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人之所畏”,畏什么?

作者&投稿:汪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天之所予不得不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所要远离的不能不远离,上天赠与的一定要接受。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天之所予,不得不受。
译文:
人所应该畏惧的,不能不畏惧害怕,上天所赠与的,不能不接受。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畏”是畏什么? 这是老子在对世上存在的万物“有”的观察思索中,体验到了“畏”的情境,而且这情境竟然是“惘然而没有边际啊”,这“畏”与恐惧(畏惧)有着根本的不同。并且老子在“畏”的情境中寻觅到了“无”。 一、“畏”与“恐惧”(畏惧)有着根本的不同。 我们总是恐惧在这个或那个确定的方面威胁着我们的,这个或那个确定的存在者(“有”)。恐惧到什么的恐惧,总是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恐惧。因为,恐惧总有其恐惧什么,与为什么而恐惧这种局限性;所以,恐惧的人与懦怯的人,是被他陷身于其中的东西执着住的;这种人在努力回避此确定的恐惧的东西时,对其它的东西也变的惶惶不安,在此种境域下,其整个人就成了“昏头没脑的”了。 在“畏”的情境中,就没有上述的昏乱。 “畏”的境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宁静。 “畏”的这种独特的宁静的境界,老子在《老子》第十六章中给出了解说。 二、“畏”——敬畏、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境啊!万物与思考者(人)本身沉入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天人合一,物我难分。(庄生梦蝶,分不出到底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这”真使“人”茫然失措,“畏”(敬畏?)由此而产生。这个“这”与这个“人”指的是什么?说不出。“望呵!其未央才!”(远望啊!这其中的道理惘然而没有边际啊!) 在浑然一体的状态中,“畏”固然总是“畏……”,但却不是畏这个或畏那个。 “畏……”总是与“为……而畏”合为为一,但却不是畏这个或为那个而畏。 我们所畏与所为而畏的东西是不确定的,但其不确定并不单纯就是缺乏确定性,而是在本质上不可能加以确定。 在“畏”中,浑然一体的状态使人茫然失措物我难分。但这不是单纯的全然不见的意思,而是万物在如此这般隐去的同时,整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显现于我们之前。 在“畏”中,存在着的整体之隐去就这样萦绕着我们,同时又紧压着我们,我们的周遭竟一无滞碍了。所余以笼罩我们者——仅此“无”而已。 三、“畏”启示着“无” “畏”启示着“无”。我们在“畏”中“飘浮”,归根到底的不是“你”和“我”茫然失措,而是万物和思考者浑然一体、物我难分。经此“飘浮”的震荡,一切关于“无”的界说无可滞留(因为那些界说都不是在真和“无”打交道的情况得出来的),于是只余下纯粹的思考者对“存在”本身展开的“领悟”。 “畏”使我们忘言。在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当存在者整体隐去之时,正是“无”涌来之时,面对此“无”,任何“有”之说都归于沉寂。我们在“畏”之茫然失措之境界中,往往竟不择语言,只求信口打破此一片空寂,这就是“无”已到我们当前之明证。 当“畏”已退之时,人(思考者)本身就已直接体验过了“畏”所揭示的“无”。在新鲜的回忆中擦亮眼睛一看,我们就不能不说:原来我们所曾“畏”与为之而“畏”的,竟“一无所有”(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而事实是:如此这般曾在者,就是“无”本身。 四、不是结论的结论 《老子》第十三章中:“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是对“畏”的解释。 呜呼!畏天道,知时而进退;畏人道,知机而显藏。天人合一,正所谓:人在天地间,天地在心间。 “畏”的情境是不常出现的,现实中,“畏”睡着了,可“畏”的呼吸经常使感应到它的人震动: 为庸碌生活而“唯与呵”者,震动最少; 身体力行者,震动得最早; 大勇到了家的探索者,震动的可靠; 而最可靠的震动,只有“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之无上伟大者身上出现。 因为未知,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故敬天敬命; 履险知险,知险而畏险,故无险, 其功于"畏"也,感动一点叫敬畏。 所以老子告诫人们:知“畏”。 知畏可谓大谦!


老子第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吨吨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

《老子》中“人之所畏”,畏什么?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畏”是畏什么? 这是老子在对世上存在的万物“有”的观察思索中,体验到了“畏”的情境,而且这情境竟然是“惘然而没有边际啊”,这“畏”与恐惧(畏惧)有着根本的不...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所要远离的不能不远离,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原文节选如下: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天之所予,不得不受。译文:人所应该畏惧的,不能不畏惧害怕;上天所赠与的,不能不接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出自哪里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 人们都害怕的事情(必然有其原因),所以不能不有所警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名言出自:东周·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畏的是什么?
《老子》二十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别人所怕的,就不能不怕),荒兮,其未央哉!(远古以来巳如此,这风气还不知道何时停止)!”。畏的是各种世俗风气。

老子道德经二十章
第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什么意思?
大众所畏惧的事和想法,我也要注意不要触碰其逆麟 意思是说做人要懂得变通,懂得方便,体会大众的思想,自己不能特立独行离开大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唯与之阿》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与之阿》翻译与解读 唯与之阿,相去几何01?美之与恶,相去何若0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0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04,如登春台05。我独泊兮其未兆06,如婴儿之未孩07,儽儽兮若无所归08。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09。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10。俗...

故不得不畏之,不守者乃一笑
应该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 人们都害怕的事情(必然有其原因),所以不能不有所警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名言出自:东周·春秋 老子 名言作者:老子 老子档案资料: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

老子写这句"人之所谓,不可不谓"的意思是什么?
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吧,意思是人应有所畏惧,滚滚红尘鱼龙混杂,身处其中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明哲保身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不妄为不硬来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中“人之所畏”,畏什么? -
地别贝复: 老子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畏”是畏什么? 这是老子在对世上存在的万物“有”的观察思索中,...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中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庄子》中关于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
地别贝复:[答案] 老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圣人常无心,以...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的名人名言 -
地别贝复: 都是名句—— 《老子》八十一章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罗庄区17347872489: 《道德经》经典语录 -
地别贝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

罗庄区17347872489: 选自道德经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地别贝复: 译文:“唯诺和呵斥,相距有多少?善待和恶向,又哪里不一样?大众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 简单来讲,就是说待人处事的态度,好与坏仅一线之隔,是因为众人都怕那个“人(事)”所以才唯唯诺诺,善意相待,其实本心未必如此,只是随波逐流. 联系后文就知道了,老子是很反对这样的.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名言关于学习的 -
地别贝复: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罗庄区17347872489: 有关老子的思想 -
地别贝复: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如烹小鲜”你如何理解?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大概300字左右 -
地别贝复:[答案]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 这是说,治国策略可...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唯”和“阿”,都是表示应答的词...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的“人知所为,不可不为”是什么意思 -
地别贝复: 原句应该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意思就是所人们都敬畏的,不可以不敬畏.比如某些公序良俗,它们一般是经过很久的时间,很多人的实践总结出的最适合一个社会或某些群体的规则,而有些人不知道,不理解,以”无畏“为荣,以不受约束,甚至破坏规则享受特权为耀,其实是一种无知,而且伤害的是这种规则下保护的大多数人的利益.

罗庄区17347872489: 老子的《道德经》的内容 -
地别贝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