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作《孝经》

作者&投稿:吉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为什么要述作这部《孝经》?

邢昺疏上说“述作之旨者,昔圣人蕴大圣德,生不偶时,适值周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僣乱”,王纲没有了,诸侯争斗,君臣关系紊乱,朝堂上诸侯不敬天子,居家里儿女也不敬父母。礼乐崩颓,天下大乱。“居上位者赏罚不行”,在上位者追求私利,赏罚不清;“居下位者褒贬无作”,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孔子开始注“五经”,称赞易道,孔子用诗、书、易、礼、乐,不同面向的教育典籍引导人们明了道德仁义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修《春秋》,褒善贬恶,是为正人伦之法。

这就抓住社会治乱的关键——教育。可是孔子又担心大家即便读了“六经”,明了了道德仁义之源,君臣父子之法,但是不知怎么做,“虽知其法未知其行”,只在文字上了解,不知怎么做,于是说了《孝经》18章来指导我们怎么做。

“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明白父亲怎么做父亲、儿子怎么做儿子。“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谨其法”,这就是知行合一。解行并重。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孝经》,可以说跟“六经”是平等的。“六经”是法,是解门,《孝经》是行门。

郑玄《六艺论》上说:“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孔子教弟子学习“六艺”。六种技艺,指向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为了道,儒家的学习大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学就是道。

什么是道?“率性之谓道”,开展出圣人的心性。孔子担心后人学习“六艺”技能,却忘记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道,“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担心后人落实不到根源,因此孔子作《孝经》总会“六艺”、以孝总会礼、乐、射、御、书、数。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孝经》可以说跟“六艺”是平等的。

孔子曾说过:“欲观我褒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看我评论天下诸侯褒善贬恶,体现我的心志在《春秋》上看,看我崇尚人伦的行为就在《孝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孝经》虽居六籍之外,却是与《春秋》互为表矣,跟《春秋》是平等的。

邢昺《正义》上说,“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虽然道是由孝出生的,可是孝纲未举”,孔子教大家学“六经”,虽然随时都表明道是由孝出生的,可是并没有一本经典是举孝为纲,怕我们对这个道理不明了,于是就为我们立教、讲解《孝经》,这就是举孝为纲,“开明其道,垂之来裔”。这是圣人做《孝经》的目的。

总体来说,《孝经》是“六经”的纲,“六经”的行,“六艺”的总,和《春秋》互表,是道德的根、圣贤的行。“孝”涵盖了整个儒家的学问、整个圣贤学问。孔子讲《孝经》就是为了让我们由孝入道、成圣成贤。这是《孝经》的重要作用。


曾子孝道故事
对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因而也引起了一系列证伪的官司。笔者则认为《孝经》是孔子和曾子所作,我们且看两例有力的证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司马迁是位大史学家,治学严谨,考证确凿,加上...

《孝经》读后感
《孝经》是教导我们懂“孝”的意义,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孝”的方法和督促我们尽“孝”的一本书,我们要好好的读,认真的学习。“孝”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崇孝道,将“孝”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孝经》读后感8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

寻文言文翻译高手
(《孝经·五刑》)把不孝视为大罪,可见孝在一般社会规定里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孟子·离娄上》中的这句话,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即以没有子孙后代为最大的不孝,后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也说到: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亲祖宗,...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什么意思?
意思: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出自: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译文:人的躯干四肢...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孝经・开宗明义章》。原文为: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孝经》第十章:原文、译文及故事
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

孔子弟子排名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据秦汉时的文献分析孔门情况说: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故曾子作《孝经》以记孔子论孝之言;子夏诸人复荟萃孔子绪言纂为《论语》,而六经之学亦各有专书,《易经》由孔子授商矍,再传而为子弓,复三传而为田何;《书经》之学由孔子授漆雕开,然师说无传,惟孔氏世传其书,九传...

孔子为什么要制礼?为什么要制孝?
孔子是圣贤,掌控着至高无上的道德话语权。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向来霸道,一本《孝经》,一本《论语》,几千年连绵不息,但这要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上,孝既是对父母理所当然的反哺,也是血亲的本能。这主张对圣人,善人都极对,但往往行事不尽如人意,或说没与时俱进,大家看一下24孝,那么多的钓...

为什么孔子提出孝悌说
”孔子强调了为人弟为而子而应遵循的最高生活准则——孝悌之道。孔子将其系统地讲述给他的弟子曾子并由曾子记录成书,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孝经》。孔子强调孝悌之道,与当时孝悌不行造成五伦皆乱继而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他述孝道,更是要让他的弟子及天下所有的人认识到孝悌之道是天下...

《孝经》第十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
【 #能力训练# 导语】《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下面是 无 分享的《孝经》第十三章:原文、译文及故事。欢迎阅读参考!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

平罗县15081539688: 关于孝道的资料 -
畅骆瑞凯: 摘要:“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

平罗县15081539688: 《孝经》简介 -
畅骆瑞凯: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

平罗县15081539688: 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 -
畅骆瑞凯: 孔子主张孝道, 孝道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出则孝,入则悌.” 等等一系列关于孝的言论, 体现了孔子对孝的重视. 曾子正是受了孔子的影响, 故而做了《孝经》一书. 《论语》中有许多章节是关于“孝”的, 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孔子对孝的主张.

平罗县15081539688: 孝经的简介和来历?500字左右,最好是百家讲坛里面的总结..谢谢啊 ! -
畅骆瑞凯: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

平罗县15081539688: 《孝经》是何人所作?
畅骆瑞凯: 《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中讲:“《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后世信奉此说者,代不乏人.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他说:“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这种说法要比《汉书•艺文志》早数百年.宋代以后,疑经之风盛行,于是又有很多新的说法,如司马光的孔门弟子说、胡寅的曾门弟子说,其他还有孟子说、子思说、汉儒说,甚至有魏晋儒者作《孝经》之说.隋唐以前,人们遵信孔子说和曾子说,其后遂无统一认识,各取所信.

平罗县15081539688: 《孝经》是一部怎样的儒家经典?
畅骆瑞凯: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巨大.《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

平罗县15081539688: 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 -
畅骆瑞凯:[答案] 孔子主张孝道, 孝道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出则孝,入则悌.” 等等一系列关于孝的言论, 体现了孔子对孝的重视. 曾子正是受了孔子的影响, 故而做了《孝经》一书. 《论语》中有许多章节是关于“孝”的, 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孔子...

平罗县15081539688: 弟子规孝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
畅骆瑞凯: 第一:孝顺有什么意义?答:孝着,笑着,你就顺了.第二:兄友弟恭有什么意义?答:恭着,躬着,你就贵了.第三:仁德有什么意义?答:仁着,忍者,你就赢了.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平罗县15081539688: 国学常识中《孝经》为何人所作?
畅骆瑞凯: 太史公谓《孝经》为孔子自著.伪孔安国《孝经》序则以 《孝经》为曾子所作.宋司马光则谓《孝经》为孔子门人所记. 胡寅则谓《孝经》为曾子门人所作.又《困学纪闻》曰:“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然观其体 例,当以司马君实之说近是.

平罗县15081539688: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畅骆瑞凯: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