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怎么解释?

作者&投稿:台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是什么意思~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翻译:羊子曾经在走路的时候,捡到别人丢失的金子一块,就交给了她的妻子,她的妻子说:我听说志士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何况是捡到别人的东西来牟利,定会污损自己的名声呀。

扩展资料
嗟来之食是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翻译: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道:“喂!来吃吧!”
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还是可以去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释义】: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盗泉是一个泉口的名字,象征偷盗),清廉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志士不饮盗泉”出自“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的典故,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政治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释义】: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盗泉是一个泉口的名字,象征偷盗),清廉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对做人气节的称颂与赞美.提倡做人应有骨气,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源自“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的典故。是说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盗泉”,遂忍耐干渴,不饮其水。孔子何人?圣人也。圣人忍住一时的口渴,不饮“盗泉之水”,是为了保持名节,因对“盗”的鄙视,而用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做人的道理。正因为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流芳千古,传为佳话。

不受嗟来之食典出《礼记》: 齐大饥, 黔敖为食於路, 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 蒙袂辑履,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 曰:“ 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 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於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这个故事更为惨烈,一个逃荒之人,因为受到富人的不礼貌的待遇,而不接受施舍,最终宁肯饿死。做人气节之高,无可攀越者。

两则典故,是教育人们做人要有尊严、有志气,守操节。用心良苦,其情可嘉。但却看到有人不但不解其意,还骂我们的祖宗迂腐,说什么有水不喝白不喝,有饭不吃饿死是活该。完全用世俗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的文化,简直是对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糟蹋。

两则典故的意义不在于追究情节的本身,而在于弘扬一种精神。孔子不饮盗泉,仍可从别处讨得水喝;饥饿之人不受黔敖的施舍,也可从别处讨得饭吃。等等。这些情节不需要我们去设置,如果太聪明,如果有太多的假设,也就没有了一切,而且,所有的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今之人骂古人迂腐者,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也。我们没有必要以自己的心思揣度圣贤,对先贤的行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难道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瓜?做人要明白道理。

东晋刺史吴隐之,虽畅饮“贪泉”,却“终当不易心”,一生清正廉明,洁身自好,为万民拥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则道出了做人的另一种境界。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这里没有哪一种更对,哪一种是错,都是做人的境界。

《荀子.劝学》中有“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矛盾,都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把握好自己的方法。今人之对立,分别心太重也。

有志之士不喝偷来的水,清廉的人不吃递过来的食物。比喻为人高风亮节,不齿行卑贱之事。

有志气的人不喝不正当得来的泉水,清廉的人不会接受乞讨得来的食物,也就是说有骨气的人不做没骨气的事

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对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不食而死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什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
【释义】: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盗泉是一个泉口的名字,象征偷盗),清廉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志士不饮盗泉”出自“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的典故,“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出自哪里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2、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 )。
【答案】: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故正确答案为C。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上一句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上一句是: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原文:《乐羊子妻》南北朝-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志士”指的是有坚定志向和道德原则的人。“盗泉”指的是非法获取的财富或利益。“不饮盗泉之水”意味着品德高尚的人会坚决拒绝任何不正当的利益,不会因一时的贪念而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廉者”指的是廉洁奉公、清白做人的人。“嗟来之食”指的是他人施舍...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2、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度》。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于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哗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

请解释“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并指明其...
此语出自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原文为:羊子尝行路,的遗金一饼,还一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其意:是对做人气节的称颂与赞美.提倡做人应有骨气,宁可克制自然生理的、强烈的、...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出自《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是什么?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什么意思? -
尾媛采乐:[答案] 盗泉:古籍中有:“(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对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终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有志向和气节的人,会时...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来历? -
尾媛采乐:[答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尸佼《尸子》(节录):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盗泉: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孔子不喝“盗泉”水,因为他憎恶这个名字.旧时人们饮用这句话,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尸佼是战国时法家,著有...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 -
尾媛采乐:[答案]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这是一个典故) 清廉的人,不受不敬的人给的食物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尾媛采乐: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嗟来之食:泛指有辱人格的施舍..有志 气的人不喝唤作“盗泉”的水,廉洁的人 不接受有辱人格的施舍.指坚守情操的 人宁愿吃苦,决不受玷污.这句话出自《后汉 书•乐羊妻子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 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 利,以污其行乎!'”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苟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
尾媛采乐: 不食嗟来之食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译为现代文 -
尾媛采乐:[答案] 乐羊子妻的一句经典的话: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吃施舍的食物.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译为现代文 -
尾媛采乐: 乐羊子妻的一句经典的话: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吃施舍的食物.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的作者是谁? -
尾媛采乐:[答案] 全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这是一个典故) 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

新宾满族自治县18845706969: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解释
尾媛采乐: 全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这是一个典故) 清廉、方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给他的食物.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