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作者&投稿:全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文翻译是学习七年级语文古代文学的重要环节,是古文功底的具体展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1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2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虽有嘉肴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河中石兽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xié)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ì)坎穴中。如是再啮(niè),石又再转(zhuan)。转(zhuan)转(zhuan)不已,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diān);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就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

  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是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翻译3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阅读
10. 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白话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有哪些文言文与古诗?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九年级上册(诗词背诵、第六单元)...

初中语文八上的古诗文言文有
3.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古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观刈麦》《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九年级上册所有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全部文言文有这些: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23 *隆中对 陈寿24 *出师表 诸葛亮 九年级下册17 公输 《墨子》18 《孟子》两章 \\x0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x0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 \\x09惠子相梁 \\x0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1 曹刿...

一小五年级上册的文言文
1. 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书中的诗词,文言文 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有四篇,分别是司马迁《陈涉世家》、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陈寿《隆中对》、诸葛亮《出师表》。1、司马迁《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七年级上语文必背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详细)
文言文背诵:《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所有的语文文言文及古诗。急需呀!!!
1、《望江南》唐代温庭筠(九上课内)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译文:梳洗打扮后,在望江楼上独自依靠栏杆远望。成百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 江水缓缓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2、《渔家傲》宋代...

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的文言文课文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文言文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大全 -
蓝韩怡蒙:[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和古诗的翻译 -
蓝韩怡蒙: &《童趣》 一、 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
蓝韩怡蒙: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文言文翻译请翻译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和第10课 -
蓝韩怡蒙:[答案]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语文初一上期所有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及翻译!!!!!!!! -
蓝韩怡蒙: 童趣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意思:只要见到细微的东西,一定要仔细细察看它的纹理,因此常常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2.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意思: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叫,比...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七年级上册的第4,5课文言文翻译 -
蓝韩怡蒙:[答案]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谢安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更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七年级上语文《三峡》的文言文翻译 -
蓝韩怡蒙: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咏雪>>的翻译. -
蓝韩怡蒙: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古文七年级上册《山市》的译文
蓝韩怡蒙: 奂山的山市,是当地的八景之一,可数年内常常难得一见.(一次)孙禹年和友人在酒楼上吃酒,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凭空高起,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3769032976: 将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第五课文言文《童趣》简练的翻译成现代文. -
蓝韩怡蒙:[答案]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