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死后的谥号、庙号…

作者&投稿:米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场合,也称其全部名号,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前述乾隆的名号。遇到这种全称,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和谥号。另外,在古籍中,对一些王侯将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称其名,而称其谥号。如称岳飞作岳武穆,称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有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谥》、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 大清皇帝的庙号和谥号
兴京陵四帝庙号和谥号

肇祖 原皇帝 孟特穆

兴祖 直皇帝 福满

景祖 翼皇帝 觉昌安

显祖 宣皇帝 塔克世


清十二帝庙号和谥号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努尔哈齐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奕詝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载淳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


此外,摄政王多尔衮薨逝之初,世祖曾为其上“成宗义皇帝”的庙号谥号。

关于皇室命名,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瑢绘《岁朝图》,进呈孝圣太后,乾隆在上面题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宣宗朝增加“溥、毓、恒、启”四字。文宗朝又增加了“焘、闿、增、祺”四字。

谥号:古代,对死去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分三类有表扬的如文、武、景、惠。贬义有炀、厉、灵。表示同情的如哀、怀、悼。但实际上,往往与事实不符,有的甚至是虚构的。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的某宗、某祖的名号。如太宗、高宗等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齐宣王曰:……(《齐桓晋文之事》)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èi)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内远礼曰炀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谏厉王弭谤》)
(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ǐn)

2.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是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上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的,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柄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

谥号(“諡”,拼音:shì,音同“示”)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裏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上庙号)。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祐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没顺序的,你说的是汉以后的


谥号既然是皇帝死后起的,那么皇帝死后,百姓可以直呼谥号吗
可以,一般叫谥号中的后面几个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么后世本朝的人就叫他孝文皇帝。或者跟庙号一起叫,那么就是成祖孝文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

历代皇帝的谥号是什么意思?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上的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代定鼎中原后,追赠...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宗号分别指什么?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

如何区分历史上的国号、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陵寝号?_百 ...
谥号:皇帝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前的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高度概括这个皇帝的一生。隋炀帝,谥号本有褒贬 谥号,产生于周朝,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谥号有褒贬,大致分为三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

皇帝最好的谥号
在古代,无论是皇帝还是诸侯,去世之后都会上一个谥号。这种谥号更像是盖棺定论,形同对是非功过的“颁奖”或“问责”。自西周以来,除了秦朝没有谥号制度,其他王朝都有。当然后来有的朝代,既有谥号,又有庙号,且按下不表。大家知道,周礼应当是由周公旦制定的(另说周恭王时期),因此,给帝王上...

皇帝的谥号有哪些?都是什么意思?
”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谥号一开始很简洁,最多一两个字。后来皇帝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断累加谥号,到了清朝慈禧太后时,她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已经长达23个字了。庙号也是皇帝死后的一种称谓,但功能与谥号有所不同,它起初的条件非常苛刻,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远祭奠的...

清朝皇帝谥号是什么?
十二、溥仪:1、庙号:清宪宗\/清恭宗。2、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愍皇帝(私谥)。详细介绍:庙号:庙号是已死的皇帝神牌升祔太庙以后,立室俸祀时所追尊的名号。这就是说,只有皇帝死后才有庙号。凡庙号不是称祖就是称宗。一般开基创业的开国皇帝称祖,看摊守业的...

求古代的皇帝死后的谥号和庙号的解释【详细】
回答: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而这些庙号、谥号在历史书籍及书报上是常见的。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

古代是怎么给死后的皇帝加封谥号的?
“谥号”最早产生于周朝,是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的所作所为,对他进行的封号,谥号带有褒贬的含义。而“庙号”常常与“谥号”有所混淆,庙号是祭祀皇帝时所使用的称号,“庙号”所含有的含义多是褒义的。在唐朝以前,皇帝的称谓大多为谥号,比如汉武帝、隋炀帝,唐以后的皇帝称呼则多为庙号,...

鹿寨县13593826995: 古代帝王的谥号是谁封的?历代帝王死后都有个谥号,什么宗什么祖的,
壤牲小儿: 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顺便说,什么宗怎么祖那是庙号.谥号是什么帝什么公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 ...

鹿寨县13593826995: 关于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庙号、年号 -
壤牲小儿: 像是庙号,在汉朝、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像是汉惠帝、汉景帝都没有庙号,而那个时候皇帝的谥号简单,就两个字,其中前面的是固定的,都是孝字;像汉武帝谥号是孝武,汉武帝也就是由这个谥号来的.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年号很多,而谥号又很长,不像汉武帝这样能概括出来,比如唐太宗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谥号就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所以后世称庙号能比较容易知道说的是谁,不然一个人十几个年号,谁记得住啊.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死了之后叫的,皇帝活着的时候,还是叫年号的. 而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当时就称年号,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明清皇帝的谥号也都是比较长,但是因为习惯称年号,也就没在皇帝死后叫庙号.

鹿寨县13593826995: 我国古代帝王的称谓哪些是年号,庙号,谥号 -
壤牲小儿:[答案]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鹿寨县13593826995: 庙号、年号、谥号是一样的吗?
壤牲小儿: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的家庙)立室祭祀时所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

鹿寨县13593826995: 古代君王的庙号及谥号的区别 -
壤牲小儿: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汉高祖刘邦,高祖就是庙号.唐太宗也是庙号. 谥号是君王死后,后人给他起的称号.比如刘彻是汉“武”帝,武字就是谥号.汉“文”帝问也是谥号.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鹿寨县13593826995: 皇帝的帝号、庙号、谥号怎样区别? -
壤牲小儿: “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就是死后后人对他的称呼.往往带个“祖”或者“宗”字.明成祖,唐太宗.这就是庙号“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

鹿寨县13593826995: 关于皇帝死后的“庙号”问题! -
壤牲小儿: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

鹿寨县13593826995: 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简要说说 -
壤牲小儿:[答案]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简单说,庙号是皇帝才有,谥号不只有皇帝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