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作者&投稿:包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规啼血的故事是怎麽来的?~

子规啼血的典故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蜀王本纪》。
望帝当国的某一年,江水里逆流来了一个人,楚国人,名叫鳖灵。望帝觉得鳖灵智慧聪明,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望帝就叫鳖灵去治理洪水。之后,鳖灵治水有功,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他,望帝到西山去隐居起来。
但没想到鳖灵即位后,却功高自满,不顾民生。于是杜宇心急百姓,前去劝说鳖灵,却被挡在城门外。杜宇悲痛之极,含恨死去。
望帝死了后,他的魂灵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整天一声声悲哀地啼叫,直到它的口里流出鲜血。

扩展资料化用“子规啼血”的诗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
释义: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2、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出处: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释义: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一、典故:
据《史书·蜀王本纪》记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望帝以鳖灵功高,禅位于其。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他想,国家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将是万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后,竟然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得乱七八糟,还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一个个传言飘到望帝的耳边,望帝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那宰相回心转意。可是,人家城门紧锁,根本连都城都不给他进。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郁郁寡欢地回到西山,并日夜掩泪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伤过度吧,他黯黯然断了气。不久,他化作了一只鸟,目光呆滞地站在屋顶上,望着远处曾经熟悉的都城哀声啼鸣,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红红的鲜血来……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说的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有一个叫杜宇的人在四川那边称了帝叫望帝。这望帝是个模范丈夫加标准父亲,对妻女非常的爱,视如己身;他还非常的勤奋,而且非常的爱民,隔三差五便卷起裤腿跑到田里去,跟自己的子民百姓一块乐呵呵地犁田和种地。后来,因为他的宰相治水有大功,又因为这位宰相貌似一位极高尚并极有抱负的人,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再坐帝位了,于是一咬牙将帝位让给了那位宰相,自己却一个人躲到西山清修去了。
二、子规啼血: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还有一则更为平民化的传说。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就是望帝托杜鹃的故事。望帝为了百姓的福祉,宁可化为杜鹃鸟,啼血化为杜鹃花,不断的提醒着当政者,执政者要"以民为贵"。
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血化为杜鹃花,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呀,民贵啊!千年不息。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为民着想,牵挂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三声杜鹃,叫的声音就像"民贵呀,民贵呀!"叫得很卖力。你们可以搜索来听,三声杜鹃。可敬可叹!

说的很好了


子规啼血的故事是怎麽来的?
子规啼血的典故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蜀王本纪》。望帝当国的某一年,江水里逆流来了一个人,楚国人,名叫鳖灵。望帝觉得鳖灵智慧聪明,便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望帝就叫鳖灵去治理洪水。之后,鳖灵治水有功,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他,望帝到西山去隐居起来。但没想到...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相关诗词:1、王维《送梓州...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2. 古代蜀国王杜宇去世后化作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的啼叫声提醒人们,其啼声甚至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形成了“子规啼血”的成语。3. 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又是满山杜鹃红。”描绘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山间的景象。4. 李白在...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1. 子规啼血的典故源自《史书·蜀王本纪》,讲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便哀婉啼叫,其声带血,因而有杜鹃花。2. 这个故事中的杜鹃鸟,其啼声被认为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来形容极度悲痛之情。3.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季,其啼声唤醒人们,泪水染红了...

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二、子规啼血: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

杜鹃啼血典故含义
杜鹃啼血典故含义是告诉人们奉献精神是一种伟大的品质。杜鹃啼血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张华注引汉·李膺《蜀志》,里面记载: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日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乌,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日子规鸟,至春则...

“杜鹃啼血”的典故和寓意是什么?
1、典故 一、相传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百姓。死后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飞来唤醒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血,滴滴鲜血洒在大地,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二、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

杜鹃啼血的典故概括
传说古代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他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它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给它起名叫杜鹃花。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

杜鹃啼血的典故来源是什么?
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这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扶余县19825427850: “子规啼”有什么典故? -
平畅依特:[答案] 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

扶余县19825427850: 古代诗词中子规啼血一词有何典故?
平畅依特: 据说,先闻子规杜鹃初啼的人将有悲伤离别之事 发生.后世诗人多以“子规啼血”比 喻凄凉悲伤之状、生离死别之苦.参见“啼血”条.唐•孟郊《答韩愈李观 别因献张徐州》:“古树春无花,子规啼有血.”唐•李群玉《题二妃庙》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扶余县19825427850: '子规夜半犹啼血'借用了什么典故? -
平畅依特:[答案] 借用了“子规啼血”的典故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

扶余县19825427850: 我想知道子规啼血的来历与出处
平畅依特: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蜀国,因为大臣功高盖主,所以国王将王位让给那个大臣,隐居去了,后来在国王隐居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名叫子规的鸟,因为它每日啼叫直至嘴上出血才止,因而名为子规啼血.

扶余县19825427850: “子规啼血” “凤凰涅盘”的准确解释“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中的“子规啼血”是什么寓意? -
平畅依特:[答案] 子规就是杜鹃,即布谷鸟 在中国的传说中,它是一个被人陷害的皇帝变成的,因为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所以 布谷,布谷 的叫到咳血.在这里应该是说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

扶余县19825427850: 子规啼血的含义? -
平畅依特: 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扶余县19825427850: 夜宿七盘岭中的子规啼的作用是什么 -
平畅依特: 芳春平忡绿,清夜子规啼二句有何妙处,在于用了比喻,将子规夜班啼血的历史典故应用到文中.子规啼血典出《史书·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扶余县19825427850: 子规夜半犹啼血意思 -
平畅依特:[答案] 送春 王逢原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全句意思是杜鹃鸟半夜里啼叫直至嘴角流血,它不相信春天唤不回来!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

扶余县19825427850: 孑规啼血是什么意思呢? -
平畅依特: 子规啼血猿哀鸣,子规是指杜鹃鸟,杜鹃鸟的嘴是红色的,叫的时候很凄凉,像伤心的流血一样,用来刻画凄凉的场景

扶余县19825427850: 杜鹃典故的由来 -
平畅依特:[答案]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俗称布谷鸟.相传是古蜀国国君杜宇的精魂化身,啼时口角流血 相传,蜀国杜宇号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布谷!快布谷!” ".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说文·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