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什么什么什么?

作者&投稿:氐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三则的原文 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你说的这个论语三次额分别叙述了学习的哪个方面论语三则是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默而治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论语三则关于读书的这三句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练习、实践、思考。

《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

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方面的学习效应。



扩展资料:

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要实事求是、吃苦耐劳、懂得思考。

一、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二、第二则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

三、第三则

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

第三则提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告诉我我们读书的必要性。
但是我告诉你们,读书未必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什么什么什么?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练习、实践、思考。《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

古人谈读书通过三则古文告诉了我们什么的看法?
古人谈读书三则古文告诉我们,读书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到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

...让我明白了读书要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
《论语》这三则让我明白了读书要谦虚,求实,勤奋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曾果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三有。

古人谈读书的内容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下面具体介绍:1、论语 【作者】孔子【朝代】春秋末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

古人谈读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古人谈读书》选取了春秋经典著作《论语》和宋代大学者朱熹关于读书、学习的言论,阐述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朱熹对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紧密契合了本单元 “读书明智”这一人文主题,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古人谈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是在告诉我们,读书要从粗读到细读,从细读到精读,并要反复读,才能深入领会内容实质,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并要模仿作者的写作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 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古人谈读书的道理是什么
就是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懂方法才能收获颇多。《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 、《训学斋规》 、《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原文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古人谈读书的道理有哪些?
《古人谈读书》其一的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

古人谈读书三则译文 | 注释 | 赏析
古人谈读书三则 [未知] 佚名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

论语三则文言文答案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 ”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精神. 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

宾阳县19336584083: 有关学习的论语三条 -
右春艾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宾阳县19336584083: 古人谈读书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右春艾略: 《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取出古人读书的方法.孔子在这里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对于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这一则孔子讲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默而识之”讲的是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要热情地把知识传给向你请教的人.

宾阳县19336584083: 孔子说过( )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孔子也说过( )告诉我们学习要讲 -
右春艾略: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孔子也说过( 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讲...

宾阳县19336584083: 论语中认为读书要什么不以什么为耻? -
右春艾略: 论语中认为,读书钥匙吗,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宾阳县19336584083: 1、《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 ----------------------------------------.2、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 -
右春艾略: 1、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2、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意思对即可)

宾阳县19336584083: 论语6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 -
右春艾略: 论语六则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

宾阳县19336584083: 论语八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注意哪些方面 -
右春艾略: 论语告诉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和态度,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问题;学习时要不断地复习前面的知识,才能很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学习是不能只纸上谈兵,要落实到实际中并付诸行动;学习是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汲取知识,从而使自己拓宽知识面,变得更加渊博;学习是同样要善于吸收对自己有益的,过滤掉一些糟粕......(有点晕哦,凑合着用吧,嘿嘿....)

宾阳县19336584083: 论语三则哪些地方提到了增进学业的方法 -
右春艾略: 【学习方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

宾阳县19336584083: 虽有嘉肴和论语三则的第三则分别论述了学习的哪个方面? -
右春艾略: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你说的这个论语三次额分别叙述了学习的哪个方面论语三则是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默而治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论语三则关于读书的这三句

宾阳县19336584083: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右春艾略: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对学习就要象对远方来的朋友一样.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要不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