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帮我找《诗话》的译文

作者&投稿:匡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袁枚《随园诗话》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已,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
《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
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2、译文:
古代英雄在没有找到用武之地时,大都没有立下远大的志向。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邓禹只通过文学来寄托希望,马武之希望做一名小小的督邮官。晋文公因有妻室和马匹,不愿意离开齐国。光武帝在落魄时,和李通因为拖税的事情到严尤处打官司。
严尤因感到奇怪就盯着他看了几眼,光武帝回去后对李通说:“严公盯着你看了吗?”他的言下之意是,被严尤注视是一件荣幸的事情。韩蕲王还是无名小卒时,看相的人断定他日后必定被封王。韩大怒,认为看相之人是在讥讽自己,于是挥拳相向。以上这些人都表现了一个特点,即没有料到自己日后会有所作为。
鄂西林相公曾在《辛丑元日》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拿着镜子看自己快要老了,打开门却看到春草还未长出。”他还在《咏怀》中说道:“看来四十岁就已经这样了,那么老到百岁的样子也可以推知了。”这都是他做郎中时所作的诗。品味这些诗词,怎么也不会料到他日后将出将入相。
他做了七省经略后,《在金中丞席上》说:“扪心自问,我们都很幸运地被提拔,屈指算一算,又有谁是真正的济世奇才呢?他还在《登甲秀楼》绝句中说道:“袅袅炊烟像千条轻丝飘浮在中午的天空,此时正是千家万户饭香菜熟之时。请问那年那月会招来济世救民的火焰?只见武侯旧祠被树缝中透来的夕阳照得金黄一片。”
他居然以武侯自比,没有得志时的气象迥然不同了。张桐城相公则不然,他从做翰林一直到做宰相,所作诗歌都是一个风格。他最清秀的诗句有:“柳荫下的一湾春水曲曲折折地流淌,重重叠叠的山峦旁百花竞相开放。”“叶子底下开的花,人虽然看不见,一双蝴蝶却早已知道了。”“在溪边种花就会知道其中的意境,水中映花,一枝便化作两枝了。”
他在《扈跸》上讲:“似乎让人怜悯的龙钟老头,却能趁着满天星斗骑马踏冰。”在他的《和皇上风筝》中又讲道:“风筝在九霄上空飞行,靠日光的照射而绚烂多彩,四面虽有旷野之风的吹拂,风筝却依然仗绳子的稳定作用而逍遥自在。”此处押“绳”字韵,寄托了内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扩展资料:
1、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
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本书于作者辞官后开始编撰,正编成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毕沅等资助付梓。补遗则写至作者病故为止,成书于嘉庆年间。
2、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乾隆十七年(1752年)袁枚迫于无奈,终于违心再次出山。但袁枚与上司陕甘总督黄廷桂关系极不融洽,于是刚满一年,就请了长病假,急切地返归随园。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园诗话

鹿乳奉亲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国王。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郯子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已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属人方。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动乱。郯国,虽是区区
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
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郯子的才华,问官一事即可证明。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鲁时,昭公盛宴款待。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城数典述祖侃侃而谈。他说:少昊是我的祖先,我当然知道。我的祖先少昊挚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鸟为师,以鸟名来称呼各种官职。郯子进一步解释说:少昊是我们的高祖,我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从前黄帝以云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云命名;炎帝以火来记事,因此他的百官都以火命名;共工氏以水记事,他的百官都以水命名;太昊氏以龙记事,他的百官都以龙命名。我的高祖少昊挚即位的时候,恰遇凤鸟飞来,因此便以鸟记事,他的百官也以鸟命名。如凤鸟氏掌管历法。所说凤鸟氏,就是历正。凤凰是吉祥的神鸟,它一出现天下就和平安定,它是知道天时的。历正是主管历数正天时的官,故叫凤鸟氏;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玄鸟即燕子,它们春分飞来,秋分离去,故名掌管春分和秋分的官为玄鸟氏;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伯赵就是伯劳鸟,它夏至开始鸣叫,冬至停止,个官职以它命名;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青鸟就是鸽鸬,它在立春开始鸣叫,立夏停止,故这个官职以它命名;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丹鸟即雉,它立秋来,立冬离去,故以它命名。以上这四种鸟都是凤鸟氏的属官。祝鸠氏就是司徒。祝鸠非常孝顺,故以它命名主管教育。从颛顼之后,因为无法记录远古时代的事情,就从近古时代开始记录。作为管理百姓的官职,就只能以百姓的事情来命名,而不像从前那样以龙、鸟命名了。满座人无不佩服郯子的学识渊博孔子当时年二十七岁,在鲁国做个小官,他听说了郯子这番话之后,就前去拜见郯子求教,“见于郯子而学之”。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这句即出于此。至今保存在曲阜孔庙内的《圣述图》内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就是“孔子师郯子”的故事。孔子“问官”之后,不久就告诉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推动了古代官制,但有关古代官制的学问都保存在四方的蛮夷小国’这话很对”。“问官”这个与郯国有关的历史典故,二千五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珍视,至今仍是研究古代官制形成 和远古民族演变的重要资料。
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增订绘图孝经白话句解》卷首《二十四孝图》第五幅中载:“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免。”《二十四孝》是元郭居敬编撰的一部宣扬封建孝道的书。此书集历史上24个人
物的“孝行”编成,粗些印本朽上了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宣扬,在民间广为普及。因此,历代统治者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
使郯国名声大噪的还有一件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到郯国,在城北十里铺遇到晋国的学者程琰本,“倾盖而语,终日甚亲”,两人的车盖都倾斜了。谈论礼乐诗歌难舍难分,一直到桑树影子移动了位置,最后赠送绢帛表示情谊,为离别而悲伤。据《孔子家语》记载:孔与程子临别时,谓子路曰:“取束帛以送先生”。孔子来郯时曾登郯城东南三十里之马陵山峰望海。后人为纪念孔子来郯,在城北十里铺建一“倾盖亭”;称其所登山峰为“孔望山”,峰顶石楼为“望海楼”,列为古郯八景之一。
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郯子墓、问官祠聊以凭吊。据有关资料载,当时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四贤”像,其中“三圣”像为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郯子庙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礼拜,不少人前来游览瞻仰,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在郯子庙大殿前精雕石柱上的楹联:“居郯子故墉纵千载犹沾帝德,近圣人倾盖虽万年如座春风”,至今仍为人们咏颂。

陈白沙《诗话》笺注(中)
[日期:2007-2-8] 来源:陈白沙诗文笺疏 作者:陈奇思 [字体:大 中 小]

注释:

释题:王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他的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次韵”,亦称步韵,即用要和的诗原韵原字、光后次序作诗。“跋”,写在书籍或文章后面,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的文体。有一天,陈白沙忽然兴致勃勃,和得王安石的诗十八首,又在这十八首诗后面写上这篇《跋》。

注①雅健:雅,高尚、美好;健,健康。“雅健”,指诗的思想内容高尚、美好、健康、不庸俗、不粗鄙。

注②子美,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表达能力很高,有“诗圣”之誉。

注③后山,北宋诗人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诗话》等传世。

注④一唱三叹:语出《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 ( 同唱 ) 而三叹也。”原指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应和,后用以形容诗文婉转而有韵味。

须将道理就自己性情上发出,不可作议论说去。离了诗之本体①,便是宋头巾也②。……中间句格声律③,更一一洗涤平日习气,焕然一新,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作诗亦正用得着也。

—— ( 同上 )

注释:

注①《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说:“诗者,吟咏情性也。”陈白沙也说过:“诗之发,率情为之。”所谓“诗之本体”,主要是指诗的思想感情。《诗人玉屑》又说:“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注②宋头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器部一》:“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葛布缝合,方者曰巾,圆者曰帽。”“宋头巾”是句俗语,以宋人裹的头巾比喻粗俗乏味。

注⑧“句格”,指诗句的格式和规律,近体诗的句格就有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一句的,叫五言、六言、七言诗。近体诗的平仄、对仗、押韵等也属句格。

大抵诗贵平易①,洞达自然②,含蓄不露③,不以用意装缀④,藏形伏影⑤,如世间一种商度隐语⑥,使人不可摸索为工。

——《批答张廷实诗笺》

注释:

释题:张廷实,名诩,号东所,南海人,陈白沙先生的得意弟子。

注①平易,浅近易懂。

注②洞达自然,通达透彻为“洞达”;不造作、不勉强是“自然”。

注⑧含蓄不露,藏深意而不显露也。《诗人玉屑》认为,诗有句含蓄、意含蓄。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

注④装缀,装,是打扮、装饰:缀,是拼凑、缀合。“川意装缀”,即故意造作,很不自然也。

注⑤藏形伏影,也作“藏形匿影”,字面的解释是把形迹、真象隐藏下来。写诗则是指故意/ U 艰涩、深奥的字、词、句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隐藏起来,叫人摸不着头脑。

注⑥商度隐语,测量、计划为“商度”;一种不为外人知的话叫“隐语”。“商度隐语”就是只在测量、计划中使刚的私语或黑话。

欲学古人诗,先理会古人性情是如何,有此性情,方有此声口①,只看程明道②、邵康节③诗,真天生温厚和乐,一种好性情也。至如谢枋得④,虽气节凌厉,好说诗而不识大雅⑤,观其《注唐绝句》诸诗,事事比喻,是多少牵强,多少穿凿也。诗固有比体⑥,然专务为之,则心已陷于一偏。

—— ( 同上 )

注释:

注①声口,即声望或声誉和口碑。

注②程明道,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学者称明道先生。

注⑧邵康节,北宋哲学家、诗人邵雍,字尧大,谥康节。诗歌方面有《伊川市壤集》二十卷。雍诗原出唐.白居易,不拘诗法声律,亦不苦吟以求丁,贯穿他的哲学“太极先天”之说,别成一格。“吾闻邵康节,撤席废眠卧”、“伊川市壤三千首,都共南风一项高” ( 南风即虞舜的《南风歌》 ) 陈白沙对他的人品、道行、诗作赞誉极高。

注④谢枋得,南宋信州弋阳 ( 今属江西 ) 人,字君直,号叠山,宝祜四年与文天祥同举进十。他为人豪爽,好直言,以忠义自任。宝祜五年为建康考官,出题以奸相贾似道政事为问,暗讥时事,冈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宋亡,居闽中。至元二十三年,为程文海所荐,辞不起。他写了一封信给程文海,说:“吾年六十馀,所欠一死耳,岂有他哉 !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祜强迫他北上。至大都,不食而死。有《崇真院绝粒》诗明其志。故陈白沙对他有“气节凌厉”之赞。

注⑤大雅,本《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此处应指“文雅大方”。

注⑥比体,“比”是譬喻。比兴是我国文学、诗歌创作的两种重要的手法。朱熹解释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比体”是川比的手法写出来的诗体。

庄定山①所以不可及者,用句、用字、用律极费工夫。初须仿古,久而后成家也。今且选取唐宋名家诗十来首,讽诵②上下,效其体格、音律③,句句字字一毫不自满,莫容易放过。若于此悟入,方有蹊径可寻。

—— ( 同上 )

注释:

注①庄定山,名昶,字孔场,明成化二年 (1466) 进士,选庶吉十,授翰林检讨,因上疏劝谏内廷元宵灯事,贬谪湖南桂阳判官,后改任南京行人、司副。父丧,以寸‘父忧归去,卜居定山二十年,学者称“定山先生”。陈白沙与庄定山相交,始于成化二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投契。庄定趾山的学术与陈白沙相近,诗与陈白沙齐名,当时就有“陈庄”之称。 ( 参照拙著《陈白沙诗笺》 121 页《风月恢恢大雅堂》 ) 。

注②讽诵,背诵为“讽”;朗读为“诵”。

注⑧音律,原指“五齐六律”,宫、商、角、徵、羽谓之声,声成文谓之音:黄钟、太族、姑洗、蕤宾、无射、夷则为六律。本文指的不是这些,而是诗文声韵的规律。与上文的“声律”同义。

人无气节不可处患难,无涵养不可处患难①。……若坡老②便自不同,作《示虎儿诗》③云:“独倚桄榔树,闲挑荜拨④根,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⑤。”又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 ( 一作辞 ) 长作岭南人⑥。”此皆是患难奈何不得气象⑦,何其壮哉 ! 若加之涵养,则所见又当别。

——《与贺克恭黄门》之四

注释:

释题:贺克恭名钦,别号医闾。浙江定海人,成化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冈亢早上章极谏,后以患病辞归。他听说陈献章 ( 白沙 ) 理学造诣极深,遂决意不仕,拜陈白沙为师,尝为陈白沙捧砚研墨。后归,构筑小斋,读书具中,杜门不出达十余年,有《医闾集》。“黄门”,官名,给事黄门侍郎等官的简称。

注①这本是陈白沙的处世修养之谈,也可以说是他对诗人的要求。

注②披老,是对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尊称。

注③《示虎儿诗》原题为《寄虎儿》。作于惠州。

注④荜拨,一作“荜茇”,多年生藤本,原产印度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后移植岭南各地。干燥果穗入药,主治胃寒腹痛、呕吐泄泻等症。

注⑤蛮村,“蛮”,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对文化比较落后的僻远地方叫“蛮荒”。苏轼 ( 东坡 ) 于绍圣元年 (1094) 八月诏谪惠州,十二月二日到达惠州贬所。“蛮村”就是泛指惠州或岭南之地。

注⑥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食荔支二首》的第二首,全诗如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口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诗也作于惠州。

注⑦气象,木指自然界的景色、现象。但也泛指景况、情态。陈白沙在此特指苏轼虽然‘再被贬,处于患难之中,但也奈他不得,他依然这般乐观,所以吟出这般感人的诗句。

然谓侯《示诸生》诗①末联②有激而发,则恐观者过于求索③,镤之意往往不然也。此诗亦但谓岁月流迈,诸生学不加进,故汲汲④焉告之,冀其有所感发而自忧耳。至于末联,则为我所以为诸生忧。若但如杨朱⑤为我而不恤人,则彼杨朱何为者耶 ?

——《后赵提学佥宪》之二

注释:

释题:赵提学名瑶,福建省晋江人,明成化十二年任提学佥事。“提学”是管理学校教育行的官衔。旧指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叫“宪”。成化十二年,赵瑶过访白沙,陈白沙陪他到崖山吊古。两人均作有“崖山奇石诗”。 ( 参照拙著《陈白沙诗笺》 34 页《只看奇石问渔樵》一文 ) 。

注①陈白沙写了六首《示诸生》诗,一是五言古诗《自策示诸生》,二是七言古诗《示诸生》,三是《戒懒文,示诸生》,四是五律《再刚韵示诸生》,五是七绝《偶得示诸生》两首。这则诗话所说的《示诸生》是《自策示诸生》,全诗如下:“贤圣久寂寞,六籍无光辉。元气五百年,一合又一离。男儿生其间,独往安可辞 ? 邈哉舜与颜,梦寐或见之,其人天下法,其言万世师。顾予独何人,瞻望空尔为 ! 年驰力不与,抚镜叹与悲。岂不在…‘生,一生良迟迟。今复不鞭策,虚浪死勿疑。请回白口驾,鲁阳戈正挥。”

注②末联,古诗以上下两句并为一联,开头那两句叫“首联”,最后那两句叫“末联”。这首诗末联是“请回白日驾,鲁阳戈正挥”。“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返回。 ( 典出《淮南子.览冥训》 )

注⑧求索,本为求取、讨取,“过于求索”可作“要求过高或过分”解。

注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注⑤杨朱,战国初的哲学家。又名“杨子”“阳了居”“阳生”,魏国人。相传他反对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孟子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极力抨击他的“为我”思想。陈白沙在这则诗话中把杨朱端出来,说明他是为诸生忧而作《示诸生》的,不是象杨朱者流只是为我,而不去替别人忧虑。

夫诗之盛莫如唐,然而世之大儒君子类以技目之,而不屑效焉,则所谓诗之至者①,果何人哉 ? 侯于此道②,未尝一得其门户。寻常间闻人说诗,辄屏息退听,不敢置一语可否。问其属工与拙,罔然莫知也。

——《与王乐川佥宪》三则之一

注释:

释题:王乐用生平不详,陈白沙说他“怀抱利器 ( 指英明杰出的人才 ) 退处林下几三十年,晚用荐者复起为“台官 ( 掌纠弹之御史 ) ”。他出临岭海时,第一件事就是具备盛礼到陈白沙母亲的墓前祭奠。他驻广州时,有和陈白沙诗三首,又曾从广州专程来江门看病。临回广州, I ,陈白沙物地写了一首七言古诗送行。

注①诗之至者,“至”,极也,最也。“诗之至者”,即谓诗写得最好、极好的。

注②此道,指写诗这一门艺术。

比岁闻南京庄孔场①者,能自树立,于辞不一雷同②今人语,心窃喜之③,稍就而问焉,果出奇无穷。

—— ( 同上 )

注释:

注①庄孔场,即“庄定山”,续二有注。

86

注②雷同:人云亦云,相同也。辞出《礼记、曲礼上》:“毋剿说 ( 剿,同抄。剿说,窃取、抄袭别人的言论以为己说 ) ,毋雷同。”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已,不当然也。”

注③心窃喜之:心里偷偷地高兴。

他人读拙诗,只是读诗,求之甚浅,……千周灿彬彬兮,万变将可睹①;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②。虽拙作之浅陋,能以是法求之,恐更有自得处,非言语可及也。

——《与张廷实主事》之三

注释:

释题:张廷实名诩,号东所,番禺人。成化十七 (1481) 宋从白沙学,直至陈白沙去世,一共十九年,是白沙门人中追随白沙时间最长的学生。陈白沙去世后,他为陈白沙写了《行状》和《墓表》 ( 参照拙著《陈白沙诗笺》 153 页《我更期君万里程》一文 ) 。“主事”是官名,明代的主事为各部司宫中最低之一级。弘治二年 (1489) ,张诩在京任户部主事,故有此称。

注①千周灿彬彬兮,万变将可睹:“周”,环绕——匝,“千周”,反复千回。“灿”,光彩鲜明耀眼。“彬彬”,文质兼备。全句的意思是:“对事物 ( 包括诗 ) 的研究,经过千百回的琢磨,其文质便鲜明耀目,即使是千变万化,也可以察看得出来。

注②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神明”,指人或物的精灵;也谓人的精神。“魂灵”,指人的精神、灵感。全句的意思在接着上一句后说:“这样的话,事物的精灵或许会告诉你,你的魂灵也会忽然有所领会。”承示诸作,骤看似胜前,细看词调欠古①,无优柔自得忘言之妙②。此亦诗之至难,前此未易语也。文学亦然。古文字好者,都不见安排之迹③,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其间体制④非一,然本于自然不安排者便觉好,如柳子厚⑤比韩退之⑥不及,只为太安排也。

—— ( 同上之九 )

注释

注①“古”字有多种解释,这则诗话中的“词调欠古”,应该是指诗词的格调比不上前人那样精粹。

注②“优柔”,宽舒、从容。“自得”,不是自以为得意,而足《礼记、中庸》说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的“自得”,即“无所不满足自己的心得”。“忘言”,谓默喻其意,无须用言语说明。“无优柔自得忘言之妙”,是指张诩的诗还未达到“宽舒、从容、自得,无须用言语说明的境界”。

注③安排之迹:刻意布置的痕迹。指不够自然、流畅。

注④体制:指诗文的体裁、规则、风格。

注⑤柳子厚,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字子厚。他是河东解 ( 今, II 西运城县解州镇 ) 人,故世称“柳河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⑥韩退之,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字退之,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半江①改稿,翻出窠臼②,可喜。学诗至此,又长一格矣。前辈谓“学贵知疑”③,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④,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章⑤初学时亦是如此,更无别法也。

—— ( 同上之—卜三 )

注释:

注①半江,名谢慈昱,字德明,号半江,新会城沙堤人,陈白沙门人,陈白沙有五律《赠谢德明有事赴广还》二首,七绝《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十首。

注②窠臼:亦作“舀窠”,指陈旧的格调,老一套的手法。

注③“学贵知疑”:“疑”,是疑问,提出为什么、对不对。这“学贵知疑”是那位前辈说的,陈白沙没有点明,不过,类似的话,的确有不少前辈说过,宋代的理学家张载说:“学则须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陈白沙这则诗话,应当说是发展了上述宋儒关于“学则须疑”的观点。

注④觉悟之机,“觉悟”,从迷惑、不解中醒悟过来;“机”,枢机、关键。

注⑤章,陈白沙名献章,“章”是自称。

诗不用则已,如用之,当下工夫理会①。观古人用意深处,学他语脉②往来呼应,浅深浮沉③,轻重疾徐④,当以神会⑤得之,未可以言尽也。到得悟入⑥时,随意一拈即在,其妙无涯。—— ( 同上之十九 )

注释:

注①理会,领会、理解也。

注②语脉,“语”,指辞、句;“脉”,指诗句连贯而有条理。与南宋理学家朱熹之“读书须看他文势语脉”同一意思。

注③浅深浮沉,“浅”,肤浅、不深刻;“深”,深挚而切实;“浮”,华而不实;“沉”,朴实稳重。专指诗文的素质。

注④轻重疾徐,“轻”,分量小而松散;“重”,庄重、严紧:“疾”,急速,气若迅雷疾风之势;“徐”,随和缓慢,不急不燥。专指诗文的气氛、表现和读者的感受。

注⑤神会,从形象、传神中领会。

注⑥悟入,本为佛教语,谓“参悟入道”,在这则诗话里,借作“理解透彻”用。

晦翁①自云:“初学陶诗②,平仄皆依韵。闭门两个月,方得逼真。”自古未有不专心致志③而得者,更望完养心气④,臻极和平⑤,勿为豪放⑥所夺。造诣⑦深后自然如良金美玉,略无瑕额⑧可指摘。若恣意横为⑨,词气间便一切飞沙走石⑩,无老成典雅⑩,无规矩荡然,识者笑之。

—— ( 同上之二十四 )


王夫之《姜斋诗话》翻译
《姜斋诗话》翻译为王夫之关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理论阐述。《姜斋诗话》是清代王夫之的诗论著作,全书共四卷,以“诗话”的形式,对诗歌创作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王夫之在书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应当遵循自然之道,注重表现真实情感和现实生活,反对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和模拟古人的陈腐习气...

《随园诗话》翻译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明我斋读而羡之.
《随园诗话》乾隆五十七年壬子本,卷二 二三[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间:“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

求《随园诗话》一段翻译
宋人喜好亲附会见名气大的人,诵读韩愈文章杜甫诗篇,他们话语间没一句没有出处。不知韩杜两人被人称谓千古的原因,迁官转任都好在没出处。元微之说:“杜甫韩愈诗直道当时事,不依凭古人,陈言务去”现在依据二人的典故来验证二人生平读的书籍的人很少,少的可以一一考察到;也从不自己注释这句出自哪...

帮忙翻译一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的其中一小段
花坞夕阳迟’,说的就是天气和气候的样子,非常融合安逸,这些景色难道不像在眼前吗?又比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说的则是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苦,难道不是言外之意吗?”网上没有,自己翻的,有些地方太需要修改了!先帮你应付下吧!!

王夫之《姜斋诗话》翻译
帮助的人:27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姜斋诗话》(选录)译文“读《诗经》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这几句话可以说)把诗的意义说尽了。辨别汉、魏、唐、宋的诗的雅还是俗、是得还是失,就是以这几句话为准,读《诗经》...

巜随园诗话·卷一·六》翻译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凭吾所选,尚有用定后不慊意而别改者;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余亦曰:忘韵,诗之适也。

瓯北诗话小引原文翻译
瓯北诗话小引原文翻译:《瓯北诗话》小引原文是:“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翻译是:“诗有可以理解的,有不可以理解的,有不必理解的,像水中月、镜中花,不必拘泥于它的实体。”接下来,我将对《瓯北诗话》小引原文进行详细的 首先,这段...

《随园诗话》之八五 翻译
当下想说的话,常常已有有人先说了。我十一月去游山,看到乌桕的种子累累,错认为是梅花的花蕊;就想要做首诗,偶然看到江岷山太守的诗写道:“偶然看到乌桕种子在枝头白白的,怀疑是梅树的花。”杭堇浦胡诗写道:“很多的乌桕果实都脱壳了,于是把它当作梅花来看。”这些风景已经有人说过了。晚年喜欢...

《随园诗话》翻译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明我斋读而羡之。
《随园诗话》乾隆五十七年壬子本,卷二 二三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间:“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

翻译古文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征考典故;描写色彩;加强比喻;就算把形象刻画到极致,也都只是工匠的伎俩罢了。

固安县13695585826: 帮忙翻译一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的其中一小段圣俞尝谓予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 -
蔡详胆清:[答案] 圣俞曾经对我说:“诗人虽然可以直率地表达思想感情,但是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却非常难.如果思想感情很有新意并且诗歌语言工整,写的是前人没写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好的.诗歌一定要能够描写不容易描述的景物,那些景物就好...

固安县13695585826: 随园诗话的翻译
蔡详胆清: 黄藜洲先生说:“诗人聚集天地之灵气,以月亮、露水、风、云、花、鸟作为他们表现性格表达情感的载体.月亮、露水、风、云、花、鸟的灵气在天地之间,很快就会消散,只有诗人能把他们聚集起来不消散”.先生不擅长写诗,却说得很有味道.

固安县13695585826: 请帮忙翻译一段《六一诗话》中的内容 -
蔡详胆清: 自从科举考场开始凭赋(一种文学体裁)的水平来选拔人才时,进士们不再留意于诗的创作和提高了,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作品了.唯独天圣二年(1024)省试时考的《采侯诗》,宋尚书宋祁这个人作这个诗作的最好(所以说“最擅场”),其中有诗句“色映堋云烂,声迎羽月迟”,在京师传诵得最为广泛,当时举人们把宋祁看为“宋采侯”.(断句应该是“当时举子,目公为宋采侯”,宋祁字子京)

固安县13695585826: 《随园诗话》翻译 -
蔡详胆清: 用兵,危险的事情了;而赵括容易说的,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诗经》,困难的事啊;而通达李老换言之,这就是他简陋的.唐子西说:“《诗经》刚刚完成时,未出现可訾处,姑且把他,第二天取读,就毛病百出,于是反复改正的.隔几天取阅,疵累又出来,又改正的.这样反复了好几次,才敢给人.”这几句话,可以说知道难而深造起来了.但是有天时机一到,决不可以改变的.我的《续诗品》说:“知道一重不是,进一重境界;也有生金,一个铸造而定.”

固安县13695585826: 求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 -
蔡详胆清:[答案] 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

固安县13695585826: 求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 -
蔡详胆清: 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咏内心...

固安县13695585826: 《随园诗话》翻译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明我斋读而羡之. -
蔡详胆清: 《随园诗话》乾隆五十七年壬子本,卷二 二三[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间:“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

固安县13695585826: 翻译 宋·阮阅《诗话总龟·推敲》
蔡详胆清: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

固安县13695585826: 推敲《诗话总龟》的译文 -
蔡详胆清: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

固安县13695585826: 推敲《诗话总龟》的译文 -
蔡详胆清:[答案]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