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畏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阙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所要远离的不能不远离,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原文节选如下: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天之所予,不得不受。
译文:
人所应该畏惧的,不能不畏惧害怕;
上天所赠与的,不能不接受。

扩展资料: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老子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畏”是畏什么? 这是老子在对世上存在的万物“有”的观察思索中,体验到了“畏”的情境,而且这情境竟然是“惘然而没有边际啊”,这“畏”与恐惧(畏惧)有着根本的不同。并且老子在“畏”的情境中寻觅到了“无”。 一、“畏”与“恐惧”(畏惧)有着根本的不同。 我们总是恐惧在这个或那个确定的方面威胁着我们的,这个或那个确定的存在者(“有”)。恐惧到什么的恐惧,总是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恐惧。因为,恐惧总有其恐惧什么,与为什么而恐惧这种局限性;所以,恐惧的人与懦怯的人,是被他陷身于其中的东西执着住的;这种人在努力回避此确定的恐惧的东西时,对其它的东西也变的惶惶不安,在此种境域下,其整个人就成了“昏头没脑的”了。 在“畏”的情境中,就没有上述的昏乱。 “畏”的境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宁静。 “畏”的这种独特的宁静的境界,老子在《老子》第十六章中给出了解说。 二、“畏”——敬畏、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境啊!万物与思考者(人)本身沉入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天人合一,物我难分。(庄生梦蝶,分不出到底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这”真使“人”茫然失措,“畏”(敬畏?)由此而产生。这个“这”与这个“人”指的是什么?说不出。“望呵!其未央才!”(远望啊!这其中的道理惘然而没有边际啊!) 在浑然一体的状态中,“畏”固然总是“畏……”,但却不是畏这个或畏那个。 “畏……”总是与“为……而畏”合为为一,但却不是畏这个或为那个而畏。 我们所畏与所为而畏的东西是不确定的,但其不确定并不单纯就是缺乏确定性,而是在本质上不可能加以确定。 在“畏”中,浑然一体的状态使人茫然失措物我难分。但这不是单纯的全然不见的意思,而是万物在如此这般隐去的同时,整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显现于我们之前。 在“畏”中,存在着的整体之隐去就这样萦绕着我们,同时又紧压着我们,我们的周遭竟一无滞碍了。所余以笼罩我们者——仅此“无”而已。 三、“畏”启示着“无” “畏”启示着“无”。我们在“畏”中“飘浮”,归根到底的不是“你”和“我”茫然失措,而是万物和思考者浑然一体、物我难分。经此“飘浮”的震荡,一切关于“无”的界说无可滞留(因为那些界说都不是在真和“无”打交道的情况得出来的),于是只余下纯粹的思考者对“存在”本身展开的“领悟”。 “畏”使我们忘言。在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当存在者整体隐去之时,正是“无”涌来之时,面对此“无”,任何“有”之说都归于沉寂。我们在“畏”之茫然失措之境界中,往往竟不择语言,只求信口打破此一片空寂,这就是“无”已到我们当前之明证。 当“畏”已退之时,人(思考者)本身就已直接体验过了“畏”所揭示的“无”。在新鲜的回忆中擦亮眼睛一看,我们就不能不说:原来我们所曾“畏”与为之而“畏”的,竟“一无所有”(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而事实是:如此这般曾在者,就是“无”本身。 四、不是结论的结论 《老子》第十三章中:“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是对“畏”的解释。 呜呼!畏天道,知时而进退;畏人道,知机而显藏。天人合一,正所谓:人在天地间,天地在心间。 “畏”的情境是不常出现的,现实中,“畏”睡着了,可“畏”的呼吸经常使感应到它的人震动: 为庸碌生活而“唯与呵”者,震动最少; 身体力行者,震动得最早; 大勇到了家的探索者,震动的可靠; 而最可靠的震动,只有“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之无上伟大者身上出现。 因为未知,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故敬天敬命; 履险知险,知险而畏险,故无险, 其功于"畏"也,感动一点叫敬畏。 所以老子告诫人们:知“畏”。 知畏可谓大谦!

《老子》二十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别人所怕的,就不能不怕),荒兮,其未央哉!(远古以来巳如此,这风气还不知道何时停止)!”。畏的是各种世俗风气。

畏,就是敬畏,人应该敬畏上帝 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




临西县15153265171: 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如烹小鲜”你如何理解?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大概300字左右 -
其心齐斯:[答案]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和烹制小鲜鱼是一个道理. 这是说,治国策略可... 于是心灵荒芜了,像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这正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缘故.人们所害怕的是无名无利,也正是名和利,...

临西县15153265171: 《老子》中“人之所畏”,畏什么? -
其心齐斯: 老子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畏”是畏什么? 这是老子在对世上存在的万物“有”的观察思索中,...

临西县15153265171: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含义是什么?
其心齐斯: 君子畏天不畏人,畏名教不畏刑罚,畏不义不畏不利,畏徒生不畏舍生.好句子,学习了.君子有所畏惧,其实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则,畏天不畏人,就是君子可以为天道正义而抗人权;畏道义不畏刑法,就是可以为了维护道义而不惜以身试法.有畏惧才有追求有理想,无畏才可丧心病狂.

临西县15153265171: 求《道德经》、《周易》中的名句,越多越好 -
其心齐斯: 《道德经》: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 上善若水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 宠辱不惊5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7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9 将欲歙之...

临西县15153265171: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什么意思? -
其心齐斯: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讲话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是的”一句话,“唯”是诚诚恳恳的接受,“阿”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这便是“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处.许多青年朋友和我们谈话时,每说:“你的看法很好,不过我……”,这就是“阿”.“不过”、“但是”这类转语,往往隐含着低声下气,不敢得罪人的顺从心理.然而,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随便将就别人,做顺水人情的.故整句的翻译为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

临西县15153265171: 老子说过的话 -
其心齐斯: 以下是我个人认为应该知道以及我所知道喜欢的有关老子的话,希望有一两句是你想要得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临西县15153265171: 老子的“人知所为,不可不为”是什么意思 -
其心齐斯: 原句应该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意思就是所人们都敬畏的,不可以不敬畏.比如某些公序良俗,它们一般是经过很久的时间,很多人的实践总结出的最适合一个社会或某些群体的规则,而有些人不知道,不理解,以”无畏“为荣,以不受约束,甚至破坏规则享受特权为耀,其实是一种无知,而且伤害的是这种规则下保护的大多数人的利益.

临西县15153265171: 《道德经》经典语录 -
其心齐斯: 老 子 :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临西县15153265171: 《道德经》经典语录 -
其心齐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个谜,谜中之谜——玄妙之美)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