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毕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又说后其身而身先,这是什么情况~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存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既然为三宝之一,自然充满了老子的风味~我的理解是不固执。老子并没给世人传达什么,只不过是想向世人说自己很开心而已

“不敢为天下先。”该句出自老子《道德经》。译为“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原文如下:

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

夫唯不肖,故能大。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建之,以慈垣之。

译文: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

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很多人都认为“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是一种消极的做法,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行为;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完全违背老子本意的。

试想,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种法水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主旨,就在于说明水具有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有一种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

这种精神实际上也贯穿于老子思想的始终,这就至少说明老子的思想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消极的、厌世的、不思进取的。因此把“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理解为消极是不正确的。

可是,既然老子重视进取精神,他又为什么以’不敢为天下先‘作为自己的三宝之一呢?这其实也正是老子的高明之处。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那怕在今天看来,也很少能有哪一本书只有五千言,里面却涵盖了如此丰富的思想智慧,具有如此令人惊叹的大道哲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成就了能为天下先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具备为天下先的能力,却提倡“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实质就在于告诉世人应具有谦卑的心态。

扩展资料:

老子,从道德经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有人说,天下先就是第一。那咱们看是不是这样?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我们前边都多次证明一就是无为,二就是有为,三就是德。四就是天下(万物)。

当然,这里边的天下也可以指,普天之下。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看见没,老子原话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才是天下先呀。那么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呢?

都说了无为是一,有为是二。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是三,天下先就是三。

天下先也是德,

先下先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因此我们就总结出三就是天下先,也就是德,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为而无不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

一、全句:

“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二、赏析:

这句“不敢为天下先”或许就是我们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事物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某种程度时,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能马上超越客观实际,要学会把握时机做恰当的事情,待主客观条件都满足之后顺势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具备为天下先的能力,而提倡“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实质就在于告诉世人应具有谦卑的心态而已。

三、出处:

本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简明扼要,却意义深远,值得深思与体会。

四、作者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不敢背离道而行天道不能为之事。




敢为天下先是谁说的
“老子”。根据查询百度文库显示,“不敢为天下先”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意思是不争名,不逐利,因不居前争先所以才成为众人拥戴的官长。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敢为天下先。为人民服务,为保卫国家而战,这要敢为天下先。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水到渠成之时才果敢地行动的。往往是争先者,虽然这些人极其聪明,但耐不住寂寞,在事情成形成势之前就盲目行动,导致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失了性命。“不敢为天下先”绝不能狭隘地认为是“...

如何理解"敢为天下先".
后孙中山先生反其道行之,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且身体力行,一生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把不敢为天下先理解为明哲保身未免太低估老子了,这是断章取义。  本来想论述一下这个问题,可是功力不够,整理不出一篇条理的文章。其实韩非子的一段话就很准确的诠释了老子的这句话:“凡物...

问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何解?”
也来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其实这个问题我自己原来也想过,但是似乎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这里,就姑且斗胆的胡乱诌两句吧。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说这话,其实也是老子出于对道家哲学理论的服务的需要。老子强调“不争之德”,强调“无为”...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又说后其身而身先,这是什么情况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意思是: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

老子说为政者最重要的三宝是什么?
《 我有三宝, 持而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 故能勇; 俭, 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翻译:我有三样宝器,持宝器而持续之。第一说是慈,第二说是俭,第三是不敢比天下人先过好过的日子。慈,所以能勇敢说正义的言词。俭,所以能广大心胸与...

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解释意思,要透 ...
”吾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该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如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说的是我常怀三种法宝,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保持柔慈之心,所以我能全力以赴;保持俭约之道,所以能行走于广阔的天地;不与天下争得利之先,所以能成为群体的首领。如果一个人...

与老子有约:老子有三宝,慈爱、简约和不争
慈爱一词,一般指母亲的爱,母亲生育子女,不论小孩是美是丑,是 健康 是有缺陷,都是完全接受,都是全心全意的疼惜。俭,是俭约,不只是物质上不要浪费钱财与物品,精神上也不能轻易耗费精力与神气。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谦让、不争,古代帝王以孤、寡、不谷自称,即自处卑下的意思。老子说:「...

不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
释义: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道家无为理念: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

寒亭区18855572509: 如何理解老子的“圣人不敢为天下先” -
徐药木糖: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应该是指对人对事都怀有一种慈爱,仁爱的态度.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慈”一方面表现出博大,从容的胸襟,另一方面也是指对人做事情不可过满过溢...

寒亭区18855572509: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 -
徐药木糖:[答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慈”与“勇”、“俭”与“广”、“不敢为天下先”与“成器长”是相反的,但是《老子》认为,正因有“慈”...

寒亭区18855572509: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 -
徐药木糖:[答案]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67章)“慈”与“勇”、“俭”与“广”、“不敢为天下先”与“成器长”是相反的,但是《老子》认为,正因...

寒亭区18855572509: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 -
徐药木糖: ... 我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吧... 不算高手.. 我对不敢为天下先的理解其实不仅仅是不争先, 也有顺其自然的意思. 不去先于事情发展而改变很多事情, 顺其自然,不去过多的争取, 很多时候都会省去很多麻烦,很多苦恼. 顺其自然, 这四个字其实学问很大的. ... 想要顺其自然谈何容易... 比如你爱上一个人, 或者你面前有很好的赚钱机会, 我们有那个魄力顺其自然么? 当你顺其自然了 自然就会变得平和了吧. 而一旦平和 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更冷静的看待了. 我自己的一点异于常人的见解,, 呵呵 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让你更理解这句话.

寒亭区18855572509: 老聃的“不敢为天下先”怎么理解? -
徐药木糖: 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水到渠成之时才果敢地行动的.往往是争先者,虽然这些人极其聪明,但耐不住寂寞,在事情成形成势之前就盲目行动,导致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失了性命.“不敢为天下先”不能狭隘地认为是“枪打出头鸟”,而是做事情要审时度势,要有耐心.“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不争而自来”.

寒亭区18855572509: 不为天下先是什么意思 -
徐药木糖: “君子不为天下先”,最先见于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不是不做贡献,不是缩头缩脑,而是“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己为人,一心为公,无有私利,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高贵,凡事谦让处下,不与人争是非,不争名夺利. 有此修养,堪称君子也. “不敢为天下先”也不是明哲保身,儒家有“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有时候儒道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智若愚”,大的智慧,做人深藏不露,好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不起眼,但是武功和佛法都是最好. 一句话,锋芒不要太露.

寒亭区18855572509: 什么叫“不敢为天下先”
徐药木糖:《老子》曾有言:“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敢走在天下人之前,所以才能驾驭事物,意思就是要低调,不要出风头

寒亭区18855572509: 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成白话. -
徐药木糖: “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译为白话是:我有三件宝贝,需要保持: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参与你争我夺的纷争. 1、出处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全文如下:“天下皆谓我道大,似...

寒亭区18855572509: 怎样理解不敢为天下先? -
徐药木糖: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不敢为天下先的皮毛理解. 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觉悟的境界.什么叫敢为天下先?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功立业.大家对这话都再熟悉不过了,以为这是褒扬,但事实上这是邪说.老子...

寒亭区18855572509: 道有三宝是什么 -
徐药木糖: 老子《道德经》67章: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所以道有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具体含义如下: 1、“慈”,应该是指对人对事都怀有一种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