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圭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意思: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自然法则不象弓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规律是减少过剩和不足的供给。然而,社会规律是不一样的。应该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因此,道的圣人可以做一些没有占有的事,有所成就而不居功。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创作背景:
老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情况是周朝的形势很弱。为了争夺霸权,战争还在继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完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尹喜年轻时喜欢观察天文学,阅读古籍,有着深厚的造诣。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王朝的兴衰和人民的安危为教训,追根溯源。写了第一篇和第二篇,共五千字,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损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选段: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老子的思想体系: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
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子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意思是: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自然的法则 是减少多余的,补充不足的;而人的法则呢, 却是损害不足的,供奉有余的”。

天道(自然规律)是“惩强扶弱”,人类实际操作形成的规律是“马太效应”那样的强者掠夺弱者。
天道和人道对立,天道符合正义,人道是现实中的情况。人道虽然可以一时违反天道,但终究回归天道,也就是掠夺穷人的富人终究会被天道的自然规律惩罚并变为穷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这句话完整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出自老子《道德经》译文: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自然规律,是一种平衡的力量推动着万物的变化:太高的山,它会倒...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注释】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自: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大自然的规律,遵循的是减少多余的去补给不够的。人的处世原则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已经不够的去奉献给有余的。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出自何处?"
该句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译文:自然的法则,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意义归纳 第一段强调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分三层。第一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以“张弓”为喻,总结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维持平衡的特点。第二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拿人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意思: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处: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什么意思?
释义: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1、原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2、释义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译文:自然...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
福胜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什么意思啊? -
福胜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
福胜盐酸:[答案]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句话什么意思啊?紧急 -
福胜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什么意思 -
福胜盐酸: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注释】 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怎样理解呢? -
福胜盐酸:[答案] 原:“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译: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人之道损有不足奉有余 -
福胜盐酸:[答案]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现代注解】 天之道,其犹...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下一句 -
福胜盐酸:[答案] 是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哪里? -
福胜盐酸: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是自然...

河口区15127494393: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什么意思? -
福胜盐酸: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道,则不是这样,总是损减贫穷的人来供奉富贵的人.谁能够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77章,原文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段话表达了老子对现实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期望,认为只有有道之人才能做到用多余的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强调了道德、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