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图书目录

作者&投稿:诸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三国志裴注书目~

二画《九州岛春秋》(司马彪撰)《九州岛记》(荀绰撰。注:此书总名《九州岛记》,则分为《冀州记》、《兖州记》等各篇)三画《三辅决录》(赵岐撰) 《三朝录》《三国评》(徐众撰) 《山阳公载记》(乐资撰)《山涛启事》四画 《太康三年地记》《文士传》(注:《曹休传》注中说是张隐所撰,《荀彧传》注中说是张衡所撰,《王粲传》注中说是张骘所撰,待考)《文章志》(挚虞撰) 《文章叙录》(荀勖撰)《孔氏谱》 《孔融集》《王氏谱》 《王朗家传》《王朗集》 《王弼传》(何劭撰)五画《世语》=《魏晋世语》(郭颁撰)《四体书势》(卫恒撰)六画《江表传》(虞溥撰) 《交广记》(王隐撰)《交广二州春秋》(王范撰) 《先贤行状》《汝南先贤传》 《任嘏别传》《列书》 《列异传》《决疑要注》(挚虞撰) 《百官志》《百官名》七画《吴书》(韦曜撰。注:韦曜本名昭,晋朝史官避司马昭讳改)《吴历》(胡冲撰) 《吴录》(张勃撰)《吴纪》(环某撰) 《吴质别传》《序传》(司马彪撰) 《阮氏谱》《志林》(虞喜撰) 《杜氏新书》八画《辛宪英传》(夏侯湛撰) 《典略》(鱼豢撰)《邴原别传》 《明堂论》(蔡邕撰)《抱朴子》(葛洪撰) 《东阿王辩道论》九画《后汉书》(谢承撰) 《英雄记》《兖州记》(注:即《九州岛记》其中一篇)《风俗通》(应劭撰) 《胡氏谱》《姚信集》十画《晋纪》(干宝撰) 《晋书》(王隐撰)《晋书》(干宝撰) 《晋书》(虞预撰)《晋诸公赞》(傅畅撰) 《晋阳秋》(孙盛撰)《晋泰始起居注》 《晋惠帝起居注》(陆机撰)《益州耆旧传》 《益部耆旧传》(陈寿撰)《益部耆旧杂记》(陈寿撰。注:此书应为《耆旧传》之附录)《高贵乡公集》 《高士传》(皇甫谧撰)《烈女传》(皇甫谧撰) 《荀氏家传》《荀彧别传》 《袁氏世纪》《孙氏谱》 《孙资别传》《孙惠别传》 《马先生序》(傅玄撰)《书林》(应璩撰) 《神仙传》(葛洪撰)十一画《陈留耆旧传》 《陈氏谱》《曹瞒传》(吴人所撰) 《曹公集》《曹志别传》 《庾氏谱》《郭氏谱》 《崔氏谱》《陆氏世颂》 《陆氏祠堂像赞》《陆逊铭》(陆机撰) 《启蒙注》(顾恺之撰)《通语》(殷基撰) 《异同杂语》(孙盛撰)《异同评》(孙盛撰) 《异物志》《异林》(陆某撰)十二画《华阳国志》(常璩撰) 《华佗别传》《博物志》(张华撰) 《博物记》《嵇氏谱》 《嵇康传》《嵇康集》 《程晓别传》《费祎别传》 《傅子》(傅玄撰)《傅咸集》 《张超集》《逸士传》(皇甫谧撰) 《搜神记》(干宝撰)十三画《蜀记》(王隐撰) 《蜀本纪》《蜀世谱》(孙盛撰) 《楚国先贤传》《零陵先贤传》 《会稽典录》《会稽邵氏家传》 《虞翻别传》《杨都赋注》(庾阐撰) 《万机论》(蒋济撰)十四画《汉纪》(张璠撰) 《汉纪》(袁宏撰)《汉书》(华峤撰) 《汉魏春秋》(孔衍撰)《汉晋春秋》(习凿齿撰) 《汉末名士传》《管辂别传》 《赵云别传》《裴氏家纪》(傅畅撰)十五画 《郑玄别传》 《潘尼别传》《潘岳别传》 《潘岳集》《刘氏谱》 《刘廙别传》十六画 《冀州记》(注:即《九州岛记》其中一篇)《战略》(司马彪撰) 《卢谌别传》《诸葛氏谱》 《诸葛亮集》(陈寿次定)《诸葛恪别传》 《机云别传》《默记》(张俨撰) 《褒赏令》十七画《襄阳记》(习凿齿撰) 《锺会母传》十八画《魏书》(王沈撰) 《魏略》(鱼豢撰)《魏纪》(殷澹撰) 《魏氏春秋》(孙盛撰)《魏末传》 《魏武故事》《魏名臣奏》 《魏世籍》(孙盛撰)《魏世谱》 《魏都赋》《杂记》(孙盛撰) 《礼论》十九画《庐江何氏家传》二十画《献帝传》 《献帝记》《献帝春秋》(袁暐撰) 《献帝起居注》《谱叙》(华峤撰)二十一画《续汉书》(司马彪撰) 《顾谭传》二十四画《灵帝纪》(刘艾撰)上所引书一百五十六种,不包括引用古书以为注释者。附录1. 撰人着一书以上者荀绰:《九州岛记》(《兖州记》、《冀州记》等)鱼豢:《典略》、《魏略》习凿齿:《汉晋春秋》、《襄阳记》傅畅:《晋诸公赞》、《裴氏家纪》傅玄:《马先生序》、《傅子》华峤:《汉书》、《谱叙》挚虞:《文章志》、《决疑要注》葛宏:《抱朴子》、《神仙传》何劭:《王弼传》、《荀粲传》陆机:《晋惠帝起居注》、《陆逊铭》王隐:《交广记》、《晋书》、《蜀记》皇甫谧:《高士传》、《烈女传》、《逸士传》干宝:《晋纪》、《晋书》、《搜神记》陈寿:《益部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诸葛亮集》司马彪:《九州岛春秋》、《序传》、《战略》、《续汉书》孙盛:《晋阳秋》、《异同杂语》、《异同评》、《蜀世谱》、《魏氏春秋》、《魏世籍》、《杂记》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他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三国志》以曹魏为正 统,魏志列 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孙吴为晋所灭,孙皓乃晋之降臣,因而如此处理。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前人责难陈寿,说他向丁仪、丁廙的儿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有憾于诸葛亮,所以说他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实际这些责备缺乏根据。丁氏兄弟附见王粲传,而诸葛亮传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还收录了亮集目录,为全书特例。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当时其他人已有类似评论,而且也是公允的。但《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对于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尤其显然加以粉饰,多所回护。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三国志》没有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是一个缺陷。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

作者及注释《三国志》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08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祖父时已迁居江南。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历代研究《三国志》及裴注者很多,其中尤以清代人用力最多。民国时,卢弼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注释、版本校勘和考证,并将本人的注释和按语统一编纂为《三国志集解》,可供读《三国志》时参考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母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郐、传第十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袢、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溶、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附录一 上三国志注表
附录二 晋书·陈寿传
附录三 宋书·裴松之传




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图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

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图书信息
书 名: 裴松之注三国志作 者:邹德金编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12-1ISBN: 9787806967195开本: 16开定价: 126.00元

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志裴注书目
以下是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的书目,按照画数分类:二画:《九州岛春秋》(司马彪撰)《九州岛记》(荀绰撰,分为《冀州记》、《兖州记》等)三画:《三辅决录》(赵岐撰)《三国评》(徐众撰)《山阳公载记》(乐资撰)《山涛启事》四画:《太康三年地记》《文士传》(注:部分传记作者待...

三国志集解哪个版本好
好的版本是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集解》。1. 注解全面: 裴松之的注解对原文进行了详细解释,有助于读者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他的注解内容丰富,包括史实考证、人物关系说明以及战略战术的分析等。这样的全面注解,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三国志》的精髓。2. 权威性强: 裴松之是历...

三国演义是哪个朝代写的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加工再创作。《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

三国志注的引用的主要文献
裴松之作注的过程中,尽可能博引记载三国时代史事的著作以成其注,故其《注》包罗宏富,所引材料非常广泛。如依图书四部分类法,他所引的全部书目,计经部22家,史部142家,子部23家,集部23家,总计210家。若除去其中关于诠释文字及评论方面的,则专为增补史事的为150余家。《异动杂记》——孙盛...

想买一本三国志(最好是裴注),要齐全的不要节选,有古文有注释(最好附...
贵州学者杜小龙译注《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团结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是文白对照、全国目前唯一地毯式翻译裴注三国志的最新版本,淘宝上有销售。

三国演义是什么小说
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

三国志哪个版本好
推荐版本:三国志裴松之注版 一、三国志版本概述 《三国志》作为一部历史经典,其版本众多,包括不同朝代注疏的版本和现代的各种整理版。其中,裴松之注版被广大研究者与爱好者所推崇。二、裴松之注版的优势 1. 裴松之注版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注文,这些注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

裴松之是不是给整本的《三国志》做了注?还是只有一部分?
全注 《三国志》裴注引用书目 二画 《九州岛春秋》(司马彪撰)《九州岛记》(荀绰撰。注:此书总名《九州岛记》,则分为《冀州 记》、《兖州记》等各篇)三画 《三辅决录》(赵岐撰) 《三朝录》《三国评》(徐众撰) 《山阳公载记》(乐资撰)《山涛启事》四画 《太康三年地记》《...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什么是《三国志》?
宗吉卡络: 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晋陈寿撰,南朝 宋裴松之注.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 卷.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各个朝代《三国志》的版本流传 -
宗吉卡络: 一、三国史籍资料:〔资料均来自海天三国〕 01、《三国志》 〔晋·陈寿撰 宋·裴松之注〕 02、《后汉书》 〔汉·范晔、司马彪〕(注校补) 03、《晋书》 〔唐·房玄龄等〕 04、《资治通鉴·三国部分》 〔宋·司马光〕 05、《华阳国志》...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有没有带翻译裴松之注的比较全的三国志?就是既白话裴松之注还白话陈寿原文的还比较全的三国志? -
宗吉卡络: 贵州学者杜小龙译注《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团结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是文白对照、全国目前唯一地毯式翻译裴注三国志的最新版本,淘宝上有销售.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为了了解三国,看哪些书 -
宗吉卡络: 1《三国志》(最好是带裴松之注释的,因为其注释中引用了大量当时记载三国的史书,而这些书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传了,只是在注解中保有信息) 2《后汉书》 范晔写的 3《三国会要》,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 4《资治通鉴》,因为是编年史,可以通过它知道三国时期每年都发生了哪些事 5《汉晋春秋》,《华阳国志》,《魏略》,《九州春秋》 6《晋阳秋》 7《三国志集解》,为注解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之作 8 易中天品三国,是现代厦门大学教授的三国史观,具有一定的史学性,也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大概这么多看了,你对三国的了解会加深,但是浓厚的主观色彩会让你体味到史学的搞笑性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三国志》裴松之·注的书名叫什么?
宗吉卡络: 《三国志注》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四大名注的裴松之注《三国志》 -
宗吉卡络: 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有些地方过于简略,有些地方甚至是故意地歪曲历史.晋以下一百三十余年,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宋文帝已经发觉了这个不足,于是命中书侍郎裴松之进行增补、注解、纠错.裴松之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武断地进行取舍,而是把存疑、矛盾的地方“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裴《上三国志注表》).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写古代三国历史的书有什么
宗吉卡络: 正史钦定为陈寿著、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此外可参考书籍有《后汉书》、《魏书》、《魏略》、《吴书》、《傅子》、《江表传》等,其中我提到的有些已散佚了.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请问要很详细的了解三国需要看那些书 -
宗吉卡络: 楼上写了很多,但我觉得没必要,而且有很多都失传了,其实只要《三国志》(必须有裴松之注)、《后汉书》和《晋书》就行.这几本书比较注重纪实,没有太多的民间传说之类虚构的东西,对你真实了解那段历史很有帮助.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请说较多与三国有关的书. -
宗吉卡络: 《三国志》裴松之注 《后汉书》《三国会要》,是记载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的《资治通鉴》,因为是编年史,可以通过它知道三国时期每年都发生了哪些事《汉晋春秋》,《华阳国志》,《魏略》,《九州春秋》《晋阳秋》《三国志集解》,为注解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之作《曹操大传》 《诸葛亮传》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批评诸葛亮的) 《三国史》(作者:马植杰) 《三国史》《三国史研究》(作者:张大可)《关羽传》(田福生著 )细说三国《易中天品三国》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3491199707: 读《三国志》看不懂,有谁给我推荐本注释的书?谢了. -
宗吉卡络: 最权威的也只有中华书局版的裴松之注《三国志》了. 说实话,陈寿的《三国志》确实是“前四史”中最难读的.看不懂没关系,多查字典,慢慢看,应该可以看懂的. 建议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和裴注写的.不过里面有很多易的个人观念,有些是对的,有些却不是很对.阅读时要注意区分. 另外,中华版的《资治通鉴》中的汉末三国部分也很值得去读,此书写的颇为精彩,而且比《三国志》好读多了. 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了,只要和《三国志》参照读,《三国志》是可以看懂的. 我至今还没有见过带现代注释的《三国志》版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