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叶公好龙》?

作者&投稿:李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叶公好龙 帮忙翻译一下~

有一位姓叶的公子很喜欢龙。他身上佩戴的钩剑,凿刀等武器上都饰有龙纹,家里的梁柱门窗上都雕着龙,墙上也画着龙。于是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降落到叶家来看。它把头伸到窗户里,尾巴伸到堂屋里。叶公子看见了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脸上的神色什么颜色都有。。其实叶公子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似龙非龙的东西而已。

1.这个人叫沈诸梁,是 叶 这个地方的县尹。自称叶公。
2.。。 脸上的神色什么颜色都有。。 翻译的不恰当,请自己参考。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629000)四川遂宁第七中学 舒勇

《语文科考试大纲》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 (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ca>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 假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指古人叶公以喜欢龙闻名,但真龙下凡到他家,他却被吓面无人色。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无实。典出《庄子》逸文。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参考资料:http://learning.sohu.com/20051228/n241157096_11.shtml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叶公好龙》?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古文《叶限》
译文:岭南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传说,秦汉以前有位部族首领姓吴,当地人都称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个女孩,名字叫叶限。叶限从小聪明善良,擅长淘金,父亲非常爱她。这一年末,父亲死了,后妈虐待她,经常让她去高山上打柴,到深潭边汲水。 有一次,叶限得到了一条小鱼,两寸...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谢谢!懂韩文的亲们谢谢了!
而且我就这样想。这样抖落就可以轻松地做到还没做的很多事情 轻松地向我的梦想跑过去 이책에 수록된 모든 이야기는 한 점의 거짓도 없는 &#...

日语翻译:请帮我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叶わない梦なんてない,それ...
叶わない梦なんてない,それを皆が教えてくれた 没有不能实现的梦想,这是大家教给我的

人之憎我叶不可不知也文言文翻译
”信陵君说:“无忌我一定牢记你的话。”2.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文 翻译: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邯郸城,击破秦军(包围),使赵国得以保存,赵国国王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过一种说法: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

帮我翻译一下这张图片上的朝鲜文字,
帮助的人:366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韩国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叫字母音节文字,韩国人创造的书写体系主要基于自己对音韵学的研究。他们自己发明了三分法理论,将音节分成初声、中声和终声。实际书写文字的时候,将初声、中声和终声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合写在一起,形成方块字。韩语共有40个...

请帮我翻译一下《三字经》
叶 幸 司 韶 , 郜 黎 蓟 薄 。 yìn sù bái huái pú tái cóng è 印 宿 白 怀 , 蒲 邰 从 鄂 。 suǒ xián jí Lài zhuó Lìn tù méng 索 咸 籍 赖 , 卓 蔺 屠 蒙 。 chí qiáo yīn yù xū nài cāng shuāng 池 乔 阴 郁 , 胥 能 苍 双 。 wén shēn dǎng ...

帮我翻译一下
我也基本看过一次翻译出来的文章.也很流畅.最起码看上去明白在说甚么.你可以略略修改一下也行.不过其实已经翻译得很好了.微笑着爱开始,用一个吻增长,并且以一滴眼泪结束。唐对赢的任何人感到悲痛对你感到悲痛。好朋友难发现,更艰难离开,和不可能忘记。你只能甚至你推。行动比言论有力。要做的最...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这首诗?
柳树枝上,因为阳光的反射,看起来每一篇叶子都有着一种独特的色彩。让我无法肯定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颜色。桃花的盛开,似的整个花苑都芬芳无比。风儿引动了窗帘,进到了我的屋中。可这花太香了,不仅熏香了我的衣服,也让我没有其他的感受了。作者先用杨柳来表达春色的到来,和作者本身的无所适从...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古文《叶公好龙》的译文是什么? -
籍高氨麻: 典籍记载】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 原文及翻译 急!!!!!!!!! -
籍高氨麻: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心神不宁,脸色不能自主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原文+译文 -
籍高氨麻: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的翻译 -
籍高氨麻: 指古人叶公以喜欢龙闻名,但真龙下凡到他家,他却被吓面无人色.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里不一,有名无实.典出《庄子》逸文. 【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 文言文 的原文 翻译 -
籍高氨麻: 原发布者:摇啊摇文言文《叶公好龙》原文及译文赏析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 帮忙翻译一下家庭作业里的题目,我不会翻译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问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 -
籍高氨麻:[答案] 有一位姓叶的公子很喜欢龙.他身上佩戴的钩剑,凿刀等武器上都饰有龙纹,家里的梁柱门窗上都雕着龙,墙上也画着龙.于是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降落到叶家来看.它把头伸到窗户里,尾巴伸到堂屋里.叶公子看见了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脸上的神色...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
籍高氨麻:[答案] 意思: 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丢了魂似的. 含义: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爱好,大多含贬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 -
籍高氨麻: 译文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不怕路远从千里之外过来,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的译文 -
籍高氨麻: 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 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3749166366: 叶公好龙》的译文 -
籍高氨麻: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