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语文文言文之得用法

作者&投稿:毋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七上年级所有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2. 七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古文之字的意思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3. 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言文实词归纳,通假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 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5.委 古意:丢 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6.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7.引 古义:拉 今义: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通假字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 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7、而:A相委而去(然后,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3、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今义: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书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

今义:冷水和热水的统称。《论语十二章》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诫子书》通假字非澹泊无以明志:澹,通“淡”。《诫子书》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懈怠懒惰。

今义:速度缓慢。[6]《诫子书》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用法,活用为使……广的意思,即为增长的意思。

《狼》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同“只”。《狼》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古今异义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 : 到某—地方2、少(少时)古义:稍微今义 : 数量小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4、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6、盖(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7、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8、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9、暴(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4.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文言文中“而”“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

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的有:沈复《童趣》、《论语》十则、蒲松龄《山市》、《世说新语》中的《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朋》。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0 《论语》十二章 1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20 虽有嘉肴 《礼记》25 河中石兽 纪昀 30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初一语文上册必背篇目文言文
4. 七年级上语文必背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详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是学习七年级语文古代文学的重要环节,是古文功底的具体展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1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

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有哪些?
白话其实一直也在发展,直到今天的言文一致。现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主要是阅读浅近的文言文。并不要求写作。所以意义就是一,学好文言文,古诗词,你的高考不用担心这一块。二,文章的结构方法。文言名篇,写作文的道理也可以从中分析下。三,思想上的影响。参考资料 知乎:https:\/\/www.zhihu.com ...

语文七年级上的文言文是哪7篇?(急急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年级语文上册22课文言文翻译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时而浮游;岸边的香草、害怕坏人的讥笑,这种快乐哪有穷尽,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蓝天和水色相映,我同谁一道呢,扩大它原来的规模。 就象春日晴和 展开。 3.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系统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5、兴正浓兴: 兴,兴趣6、方出神方: 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

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归纳~
6."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凭什么,为什么。谓之:称他。"之",代孔文子。7."是以谓之'文'也",是以:即"以是",可译为"因此"。"是",指示代词,译为:这,此。8."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有什么,有哪样。于:介词,对于。9."必有我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的思想认识、民族情感。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2 (一)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行唐县15659856501: 初中语文在文言文中接触过得的“之”的用法,最好带例句并注明是哪篇文章 -
董送隆格: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

行唐县15659856501: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董送隆格: 之⑴【代词】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

行唐县15659856501: 文言文之的用法 -
董送隆格: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

行唐县15659856501: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里,帮我总结“之”的用法,也就是什么意思,是代词还是借词或动词那样 -
董送隆格:[答案] 之是介词

行唐县15659856501: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董送隆格: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行唐县15659856501: 七年级文言文《愚公移山》中“之”的所有用法有哪些? -
董送隆格: 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代词,代指愚公】 1、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助词,的. 3、音节助词,无意. 4、代词. 5、介宾句提前的标志,无意. 6、到,去.

行唐县15659856501: 七年级上文言文之的用法
董送隆格: 之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 往,到:“吾欲~南海”. 初中的基本就这些的.

行唐县15659856501: 古文之字的用法 -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子
董送隆格: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

行唐县15659856501: 在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几种麻烦罗列出来 -
董送隆格:[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一、“之”作代词用 ...

行唐县15659856501: 文言文中“之”字有多少种用法 -
董送隆格: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