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之说,与历代古朝所在有何关系?

作者&投稿:斐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所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究竟有何深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意义:不屈的民族气节,出自民间对于事件的形容。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因地理位置上,京城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这句话是后来网友们自己编撰的,出自朱棣在北伐战役成功时对大臣们说的话。
原文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代的多个历史事件的概括。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就在当时的劲敌蒙古附近,迁都被形容为天子守国门。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国难临头的时候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被后世称为君王死社稷。

扩展资料:
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
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
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
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体现在明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剌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绝不认输。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没错,你多半知道朱元璋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多么勇武,多半也听过后来成了永乐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么英明,你也多半听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么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你看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正气明朝。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击清朝达38年之久。
明军能够保持这样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个民风柔弱的朝代。无论是明朝的帝王还是百姓,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当看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的言语,当看到“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两万余,史称‘嘉定三屠’”这样的记载,即使你对那一段历史从未过问,你也不可能不为之动容。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纵观所有被忽略或误读的历史,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大明一朝276年,确实没有对外屈膝一星半点。大明“流行”骂皇帝,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要搞出游,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先后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颜阻拦,最后正德帝只能妥协。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是有权利驳回皇帝旨意的,这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虽然这个权利很少有动用,但是确实存在。这已经是君主立宪的萌芽。
明代的士子们视媚上为仇寇,无论什么人,有明一代,没有一个媚上的获得好下场。反而是那些犯颜的大臣成为天下读书人景仰的典范。在明代,我们记得《天工开物》,记得那约三百米长的郑和宝船,记得有密集劳动型的作坊出现,记得后膛炮已经规模应用,记得腐朽的理学开始受到重视客观实际的心学的冲击,“格物致理”第一次在理论与实际中出现并逐渐壮大……至崇祯年间,每年新出版刊行的各类书籍以百万计,而到了清朝,即使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每年4万余册。

天子守国门是明朱棣北征的故事,当时靖难的战将大都没了,朱棣率军北伐。


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怎么看待?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最早是一个明粉眼中的糟老头子用这句话,吹捧崇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被放到从朱棣以后的每一名明朝皇帝的身上,让明朝皇帝形象瞬间爆棚,不只是高,大,全,就是放眼中华5000年文明,所有的皇帝加起来也不如明朝皇帝,明朝皇帝简直是历代皇帝的楷模,这个糟老头子...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
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百度百科——明朝 ...

关于“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
对的,明朝的君主没有与外族进行和亲,一直在北方抵抗侵略,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哪个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讲的是明朝的两个皇帝,守国门是讲明成祖朱棣,因为京城在北,明成祖迁都京城。死社稷讲的是崇祯朱由检,最后一个皇帝。

明朝作为最刚的王朝,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何意义?
要说天子守国门的意义何在?那就是能够集中国家的军事力量来对抗北方边境大患,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外患问题,但总归能够缓解明朝中央的压力。可惜的是最后明朝亡于了内忧,即使东北的后金再怎么厉害,也是无法吞掉明朝的。但凭借后金的兵力,打败李自成这样的农民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先不说那么多,还是回到天子...

为何明朝一定要天子守国门呢?
明代学者黄宗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也。”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定都北京,就像是皇帝亲自看守门庭一样。”由于北京城迫近边境,时刻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东北方渔猎民族的威胁。天子不得不亲自坐镇,统御明朝北方的防御,真可谓天子守国门。截至明朝灭亡,蛮族骑兵曾三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意思:王朝建立后,天子去镇守国门,王朝灭亡时,君王去殉国也绝不投降敌人。讲的是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后者讲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表达一种气节,一种担当。明朝在南京建都称帝,但一直受到北鞑靼和瓦剌侵扰,加上北元蒙古南袭,为了巩固江山社稷,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将都城迁至北平。因为北平比较...

你怎么看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答:从感情上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见证了大明王朝从头到尾,不屈不挠的风骨,也见证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宁折不弯的高贵气度。但是如果刨根问底的话,这两个事情,却值得后人一声叹息:如果明朝可以稍微多一点智慧谋划,如此悲壮的场面与悲情的结局,完全可以避免!换句话说,两个明朝慷慨...

“天子守国门”究竟是事实还是谎言?
二、守国门的效果不佳 就在朱棣死后不到30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堂堂大明英宗被俘,后来又在明武宗时期打了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战争,其后蒙古逐渐分裂,他们与大明之间相安无事了100多年。可惜,同样来自北方女真人敲响了大明的丧钟,虽然理论上大明是被李自成所灭,但要不是满清的步步...

“天子守国门系列”的荒谬言辞都有哪些,是怎么被揭开的?
易经》和《道德经》一样,在全球化的今天,书籍和人才都会进行全球性的交流和互融,真正的好东西都抢着要,谁也藏不住。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对于明朝的喜欢已经达到了迷信的地步。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偿、文臣有骨气”等等。我们不能说这些全是谎言,但绝对是荒谬之词。

泰来县19613987414: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形容的历史上哪个朝代及原因
巫娟异乐: 明朝,为防备鞑靼与瓦剌,明成祖迁都北京并5次征讨鞑靼与瓦剌,是为天子守国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送走太子,并迫妃子自尽,杀公主,自缢于煤山是为君王死社稷.

泰来县19613987414: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哪位说的? -
巫娟异乐: 此话是明朝一个叫敖英的人写的,写在了他的私人笔记《东谷赘言》里,其中有句话写的是:我朝国事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此人为正德16年进士,最后官至四川布政使.

泰来县19613987414: 天子守国门 么意思? -
巫娟异乐: 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

泰来县19613987414: 和“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相对的说清朝的是那一句? -
巫娟异乐: 有这样一个说法 大明王朝,不和亲,不赔款,不议和,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清帝国,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

泰来县19613987414: 无两宋之岁币,无汉唐之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求翻译!急! -
巫娟异乐: 这个就是明朝的祖训,也是明朝的国策吧.不合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朝是个很有骨气的王朝,皇帝被俘了都没有屈服过,最后灭亡的时候,皇帝也是自杀的

泰来县19613987414: 为什么明朝皇帝没一个性格正常的? -
巫娟异乐: 1、明朝皇帝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明朝却是最有骨气的王朝,崇祯皇帝更是以身殉国.2、明朝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不和亲、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妥协!天子守国门、君王...

泰来县19613987414: 为什么大部分朝代的都城在北方 -
巫娟异乐: 当然,曾经北方是没有现在这些雾霾的,气候挺舒适.交通;经济;防卫....这几点可能是主要考虑的.交通:古代主要是陆运,北方平原多,南方多丘陵,且水太多,桥搭不过来呢(比如苏杭,一公里恨不得搭几座桥),还不能是小桥,得能起兵走马.交通便利,才方便一哥来统治全国.经济:南宋之前,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人口密集,一直是经济中心、人才中心.防卫:北方游牧民族不断戳一戳的,得近点儿(古有天子守国门的价值观).然后比如长安,同时还有关隘可守,易守难攻.

泰来县19613987414: 请解释一下明朝的两京制?
巫娟异乐: 明朝的京城最初设在南京.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赶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之后,为了抵抗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需要,将都城迁往北京,天子守国门.但南京仍然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包括六部在内的机构一应俱全.北京的朝廷才是真正代表中央,南京的只是预备机构,受北京方面委托,管理东南方面的一些事物.

泰来县19613987414: 明朝是不是中国所有朝代中最差的不是最差 -
巫娟异乐: 明代是中国古代王朝中最有骨气的朝代,不称臣、不割地、不纳供,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以明朝很多历史被清朝篡改了.

泰来县19613987414: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
巫娟异乐: 1安史之乱,东都洛阳被毁,所以北宋在开封(汴梁)建都. 2北宋被金国灭掉,汴梁被毁,同时,洛阳再次被毁 所以,河南已经没有适合建都之城了(重建太费时费力费钱),而南京、北京状况很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