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作者&投稿:集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

意思是说虽然没有要谋反的迹象,但是已经有这样的念头了。这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给于谦捏造的莫须有的罪名。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皇帝的主意便拿定了。丙戊改年号为天顺,丁亥,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都被充军边疆。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一时要讨好皇帝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

这句话是徐有贞说的。
徐有贞诬陷于谦意欲迎立襄王世子,唆使百官上奏。英宗本来还无意杀掉于谦,回复说“谦实有功”,徐有贞答复说“虽无显迹,意有之”。
正是这句话,杀了一代忠臣,也成就了徐有贞的千古骂名。徐有贞的这句名言被后人提炼成了更加精练的两个字“意欲”成为足与秦绘杀岳飞的“莫须有”相提并论的冤案。

是徐有贞说的,意思就是虽查无实证,但他(于谦)有(迎立藩王)的想法。
具体内容请查阅《明朝那些事儿》之于谦篇

出自徐有贞之口。意思与“莫须有”差不多。




与自律有关的小故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10、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

古代廉洁小故事
古代廉洁小故事篇二: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古代廉洁小故事篇三...

大锦衣卫集体落泪,刽子手自刎陪葬,明第一忠臣于谦为何含冤被杀?_百 ...
于谦被后世誉为大明第一忠臣,他之所以被冤杀,是因为在土木堡事变后为了断绝瓦剌以英宗为人质要挟大明王朝,而拥立代宗继位,并且因为性格刚直得罪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这些人为英宗复辟找借口,冤杀了于谦。1421年,24岁的于谦中进士,后来以御史身份跟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为表现出色受到...

冤杀了于谦后,朱祁镇有没有醒悟?
从这一角度来看,李贤协助朱祁镇除掉了石亨、曹吉祥,流放了徐有贞,可以说是帮被冤杀的于谦报仇雪恨了。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明英宗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显现了英明皇帝的风采。明英宗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

于谦做了什么,才导致朱祁镇复位后就除掉了他?
徐有贞之前因为土木堡之变后建议京城南迁躲避时被于谦大声训斥,让徐有贞怀恨在心。在京城是否南迁这一实事面前证明于谦是对的,可是徐有贞就不一样了,有了复位之功后第一时间就劝说朱祁镇除掉于谦。朱祁镇需要震慑群臣朱祁镇复位虽说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朱祁钰没有遵守承诺要还位于朱祁镇的儿子。朱祁镇...

根据东汉杨震拒金写作文
因为杨震非常地清廉,这个榜样也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儿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官职都做到三公的地位,都是国家的栋梁之臣。 5. 杨震拒金的...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

“土木之变”的于谦是大功臣,英宗复辟后,他因何被权奸诬陷而处死呢...
在于谦的指挥下,瓦剌军队连续攻击数日都无所战果,而且粮草不济,抢夺颇丰。眼看破城无望,不能继续扩大战果,只得撤退回家。于谦一看蒙古人撤了,下令守军出城追击,一鼓作气将也先同学赶到了塞外。当然,也有人认为是送到了塞外,因为也先并没有恋战。瓦刺虽说撤退,可也还是要给明朝找点儿麻烦,哪...

于谦拯救了大明王朝为何最终却以谋反罪被诛杀呢?
于谦无疑是做到了,但是却付出了代价。这种性格,是很难让于谦取得其他朝臣信任的,也很难让皇帝能够放心用他的,甚至会遭到诸多小人的猜忌迫害。很不幸,石亨,徐有贞就是这样的人。石亨因为推荐于谦儿子做官,得到了于谦的训斥;徐有贞因为在土木之变之后提议南迁,而被于谦否决。二人都心怀怨恨。而当这...

堪媲美岳飞「 ”莫须有”的三大罪名:窦婴毁于腹诽,于谦亡于意欲
民族英雄岳飞因为一心抗金,而被南宋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构陷罪名入狱处死,同为将军的韩世忠不服,就去找秦桧问:岳飞何罪之有?秦桧回答:其事体莫须有! 语出《宋史·岳飞传》:「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

历史上著名廉洁人物
5、于谦是明朝的廉臣。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和敬重他,有一次他在河南巡视,要返回京师的时候,老百姓把当地的特产送给他带回去,都是当地产的一些吃的和用...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

丰顺县15832073910: 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
宗圣霭奥美: 把于谦处死的罪名叫做“意欲”,出自徐有贞之口,这个词语的臭名昭著程度与“莫须有”不相上下.当时徐有贞和于谦有着比较大的恩怨,但是于谦为人清廉,威望有非常高,但是徐有贞又想杀死于谦,所以编造了一个罪名.但是当锦衣卫核对时,又找不到相对应的罪名,所以徐有贞吟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臭名):“虽无显迹,意有之.”而官员们则提炼出了更加传神的两个字:“意欲”.而这个罪名报上去后,于谦人头落地.

丰顺县15832073910: 意欲是什么意思 -
宗圣霭奥美: 意欲有“对某种事物在思想上的欲望、想要”这2种意思. 1、指人对某种事物在思想上的欲望. 例如: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给她们望见了;一种意欲包围着她的脑袋.” 2、想要.谓心想做某事. 例如:你抢了我的...

丰顺县15832073910: 需要文学常识,生僻成语以及名篇名句背诵 -
宗圣霭奥美: 1、“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 2、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 3、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4、《红楼梦》中说林如海“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钟鼎之家”何意? 5、孔子说的“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是: 6、“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7、忠臣于谦因为“虽无显迹,意有之”而被杀头,请问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 8、太虚幻境里的四名仙姑包括? 9、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王维的诗作.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丰顺县15832073910: 明代名臣于谦的贡献? -
宗圣霭奥美: 京城保卫战.抵御了瓦剌大军.拯救了大明王朝.以意欲(虽无显迹,意有之)的罪名杀害

丰顺县15832073910: 《醒心亭记》译文 -
宗圣霭奥美: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洲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丰顺县15832073910: 李白送友人入蜀的翻译和鉴赏 -
宗圣霭奥美: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全诗从...

丰顺县15832073910: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宗圣霭奥美: 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日:“仆乃从行归于东竹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坐床,而命仆居乎小榻,乃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诅可言其要妙?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予,可须思妙.'贷 乃日:'夫平谓横,子知...

丰顺县15832073910: 文言文翻译 罴性俭率,不是边幅.尝有台使至 -
宗圣霭奥美: 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

丰顺县15832073910: 孙权劝学 的教案和翻译 -
宗圣霭奥美: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丰顺县15832073910: 《桃花源诗》的翻译 -
宗圣霭奥美: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