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学请大家为我作个介绍。

作者&投稿:禽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佛学,恭请各位大德!~

关于此问,《长阿含经》已有详细记载。简要介绍其内容如下。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中的众生,由共业感得小三灾、大三灾。其中大三灾次第为火、水、风三灾,经中记载:七火次第过,然后一水灾。就是七次火灾过后有一次水灾。当火灾起时,天空中的太阳由一个逐渐增至七个太阳,于是,大火烧起,从地狱、饿鬼界、人间一直到欲界诸天宫悉被烧毁,大火绵延一小劫,烧至光音天而止。

在火灾渐起的过程中,其中生活的众生自然全都在劫难逃,但此时也是沉沦众生修善上升的机会。众生由于受苦无穷,升起忏悔改过之心,于是不再做恶,而齐修十善。连三恶道众生报尽后也都生于人间努力修十善行。其中有人自然证得初禅者,乃力宣初禅的寂静安乐,教人修禅,人类依其法修行,死后上升于初禅天。当大火快烧至初禅天时,初禅天中天人有修得二禅者又力宣二禅的安稳快乐,诸天皆依其法修证二禅,上升于二禅光音天而躲过火灾焚毙之苦。当火灾坏尽初禅天,众生已经都回到光音天老家后,尔时已无有日月,唯有大冥。宇宙中一片死寂黑暗,然后渐渐又从黑暗虚空中兴起大云,降注大雨,依次生成风、金、水、地四轮,水轮中藏有一切物类的种子。然后再慢慢形成天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此时光音天有人寿终,堕于初禅天,即为大梵天王,后来又有人从光音天相继堕落,初堕者见之,便以为是自己所创造,后堕者见先堕者,亦以为自己是他所创造,认为天父,此天父又见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及各类众生,都在他以后渐次出现,便以为这些也都是他创造的作品。再后来,初禅天有众生寿终,堕于人间,初时身有光明,飞行自在,衣食自然,后来贪染渐生,食地味后,身体变得沉重,失去光明和神通,然后渐渐有了男女肉欲、私有观念,贫富分化,贵贱有别,分疆立界,你争我夺……演出我们现在人间常见的善恶交争、兴衰成败、悲欢离合的一场场戏剧,众生的贪嗔痴逐渐愈演愈烈,于是由共业所感,众生又再一次走向下一次大火灾的来临,如是循环往复七次,等待众生的将是更大的水灾。此大水灾将淹至三禅天以下为止,连二禅天的光音天这回都保不住了。七次火灾过后的大水灾起时,光音天亦被淹灭,将不再成为众生避难的老家。

以上这些不仅详细记载于《长阿含经》中,《俱舍论》、《立世阿毗昙论》诸三藏经典中,皆悉记载。你惊叹于佛的全知全能,但又疑惑佛为何全知全能。这里有个很明显的道理,是我们要明白的: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其果地功德和智慧无量无边,不是我等凡夫的分别意识所能思议,所谓不可思议是也。如果我们这样的具缚凡夫都能理解佛的境界,那说明我们也已经成佛了。正是因为我们现在尚未成佛,仍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愚痴所缠缚,遮蔽了我们本有的智慧,所以不可能理解佛的境界,也难生信解。这就好比说,一个两、三岁不懂事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一个德才兼备的成年人的思维、才能和智慧的。你说对吗?

深入佛教经藏方能智慧如海呀。好,南无阿弥陀佛!

你所谓的“你”的存在 而且变换各种样子在六道轮回 其实是你本身自己妄想执着的表现 所以你才轮回不息 当你开悟以后就无"你"了 于是你也不再轮回了。一切众生本我就是佛性 皆从如来藏性中出, 简单跟你说 就是一切众生都是"你" 佛是已经成佛的"你" 天人是行善的"你" 人是五戒得人身的"你" 畜生是愚痴的"你" 饿鬼是贪吝的"你" 地狱是造了重罪的"你" 。
因为你看不破 所以轮回就是一场梦 永远醒不来的梦一样 不断的演戏 不断的骗你 骗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让你感受到色声香味触法,让你觉得好像是真实的。所以出家人修行就是不断的回收六根,因为这个六根不是好东西 是家贼啊 不断的骗你 盗取你的功德。这个在《楞严经》里讲的非常清楚 叫坚固妄想,你越觉得是真的 它就越是真的 。所以在《楞严经》里有一篇《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是从耳根下手 反闻闻自性。而且这个六根是一体的 经里叫“一解六亡”好比一个绳子有六个连结 解开一个六个就全开了。好好看下《楞严经》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楞严经》就是讲怎么修行的,会完美的解开你心中的疑惑的。

  佛 教 入 门

  (上篇: 佛陀示现)

  圣严法师 著

  一、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度的佛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的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的儒学思想,但仍抱著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此后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著崇儒辟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则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抄袭佛典的内容,编造成道教的经典。实则,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仅有方士而尚无道教,毋宁说中国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国宗教;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的新境界。所以说谁是入世治世?谁是出世遁世?根本难以分辨。如说儒者治世,中国的政治,历代多以儒学为主,可是王朝的兴替治乱,始终都在变动之中,更可以说,近世中国之衰弱,便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造成的,难道儒教没有责任吗?反而是佛教始终以在野的立场,尽化风易俗的义务,未尝有政治权力的野心,却从未逃避现实。假如说,佛教果真是消极避世的话,一般人信佛之后,便会脱离世俗,那么还有谁来向世俗的大众做宣化的工作呢?假如无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传来中国,来了中国也无能深入民间而成为最普遍化的宗教。

  当然,现代的知识分子,不会再以中国的儒家为正统而来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这种思想已不合时代潮流,因为儒家本身也正遭受著各种角度的攻击,我们倒要反过来同情儒学的处境了。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虽有很多欧美及日本的学者研究儒家思想,但其绝不会以儒家的儿孙自居,儒家所说的「道统」观念,在他们是无法承受的。至于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在实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仅将佛教当作学术研究,却有著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很久以来,最大的困难,乃是无法使得没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不信宗教和反宗教,有三种原因,一种是他们觉得宗教的信仰,对于自己无关紧要,不反对他人信仰,自己则不希望信仰;像这一种人,或可能当其遭遇世事的打击、变故之时,在无可告援之际,会想到某一宗教的信仰,对自己可能有用,也可能终其一生,不会进入宗教之门。另有一种人对宗教抱有所谓「迷信」的成见,所以反对宗教;但当他们在求知的原则下,接触宗教的人士或阅读宗教的书物,经过一段审察的时间之后,就很可能改变反宗教的态度,如要他选择那一个宗教,作为终身的信仰,我可断定他们将是选择佛教,因为在所有的各宗教中,佛教在表面上虽也不无迷信的色彩,佛教的教义,却是最不迷信的。再说第三种人,乃是属于某种主义或思想的忠实信徒,他们对于宗教,打内心起,就存有极深的偏见,要他们不反宗教,甚至信仰宗教的可能性,纵然是有,也很渺茫。这是世间相的相反处,也是相成处;没有恶,显不出善,没有恶,也无需要善;宗教是为需要的人而存在,却是为了无宗教信仰的大众而产生宗教。有了反宗教的人,始能促使宗教精神的历练与升华;有了反对佛教的人,才能为佛教带来新生的机运,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场看恶魔,恶魔乃是修持逆行的大菩萨化现。因此,在佛教的立场,唯有尽其在我地努力弘化,绝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毁谤者。

  作者: 不知山人 封 2006-1-8 15:3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佛 教 入 门 [连载]

  以上所说的三种人,第一种人假如接受了宗教,那是不论什么宗教,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信仰的对象;第二种人如果接受宗教,必然是选择佛教;第三种人终身不信宗教,佛教也不将他们视作恶魔。但是,佛教徒们自己以恶魔的身分来摧毁佛法者,历史上不曾有过;因为若非大菩萨的化现,拥护佛教、修行佛法唯恐不及,岂敢破坏佛法!佛陀也曾再三叮咛:佛子爱护佛法,应当比爱护他自己的身命还重要。

  不过,已如前述,中国人之信仰佛教者,占的比数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占的数目则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触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经变为神佛混淆,甚至被贬为低级的或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数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上对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所以,纯正的佛教信仰是什么?虽已有著佛教的三藏教典,作过极多的解释工夫,然对现代的一般人而言,读通佛教的经论,固属不易,读完三藏教典,也没有必要。因此,有许多人,希望以最经济的时间,即能理解佛教,对佛教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著作,以前不是没有,唯其多局于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或仅就某一个观点介绍,或仅以某一阶层的人作为介绍的对象而著笔。那些书,当然都是值得阅读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盘性的介绍;因为,我们要理解佛教,最好从佛教之所以发生在印度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为始,然后认识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教团,以及教团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传流与扩张。佛陀的教义,经过长时间的传述及注释,加上广阔面的繁衍及发扬,本质虽然未变,形态却因时、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在这些形态之中,确有真正的佛教教义,不过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并不相应的东西,我们应向读者承认这些事实,并指出这些事实。

  以下,将根据近世佛教学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写出十万字左右的一册书来,以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的方式,将自印度开始的佛教教主、教理、教史、教仪等,作扼要和明确的介绍。

  太多了,去下面的地址去看吧!

哪方面的??

看你用了佛学这两个字

我就提醒一下 应该叫学佛

佛学听起来象理论研究

而学佛则注重解行并进

具体道理有经藏 或者 依止明师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公元3至6世纪,佛教由印度或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西双版纳。
佛教传入之初称“摆坝派”,没有被傣族群众 接受。后传入的一派称“摆孙派”,即被群众所接受,
成为普及派。由于佛教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和、轮回、因果报应等有利于维护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
受到统治者的赞扬、拥护并极力推广,所以成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有四缔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轮回、业报。其经典总称三藏:
一、《经藏》,傣语“苏点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语“维乃压比打嘎”;
三、《论藏》,傣语“阿皮坦玛比打嘎”。另外还有许多藏外典籍。南传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侣、信徒严格遵守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不记前仇)、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处、不积蓄金银财宝。
西双版纳的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布萨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筑,特别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名的精品,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大景观。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动和佛教节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项:
1、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2、“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
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3、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洼”,即祭佛山。
7、“松桑卡”,时间傣历 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8、“播董”,即竖旗杆。
9、“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个男子到七八岁左右,都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才有结婚、
成家立业的权利和义务,否则,被人瞧不起。当和尚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则终身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普遍使用铁器,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达起来,一批城镇小邦兴起(迦毗罗卫国就是当时的一个小邦),经常互相侵并,发生冲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称为婆罗门)为最高的社会阶层,奴隶(称为首陀罗)是最下贱的阶层。首陀罗是非雅利安人,受着极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被婆婆罗门随意驱逐甚至残害。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被订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称是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这种化名多至六七十个)。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以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的说教来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民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剥削阶级有利的。诚然,剥削阶级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剥削阶级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剥削阶级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剥削阶级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剥削阶级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这就为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荒淫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动人民由于剥削制度造成的苦难亦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让劳动人民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这种说教,实际上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恫吓劳动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的一种手段。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著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但在印度,中世纪后佛教便逐渐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纪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


关于佛学请大家为我作个介绍。
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

...一位刚接触佛学的人,我的问题有些纠结,求大家为我解惑。。。_百度知...
有佛菩萨在,你怕什么,踏踏实实、劳逸结合,不必强迫自己,因为强迫的潜意识就是“我不能所以被强迫”,如果觉得心结实在解不开可以找个人完整的描述那件事,因为完整的描述会让人减轻很多焦虑和压力,不会过分集中于自我感受,也可以去找心里医生聊聊,通过心理学手段可以尽快帮助你减少焦虑,其实你这种...

关于佛学,恭请各位大德!
以上这些不仅详细记载于《长阿含经》中,《俱舍论》、《立世阿毗昙论》诸三藏经典中,皆悉记载。你惊叹于佛的全知全能,但又疑惑佛为何全知全能。这里有个很明显的道理,是我们要明白的: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其果地功德和智慧无量无边,不是我等凡夫的分别意识所能思议,所谓不可思议是也。

请佛学大师为我开导
现在我是这样一步一步看破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功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智慧)。第一步看破:人生命运简说起与落,即好运与倒霉的意思,在佛法中是称为福报和业障,也就是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人生命运任何起落阶段,都需要“福报”。楼主的情况,或任何情况,就一句话,缺...

佛学问题:心所法的第一类遍行类,请为我举几个例子?
举例:佛陀在灵山法会上说法,其中有五百名僧众入定得「神通——宿命通」,【看见(色)】自己过去累世造的种种恶业现象,【感(受)】到焦虑、恐慌,【心(想)】这一切都是佛陀害的!突然文殊菩萨仗剑逼佛,佛曰:「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实则世间一切诸法,皆如幻如化,...

佛学,疑问和迷惑,向各位同修请教
我的 佛学,疑问和迷惑,向各位同修请教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心里一直有很多关于学佛的疑问,现发出来,请大家不吝惜指教.一: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包括诸多佛法,念一句佛号,都摄所有法门。比如地藏经有消业障,超度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心里一直有很多关于学佛的疑问,现发出来,请大家不吝惜指教.一:一句”...

有佛学造诣的请帮我解答吧
心思全部都执著于某个人身上 没有苦难 没有烦恼 哪有修行可论 其实这些 不用我说 你应该自己清楚 但是缺少的是时刻有人提醒 烦恼来的时候 什么你都可以忘记 只有怒火 《了凡四训》 与 《愚公遇灶神记》照他个几百遍去读 把什么叫命运 什么叫改变命运 刻在心里 我说话可能不好听 过多我也不说...

佛学哲理名言
佛学哲理名言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下面由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佛学哲理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1.道由心悟。岂在坐也。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3.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一个五官...

请佛学大师为我解答心中的惑
这就是所谓的福德减轻,消灭罪障的意思。这使得在受罪的期间变得不像是受罪一样的轻松,但是,这些主要是心理上面的自在,在心理上面过关,就是一直自在,在相上面,还是因果效应。所以,佛得漏尽通,无漏法与常乐我净是不违背的,这就是在地狱中好像是受苦,但还是常乐我净,如果因为常乐我净而排除...

经典佛学哲学名言
经典佛学哲学名言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下面由就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佛学哲学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1.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3.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佛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 -
卷饱骨康: 修行十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件,试想连乌鸦尚知反哺报恩,如果我们不能孝养父母,岂不是连禽兽也不如吗?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福田,孝养父母与孝养佛的功德无二无别...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介绍一下我国佛教文化及特点
卷饱骨康: 东汉传入我国,第一个庙白马寺,也是我国佛教的主庭(很不错的地方,你可以去看... 为将来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是个高峰,也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个...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佛教主要的教义 -
卷饱骨康: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的定义是...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佛学的知识体系是怎么样的?佛学有哪些现代意义? -
卷饱骨康: 佛教的根本有两点: 第一,揭示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来面貌,至于真实面貌是不是大家喜欢的,它不管. 第二,佛教包含一个宗旨:让一切能感受到痛苦者,脱离痛苦,包括暂时的脱离与彻底的脱离.巧合的是,第一点和第二点居然最后发现是...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 -
卷饱骨康: 人生观,命运完全在自己手上,因果报应.宇宙观,时间空间解释暂时而有,因缘和合而生,不用追究天文.价值观,佛陀叫我们认识离开痛苦的重要性,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死亡和死亡后的去处这两个问题,佛教注重有正确的知见去生活...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佛教历史? -
卷饱骨康: 佛教在中国的弘传,和佛经的翻译事业是分不开的.汉代的翻译事业还在初创时期,所翻译的经典可以概括为两大系统:一是小乘学派,以《阿含经》和“禅数”之学为主,以安世高(安息国人) 为代表;二是大乘学派,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以支娄迦谶(月支国人) 为代表.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如何理解佛教 -
卷饱骨康: 对于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 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巳接受...

察哈尔右翼中旗18478186800: 佛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佛陀想向众生表达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佛陀的愿望是什么? -
卷饱骨康: 别激动,静下心来想一想,佛陀其实是不能帮你做任何事情的.他不是耶稣,不能带你受苦,在佛教里,一切都有你自己掌控.一个一个回答 1、学佛为的不是富裕,何况你说的一些国家佛教已经被污染了,真正纯净的佛教没有一点偶像的概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