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论赛

作者&投稿:谭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宋明理学
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北宋二程,南宋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是说他们认为“理”应该由己出发,由内心往外面看)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南宋陆九渊,明中王守仁)认为,“理”不需要要到身心以外的事来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陆九渊更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是说他们认为由外向内看世间的万事万物,因为他们认为心就是万物的渊源。)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这就是答案吖,他们求“理”方法上的差异。书上有哦。在岳麓版第四课十七页。)

“理学”概念
自魏晋南北朝来,佛道二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三教在发展中彼此反复辩驳吸收,到唐宋时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潮流发展,为振兴儒学,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此被称为理学。

其实他们两派都是理学,正如第四课课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在世界观上说都是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因其认为“理”存在身心以外的万物终须遵循的原则),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因其认为“理”就在人心上)。}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是由内向外(即“格物致知”),陆王心学是由外向内(即“发明本心”,“致良知”)所以说他们最大的不同时方法论吖。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陆王心学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家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 象山认为,人的本心(即良知)是至善的,后天的不善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物欲对于本心的污染,这种说法和道学一系的观点一样。其二是本心的“放失”,人心只向名利上求索,故而失掉了人之本心。名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物欲。 人心先天是本善的,后天虽然受到污染或“放失”,但人先天之善是可以恢复的。在象山看来,恢复的方法就是发明本心。发明本心,就是使每个个体都自觉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成贤成圣、明德求善的自足的根据,率性而行,则无有不善。象山有时也按照孟子的说法,把发明本心称作求其放心,其意为通过修养寻找回放失的本心。 要发挥自身先天的善性,就要把自身内在的善性付诸于道德实践,外化于心外的事物。

  编辑本段朱陆之辩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强调“性即理”,陆九渊强调“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心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是第一性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之理本然的存在于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2.无极与太极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3.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博学—积累—贯通—推类的这样一条路径。朱熹认为才能感具体的事物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并与相似事物作比较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通过人的思维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共同之理了。朱熹所讲的博学,一是读书,二是认识具体事物。 陆九渊就不同了,他认为人们的体人途径,应该是“先发明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至于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了,读书无非是衬托而已。

  陆王心学认为理是人心本来就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
  陆解说“宇宙”二字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陆“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要人们去学习获得,是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将儒家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其成为儒家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一提到理学,人们马上会想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在理学发达之前,“仁”是儒家中心思想,虽然是一种有等级尊卑的爱,但“仁”是以人性为基础。虽然传统儒学也主张孝道和贞洁,但其禁欲色彩并不浓厚。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以后,已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二程说:“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并称:“无人欲即皆天理”。朱熹用饮食为例阐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样“我本楚狂人”的诗人了。

  理,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共同认同的。但朱程理学认为理是天理,是天生就有的。陆王心学认为是心生的,所以不称作心理,就称为理。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人欲都灭了,人还怎么繁衍生息,再说天理本就是让人生存的,那你这存天理,灭人欲不就自相矛盾了吗。何况老朱本身就不怎么检点。自已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别人。你再看程朱之前,尤其是宋时中国科技何其发达,而之后呢,危害显而易见。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中的“程”“陆”“王”指得分别是谁?
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死后葬于洛阳伊川二程墓。2、陆九渊: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在哪里
由此可见,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学说。联系:1、二者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上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强调人的思维可以主宰一切,解决问题也要从“想”;2、都是宋明时期人类思想进步、社会变革的产物,都对人类社会演变,思维的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3、从广义上说,宋明理学包括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都承认“理”的存在,认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3.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在对立中相互吸融、合流,促进了理论思维的发展。理学家陆九渊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王守仁主张用心学来更新理学,心学成为理学的一个分支。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及二人的争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渊源关系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论争.其实,他们的学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为基础,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把经学哲学化.他们的分歧,只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他们的论争只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学派之争.他们的学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为基础,以维护封建...

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的内容
同样聪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刚开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因为当时的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为了减少阻力,他写了几本书,《大学古本》,说心学才是儒家的嫡传。《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晚年已经逐渐象心学靠拢了,又...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说有什么同异之处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 “理”指心中之理则。程伊川曰:“性即理也." 陆象山曰:”心即理也。“此理则乃通体达用,宋明理学即研究此一学问。程朱理学是宋朝的儒学家遥契先秦儒家,对先秦儒家内圣之学,重新予以分解与肯定,而建立道德行为之内在与超越之根据,并开拓其功夫之义理途径...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不同异点
二程说:“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并称:“无人欲即皆天理”。朱熹用饮食为例阐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样“我本楚狂人”的诗人了。理,是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共同认同的。但朱程理学认为...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哪个更适应当时的时代?
另外程朱理学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学派理论的发展奠定的一些基础。因此,程朱理学在刚产生阶段虽然受到了打压,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在不同政策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态。因此他与陆王心学可以进行对比说明,不能明确的指出哪个学派更...

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这两方面有何差 ...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

鄄城县15291014800: 中国古代史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 -
柘娣佐科: A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

鄄城县15291014800: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
柘娣佐科: 思想: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三纲五常”即天理;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反求内心、致良知; 相同点:都属以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派别,主张意识决定物质; 不同点: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望采纳...

鄄城县15291014800: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
柘娣佐科: 一、相同点1.都是在儒学、佛学、道教相互吸纳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理学先驱周敦颐杂糅《易经》与道家学说而著《太极图说》,佛教宗教哲学都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即“心”(主体意识)的作用,不论是禅宗还是法相宗,它们都重...

鄄城县15291014800: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柘娣佐科: 究其根源,二者对“心”的看法不同导致学说不同,朱熹看到的是“心之不纯”,陆王看到的是“心之纯净”.这种不同导致朱熹在格物穷理的时候要求“居敬”,需要对内心进行反省,而陆王相信“心即理”.

鄄城县15291014800: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
柘娣佐科: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②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③影响: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不同点: ①认识理: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实现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哲学范畴) ②认识理: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实现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鄄城县15291014800: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异同 -
柘娣佐科: 区别: 程朱理学: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由此,程朱理学中有一句著名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学说; 陆王心学: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其中一句著名的话:“吾心即宇宙”.由此可见,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联系: 1、二者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上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强调人的思维可以主宰一切,解决问题也要从“想”; 2、都是宋明时期人类思想进步、社会变革的产物,都对人类社会演变,思维的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

鄄城县15291014800: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
柘娣佐科:[答案] 相同点: 1.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 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 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

鄄城县15291014800: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
柘娣佐科: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论争.其实,他们的学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为基础,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把经学哲学化.他们的分歧,只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他们的论争只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学派之争.

鄄城县15291014800: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辩论一共有几次?发生在哪里?对理学和心学的发
柘娣佐科: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辩论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的南康之会(白鹿洞书院讲堂).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辩论尤其是“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经过这两次辩论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逐渐被充实,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它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曾对明清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熹则集宋朝理学大成,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的理学博大精深,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大贤”,被学者奉为“万世宗师”,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鄄城县15291014800: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不同点在哪里?
柘娣佐科: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 往被认为是儒家的“格心派”,而程朱理学则为“格物派”.其主要不同点在于: 第一,程朱理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