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饭为什么要把碗带走

作者&投稿:郜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探析丧葬中原文化,吃豆腐饭

摘 要:“吃豆腐(饭)”丧葬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是指亲友参加葬礼,死者家属用豆腐等菜肴招待宾客的风俗,也可概称整个丧葬活动。流传于浙江地区的豆腐祖师爷乐毅故事、上海吃豆腐羹饭故事都记载了“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由来。这两则民间故事反映了黄豆、豆腐与孝亲行为、豆腐与肉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发现“吃豆腐(饭)”习俗是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在现代社会的遗留。再加上豆腐和肉体的相似性,“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用豆腐来代替尸体如同孝子们用牲畜肉代替尸体一样,是逝者子孙告慰亡灵、尽孝的表现,是农业社会发展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也是人们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曾流传过“ 吃豆腐(饭)”的丧葬习俗。这是指人去世后,死者家属设筵席酬谢参加祭奠死者的亲友、街邻等。筵席以素食为主,古人称为“豆筵”,意指以豆腐等素食为主的筵席,江南多称“豆腐饭”或“豆腐羹饭”;湖南邵阳一带称为“吃豆腐”,而且这一概念有所泛化,凡是参加死者丧葬仪式活动皆称为“吃豆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原来以素食为主的豆腐饭也逐渐出现了荤菜,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仍流传着此俗。何云芳等人运用转喻、隐喻的认识方法,探讨“吃豆腐(饭)”的由来,并得出四种“吃豆腐”的现代含义,而有关“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文本梳理、豆腐与丧葬之间的关系、为何以“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等问题并未涉及。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分析这一习俗的故事文本,探究丧葬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的深层原因。

一、“吃豆腐(饭)”故事文本的梳理

民间故事中关于豆腐的发明者主要有两种说法:刘安和乐毅。安徽淮南地区曾流传刘安发明豆腐,也流传着豆腐的发明主要和刘安的八位门客、农夫王二有关。王二在八公山炼丹过程中,不慎将石膏粉弄进豆浆中,偶然制成了豆腐,刘安为其取名为豆腐。因为是在八公山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也称八公山豆腐。另一则故事则认为豆腐的祖师是战国时期的乐毅,它讲述乐毅因父母年迈,牙齿脱落,咬嚼不便,制作豆腐以孝敬父母。故事中豆腐的发明与乐毅孝亲行为密切相关。乐毅是战国军事家,《史记》卷八〇有传。列传中主要记载了乐毅的军事才能,并未提及他发明豆腐的逸闻趣事。豆腐由乐毅发明,应属民间附会传说而来,并无确凿证据。值得注意的是,乐毅故事在讲述豆腐及其名称由来的同时,也记载了“吃豆腐(饭)”的来源:

乐毅的父母都活得寿长。在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里存放的黄豆全都做成了豆腐,办了酒席,请四邻八闾来吃豆腐饭:叫做“长寿豆腐”。——这就是办丧事吃豆腐饭的出典。

这一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地区。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中黄豆全做成豆腐,并用豆腐办酒席,招待街坊邻居。因乐毅父母长寿,豆腐成了长寿食品,所以办丧事所吃的豆腐也称为“长寿豆腐”。

在上海地区流传着“吃豆腐羹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公公分别给三位儿媳三颗黄豆,以出难题考验的形式选择最佳当家儿媳。结果三儿媳用三颗黄豆为种进行种植,收获了很多黄豆。公公让三儿媳当家,并且把黄豆做成“素鸡、素鸭、素鱼、素肉,烧了一大桌菜让大家来吃”,并吩咐儿媳:“我百年之后,你们就用豆腐供我。”阿公死后,儿媳确实用豆腐供奉阿公,并用黄豆做了一桌素菜。此后,凡家中办丧事都要吃豆腐饭,当地称为“吃豆腐羹饭”。这则故事透露出三点重要信息:第一,儿媳用豆腐供奉去世的公公,豆腐成了祭祀亡灵的食物;第二,公公去世后,儿媳用黄豆(豆腐)做成的素菜,自然也包括公公生前用豆腐模仿动物形状所做的素菜,如素鸡、素鸭、素鱼等;第三,家中办丧事吃豆腐饭习俗的流传,应该是当地民众效仿故事中的儿媳,用豆腐做成素菜(素鸡、素鸭等),既用来祭祀亡魂,又用来招待亲友。

通过后两则故事我们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情节:老人去世后,儿子(媳)用豆腐做饭菜,招待亲友、街邻,老人去世是后人做豆腐饭并用之招待亲友诸邻的前提;举办豆腐筵席者是老人的后代(儿子或儿媳),而吃豆腐饭的人是来参加老人丧礼的亲友、邻居。

二、丧事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的深层原因

上文已言及豆腐与肉体存在相似性,那么豆腐和肉体的相关性,势必使豆腐和整个丧葬活动密切相关。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是乐毅和“吃豆腐羹饭”讲述丧葬习俗由来的民间故事,还是现在湘、沪、浙等地的丧葬筵席上,豆腐都是必不可少的菜肴。这不仅是语言学上将“吃豆腐”这个概念泛化的表现,也正喻示着豆

腐和丧葬活动具有深层次的民俗关系。

两则民间故事中,豆腐在丧葬筵席上,既用来招待亲友,又用来供奉亡魂。从表面来看,用豆腐来招待参加丧事的亲友,一是因为农业社会生活水平较低,物质匮乏,用自家生产的黄豆加工的豆腐招待客人,是我国农村民众普遍的待客之道;二是因为豆腐营养价值较高,和肉类等荤菜在口感上存在相似性;三是因为豆腐寓意着长寿、福气等,用它来招待亲友,希望亲友能长寿。乐毅用豆腐来招待街坊邻居,正是出于此意。“腐”音同“福”,豆腐象征着福,我国古代民间过年时要打豆腐、吃豆腐意味着福气延续整年。

豆腐用来祭祀亡魂,最重要的原因是豆腐被称为鬼食,是祭祀亡魂的食品,所以豆腐和整个丧葬习俗乃至丧事整个过程密切相关。清汪伋《事物原会》卷三〇引吴燮门云:“向见书中载有‘豆腐名鬼食,孔子不食’一说。以豆出浆,其渣滓分量称之不少累黍。腐乃豆之魂魄所成,故谓之鬼食。”吴燮门为明清时人,他曾在书中见过“豆腐为鬼食,孔子不食”的说法,可惜忘记书名。我们姑且不论孔子是否食豆腐的问题,既然豆腐被称为鬼食,那么豆腐出现在丧葬筵席上必定和丧葬活动密切相关。

“吃豆腐”一词除了指宾客吃丧葬筵席上的豆腐菜肴,从豆腐和肉体之间的关联性来看,“吃豆腐”应该还具有吃掉死者遗体的喻意,喻指整个丧葬仪式过程的完成。所以,民间才流传着用“吃豆腐(饭)”来指丧葬筵席,乃至整个丧事活动。这也是用“吃豆腐(饭)”指代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称谓得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深层次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鲁班易俗传说中,鲁班用豆腐代替死者用来待客,体现出亲属和吊丧人分食死者遗体的远古丧葬习俗。“吃死人”说法明确地反映了吃食死者遗体的俗信。相对而言,“吃豆腐(饭)”说法恰好诠释了以豆腐代替死者遗体用来招待亲友丧葬食俗的演变,参加丧事的亲友从吃死者遗体转向吃豆腐 。“ 吃 豆 腐(饭)”隐喻亲友诸邻分食死者遗体活动的社会现象。这正是“吃豆腐(饭)”既指丧葬食俗,更是指向整个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

李道和辨析了远古“弹歌”并指出,“弹歌”的丧礼仪式是保护父母遗体不被禽兽伤害,并猎获鸟兽之肉,用来代替父母遗体,在家畜饲养成功后,再用家畜肉代替死人肉,这反映的是社会由狩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的演进过程。既然鸟兽之肉、家畜肉可以替代父母遗体,那么孝子用豆腐替代父母遗体也属正常,鲁班易俗传说正是这一行为的反映。随着农业社会对牛羊等畜力的需求以及农产品的丰收,黄豆制成豆腐用来取代牛羊等,继而替代遗体,这是农业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农业社会进步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

另外,吃食父母遗体和孝子不能沾荤吃肉看似矛盾,实际则是密切相连的。早期吃食父母遗体,乃至与亲友诸邻同食,吃素是对早期吃人肉的规避,是人们想要抹杀人类早期吃食死者遗体的族群记忆。在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的社会大背景下,结合豆腐被称为鬼食,豆腐与肉的相似性等方面来看,“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这就是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原因。


吃豆腐饭为什么要把碗带走
这则故事透露出三点重要信息:第一,儿媳用豆腐供奉去世的公公,豆腐成了祭祀亡灵的食物;第二,公公去世后,儿媳用黄豆(豆腐)做成的素菜,自然也包括公公生前用豆腐模仿动物形状所做的素菜,如素鸡、素鸭、素鱼等;第三,家中办丧事吃豆腐饭习俗的流传,应该是当地民众效仿故事中的儿媳,用豆腐做成素菜(素鸡、素鸭等),既...

为什么吃豆腐饭的都会得到一个瓷碗,一条毛巾?
放豆腐在瓷碗中 毛巾擦嘴巴

碗装豆腐,没得豆腐装碗是什么意思
现多指调戏,占别人便宜。此外还指开玩笑;旧时丧家准备的饭菜中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有些人为了填饱自己的肚皮,经常厚着脸皮去蹭饭吃,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而把“吃豆腐”用在男人对女人的上面,就有男人占女人便宜的意思了。

上海人办白事为什么要做豆腐饭?
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其实上海这种丧事传统,主要是为了对那些送礼金的人来表达谢谢,就会准备一些饭食来给参加丧事的人吃的。然而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现在的豆腐饭了。一开始的时候,提...

“吃豆腐”是什么时候成了占便宜的代名词,有什么典故吗?
原因就是老板娘为了招揽生意吸引买豆腐的男性顾客,经常打扮得漂漂亮亮、万种风情的样子,总是对顾客笑脸相迎,甚至有时候还打情骂俏。引得那些男人每天都来买她的豆腐,并且一定要在店里吃完豆腐才走,其实这些男人就是想来见一见她风骚的样子,在口头上占点小便宜。吃人豆腐后来老板也不出去打工了,...

关于吃豆腐饭的问题
此事传开后,逐渐形成办丧事吃豆腐饭的风俗。现代学人认为上述几种传说均属后人附会之辞,但其中也反映出某种民俗信仰的因素。如浙南武义江一带迄今尚有丧家于寿终老人殡葬之日煮一大锅"长寿豆"酬谢参加葬礼者的传统风俗,寓意"添寿";又如服豆养生的观念由来已久,与增寿有相通之处。所以对吃豆腐羹...

过春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过春节有什么民间风俗
吃团年饭之前也要“敬老”,摆好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和碗筷,准备好酒水。然后上香烧纸钱,请各路神仙和亡故的亲人们一起来吃团年饭。敬老之后就可以上桌开吃啦。 吃完饭之后要给家里养的狗装一点米饭,豆腐以及肉,狗先吃哪一样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哪一样会涨价。还会给自家的果树用斧子砍一个口子,把饭菜倒在...

为什么人死后要吃豆腐饭?
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相传,战国时有个人...

坟头上放豆腐扣了碗饭是什么意思
祭奠死去的人!为死去的人叫饭!

“吃豆腐”是什么时候成了占便宜的代名词,它有什么典故吗?
三、 吃豆腐的由来 根据上面的介绍,豆腐就形成了,吃豆腐成了占便宜的代名词,其实是把豆腐取一块放在碗中加上调汁,然后用小刀一块一块儿划上,然后一边的吃,特别风雅有趣,是当时特别流行的吃法。但是一些民间作坊也开始卖起了豆腐,竞争压力大一些,小店为了招揽生意就招来一些身材火辣,而且穿着...

白玉县17757724134: 豆腐饭的习俗 -
戊咸奎尔: 亦称吃羹饭或吃豆腐饭,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民间的丧葬习俗: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是否蕴含有特别的文化观念?地方风俗资料上鲜有解释性的记述,从而给人们各抒己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白玉县17757724134: 去外面吃饭自己带的碗,吃完饭忘了拿回来了,有没有什么讲究? -
戊咸奎尔: 你去外面吃饭自己带的碗,吃完饭忘了拿回来,这很正常,没有什么讲究,只是丢了一个碗也就是几元钱.去外面吃饭自己带碗,说明你是一位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的人,由其是在小饭店,更要注意传染肝炎等疾病,广告提倡,公用筷子,为了健康丢一个碗不算什么,祝你健康快乐.

白玉县17757724134: 为什么吃豆腐饭的都会得到一个瓷碗,一条毛巾? -
戊咸奎尔: 放豆腐在瓷碗中 毛巾擦嘴巴

白玉县17757724134: 吃饭的碗在老辈子有什么讲究没 -
戊咸奎尔: 我们那里比较忌讳的就是筷子插在米饭上面.别的就是一些吃饭该注意的礼数了,现在都是比较通用的.

白玉县17757724134: 在大桌吃饭为什么不能落盘子? -
戊咸奎尔: 为什么中国人有人正在吃饭,、碗不可以摞起来? 这确实有讲究内.大家一桌子吃容饭,有人没有吃完,就一定不可以收拾桌子,把碗盘摞起来.不管最后剩下的是长者还是卑微之人,还是小孩子,都不要摞碗盘,这里有不尊重人,催促、呵斥...

白玉县17757724134: 公司里没做了,明天就走了,吃饭的碗要带走吗,不带走的话有什么讲究吗 -
戊咸奎尔: 还可以用就带,不用就不带,不用那么讲究.百事无忌

白玉县17757724134: 对吃饭的时候端着碗来回走都有什么说法? -
戊咸奎尔: 这是一个礼仪问题,关于吃饭这个礼仪,很多资料都可以查询. “对吃饭的时候端着碗来回走都有什么说法”这个抛开礼仪不说,在有的地方都是倒是无所谓,只是个习惯而已;而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许的,约定俗成有一个概念,就是讨饭的人才会端着碗到处走.当然,这只是地域的差异,认同的差异,入乡随俗也就没什么了

白玉县17757724134: 吃过豆腐饭可以直接回家吗 -
戊咸奎尔: 可以了,人体的胃脏,在充满食物的情况下,4个 小时就可以排空了.不会影响你的健康的.

白玉县17757724134: "豆腐饭"是什么时候的饮食?它有什么典故和传说? -
戊咸奎尔: 北方一些地方的一种习俗,在年夜饭时一定要有一盘豆腐,取其谐音“都福”,就是都有福气的意思,过年讨个好彩头.有的地方就是一整块的豆腐放在盘子中,再往上浇汤汁就可以了,还有的地方用更复杂的办法做豆腐菜. 来源百科

白玉县17757724134: 出殡后吃完饭把碗拿走是何寓意? -
戊咸奎尔: 偷寿,..希望以后自己也可以长寿,..年纪太大的人死亡后有如此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