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这段论语的鉴赏

作者&投稿:集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名句赏析 500字以内 急求~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
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主要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28]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
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一、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二、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

三、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菀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到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便微笑着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呢?”子游回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自学了礼乐就会爱人,小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讲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下面的文章可能帮助你理解第二篇,这文章出自《论语》

小地方也需要大教育


《论语》阳货第十七篇第四章: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的学生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由于武城是鲁国边境的一座城市,经常需要打仗,所以武城人尚勇善战。子游到任后,觉得武城人多武而少文,比较粗俗,于是展开了礼乐等文化活动的教育工作。经过了几年的努力,自己感觉治理的不错,就特意邀请孔子到武城去观光。孔子带来众弟子一进入武城,就听到谈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嘴巴一咧,眉毛微垂,笑着说:“子游啊,你真有意思,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大兴礼乐,等于杀一只鸡却用牛刀一样,过于小题大做了吧。”

迎接老师和师兄弟的子游本来想听些表扬的话,可没想到老师竟然这样评价他。他马上委屈的辩解道:“老师,我记得以前听您老人家说过:'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宽容和仁慈,更能够爱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规矩和道理,就能够更好的用他们做事。'”言下之意是:当年您这样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不但要自己勤于学习,还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整个团队都要学习和接受教育。现在我成为了管理者,按照您的话在做,可是您却又这么批评我,我心里不服!孔子也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子游这种不忘师训而又当仁不让于师的态度很欣赏,于是对身旁的弟子们说:“小伙子们!子游说得非常正确,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孔子。其实,孔子本来就很人性化,只不过被后世的弟子们和帝王们基于自己的目的强行抬到了神坛之上,让孔子在被人们景仰的同时也遭受着误读和误解。

孔子作为一个自学成才者,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以及爱国主义情结。可惜生不逢时,所以他只能自己开办了一家政学院,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政治家,并且自己也不断充当各国君主的高级管理顾问。

子游这个弟子毕业了,就被鲁国集团聘为鲁国销售部华南销售总监。子游上任后,用老师教的方法,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建立了一个学习型组织,想要扭转销售人员在大家心目中素质低下,只知道尚勇拼杀的印象。但没想到却被自己的老师误解。老师的误解理由有两条:1、这是一个小地方,没必要进行教育;2、这些武人,没有教育的必要。

其实,两千年后的现在,这个误解依然存在。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国家,销售部其实就是军队,他们负责去开疆扩土,扩大市场份额。现在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使用销售人员的时候,只做技能培训,而不进行职业培训,也就是教育。技能培训类似于古代的军事训练,而职业培训则更注重文化培养,比如教阵法,知礼仪。技能培训培养出来的永远是士兵,而职业培训有可能培养出将军乃至元帅。

一些大企业,早已认识到必须做到全员职业培训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唯一保证,所以他们不惜巨资进行全员培训的设计和投入,比如波音公司鼓励所有雇员参加各种层次学习,每年投入至少数百万美元来为雇员买单。近些年风靡一时的构建学习型社区就是职业化教育普及的范畴。

而国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往往打着公司小,没钱做职业培训的幌子,却希望自己的销售部门不但要保持好的业绩,还要忠诚于自己。可能吗?要么就是在销售部门实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批的人员流失,大批的换血计划,进行着走强留弱的游戏,陷入恶性循环当中,最后不得不关门了之。

学学子游的管理方法,或许比西方的一些留人技巧更有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其主要内容是记述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文章先是叙述孔子启发学生言志,然后是四个学生分别谈志。在孔子的开导下,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负吐露出来,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所以引起夫子“哂之”。曾晳听到孔子询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发言表示不愿求仕,向往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恬静生活。孔子由衷地发出了赞叹,给予曾晳以赞许,“我与点也”。当冉有和公西华两人谈志时,孔子却没有丝毫表示。即使在最后曾晳问志时,孔子也没有明确的回答。在众多的分析和评价文章中,当涉及孔子对几个弟子的评价问题时,都认为是批评了子路,表扬了曾晳,赞同了冉有和公西华。对子路和曾晳,因为文章中已有明确的描述,历来歧义不大。但是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笔者认为当有疑问:因为在孔子对其二人的态度在文章中既没有正面表述,也没有其他相关描写,那么我们凭什么要说孔子对冉有、公西华是赞同的呢?不少文章在表达“赞同”主张的时候,所持的理由也仅仅是说冉有、公西华二人的发言非常谦虚,因此孔子对此表示赞同。显然这种推论是盲目的、片面的。冉有、公西华二人是谦虚吗?如何认识和看待冉有、公西华二人的谦虚呢?这些问题没搞清,就断言孔子对其二人是赞许的,未免有些牵强和武断。因此笔者想借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各位行家。
首先我们来看冉有和公西华两人是不是谦虚。文章中冉有表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一个说自己只可以治理小的国家,并只能足民,而礼乐教化,则要等君子来做,自己不行;一个说自己无能,愿意学习,只能做祭祀、会同时的小司仪。孤立地、表面地来看,这两段话的言辞语气确实谦逊,神态也属谨小慎微。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更不能孤立片面。如果联系全文和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并不是真正的谦虚,更不能和美德等同。第一、他们所谈同子路、曾晳一样,都是自己真实志向和实际能力的如实表达。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说的是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治国能力的评价。作为自己主要的弟子,孔子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是准确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冉有、公西华的所讲也就是实话实说。既然是实话实说,那就没有什么谦虚可言了。都是如实讲出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要说子路不谦虚,而冉有、公西华谦虚呢?至于说言辞语气的谦恭,那只能说是语言表达上的技巧。而“会说话”和谦虚不能当做一个概念。第二,谦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自觉的修养。真正的谦虚是要真心流露,不事张扬,绝对不能是出于某种动机、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刻意表现。然而从文章描写的情况来看,冉有、公西华二人却显然属于后者。联系文章中的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冉有、公西华的发言明显受了孔子哂笑子路的影响,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他们要接受子路的教训,想用这种谦恭的态度去讨孔子的喜欢。如此工于心计和刻意表演,显然已不能以谦虚来论,而只能说是一种虚伪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态度。和对子路充满善意的“哂笑”,对曾晳由衷的赞许不同,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的态度是不置可否。如果说没有表态也是一种表态的话,那么这种不表态的表态显然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对二人的发言不满意,但又不好直接表达,所以只好不置可否。二是对二人的发言没有表态的必要,所以也就不置可否。但不管是哪种意思,不置可否的态度和对二人表示赞同之间显然缺乏必然的联系。
接受子路受到哂笑的教训,刻意采取低调的姿态,是冉有、公西华两人逢迎取悦老师的如意打算。对他们二人了如指掌的孔子,不可能看不明白他们的用心何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有才艺, 以政事著名。”虽然典籍中对公西华的记载不多,但能位列孔子弟子,并能与子路等同坐谈志,其志向、表现也应同他们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两位以政事著名的人,其内心的抱负和志向决不应该像他们所谈的那样。因此,孔子当时之所以不置可否,除了认为其志向不用评论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对其目的、动机的否定。因为听到他们两人言不由衷的谈志之后,孔子不好直接当面揭穿,而只能借不置可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果是对二人表示赞同的话,从来不放过任何可能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和嘉奖的教育家孔子,是不可能如此反应的。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曾晳问志时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评价。这是全文中唯一对冉有和公西华进行正面表态的文字。因为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意义相同,所以我们就以对冉有的评价为例来进行分析。对冉有,孔子说“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意思来说就是: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小国难道就不是国家吗?虽然孔子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说的,没有正面表达他的意思,但我们联系全文来看,还是能读出这样几个明确的信息:① 冉有的志向也是治理国家。② 小国也是国,治理小国也是一种大志向。③ 冉有同子路一样,内心里面也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无所作为。这样的三层意思表明,孔子不仅非常清楚冉有、公西华二人的内心所想,而且特意指出二人心口不一。这些想法不向当事人明确表达,而对曾晳吐露,就再次充分表明了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二人的态度不是赞同,而是不满。
对孔子态度的上述分析,我们还可以从孔子一生所积极倡导的道德风范和做人标准中找到佐证。我们知道,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君子教育,反对虚伪做作和曲意逢迎。他所主张和宣扬的君子标准,除了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华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做人要正直诚实。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曾晳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凡满嘴讨人喜欢的话、满脸逗人喜爱的神色的人,仁德是不可能多的。这明确地表明了他对虚假逢迎的反对。同样是这句话,在《论语•阳货》中又被重复了一次。在《公冶长》中孔子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由此可见,孔子对有意做出谦恭的姿态,以达到讨好他人目的的做法是极其不满意的。正因如此,文章中孔子才会对冉有、公西华有不置可否的态度。
我们说孔子不喜欢冉有和公西华还有另外的理由。一是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子路在《论语》中始终都是一个心直口快、坦诚直率的人。他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之一,孔子理想落空想乘船出海时所带的唯一人选就是子路。由此可见孔子是非常欣赏和喜欢子路这种性格的。这也正是文章中孔子虽然哂笑了子路,但却明显表露出宽容和善意的原因。二是孔子对冉有的批评。据《论语》记载,冉有曾不止一次受到过孔子的批评。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当冉有为季氏攻打颛臾进行前后矛盾、心口不一的狡辩时,受到孔子前所未有的严厉斥责。孔子愤怒地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个“疾夫”表明了孔子对不诚的痛恶。根据上面的分析,再结合文章的具体描写,该如何认识冉有、公西华二人的谦虚,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在众多的评论分析中,人们对这篇文章的文学情味和人物性格的描写曾给予了评价和肯定,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文章的精华和重要的方面。但是冉有、公西华的表现,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不仅关系到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更体现着孔子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原则,因此重新分析冉有、公西华的表现,正确理解孔子对二人的态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核心,其意义非常重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除了曾皙,前面都已提到。"侍坐",是弟子陪孔子坐,所有人都坐着。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生卒不详,但从曾参的年龄推断,应比孔子小20多岁。《论语》仅见于此。孟子说,他是"狂士",喜欢吃羊枣,即一种小柿子(《孟子·尽心下》)。我们从下文看,他是个比较潇洒的人,和他儿子好像不一样。他们四人,子路年龄最大(比孔子小9岁),曾皙可能次之(比孔子小20多岁),冉有又次之(比孔子小29岁),公西华最小(比孔子小42岁)。四子,见于叙述,皆以字称,但孔子直呼其名,曾皙提到子路、冉有、公西华,也是呼名。朱熹说,他们的坐次是"以齿为序"(《集注》),很对。

"毋吾以也"是"毋以吾也"的倒装,正如下文"不吾知也"其实是"不知吾也"的倒装,承上文为读,这里是说,不要拿我比你们年长当回事。

"居则曰",居是时常、动不动的意思。

"率尔",皇疏本作"卒尔",刘宝楠说,《庄子·人间世》、《孟子·梁惠王》都有把"率"写成"卒"的例子。这里,还是以作"率"为是。"率尔而对"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回答。

"摄乎大国之间",摄是夹处之义。

"加之"、"因之"句,各家都翻成外有敌兵,内有饥馑,意思是对的,但原文"加"是指举兵加临,"因"是指继之以饥荒,本身并无内外之义。古人说"军旅之后,必有凶年"(《文子·自然》),打仗和饥荒、瘟疫确实有关。

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匆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赤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除了曾皙,前面都已提到。"侍坐",是弟子陪孔子坐,所有人都坐着。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生卒不详,但从曾参的年龄推断,应比孔子小20多岁。《论语》仅见于此。孟子说,他是"狂士",喜欢吃羊枣,即一种小柿子(《孟子·尽心下》)。我们从下文看,他是个比较潇洒的人,和他儿子好像不一样。他们四人,子路年龄最大(比孔子小9岁),曾皙可能次之(比孔子小20多岁),冉有又次之(比孔子小29岁),公西华最小(比孔子小42岁)。四子,见于叙述,皆以字称,但孔子直呼其名,曾皙提到子路、冉有、公西华,也是呼名。朱熹说,他们的坐次是"以齿为序"(《集注》),很对。

  "毋吾以也"是"毋以吾也"的倒装,正如下文"不吾知也"其实是"不知吾也"的倒装,承上文为读,这里是说,不要拿我比你们年长当回事。

  "居则曰",居是时常、动不动的意思。

  "率尔",皇疏本作"卒尔",刘宝楠说,《庄子·人间世》、《孟子·梁惠王》都有把"率"写成"卒"的例子。这里,还是以作"率"为是。"率尔而对"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回答。

  "摄乎大国之间",摄是夹处之义。

  "加之"、"因之"句,各家都翻成外有敌兵,内有饥馑,意思是对的,但原文"加"是指举兵加临,"因"是指继之以饥荒,本身并无内外之义。古人说"军旅之后,必有凶年"(《文子·自然》),打仗和饥荒、瘟疫确实有关。


论语句子摘抄赏析感悟
论语句子摘抄赏析感悟如下: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在什么岗位上就谋求什么事情,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要随便去插手别人的事,懂得明哲保身。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赏析:这是孔子关于交朋友的思考,我们交朋友一定要交胸怀坦荡的人,而不...

初中文言文论语十二则原文赏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下面是我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初中文言文《论语·十二则》原文鉴赏 《论语·十二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论语名句赏析 500字以内 急求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者]代词,“……的人”。[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

论语二十则翻译及赏析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论语 -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

国学经典之《论语.为政》赏析
【释义】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国学经典之《论语.为政》赏析2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及出处,孝道一直都是从古至今最...”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

《论语六则》解析鉴赏 论语六则有哪些名句
从“温故”到“知新”中间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在头脑里对获得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推导,缺少这个过程就不可能达到“知新”。但是思考又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有所得。《论语》六则,篇幅简短,立意深刻,三言两语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富有哲理性。严肃...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对这句论语的赏析
否则,即使通过不正当手段把你安排在某个岗位上,如果不能胜任,也一样没有好前途;能立得住脚,能有好前途的,都是有能力的。试看当今社会,无论企业事业,农工牧副渔,都要看真本事。所以,担心有没有立身的本领才是根本。“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意思应该是不用担心没有人知道你,应该...

《先秦散文·论语·宰我问》原文鉴赏
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统一的守孝期限。宰予不是也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集评】 清·于光华《论语集益》:“又严又婉,无限低徊。不甘、不乐、不安,随处皆然,偶就食、闻、居指之。”“仁与安字相应。”“予也句,非诘问语,是唤醒语,正打动心里,有无限凄惋意,宜玩‘...

求高手对于《论语》中四则问孝的论语做一下赏析!!!
一、“孟懿子问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孟懿子可能没懂孔子的意思,没答话,总之这对话就结束了。他不答话,孔子后面一肚子话就没法倒出来。所以他要找别的地方倒出来,才能把这话流传出去。“樊迟御”,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樊迟聊天。孔子对樊迟说:“孟孙氏问孝于我,我跟他说,孝...

洛浦县18278035773: 急求这段论语的鉴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 -
贠旺息百:[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除了曾皙,前面都已提到."侍坐",是弟子陪孔子坐,所有人都坐着.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生卒不详,但从曾参的年龄推断,应比孔子小20多岁.《论语》仅见于此.孟子...

洛浦县18278035773: 论语鉴赏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跪求关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鉴赏.三天之内给出好答案的有赏哦~谁能来更详细一... -
贠旺息百:[答案] 朔 :每月的第一天,初一.音硕. 告朔饩羊 :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因之叫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於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於庙,然后回到朝...

洛浦县18278035773: 对这句论语的赏析: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贠旺息百: 《里仁》篇第一段: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

洛浦县18278035773: 求《论语·宪问》中一段文言文的解释...《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
贠旺息百:[答案]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 (1)尤:责怪、怨恨.(2)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

洛浦县18278035773: 论语中的一句话赏析 -
贠旺息百: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1.这里孔子很明确地道破诗用,所谓:兴、观、群、怨指人的感情和情绪,而事父、事君则指诗的社会功能,但主要还是抒发人的感情...

洛浦县18278035773: 急!急!急!急求摘抄(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等)与感悟(赏析) -
贠旺息百: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

洛浦县18278035773: 论语的名句赏析 -
贠旺息百: 很多的: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

洛浦县18278035773: 急求论语10则点评 -
贠旺息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

洛浦县18278035773: 求一则论语名句赏析,简短一些的,谢谢! -
贠旺息百: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学成自立;四十岁时,明白了很多事情,没有了疑惑;五十岁时,深知万物都有天命;六十岁时,能分辨所听到的话,不觉得不顺;到了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法度.''

洛浦县18278035773: 急求这则论语的加点字解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志 而 立 惑 知 天... -
贠旺息百:[答案] 志,立志 而 承接连词 不译 立 成家立业 惑 迷惑 知 知道 天命 命的归宿 从心所欲 克制内心的欲望 逾 超过 矩 规矩 就是道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