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作者&投稿:万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看过很多电视剧,看完后,不是为牵强的剧情报浅蔑的一笑,就是为虚构的事实报以闲适的遗忘!但是,自从看了《恰同学少年》后,我的心第一次被电视剧如此深深的震撼和“虏获”。它的主题时刻印合着我的心境,给了我无尽的反思,它的精神也一直和我灵魂对悟,让我的性情和剧情吻合甚至时时进行自我精神驳难!
  《恰同学少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力量、一种召唤、一种深刻的理想追求!这些人类的美好品质不仅改造着那个时代,同时也影响着当代直至永远!
  《恰同学少年》在物欲横流、理想匮乏的今天推出,不仅给了繁碌的现代人以休闲的安憩时刻,更多的应该是给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缺少的精神营养和灵魂食粮。以毛泽东为首的一群贫寒学子,胸怀“扫天下”之鸿鹄志向,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忧患情怀,勇敢无畏,坚定自信,意气风发,激荡青春,理想崇高,浩浩荡荡,戮力同心,同心同德,执着的朝着美好的前途进发。这些精神到处闪现,激励着剧中人物也鼓动着我们的激情。可以肯定的是,剧中所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年代整体所缺少的。这些剧情都是深刻的反映着主题,诠释着主题,深化着主题!
  勇敢无畏;看完《恰同学少年》,勇敢的激情只是轻描几笔就充分的展现我们眼前不并且深掘我们的心理了!它抚慰了我们的懦弱或者是胆怯。把它发挥到极致应该是“猴子石”缴枪一剧了。一群只读圣贤书、吃无忧粮两百文弱书生面对三千正规装备的武装军队——何况是一群欲借战乱发财、穷凶极恶的军队——他们虽然是战争败军,但是他们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依然如凶神恶煞般可怕。此时整个长沙城到处是一片混乱,民慌乱避难,群人无首。设想:此情况下,我们也是大学生——相当于毛泽东时的师范学历——能做什么呢?不是常有大学生吼叫勇敢、狂妄吗?相比之下,现在大学生所谓的勇敢不是真实的勇敢,而像是无所付出的践踏自己或他人存在的正当生命自由度,更像是心理上对残酷现实无能的、无奈的嚎叫!而当时的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的手无寸铁的青年学子振臂群应,戮力同心。勇敢的担当起阻抗败军的惊心动魄的巨任,挽救了长沙城,在某种意义上也改写着中国的历史!
  坚定自信;他们一群人的自信不是浅薄的狂妄,也不是廉价的骄傲,而是对自己人生的看重和对自身价值的尊重!他们在学业上对于丁举士是后辈,毛泽东仍然对他不是盲目的敬仰,不是单纯的崇拜,而是充满明智的自信。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时,旧中国是满目疮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多是家境贫寒的年轻学子常思救国方针和冲破不公平的社会樊篱的责任!这可以从纪墨鸿督学和杨昌济的对话侧面得到印证!
  理想;他们年轻的学子,不是浅薄的“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不是无忧衣食住行的低微理想,而是为了全体劳苦大众的幸福和不合理而挥洒热血的豪迈情怀。在理想和现实冲突时,他们选择崇高的理想而颠覆既存的坚硬现实。看他们高声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情景,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将改造旧中国,改变国民命运当成自己的责任,他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奋发图强,在时局动荡中寻找中国的出路所在。把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让灵魂和身体与壮志一同燃烧!
  激荡的青春;他们在贫困的环境和动荡的年代,不是对社会廉价的妥协和忍让,而是对自己激荡的青春和残忍的年代,不是沉沦岁月,不是浪费生命。而是以生命的分秒来铺就辉煌的事业道路。用智慧的汗水来书写伟大的人生历程!更重要他们向贫苦宣战,向现实嘲笑!
  面对动荡的社会,迷茫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一群学子应用的跳起改造社会的重任的时候,就造就了他们非同寻常的伟大人生!他们的理想壮志和一切我们所缺少的优秀品质,难道看完此剧后,只有闲适的休息、心灵娱乐和单纯的感动吗?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前几日翻看《曾国藩家书》,对曾文正公的“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感触很深,又想起了毛泽东说过的“吾于近人,独服曾国藩”,毛泽东青年学习时读书笔记的中提到“治学无方,则百无一成”,这于目前之我是极为重要的,带着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好奇以及自己青春的迷惘,特意于五一前从FTP上下了在成年人中反映一片大好的有红色青春偶像剧之称的《恰同学少年》。一看就着了迷,两天多就一个场景不落的看完了一遍。其实爸爸早就推荐了这部电视剧,他让我看的是求学精神,而看完此剧,我能体会到的则不仅仅是求学的那种执着,方方面面能让我思考的实在太多了,必须将思绪整理理顺,若不整理,则只能成为思想的碎片,一片片的最终会丢失掉,而这些毕竟太宝贵了,我体味到的这就是青春,真切而又易逝的年华。想想最初对爸爸的推荐还有些嗤之以鼻,真是羞死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逆反的心里或者妄自尊大的表现,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出人头地,可年轻的孩子们偏生有自己的想法,而想法又多荒诞空无,即便如此,能一路坚持下来碰壁回头亦可收获许多人生经验,但遇上那种意志不坚又乏自制力的,往往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而这样的人又是绝大多数,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社会能成功的只是少数人的原因。扯远了,下面进入正题。 这部优秀的国产电视剧首先是一部励志片。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浮噪的世界里,在这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急功近利的时代里,物质文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精神文明,精神和物质像是一对登山者,物质在前,精神(文化)在后,精神又总沿着物质走过的轨迹前进,物质起了绝对的导向作用,也无怪乎现在人的价值观就是一切向钱看齐。对青年人而言,励志将成为这个年代最大的问题之一。昔日青年人的偶像雷锋、赖宁、保尔柯察金等早已在80、90后眼中染上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他们无疑已经不可能再激励今天的青年人,本科有次党课看《雷锋》就像看喜剧片一样搞笑就足以说明这种偶像的激励作用已完全丧失;而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那样的拼搏奋斗与命运抗争的形象也曾激励过一代人,现在读来,仍会感到心灵的震撼,但对已经习惯了韩剧漫画、网游聊天的大学生来说,物是尚且人非,随着经济的大发展,物(环境)都变了,最善变的人早已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所以,今日之事,我认为如何励志和偶像的选择对青年人实为大大的问题。再怎么发展,人性的问题是永恒,比如美丑善恶真假,历代都会追求真善美,没有听说有谁痴情于假恶丑的。今日身边青年之偶像,除了一些少男少女的追星粉丝外,无外乎商界的一些精英,像盖茨、丁磊、史玉柱、陈天桥、唐晙等,不是说这些偶像不好,而是人们崇拜他们,以他们为榜样几乎是因为他们的钱和名,精神层面的追求往往或是没有或是归结为一句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现在社会的缩影,钱几乎成了评判的一切。《恰同学少年》中毛、蔡、萧等人的理想让现实中的我感觉都不曾拥有过青春,说的可能严重了些,但是青春与理想是永恒的话题,而永恒的话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我只是觉得这个时代的青年们在理想上可能出了点问题,也可能社会竞争太激烈了,人都越来越现实了。我正处在峥嵘岁月、豆蔻年华之中,于理想之种种也是一片混乱,迷茫之极,但通过这部片子,我起码懂得了一定要积极地去思考这些问题,主席当年尚且混沌一片,但始终坚定执着,何况我这种普通人呢?我想起了大二时自己被生死观困扰的那段时间,其实那就是对青春甚至人生思考的表现,想来还是读的书太少了啊。 《恰同学少年》是一部文艺作品,既是文艺作品,就不必完全符合史实,并不是完全切合历史就是最好,《恰》剧也一样,若要强求和历史完全吻合,不如翻历史书或拍成纪录片,要真那样,恐怕也不会给我以如此震撼了,就像一个画家的画并不是越逼真就越好,因为这样他永远不如照相机逼真,这足以回击那些企图从历史角度攻击这部作品的人。说这些这些并不是针对具体哪一个人,可能是针对有时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诘问吧。《恰》剧将毛泽东的自信、坚定、执着、志向、胆识和才能表现地淋漓尽致,“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若不自信如此,焉能成一代奇伟之领袖?“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若无如此之霸气抱负,焉能领导共产党在两千多年的三座大山的阻碍下成就一番开天辟地之丰功伟业?剧中,毛泽东说“于近日颇觉读书获得的知识有限,反不若向老师求教、和同学讨论获得的知识多”、“野蛮其体魄”、“他毛泽东没有能不能做的,只有该不该做的”(这点让我认识到面对问题时一定要敢于正视问题,直面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使你认为它不能改变或难于改变,也要去承认真正的问题),毛泽东的求学精神令人感动,率两百学生军缴了3000北洋军的枪令人对他的大智大勇叹为观止,以前对毛敬若神明,但看了《恰》剧,忽觉毛的形象现实接近了许多,因为他也是从那样一个青春的迷茫中走过,于世界、宇宙、社会、人类之种种感到一片混乱,而他却坚定而努力,勤奋则是剧中诸多人物都具备的品质。 看此剧,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青春理想的理解,现实中则是对勤奋求学之认可,以后可以不做学问、不搞研究,但已是硕士研究生的我难道不该本着求学求真理的态度去对待学问吗?还有一点感触深的,就是我目前的条件,包括学习条件、生活条件都是很优越的,所欠缺的,最大就是勤奋坚定了。


把理想之光照进现实
———由《恰同学少年》所感所想到的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至今仍与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
电视剧以豪迈的湖南第一师范校歌开始: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校歌简短却气势高昂,深深振奋了20世纪旧中国一大批有志青年的社会理想:“用教育来救中国”。
看完本剧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感觉如果把当今大学生的堕落和现实与旧时代大学生的激情和理想相比,真是令人无比的汗颜。
<一>修己之身
剧中,在当时闻名全国的板仓先生杨昌济给毛泽东等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修身》,他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而当今大学生的现实是什么呢?有人在宿舍脏话连篇;有人在食堂食物味道有一点不对就全部倒掉;有人在图书馆开着手机铃声大声接听电话而丝毫不顾周围的同学还在看书;有人在自习室打着自习的名义而自己的男(女)朋友谈情说爱而不顾别的同学还在上自习;有人为了游戏而颠倒白天黑夜;有人为了评奖评优而不惜伤害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人为了四六级考试而浪费父母大量的钱报补习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更有人为了考研而彻夜苦读!
我们不仅要问当今大学生的素质何在,修养何在呢?当然也有其客观原因,学校安排了过多的公共必修课却没有开教大学生修身的课程,本专业有过多的充满理论而无实际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却不教大学生如何修身,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要认为修身是我们根本无法触及到的。其实修身可以从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多多参加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活动;从言语行为上约束自己;对别人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古今凡是有大成就者无不是如此,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样:他习惯瓢泼大雨中奔跑;在寒冷的冬天游泳正是为了打造自己坚韧的意志。
<二>也说师者
著名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之大也,非谓有大楼之大也,大师之大也”;《师说》中也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不能不说是十分重要的。
剧中的杨昌济、孔昭绶、徐特立等老师无不在身体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杨昌济教学生修身;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读书会的讨论;他还为学生的生活着想,主动找学生交流,教会学生“博采众长才能相互验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的道理;孔昭绶作为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遇到学生犯错时不是以严惩为主而是想办法以更好的方式教育学生;他用因材施教的办法来培养毛泽东这个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学生,使毛泽东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徐特立更是以简朴的作风从言行举止间影响学生,从被学生叫做徐大叫花子变成被大多数学生所敬重的教师。
而当今的许多老师是怎样的呢?在大多数同学眼里他们不仅是上课来下课即走,而且长长以高傲自居,很少去主动引导学生,教学生求真(当然也不乏真正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存在,只是数量极少)。
梅贻琦还有句话说的很好:“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渴望我们的大学老师,真正能和我们走近一些,多多关心我们的身心发展,让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做人之道!
<三>恰为同学
上大学之前,上大学的大哥对我说,上了大学要找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实在非常非常的难,我一开始却不以为然。有一句话说的好,五湖四海皆兄弟,同学之间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就是缘分,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彼此以一颗坦诚的心交往。而我看到的确实大多数同学之间只是表面上见面寒暄几句,而实际上却形成一种无形的不健康的隔膜;彼此不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而是看谁干逃课,看谁吃得好穿的好;看谁游戏玩的厉害,仿若形成一种默契,会玩游戏的就是比别人高明;老土的就是农村人……而剧中同学之间的友谊实在让人羡慕:萧子升主动把自己的钱分给毛泽东;易永畦主动为毛泽东缝补露出好几个脚趾头的破鞋子;看到同学的成绩下降了,都去关心提醒;彼此之间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共同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出谋划策。
如果大学同学之间彼此卸下虚伪的面孔,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则何乐而不为呢?
<四把理想之光照进现实
旧中国时代的内忧外患已成历史的轨迹,悄然尘封,我们没有身在那个时代,无法深切体会到中国遭受列强欺辱的愤怒,但我们却不应该遗忘了为祖国奋斗的伟大理想啊!也许有人会说:“现实点吧,你以为就你很崇高,在现实社会中你还得低下头”。
剧中还有一句话说的非常之好,“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题呢? ”
我想就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这种对社会对国家应有的关注,而只注意个人的利益私欲才会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降低。是的,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很多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我认为人可以现实,但绝不能浮躁,我们进入大学的真正目的不只是为了以后找个体面的好工作赚更多的钱,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不要认为这是虚的空幻的,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人做到了呢。相信自己,让大学对自己真正有用有意义才是自己的责任。
“理想终会照进现实”。
就让我们树立真正的理想吧,这样的理想不要太庸俗,而是崇高的伟大的,能够为社会和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也许只有让理想之光照进现实才能不至于让我们在庸俗的物欲的现实中迷失自我吧!
最后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结尾,以当共勉: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生,齐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直以来,对于伟人,我们只能从他们光辉的事迹中瞻仰他们,效仿他们,缅怀他们。然而,伟人也是人,没有谁一出生就是伟人的。伟人最初也只是普通的人,是他们独特的经历,深刻的思考,大胆的实践使得他们逐步铸炼出优秀的品质而成就伟人的。
九十四年前,生活在动荡年代的热血青年,心系国家的安危,带着理想,带着责任,走向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九十四年后,又是一群人,在荧屏上为我们再现了这样一段动人的历史。看了这对历史,带给了我们震撼,更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这两天,看完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真的为之震撼,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少年应有的青春。算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电视剧了。大概是上了初中以后吧,几乎都没怎么看。总觉得电视剧的节奏太慢,一个故事要托好长的时间。这一次,真的喜欢上了这部剧。实在是太棒了!
在民国初年短暂而动荡的岁月里,湖南第一师范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师,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本剧就是毛泽东在这段时间里五年半的读书生涯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学习生活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机密相连的切实主题。
其实,它讲的是青年时代毛泽东的经历。本应该跟以前的那些“红色经典”一样的,但是,它又确实不一样,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将毛泽东这个伟人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毛泽东也曾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是在求学过程中逐步探寻理想,成为一个有伟大抱负的人的。
从中我可以学到很多。
像学习方法,毛泽东很有自己的一套。闹中求静,静中求学。他知道自己性子躁是个坏毛病,于是他在最吵闹的地方学,以求得改进。他看书喜欢圈点批注,只要是他看过的书,边边角角,上下空白之处,都有他的手迹。他认为,看书不做笔记就想没看过一样。他精通国文、历史、地理、哲学等社会学科,但对于数学、理化、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兴趣不大。这是他的一个特点。而当时,他遇上了开明的老师,老师们对他因材施教。我想,这一点,他是很幸运的。
他也提出,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应该强健体魄。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重视体育锻炼,自创毛氏六段体操。踢足球,只要是他守的门,就没有失过分。当然,这都跟他的理想和抱负关系很大的。他以中国为己任。他说:“我们学生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他喜欢《少年中国说》。认为中国之命运在我少年。
当他带着手无寸铁的不到二百学生军通过超人的智谋冒充两万桂军使得三千全副武装的北洋军阀溃军缴枪,真为他的智慧和勇气折服。时评,通身是胆。这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军事行动。而当他晚年回忆的时候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那是我军事生涯的开始……”
当时的热血青年们,都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抱负,奉献精神,奉献生命。
还有就是毛泽东与他的母亲之间的真挚的感情。他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家书,亲手为母亲改顶针,送母亲进城看病,到最后形成对农村妇女悲惨命运的一种关注。
看了这部剧之后,毛泽东的形象丰满了许多。或许剧中的演员跟我们心目中的毛主席形象上不相似,但是他精神上一定是神似的。
剧中还成功地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形象。少年都是意气风发,教师都是博学明理。


沉浮人世路,跌宕青年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如果没有看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这首词也许只会静静地躺在我对高中生活残存的记忆里,不再有任何波澜。第一次播出时,只把它当成一般的革命教育篇,因此便错过了。今年暑假,由于老师的推荐,认真地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直到昨天看完全集,心中都是充满了感动。
开学第一天,校长孔昭绶便亲自来到宿舍看望同学时,望着一双双期待而又充满力量的眼睛,他不无感慨:“我中华百年积弱,只因大智未开”,鼓励学生们“以我之所学,为民智之开启而效棉薄,为民族之振兴而尽一己之力”,这既是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师的老师们毕生所固守的梦想。学生们或许没有发现,这个夜晚,他们的人生已经开始改变。
修身课老师杨昌济为他们上了第一课,台上是祥和而充满智慧的老师,台下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在之后的五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正是以自已的行动回答了昌济老师这一问。
他们自强不息。是他们成立了读书会,纵论国家大事,寻求人世真理,一次次的辩论和讨论,让他们逐渐找到了真理。也是他们,或则秉烛夜读,或则本着“野蛮其体魄”的宗旨锻炼身体。还是他们,成立学生军,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们勇敢无畏。在湖南的舆论都被控制,人民都被蒙蔽时,校长敢把“论袁大总统亲日政策之英明”的征文换成对袁世凯的口诛笔筏,敢冒死组织学生集会,一席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讲话,感动了多少人。学生们则找来进步言论,刊印成书散发。也是他们,用鞭炮和烧火棍逼走了三千土匪,保住了长沙城。
他们同样调皮。在雨里大叫,在街头朗读,为了办工人夜学,他们还上街演戏。他们也会坐别人的霸王船,他们巧妙地帮助被逼婚的女孩子,让土财主哭笑不得。
是的,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的思想,他的体魄,他的能力,他的勇敢,让他成为学生的中心,他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但是,这部电视同样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身边的众多英雄形象。校长孔昭绶思想先进,正义凛然,老师杨昌济才学过人,品德高尚,其他老师也同样为人师表,让人敬佩。蔡和森的平和内敛,萧子升的满腹学问,向警予的热情大方,陶思咏的坚强执著,杨开慧的活泼可爱,都让人难忘。在家长当中,毛母吃苦耐劳,蔡母敢于主动离婚,以及舍身救了校长的三爹,都是电视剧的精彩之处。在电视剧的结尾,介绍了剧中人物的实际命运,不难发现他们或则的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和参与者,或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则是优秀的老师。其中有不少人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也许仅仅感动还不够吧,我们应该由此进行思考,使其有益于我们目前的发展。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即使到现在,仍然是正确的,少年,是中国的希望。曾经,作为“80后”,我也自信满满,也许有些娇气,有些懒惰,但是我们的思想是端正的,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也是愿意付出的。但是看过这部电视剧,我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思想的深度,勇气,还是吃苦耐劳,甚至是智慧,我都比不上先辈。要想负责起中国的未来,让中国永远摆脱“被人耻笑”的岁月,让中国傲然自立,青年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实在是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辨明是非,提高自我,履行责任,修身养德,这应该是学生不变的责任。
其实,除了青年,还有很多要反思的事情。扪心自问,与20世纪初相比,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少了什么?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当然不能固守着一切传统文化,只是,有些传统的东西,真的不应该抛弃,中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能等同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
谁都渴望安逸地生活,可是谁来保证生活的安逸?

带着深深的渴望,带着多少的梦魂牵系,
我们迎来了二十一世纪。
那是怎样的一个历程,
是中国共产党坚实臂膀,
把中华民族的丰碑訇然扛起。
是中国共产党用她宏伟的构思,
把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打扮得如此壮丽。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
古老的中华大地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变--
从1901年丧权辱国《辛丑条约》的签订,
到200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刚刚过去的一百年,
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伴随着东方雄狮的愤怒吼声,
记载着炎黄子孙的图强足迹,
铭记着龙的传人的世纪飞腾,
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的先辈在迷朦与混沌中,
高举起生命的大旗,
蛮荒的土地上,我们的英雄在坎坷与崎岖中,
腾起幻想的羽翼。
一步一步地接近巅峰,
一步步地缩小天与地的距离。
滔滔碧海,飓风阵阵,那是中国人民铿锵的脚步;
浩浩长空,风雷滚滚,回荡着中华民族激越的旋律;
人类成熟了,在历史的版面上,雕刻了丰功伟绩;
岁月成熟了,在苍茫的大地上,收获了春风秋雨;
我们成熟了, 在前仆后绩的探索中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于世界的东方傲然挺立。

回首百年,展望远景,
走进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去咀嚼那饱含着苦辣酸甜的喜怒哀乐。
在畅想美明天的同时,
掂一掂作为时代先锋所应肩负的神圣旨意。
崇高的理想信念,
展示着一个真诚的人生境遇。
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是当代中国人的崇高精神支柱。
建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奋斗的伟业。
党的历史使我深深地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
伟业必然包含着艰辛,
艰辛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我坚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必定会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必定会有新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中国必定能实现振兴和腾飞,
在世界的东方昂然挺立。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图强史,
那么十二一世界就是我们已经踏上的百年圆梦路。
新世纪,为了等待你的检阅,
我们已把辉煌排列得整整齐齐。

岁月与季节的更迭,
阳光与星光的交替,
而所有的过程,
都需要我们缝制得光光彩彩;
而所有的故事,
都需要我们熨烫得仔仔细细;
时光就这样溜走,
岁月就这样逝去,
而那大片大片的空白,
却由我们的先辈写出一个震撼世界的标题---中国。

历史走过,我们迎来了今天。
过去, 先辈用鲜血和奋斗创造了党的辉煌;
今天, 我们用繁荣与富足留下共和国前进的足迹。
用无私奉献,填写人民公仆奋进的履历。
用无限的忠诚, 耸立起中国共产党的丰碑。
用坚实的脚步,勾勒着世界的传奇。

党在我心中,党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这是怎样的自豪,
这又将是怎样的壮举。
我们高举起火红的旗帜,
饱蘸着澎湃激情,
跟随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踏入新世纪。

最好自己动笔 要不到网上搜集整理,当锻炼吧。


恰同学少年第四集观后感五十字以上两百字之内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有很多想法……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发展与崛起的时候,它的年轻人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这种风貌极富时代气息,正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西班牙崛起时候的斗牛精神,美国的西部牛仔,前苏联的青年布什维克,中国的...

写一篇观〈少年读书会〉观后感
[论读书的目的--《恰同学少年》观后感]论读书的目的--《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作者:林奈儿作者:孙新华作为从"备考生活"向"读书生活"的一种过渡[因为英语"六级"未过,不曾寄希望于"推免",而一心备考,后时来运转,方走此路,论读书的目的--《恰同学少年》[论读书的目的--《恰同学少年》观后感]论读书...

求恰同学少年 老版三国演义观后感5篇 每篇300字左右 急需!!!要开学了...
2008-07-26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有要求滴- -) 421 2014-09-06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13 2011-02-26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145 2013-11-12 求一篇3000字以上《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 36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接种hpv疫苗对女性这些实质性的好处你知道吗? 网红短剧《长公主在上》凭什么这么火...

恰同学少年适不适合初中生看
多少年未有的精彩电视剧!剧中内容8成是史实。非常适于高中生与大学生观看,但初中生涉世尚浅,还不能彻底的明白、理解史实,不适合观看,但不是不能看。如果某些初中生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是有远大志向,“早熟”一些,也会对其成长有巨大帮助作用。

《恰同学少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保尔,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在战乱的时期,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 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他选择挺起胸膛,让别人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贫贱不能移! 在暴力面前,他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直面强暴,让别人知道...

开学第一课少年强则国强观后感
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开学第一课少年强则国强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学第一课少年强则国强观后感 篇1 开学的日子又到了,在家里度过了漫长的暑假,身心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学。新的学期,新的面貌,开学第一课的钟声敲响了,我和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我在学校观后感怎么写作文
下午,当太阳的余辉洒向学校时,同学们满载收获 陆陆续续 地走出学校,大家有说有笑,好不快活。我的学校多么美丽呀!它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了。 3. 怎么写参观校园后的观后感 校园观后感 *年*月*日,我们全体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我们期待已久...

为时代育新人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
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我特地我了“为时代育新人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为时代育新人的观后感600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处于青春的我们充满朝气和力量,是勇敢追求梦想,是不懈奋斗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把握住机遇,不畏艰难险阻,在这黄金年华中积极奋斗。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学生观后感
毕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昭示着一代伟人奋斗的青春。而如今,青春就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虚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秋季开学第一课中学生观后感12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早上升旗时,王校长要求我们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的《开学第一...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王老师在操场上教同学们跳舞王迈克杰克逊的舞蹈。这一个一个地事迹,让我感动。 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是我们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