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七节

作者&投稿:富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前言:此节内容看似由孟子列举了非常多的实例,包括丰年、灾年下年轻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大麦的播种以及成熟的过程和丰收;“龙子”所说过的话;易牙、师旷、子都三者的“贡献”等,而这些实例其实就是为了摆明一个道理:“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凡是同类的事物,都是相似的)”与“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圣人先于普通人得知了我们心中共同的东西)”。换句话说,此节内容只要明白这两句话的道理即能完全掌握此节内容的核心。

赏析(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1:

其一(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

在孟子眼里,因为丰年与灾年的不同致使本身天生资质相仿的年轻人拥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处事态度(前者懒惰,后者残暴)

提:但是,在丰年中,子弟也可以以另外一个方式要求自身,使得自身能够在丰足的物质保障的前提下,拥有更高尚、高贵的精神品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这样,在相同的环境之下,因着不同的选择,最终产生拥有完全不同生活轨迹的两类人。

提2:在灾年中,亦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待时而动——参加一些祈福、祭祀的活动,向天地祷告,希望能用自己的真心换得一年平淡的生活,等到年成(庚)转好之后,再通过辛勤的劳动,从而转变自身的生活状态,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消极态度。

其二(易牙的调味,师旷的听觉,子都的审美)、

对于此节中第二段内孟子所言的“口之于味也~有同美焉”是有以偏概全的偏颇的,原句意思为:嘴巴对于味道,有着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着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姿色,有着相同的美感。偏颇之处在于,不是所有人对一道菜都喜欢,不是所有人对一种声音都喜欢,不是所有人对一个人都喜欢,而即使会被看出以偏概全,孟子都要这样表达,原因在于孟子希望以此引出下文“心之所同然者何也?(人心所公认的东西是什么)”,以此来表明人们心中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赏析2(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其一(龙子所言)、

孟子借用龙子所说之言,在今时若是深究也有其自身的偏颇。“履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草鞋之所以相似,是由于天下人的脚都大致相同)”,换句话来理解,其实就是,不用看清身样去制造衣服,我知道制造出来的不会是裤子。衣服之所以相似,是由于天下人的上身都大致相同。这个看似没有问题,但是依旧牵涉到了哲学问题(在此不多做深究)。然而,挖下去看有个问题,即是,就算草鞋不会做成筐,衣服不会做成裤子,不过还是有适不适合的这个问题存在,同一件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太小,而另一个人太大。

所以,此间若要辅助分析“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这句话,就不能深挖,只能停留在表面——圣人的脚和凡人的脚都属于人的脚,给圣人做的鞋子不会和凡人不同(若要深挖,就只能认为是圣人做的鞋子刚好符合圣人脚的大小和尺寸,而凡人的鞋子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尺寸无法完全契合。而这其中的符合与无法契合,就好比圣人的日常完全契合做人的标准(中庸的性质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完全契合做人的标准),而凡人的日常不是不及就是过犹不及)。

其二(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由易牙、师旷、子都延伸到的内心深处所公认的东西——理与义和第六节中所谓的“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类同,都需要后天自我的激活(探求),才能真正被人类所运用。而,一些人只是比普通人先找到了他们,然后经过探求并激活了他们,长期以往用这些东西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这些人就变成了所谓当中的圣人。

提:而,圣人出现的意义,其实就是帮助普通人找到他们自己的理、义以及属于他们的或是人类共同的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综:此节内容就是在言明圣人与普通人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前者善于发现为人的真谛,过早的比后者步入正确的为人模式。

引申1(赏析1):

易牙、师旷、子都所分别代表的舌(味)、耳(声)、眼(色)可能因为孟子所谓的“口之于味也~有同美焉”会感到有丝毫不快。但,若能换一个角度看待,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日后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中选择的标准。

易牙:四大菜系(鲁菜)的鼻祖。

若能延伸到华夏民族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饮食习惯、器具杯皿等),你会发现很多外来的饮食文化是无法撼动传承了上千年的饮食文化的地位的。

换言之,作为土生土长的华夏民族后代而言,对于食物以及食物带有的附加价值(营养与养生)来说,这些东西完全能够成为自身一日三餐的饮食标准。

另言之,若是有幸成为与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职业人士,完全可以站在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适合后代、晚辈进食的菜品或是营养物,也更能为当代一些“杂食”类年轻人提供符合他们自身的进食建议。

师旷:可谓音乐鼻祖(善弹琴,辨音力极强)。

师旷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不仅如此,师旷还善于分辨何为“靡靡之音”,使得君王能够在享受听觉盛宴的时候不会被靡靡之音所叨扰,受到不必要的影响或是伤害。

师旷的技艺(能力)在如今即是告诉(年轻人们)怎样的乐曲真正的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促进作用,而怎样的乐曲则是靡靡之音,在暗自消耗年轻人的蓬勃之气,使得他们萎靡不振。

子都:连孟子都认为是当时最美貌的男子,可以说对于谨言慎行的大家来说,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

虽然,子都的人物生平已然没有太多的详细内容了,但是对于孟子所称赞的人来说,应该不止美貌一个优点(在前些节中有提到,不以貌取人),那么,即可从孟子身上反观子都的状况——一个被圣贤所称赞的男子,定然是值得大多数人以其作为审美标准的人物而存在的。

总而言之,虽然孟子这句话有很大的以偏概全成分,但是,依旧给予了我们三种选择标准:易牙→饮食标准(营养与养生);师旷→艺术标准(心旷神怡,规避靡靡之音);子都→审美标准(真正的“美”)。

引申2(赏析2):

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会变成团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所追求的东西(因为,团体、社会、国家、世界皆由人类组成)。那么,时下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与孟子所谓的“心之所同然者何也?”是不是同个东西呢?或者说,你觉得是时下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是正确的呢,还是孟子所说的东西是正确的呢(理、义等)?

另言之,古时的圣贤之理,圣贤之德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人们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其标准、其底线早已腐朽不堪,更无须探究其内涵或是实质了,也许只有开始思考自身所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才能挽回自己作为人类的一条命。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三节
前句:此节可以与第二节一起看,第二节是齐王称病召孟子进殿,而孟子亦称病推辞;第三节是齐王想用重金收买孟子,而被孟子拒绝了。孟子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君子的样子,第二节与第三节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道理,真正的君子有其所在的身份与地位,不是清高而是自重;真正的君子有其不能收受的东西(...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八节
说明(史实):此节已然提及“子哙”、“子之”等人,但是根据此节后半段中所谓的“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可以看出,此时齐人伐燕并未成功。原因是,史实中,孟子是主动劝说齐宣王讨伐燕国,并大获全胜的,并非私下与谁交谈或是询问(沈同)。所以,根据史实而言,孟子与沈同的谈话当中已经有...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三节
先:在开篇之前先要说声抱歉,因为十一节、十二节包括此节完全可以放在一块来写。但是,出于谨慎,在写每一节内容的时候几乎不会看下一节,也是为了保证当节内容的纯粹性,除非当节内容的知识点较小或是残缺才会看附近几节内容是否有相似之处,从而合并在一起写。前言(回顾):第十一节:人有鸡犬...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一节
此节,承接第十节,说明了孟子辞官归乡的真正原因——齐王对孟子的态度日益轻慢,想用重金返聘孟子留在齐王身边辅佐齐王。说明:古时圣贤对于君王而言就如同水对于鱼一样,鱼没有了水没法生存,圣贤离开了君王,同样无法把国家治理妥当,并不是圣贤的高傲,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也需要时常规劝、进谏君王...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四节
赏析:孟子在前半段举了“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的例子,的确与这小小的边境长官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一个关乎国家的“民生”问题。侧引:作为一个拥有社会属性的人类而言,无可避免的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与评价,有些时候不会被自己听到,有些时候可能就是故意让自己听到。当自己听到这些...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七节
此节,开头即提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而,对于孟子的母亲来说,我们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即“孟母三迁”,在赏析下文之前,我们得先把“孟母三迁”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明一下。说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为后代存钱不是为了让他享受人生的,而是能够有能力提供后代以真正的...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三十一节
前言:此节内容需加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八字,否则比较难理解曾子(曾子之徒子思,子思之徒孟子)在武城居住之时的所作所为。让人误以为是一种特权主义思想混入其中(曾子作为老师、父兄的存在可以规避战乱)。而,后者,子思选择与卫国的国君一起抵抗外侮也是因为子思在卫国当官,与国君共...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上)第十四节
后半段(结尾语句),孟子以“战”(征服)之方法(途径)来论人格的三六九等,且奉“归服”为最上典范。以此,其实可用兵家之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散引,来解释此句更为明朗,即不动刀枪、不动兵戈,而使敌人归附或使敌人退却,使得没有所谓的“战场”出现,就能够协调各方的力量,使...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上)第十八节
提2:“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说明了仁战胜不仁就像五行相生相克那样理所应当,并不是需要害怕或是慌张的事情,更不会出现杯水车薪的自疑结果。赏析:此节内容很好的综合了第十六节和第十七节的章节大意(第十六节中孟子所谓的仁义忠信与行善积德是人们必须做到的事情,也是能够成为仁人志士的前提...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七节
此节是以孟子所观察到的现象“今日不知其亡也”而对齐宣王所展开的关于如何正确选拔人才来治国的劝导。“前言”:第一段,其实是孟子在呈现当时齐宣王身边大臣的任免情况(亡)。然而,这个“亡”代表的是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或被罢官,或自己请辞,并非有才能之人(原因有二:其一、若是有才能之人...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 告子上》翻译
范昨保胎: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①,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

忻城县13082527062: 通过《孟子告子》我们学到了什么 -
范昨保胎: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即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
范昨保胎: 杯水车薪: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 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告子上》全文 -
范昨保胎: 卷十一 告子上 书名:孟子 作者:孟轲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 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 杯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之告子章句上的翻译 -
范昨保胎: 《孟子》 告子上 原文: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告子上.弈秋败弈赏析 -
范昨保胎: 【原文】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比...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中,王是谁? -
范昨保胎: 战国时,齐宣王妄自尊大,施政不当,国家内外交困.面对他人将“王之不智”归咎于自己辅政不力的责难,作为齐国客卿的孟子说了这样一番话:“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一段完整的文字,无论从难度还是深度来看,其份量都要比课文节选的部分来得沉.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告子上》杯水车薪 的翻译 -
范昨保胎: 《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但丝毫不器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了灰烬. 杯水车薪:形容力小,解决不了问题.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赏析... -
范昨保胎: 【译文】 孟子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 弟多半横暴,不是天生资质这样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他们 的心有所陷溺.以大麦而论,播种后用土把种子覆盖好,同样的 土地,同样的播种时间,它们蓬勃地生长...

忻城县13082527062: 《孟子》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又有什么魅力? -
范昨保胎: 孟子》的精神实质有三点: 1、心性学说:这是《孟子》一书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确信,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2、“仁政”思想:由于孟子主张人性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