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平淡中得真滋味,清贫亦有真闲趣

作者&投稿:喻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浮生六记》是清朝江苏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浮生二字取自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初识《浮生六记》,完全是冲着“浮生”二字去的。

一以为是为浮生解惑之类书籍,二是为“书依浮生”点题。

书籍始一入手,便迫不及待翻开,带着浮生之惑,寻求破解之谜。

然而,书已读完,却无一处解释浮生之谜。反之,又每一处都是“浮生”。

通篇文笔简约清爽,以作者沈三白与陈芸之间平淡而闲逸生活为故事主线。平淡如水般的叙事手法,读来没有丝毫肆意渲染的匠气。

书中文字如同清风拂面,透过文字读者也能切身感受沈三白的生活点滴,以及与芸之间平淡中甜蜜而忠贞爱情。

1、 闺房记乐

主角沈复,字三白,号梅逸。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出生在一个幕僚家庭。

芸,姓陈,字淑珍,四岁丧父,家有母亲与弟弟。自小聪颖明慧,听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于是照着文字一一对比,从此便开始识字。且习得女红,借此养活一家三口。

三白十三岁时,同母亲回家探亲。见识到芸的才思隽秀,心生倾慕,种下”非淑姊不娶“的情愫。于是,其母为两人定下婚约。

同年,两人再次相见。芸贴心的为晚归的三白偷藏暖粥、小菜,而被芸的堂兄发现,并传为笑柄。那个年代,男女结婚前都有这样那样的避讳。自从被旁人嘲笑后,两人短暂分别。

直到乾隆四十五年,两人成婚。

从此,两人在爱情的道路上耳鬓厮磨,形影不离。

芸贤惠朴素,做事井井有条,侍奉长辈尊敬,对待下人温和,对三白更是情意深重。

芸因为三白出水痘,吃斋祈福几年。虽嫁入沈家,却是本性不改,喜欢素淡衣饰,喜欢茶泡饭、臭腐乳、卤瓜。

芸兰心蕙质,三白的弟媳结婚时缺了珠花,芸果断将自己婚嫁时的珠花相赠。(在这里,为三白家道中落埋下伏笔。)

而三白对待芸也是百般疼爱、呵护有加。仅外出学习三月,便感觉像过了十年般漫长,对芸魂牵梦萦。

两人在沧浪亭畔名为“我取”临水小轩相伴研习书卷、谈论古今;

夜游沧浪亭,看晚霞灿烂;

焚香祈愿月老,生生世世为夫妻;

过着诗情画意、品月评花的恬静生活。

其间也有三白“唆使”芸乔装打扮为男子,与其同游水仙庙;两人瞒着家人朋友,偷偷泛舟太湖,览江枫渔火等等趣事。

就算住在乡下农家小院,也能苦中作乐,树荫垂钓;听虫蛙嘶鸣,伴夕阳篱笆。钟意于“布衣菜饭,可乐终身”。

两人简单平淡的生活点滴,无一处不是在平淡的文字中,将爱情细细勾勒描绘,令人读来好不羡慕!

平凡的文字中,也有令人深思而印象深刻的句子。

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而笑。

“芸说:‘世间各类反目的事,大多因开玩笑而起,以后不要冤枉妾身了,真让人郁闷死呢!’我于是挽她入怀,抚慰她,芸才破颜而笑。”

闺房记乐读完,感受到了两人平淡却甜蜜的爱情,

有一种被作者隔着几百年时空狠狠撒了一大盆狗粮喂得饱饱的感觉……

让人感受到“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美好生活。

爱情,也可以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可以没有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中也有不落俗世的至诚至爱。

是为“平淡中得真滋味”。

2、 闲情记趣

每个人的童年总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回忆,或欢喜或悲伤。三白的童年,贪爱玩虫,然后就了”小丁丁“被咬的趣事,令人读之莞尔。

年纪稍大之,三白喜爱修剪盆景,兰花、杜鹃花、菊花、水仙等等花,都逃不出他的“毒手”。其后,三白又将这种生活的情趣教会了芸。

插花、盆景都是技术活,讲究艺术性。

日子虽然过的清贫,但是三白与芸闲暇时,醉心于研究、谈论盆景艺术。

芸聪颖慧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管盆景还是生活方面,每每有新颖想法,总会付诸实践,且令人耳目一新。

挖空心思所做出的盆景中,寄托了两人对于闲逸生活的憧憬,可惜夜里却被猫儿打翻,令人难过落泪。可是难过了,泪流了,对于生活情趣、品质追求依然不曾消减。

就算芸得罪父母被扫地出门,被迫寄居在锡山华氏家中,也想出“活花屏”的法子,为生活增添色彩。

就算在寄居在友人的萧爽楼中,居所也能装饰的平淡素雅,纤尘不染。粗茶淡饭,经过芸的烹调,也能做出“惠而不费、价廉物美”的美味。

家徒四壁,也能布置得俭省而雅洁;衣衫破烂,也能整齐洁净;清贫之余,也能和朋友把酒言欢、畅吟诗词。

清贫之中,如果在意的只是贫寒、不如意,又哪有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

其实,生活品质的高低,往往不在于多么殷实的家底,多么高的收入,而在于是否对生活充满情趣。

清贫,亦有真闲趣。

3、 坎坷记愁

俗话说:“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

芸因为能识写文字,平日为婆婆代写家书。可是家中流传出的闲言碎语,令婆婆以为芸家书中难捏口舌,便不让她代写。而远在他乡的公公以为媳妇儿不屑代写书信,因而生怒。

而芸贤惠明理,未做辩解。

其后,三白与芸体恤父亲常年奔波劳顿,想法为其寻觅服侍起居的侍妾。芸出面办成此事,却恶了婆婆,从而失去欢心受到冷落。

三白的弟弟启堂向邻居借钱,由芸做中间担保,却被人追债。芸的书信言词恳恳,却被公公意外看到进而曲解。导致三白与芸两人被赶出家门,不得已寄居在友人的萧爽楼。

两年时间,三白的父亲渐渐知道了前因后果,进而冰释前嫌,一家得以团圆。

芸一直以来都患有血疾,为了替三白寻觅妾室刻意结识了风尘女子憨园,不仅未能成功,还被公婆误会不守妇道。同时,芸自己也感觉受到了憨园愚弄,从而加重了病情,为了医治大耗钱财。

又值三白的友人借高利贷跑路了,作为担保人的沈三白被人上门追债。

最终导致三白与芸被父亲再次赶出家门,匆忙安顿好一双儿女后,不得已寄居到锡山华氏家中,一是为了芸的病情疗养,二是为了躲避追债。

可是,寄人篱下没有经济来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沈三白远去靖江找姐夫寻求资助,路途中经历了各种酸楚,得到姐夫资助的二十块银元。

有了些许资本,三白借此在邗江谋到了简单的工作,加上夫妻二人不愿再寄人篱下,一同搬到了邗江。

可惜命运弄人,三白好巧不巧的遇到了裁员,瞬间成了无业游民,没有了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用度,加上芸的病情疗养,使一家的生活捉襟见肘。

在家庭日常开支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三白厚着脸面再次去找姐夫帮忙。

可是路途遥远,三白没钱雇佣骡子代步,就瞒着妻子芸揣着饼馕徒步前往,结果却遭到了姐夫闭门不见的冷遇。

好不容易借到二十五两银子,匆忙回家之后,却惊闻原本是芸的好姐妹华氏送的仆人卷了仅有的财物跑了!

芸因此郁结深种,病情复发,不久撒手人寰。一贫如洗的沈三白,连妻子棺殓、下葬所需钱财也是由朋友资助的。

从此,两人的甜蜜、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成为绝响。

从此,沈三白孑然一身,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一有时间就去看望故去的妻子,在墓前悲切痛哭,过着形单影只的凄凉生活。

三白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其本性不坏,朋友有难时也常常解囊相授。

嘉庆九年,三白父亲去世。弟弟启堂担心三白回家瓜分家产,不仅没有提前告知父亲病重的消息让三白回家尽孝,而且在守灵期间还故意找来讨债的人刁难他。

三白愤怒的对弟弟表明了自己不会瓜分家产的心意后,拜别了母亲,就此想要隐居深山出家作方外道人以逃避这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可是在朋友及女儿的百般劝导下,终归是放弃了。

在我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唏嘘声还未停歇时……故事又有曲折,一时间让我惊叹莫名。

“惊”的是沈三白那种“他人虐我千百遍,我待他人如初恋”的“奇葩”的宽广的胸怀!

“叹”的是如果易位而处,我自问是做不到的。

我瞬间服了,我被这种胸怀所折服了!

沈三白与弟弟撕破脸皮后,没有分润丝毫家产,自己本来就穷困潦倒靠朋友帮衬才能勉强度日。其弟在得到约莫三四千两的家产之后,居然还能没脸没皮、恬不知耻的找三白说“父亲丧事用度过多,需要你支助”……

换做平常人,遇到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可能早已七窍生烟、拍案而起!

而沈三白呢,不能说他人“傻”,这应该是他善良的本性和宽广的胸怀吧,居然慷慨将自己仅有微薄钱财分出一半。

坎坷记愁,愁当然不止这些。

辗转两年之后,沈三白与芸的儿子逢森不幸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整本书读来,“坎坷记愁”我花费的时间最多,并不是因为第三记晦涩难懂,也不是文章篇幅长,而是在作者平淡的叙述文字中,让人身临其境,堕入作者经历的愁苦之中无法自拔。

除了唏嘘与感叹,其他真的不好细述。

4、 浪游记快

第四记讲述了沈三白在做幕僚的游宦生涯中,到各地的所见所闻。

文中虽有各种游历的新奇见闻与心得,比如有扬州胜景,苏小小墓穴,有与鸿干结伴寻觅隐居处所,有杭州、广州、南岭等等各处美景……

又有芸去世后,随同琢堂到过荆州、樊城、潼关,后在莱阳做事的故事。

但是在读完第一记甜蜜爱情、第二记生活趣事、第三记的曲折愁苦故事之后,再读第四记的各种游历记事,顿时有种索然乏味的感觉。

总是沉浸在三白与芸浪漫而凄婉的爱情故事,以及三白曲折而愁苦的经历中,无法自拔。

整本书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的悲剧故事。

三白和芸憧憬“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生活,可是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从文章中能够体会到欢乐、甜蜜、深思、愁苦、闲趣、凄凉等等情绪,不能尽数描述。

这也许才是所谓的浮生吧……

平淡中得真滋味,清贫亦有真闲趣;愁苦来时要笑对,酸甜苦涩是浮生。

《浮生六记》,若是单看其中一记,只是描绘某一种“至真”情怀,比如闺房记乐,你只会感受到平淡如水的纯真爱情;比如坎坷记愁,你只会陷入曲折悲苦的凄凉遭遇之中……

但故事毕竟不会只有欢乐或悲苦,正如人生也不会只有酸甜。

拆分之后就不算圆满,将四记前后比对联系,才得见故事脉络。

可即便如此,遗失了“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两记的《浮生六记》终归还是残缺的,令人遗憾不能观瞻。

小子已将《浮生六记》看完,下一步将把书籍赠送给其他人。

这只是第一本,为了重拾阅读习惯,小子会持续看书,每看完一本就会将书传递给需要的人。

期待您关注“书依浮生”公众号,留言索取书籍,小子会免费将这本书邮寄给您!

若有闲暇,希望您也能抽出时间读一读《浮生六记》,毕竟每个人看书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

希望您在书中寻找到您内心深处所憧憬的完美“浮生”。

此致! 


《浮生六记》
影片中哥哥真的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是他的无知导致了妹妹的死亡。就像《浮生六记》中,沈复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也许是他的问题,才导致了芸的死亡。“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闲云野鹤却食人间烟火,生活想来该是如此。

沈复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

读《浮生六记》有感
值得芸娘倾心付出,甚至操劳为丈夫寻觅一知心小妾,不复得而郁郁寡欢病死。这充满了侠气的女子,怎生就嫁与了沈复,并在无尽的穷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时光,最后抱憾而逝。看这《浮生六记》,让人恨不得钻到书里,提起沈复的耳朵,指点他怎么去赚钱,或者怎么去挣得一官半职,给家里和妻儿挣够生活费用...

浮生六记
他对人的认知,本分、平淡、真切、明了。 《红楼梦》是一种繁华过后的凄凉。《浮生六记》则是一种布衣文人的日常哀矜,与普通世人更为切心。 这文字之切心,即是人世间最难得的真。花影如美人 一个“真”字,就是沈复一生的困顿流离之因。 在街巷、流水、桂花、石桥钩织的苏州夫妇日常生活图景之下,是沈复的...

浮生六记乾隆已己文言文阅读
浮生六记这本书,我购自郡城一个冷僻的书摊,六记已经缺失了其中两记,尤其是作者的手稿啊(是说浮生六记的手稿这人拿到了,但缺了两记).就书中所记的内容推算,知道作者姓沈号三白,但名字是什么已经逸失了(有字无名),我访遍了这座小城也没人知道这作者.这本书看过的人有武林刺史叶桐君,叫潘茂才的麖生,...

沈复浮生六记的全文翻译
我到山中扫墓时,曾捡来一些好看的有山峦纹理小石头,回来与芸商量说:“用油灰把宣州石粘起来,叠在石盆内做盆景,主要取其色泽均匀;而这种黄色山石虽然古朴,但是用油灰粘起来则显得黄白相间,而且敲凿的痕迹显露,你看怎么办为好?”芸说:“选择顽劣的石头捣成粉末,抹在油灰粘连的痕迹处,趁着湿...

浮生六记闲时与你立黄昏全诗是什么?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出自清朝长洲人沈复《浮生六记》。译文:悠闲的时候和你一起看黄昏日落,吃饭的时候你笑着我问粥是不是温热的。描写的是沈复与妻子的日常生活场景,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字字透着温馨,勾勒出一幅携手相伴、平凡真实的画卷。简洁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与妻子婚姻生活的...

文学类作品中的“沧海遗珠”——《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为清代文人沈复所写,共六卷,后经考证后两卷为他人增补,并非出自原作,即便如此,并不影响该书存于世的价值。前六卷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林语堂不仅将此书翻译成英文连载,更称赞书中沈复的妻子陈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俞伯平、冯其庸等著名...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记于本书序(任艳红)很久没有读过散文,开始读的神情怡然,可后来抵不过平淡,无法极致专注。生活和书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可纵情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得熬过平淡入水的生活。浮生六记已遗失两记,全书读完后不能把内容与书名相联系,读书笔记无从下笔,打开目录盯着看着,好像豁然开朗,别有一番风...

《浮生六记》:眼前有景道不得,欲说还休已白头
《浮生六记》中开篇便写道:“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沈复生于衣冠之家,临近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在苏州现存园林中年代最久,为宋苏舜钦所...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的全部译文 -
俟居表实: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是鹤,...

易门县19136997490: 课外阅读《浮生六记》,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
俟居表实: 儿时一段的充满童趣十分吸引人,比如那个“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让人发笑,其余的好像就没什么了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云六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俟居表实: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的故事内容 -
俟居表实: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 -
俟居表实: 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家境先生活小康,尔后家道中落.是个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 《浮生六记》是沈复在清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

易门县19136997490: 谁能介绍下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本书? -
俟居表实: 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无考,著有《浮生六记》一书.原作实则只存四记,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另有两记存题佚文为《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逍》.从作者的总...

易门县19136997490: 为浮生六记写推荐语 -
俟居表实: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好句赏析 -
俟居表实: 1、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浮生六记》 2、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沈复《浮生六记》 3、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不会再错过.归纳起来不外乎四个字:相见恨晚.——南康白起《浮生六记》 4、世事...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 歌词 -
俟居表实: 歌曲:浮生六记 演唱:林奕匡 作曲:林奕匡 作词:范诗琪 编曲:Fergus Chow/冯翰铭 歌词 他的小餐馆 位子总坐不满 剩下的白饭 自己当作早餐 靠双手打拼一番 当初想得多浪漫 最后只赚得晚餐和帐单 他的画已画完 自觉一时无两 画中星光灿烂 ...

易门县19136997490: 《浮生六记》的作者是谁?
俟居表实: 作者是“沈复”. 清代小说.六卷.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全书以抒情散文写成,撰情人语,感人至深.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故题为《浮生六记》.各卷依次标题为《闺房记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