有的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他还让懂佛学的大师研究和翻译外国的佛学经典...

一指禅是什么意思
“一指禅”的全称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它是我国福建南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在战争年代时寺庙被毁,传人流落民间,六七十年代由阙阿水老师在上海传出,八十年代后由王瑞亭老师发扬光大。一指禅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种硬功、三十六种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

我国古代出家的帝王有几个?
《梁书·武帝》(本纪第三)记载,萧衍“兼笃信正法,尤长释典,制《涅盘》、《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覃潘。听览余闻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梁衍确是历史上很博学皇帝,用今年的流行语来说是“太有才了”,“四书”、“五经”无所不通。佛学造诣尤深...

菩提达摩简介菩提达摩生平故事菩提达摩有没有与梁武帝会晤
菩提达摩又称达摩祖师,是佛教德高望重的始祖。菩提达摩在历史上有没有与梁武帝会晤没有人能清楚事情的真相。菩提达摩简介: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

达摩的故事
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

文言文翻译:(《周书》列传第三十二)开头是: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
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父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府记室参军。协不得已,乃应命。梁元帝后著《怀旧志》及诗,并称赞其美。之仪幼颖悟,三...

文言文《南史隐逸下》翻译
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圗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弘景既得神符袐诀,以为神丹可成,...课下注释: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

达摩祖师的故事和来历,他是怎么修成正果的
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修成正果:空相寺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达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近年来常有中外僧人...

少林祖师一一达摩的故事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

仓山区18191767060: 狼奔豕突成语故事 -
充泪脑舒: 狼奔豕突没有相关的成语故事. 狼奔豕突(láng bēn shǐ tū)是一个中国汉语成语,豕:猪;突:猛冲.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 (贬义词)比喻敌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也比喻敌人乱冲乱窜.亦作...

仓山区18191767060: 悬梁刺股的成语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
充泪脑舒: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一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

仓山区18191767060: "安居乐业"的成语故事 -
充泪脑舒: 安居乐业 词 目 安居乐业 发 音 ān jū lè yè 释 义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 处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

仓山区1819176706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人故事 -
充泪脑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府,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外物好坏或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仓山区18191767060: 目不窥园的成语故事 -
充泪脑舒: 目不窥园的故事 在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回到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不到3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去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长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有的是比较有名的,董仲舒饱读诗书,才有此成语名.

仓山区18191767060: 从心所欲的相关故事 -
充泪脑舒: 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唐 孔颖达 疏:“字无适庶之异,盖从心所欲而自称之耳.” 明 胡应麟 《诗薮·内编·近体中》:“变则标奇越险,不主故常;化则神动天随,从心所欲.” 廖仲...

仓山区18191767060: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有什么道理 -
充泪脑舒: 寓意: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点点的小利觉得占了便宜,其实只是被耍弄而已;而看似得意的管理人,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却不想以后,终会再有事端.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

仓山区18191767060: X灰X蓝的成语 -
充泪脑舒: 青出于蓝 拼音: qīng chū yú lán 简拼: qcyl 近义词: 后来居上 反义词: 每况愈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 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例子: 愈变愈妙,可谓~矣.(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谒后语:

仓山区18191767060: 纪昌学射是成语故事吗 -
充泪脑舒: 《纪昌学射》不是成语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启示:学习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

仓山区18191767060: 伊索寓言故事燕子与乌鸦学到什么道理 -
充泪脑舒: 伊索寓言故事《燕子与乌鸦》告诉我们: 不要像故事中的燕子那样爱说谎、吹牛,口若悬河、得意忘形地吹嘘自己,只会让自己在谎言中丑态毕露. 做人一定要诚实,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谦虚谨慎. 扩展资料《燕子与乌鸦》出自童话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