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诺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于忧患”的下一句是什么?~

死于安乐。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

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

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崛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胶鬲曾是鱼盐贩子,管仲从监狱走向飞黄腾达,孙叔敖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百里奚曾沦落于买卖市场。所以,上天要把重责委托给某人,一定是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体穷困,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而后才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真理。

一、生于忧患,下一句是: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二、句子出处及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的一篇说理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后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

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崛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胶鬲曾是鱼盐贩子,管仲从监狱走向飞黄腾达,孙叔敖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百里奚曾沦落于买卖市场。所以,上天要把重责委托给某人,一定是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体穷困,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而后才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真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 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崛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胶鬲曾是鱼盐贩子,管仲从监狱走向飞黄腾达,孙叔敖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百里奚曾沦落于买卖市场。所以,上天要把重责委托给某人,一定是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体穷困,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而后才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真理。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麻烦采纳,谢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鲶鱼效应、温水煮青蛙等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 1.越王勾践 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

生于忧患下半句应该念什么?
生于忧患,下一句是:死于安乐。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二、句子出处及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的一篇说理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最后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

生于忧患后面是什么?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语义: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表达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优裕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为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句古代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意思是指在困难和挑战中,人们能够奋发向前,从而成长和进步;而在安逸和舒适的环境中,人们容易变得懈怠和满足,导致停滞不前甚至衰亡。这句话强调了逆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警示人们不应沉溺于安逸,而应在挑战中保持斗志和活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优裕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x0d\\x0a\\x0d\\x0a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

生于忧患的下一个成语是什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解释】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生...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的下一句 -
林邹复方:[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的下一句 -
林邹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的下一句是什么?
林邹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意是说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却容易使人沉沦. 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崛起,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提举,胶鬲曾是鱼盐贩子,管仲从监狱走向飞黄腾达,孙叔敖从海边被提举出来,百里奚曾沦落于买卖市场.所以,上天要把重责委托给某人,一定是要先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顿、肠胃饥饿、身体穷困,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而后才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真理.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后面是什么啊 ? -
林邹复方: 死于安乐、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然后知生于忧患后面是什么 -
林邹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般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所作散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1]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的下一个成语是什么? -
林邹复方:[答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解释】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结构】复句式成语...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下句,以及解释. -
林邹复方: 死于安乐.就是要有忧患意识…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于忧患的下句是什么
林邹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的名句啊.

云龙县13679711451: 对联、 生于忧患,男儿当有鸿鹄志;…下一句? -
林邹复方:[答案] 生于忧患,男儿当有鸿鹄志 死于安乐,红妆自葆燕雀情 生于忧患,男儿当有鸿鹄志 乐在安逸,女子自存燕雀趣 生于忧患,男儿当有鸿鹄志 乐在安逸,小人自无鹏程意

云龙县13679711451: “生与忧患”的下句是什么?
林邹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呵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