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过程中,为何始终不肯重用为官清廉民望也高的海瑞?

作者&投稿:俟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瑞一生为官刚直清廉,为何张居正不愿意重用他,岂不是浪费了人才?~

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官员,一位是在朝堂上权倾天下的张居正,一个是在民间中受尽尊崇的海瑞。他们是一同时代的人,但官居首辅的张居正,终其一生都没有重用刚直清廉,在民间声望极高的海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张居正有张居正的选择,海瑞有海瑞的坚持。因为海瑞的坚持,让张居正觉得海瑞不算个人才,因此站在张居正的角度,没有浪费人才。

一、张居正的选择
张居正,是明朝里面最成功的首辅之一,历史上很多人把他列为中国古代最成功的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几乎凭他一个人,力挽狂澜,把千疮百孔的的大明王朝从泥潭里拉了出来,延长了大明王朝的国祚。如此了得的一个人,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张居正在用人方面,就很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张居正在官场上的用人标准,概括起来,也就八个字——““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张居正在他漫长的官场生涯中,清晰的认识到,为政靠的是才能,而不是道德,大部分高效、能办实事的官员,大都是头脑灵活,因势利导。至于清流,只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夸夸其谈,拖人后退,办起实事,一无是处。在张居正的眼里,海瑞就是一个清流,根本不符合自己的用人标准。

张居正官居首辅之时,为了挽救千疮百孔,将行就木的大明王朝,他需要那些能办实事的官员,哪怕这些官员道德上有污点。在张居正的眼里,海瑞做人是不错,做官绝对不行。张居正认为,海瑞在官场上未必会有什么贡献,反而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拖他的后腿。所以他坚决不用海瑞。

二、海瑞的坚持
归结起来,海瑞的一生,有两大坚持:刚直+清廉。对刚直和清廉近乎极端的坚持,让海瑞和整个大明官场格格不入,甚至和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整个大明官场,对于海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甚至有部分人避如蛇蝎。历史上,多有因海瑞在某地当官,其它官员绕路而走的记载。对于张居正而言,和官场格格不入的人,是难以有大作为的。
对于刚直的海瑞而言,这个世界非黑即白,非常极端,没有任何的过度和缓冲。为了坚持他所谓的刚直+清廉,他极端到因为女儿接受了别人的一个饼,把女儿逼到活活饿死;他极端到面对自己兄弟过来拜访,游玩几天,竟然拒收礼物,直接赶走,他极端到准备好棺材,上书皇帝。海瑞类似这样事情,还有非常多,因此不管是亲戚朋友和官场同僚,都不愿和他来往。

不近人情的海瑞是孤独的,但内心是强大的。强大,是因为无欲则刚。不过他的这种强大和坚持,是有所偏向的。他在地方执政的时候,以清廉为名,抱着“与其冤屈小民,宁愿冤屈乡宦”的态度,偏向百姓。这种态度,对于地方的发展和建设于事无补。历史有记载,海瑞苏州任职的时候,赋税直线下降,主要原因是海瑞打压权贵和富人。

三、结论
站在张居正的事功、实干的角度,海瑞无疑是不合适的。在张居正的眼里,海瑞是个清官,但不是个好官,为政不但没有成绩,反成拖累。站在海瑞的角度,他认为他是对的,道德高于一切,捍卫道德可以不惜一切,哪怕违反人心。海瑞从来都没有打算改变他自己,去融入这个官场。他们是如此的不合拍,因此张居正是绝对不会重用海瑞的。

张居正为什么终生不重用海瑞?我先来说一下我的答案,一、因为张居正看清楚了海瑞在大明官场中的定位。二、二人执政理念过于不合。
关于海瑞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之前得朋友们已经说了太多了,我就不赘述了。海瑞这样的性格造成了他在官场上的结果:海瑞的刚直一直被作为一种武器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用来反对政敌。


海瑞像
为什么这么说呢?历史的真相要由历史本身来回答,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在海瑞的这一辈子中,曾经有两个人重用过他。
第一个人是,徐阶,隆庆元年,海瑞被释放出来,之前因为他在嘉靖四十四年上的那一道著名的奏疏《治安疏》而被关押。在嘉靖死后,海瑞出狱,首揆徐阶提携海瑞做了大理寺右丞。在做了大理寺右丞之后,海瑞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很值得人玩味。


徐阶像
奏疏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徐阶成为了首辅之后,天下大治,一派欣欣向荣,而次辅高拱狡猾凶狠,才能平庸,不足以胜任内阁大学士,而且高拱指使抓牙搬弄是非,海瑞认为应该罢黜高拱。
当时的朝堂之中徐阶和高拱的对峙已经势成水火,在这个关键时刻由全国道德模范海瑞先生的一道奏疏开始炮轰,再合适不过了,史料中没有记载,海瑞此篇奏疏是受人指使还是出于本意,但这篇奏疏的效果是,朝堂之中大量嘉靖朝遭罢黜隆庆朝受徐阶提携复起的言官集体出动,疯狂攻击高拱,最后导致高拱致仕。
第二个人是,隆庆皇帝,隆庆三年,海瑞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在我之前的一个回答之中曾简单的介绍过明朝地方总督巡抚的制度,海瑞这个官职具体管辖什么呢?应天巡抚下辖应天、苏州、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另外还海瑞还负责总督杭州、嘉兴、湖州三省祱粮。管了大明大半个粮仓,这个职位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说海瑞此次升迁是出于隆庆的意思,因为此时的徐阶已经致仕,高拱因为之前的奏疏事件和海瑞有仇,张居正尚出于蛰伏期,所以我认为,此次人员调动非常有可能是出于隆庆皇帝的授意。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隆庆为什么要提拔海瑞到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让我们看一下之后的事儿就大概能明白了。
海瑞担任应天巡抚期间的具体施政手段在这里就不细讲了,他将他的执政理念统统的落到实处,制定了许多不近人情的条款,其中最主要的是退田,直指江南第一大地主——徐阶。曾经有这么个错觉,大家都认为徐阶斗倒了严嵩,就自然而然的将严嵩和徐阶套入了和珅刘罗锅模式,认为严嵩是巨贪,徐阶很清廉。其实严嵩的地产只有徐阶的十七分之一,此时的江浙一带就是以徐阶为首的士绅阶级把持,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海瑞的到来狠狠的打击了他们,徐阶的弟弟被逮捕,部分田产被退还。
这件事儿大家看懂了嘛,隆庆三年是隆庆皇帝迎他的老师高拱回朝的前夕,海瑞就是隆庆插在江浙打击以徐阶为首的士绅集团的一把利器。只要海瑞还是之前的那个海瑞,隆庆就达到目的了。
(在这里多说两句后话,高拱回朝之后没过多久,发现了之前徐阶派攻击海瑞的奏疏,顺道免去了海瑞的职务,此时的海瑞对于当朝者,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
从以上这两个故事我们能看出来,海瑞在嘉靖四十四年上治安疏成名之后,所有都知道他是怎样的一种性格,怎样的执政理念,同样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利用他的方法,这时候他就是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甚至你是提拔他的恩人,他之后也有可能会炸了你,你说张居正之后会用他么?
第二点,张居正和海瑞的执政理念过于不合。之前的答案讲的过于泛泛,大多指讲了个概括,在这里我会具体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张居正和海瑞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海瑞的那道天下著名的奏疏《治安疏》,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海瑞在这里怎样骂的嘉靖,却忽略了海瑞在这道奏疏里也是有自己的干货的。海瑞对于革除弊端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
以上节选自《治安疏》倒数第三自然段,注意一下这句话,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征收实物,来充实边防军队的储备)。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吧,一条鞭法的核心就是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在这里说一下,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首创,早在张骢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这简直就是和张居正的改革对着干啊,张居正能用他么???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海瑞和张居正的书信往来,隆庆六年高拱被张居正放倒之后,海瑞曾给张居正写过一封书信,委婉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意思,张居正是怎么回复他的呢?
张居正回复说:“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仆谬忝钧轴,得参与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催浮淫之议,有深愧焉。”
翻译一下:“国家大法在您那地儿早不灵啦,您突然严打,恐怕不成啊,造您谣的开了锅啦,听众也被搞迷糊了。我不小心占了国家要职,只是有份儿在廷上说两句,不能替朝廷给您发金牌,赶走那些苍蝇似的议论,深感愧疚挖!”

在明代,张居正为内阁首辅,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一个人几乎把控了整个朝野,但是他为官正气。在施政改革的过程中,不用在民间有很高威望的海瑞,其实是有原因的。这和他们俩的性格特点和办事秉性有关。

我们知道,张居正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改革能力上,太过于强大。在张居正生活的年代,朝廷十分的混乱,各个集团势力进行斗争。皇上又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导致国家无法发展,停滞不前。民不聊生,赋税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居正作为首辅,为了朝廷前途的考虑,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打击豪强,增加国家财政,减少赋税。在军事上进行改革,积极的任用贤能之士,增强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能力。在科举制度上,实现选贤任能,让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浮现出来。但是他这样做,得罪皇上和权贵。

而此时的海瑞在民间也实行改革,为官清廉。他在哪里当官,哪里的百姓都称赞他。他没有势力迎合心,十分的清高,刚正不阿。这样好的人,张居正为何就是不肯重用他。张居正在主政时,他知道海瑞的为人,但是他觉得海瑞虽然道德高尚,但是难以做实事,没有很好的能力去胜任更高的职位和任务。海瑞的盛名也只在民间的百姓当中,其实他的真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更大的事情。



海瑞虽然为官清廉、颇有民望,但不认同张居正的改革思想,自然不可能重用他。

因为他到后期去追寻长生之道了,疏于朝政,而海瑞又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人,所以对他不重用。

因为虽然海瑞为官清廉,明望也颇高,但是他的一个思想和张居正的改革思想相悖,所以他才没有重用他

虽然海瑞确实很清廉,但是皇帝觉得他不会做实事,很多主张都不能够实现,对百姓并不会有大作为。


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有哪些不同
神宗申明:“纲常人纪,君臣为大”,斥责反对派”藐朕冲年,忌惮元辅忠正,不便己私,乃借纲常之说,肆为排挤之计,欲使朕孤立于上,得以任意自恣,殊为悖逆不道,倾危社稷,大伤朕心。” 反对派果然被镇住,使居正得以集中精力把改革推向深入。 神宗在改革过程中是给予了居正以极大的支持的,而不是像宋神宗那样处处...

张居正在执政期间做出了什么改革?
作为嘉靖至万历时代的一位政治家,张居正主要是在万历初年执政时期,针对当时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弊政,作了不少改革,影响巨大。 神宗皇帝实心委任居正,居正也慨然以天下大事为己任,朝里朝外都向往张居正的风度。居正劝告神宗遵守祖宗旧制,不必多作更动,至于讲论学术、亲近贤良、爱护人民、节省开支,都是急需办的事情...

张居正的后代为什么会被万历帝抄家杀戮
张居正死后,七名言官弹劾他,紧接着,居正所得罪过的官吏纷纷上书,要求神宗给予惩罚。夺其祖业,逼死其子,其子媳妇亦落得个跳井而死的下场。五、身后浮云 国难方思良臣,后金崛起之后,连连大败明军,国无贤相,军无良将。皇帝才思慕其前朝良相来。因为对付后金,没有钱亦没有人。居正改革之时,...

为什么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和明神宗的(张居正改革)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失...
这两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王安石所颁布的新法富国不惠民,在推行过程中又所用非人,遭受权贵排挤,对百姓也产生不利,其结果也没有达到 “富国强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张居正改革,前期因为皇帝年幼,居正以“首辅”、“帝师”的身份依靠皇权,以改革吏治为突破口推行改革,取得了成功。但是,...

居正为什么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意思是善于谋划国家大事,而不善于谋划自己的生前身后名。是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当然,工和拙并不一定是真的工,真的拙,而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忽略“赢得生前身后名”。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主导的万历...

如何评价张居正改革的作用及其历史意义?
在王朝末年力图振兴颓势而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有之,但在封建社会末世,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体制再现活力的唯有张居正得到成功,16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给了他与历代改革不同的背景和机缘。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

明朝最后一位改革家张
期间张夏侯_在位的时候,原本虚弱而疲惫的官场为之一振。御令虽在万里之外发出,但遵循下来,傍晚执行,行政效能大大提高。在改革的过程中,张厚德载物,软硬兼施,显示了杰出的才能。当时官民所有土地的耕地面积达1161万多公顷,是万历年间乃至明末财政状况最好的一年。张实行鞭法,改革税制,促使白银成为流通货币,促进了...

一代名相张居正死后不久被抄家,为何没有人替张家求情?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人称“万历首辅”的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作为五岁识字,七岁能通六经大义的天才,张居正不仅是大明的内阁首辅,也是当时年幼的明神宗的老师,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荣誉职位的大臣,万历皇帝曾许诺照顾先生的子孙,然而,张居正...

悲哀的改革家是指谁?
在对官员的考察过程中,张居正裁撤了一批冗员,奖励了一批贤能正直的官员,强调用人唯才。他所选用的如戚继光、谭纶、李成梁等人,都对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竭力提高内阁的权威,扩大了内阁的权力,使得政令畅通,为他以后推行各项改革奠定了基础。军事方面,张居正积极整饬边防。他支持戚继光整顿蓟州防务,起用名将李成梁...

历史学家进 历史题 !!高分
张居正一切的改革着已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因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损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死后,有些人就开始了肆意的报复和攻击。而神宗呢? 居正在位时,他不是一直尊其为师吗?那是出于需要与无奈。他早已耿耿于居正的震主之威。据传,一日万历读书,念到“色勃如也”时,误将“勃”读...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张居正是一代贤相,为明朝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生活奢华,能否用这种人当官? -
称泥回心: 张居正他是明末著名的内阁首辅,实施了变法,拖延了明朝的灭亡和衰败,还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他以前是万历的老师,肯定受万历重用,进而就...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当你最荣耀时的那一刻你看见了曾经侮辱你的人,你怎么对待他?
称泥回心: 您应该高兴,感激、并予以热情... 正因为有了他(她)们的鞭策,激励、鼓舞才会有了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宋神宗为什么要废除张居正的改革?不好意思,打错字了,明神宗,明神宗~ -
称泥回心:[答案] 明神宗为什么要废除张居正的改革? 张居正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是因为他在万历初年置生死于度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他业绩炳然,他的名字也可以说是当时“改革”的代名词.对此,...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请说明张居正改革的原因、过程、结果与影响.(简洁的语言说明.)回答过后再给分. -
称泥回心:[答案] 中文名称:张居正改革发生时间:明神宗万历年间所属年代:明代事件介绍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中期政治家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关于张居正不用汤显祖为官 -
称泥回心: 怎么感觉问题扯远了呢!关于汤显祖的落第确有这种说法,不过不是张居正安排自己的儿子中进士,而是汤显祖得罪了张居正的一个亲信.那个亲信想这样干,但是汤显祖很清高,没答应,所以才落第!张居正是一个很爱惜自己部下的人,他为...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张居正做了哪些制度设计,使得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 -
称泥回心: 明朝内阁侵蚀部权,到后期完全背离了朱元璋当初废相的本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和张居正关系不大.这一过程从中前期三杨上位后就开始了,起初是以大学士兼任某部尚书开始,逐渐让阁臣们有了各种实职、化虚为实.张居正掌控朝廷的手段主要是控制了科道言官,让他们弹劾和自己不对路的官员.

自流井区17011655101: 张居正之死 -
称泥回心: 张居正于国事日以继日地奔忙,连十九年未得见面的老父文明去世,他都未能服丧守制.万历九年(1581年),五十七岁的居正,终于劳累病倒.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新历7月9日),居正病逝,舍弃了他十年始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