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诗,为何尾联不押韵

作者&投稿:官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甫的名诗《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但为何不押韵?~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话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6-7]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景是何等景,事是何等事?宋人乃以《九日崔氏蓝天庄》为律师绝唱,何耶?
明·张綖《杜工部诗通》:少陵派有二诗,一派立论宏阔,如此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及”二仪清浊还高下,三伏炎蒸定有无“其流为宋诗,本朝庄定山诸公祖之。一派造语富丽,如”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及,“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等作,其流为元诗,本朝杨孟诸公祖之。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凭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如杜子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是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一六二:《登高》起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收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三四”无边落木“之句,有万钧之气;五六”万里悲秋“二句,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押韵则声长,不押韵则局板。
清·杨伦《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人诗词压平水韵。

上平,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嵬推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来莱栽哉灾猜胎孩虺崔裴培坏垓陔徕皑傀崃诙煨桅唉颏能茴酶偎隗咳

如果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韵,此诗确实“不押韵”,但杜甫是唐代人,应该按当时的音韵去衡量。

一、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三、出处

唐·杜甫《登高》

《登高》赏析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怎么可能不押韵,五个韵都在“十灰”部里。
平水韵--上平十灰部:灰恢魁隈回徊槐[佳韵同]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杯醅嵬推[支韵同]诙裴培盔偎煨瑰茴追胚徘坯桅傀儡[贿韵同]莓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古代有很多字的读音与现在普通话读音不同,甚至韵部相关很大,但是如果你是南方人,用自己的家乡话念诗更合古代读音,比如闽南话、粤语的读音与古代读音基本相同。
为什么普通话读音与古音有很大差别,原因是普通话实际上是胡普,即少数民族的普通话。元、清两朝中国分别由蒙、满两胡统治,他们的母语不是汉语,但是因为汉语比他们的语言优异得太多了,客观环境使然(比如皇帝居住的北京城有很多东西是他们前所未见的),不得不使用汉语学习汉语,但是他们学习汉语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法语等外语,不可能学得跟我们一模一样,所以就成了现在只有四声的普通话。很多人认为普通话是一种幼稚的语言,比起古语是落后多了,古音共有九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还有一个中入),所以南方人说话声调比较高,因为他们说话就等于唱歌。成王败寇,这个残忍的胜败法则落到文化方面足以使王寇二者都遭后世万年辱骂。有学者认为元朝后入声部的消失是此后中国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原因,此说不无道理,因为声部的消失造成同音字的增多,使人的信息接收效率下降,思维较从前迟钝。而中国的南方比北方经济优越也正是因为南方在当时历史环境中能偏安一隅,文化及语言方面未受多大影响,而北方地区的方言多与普通话无异的原因。

附:如果不会比喻就直白讲理比较好。有好句可以不押韵,但没有哪个诗人做律绝的时候敢随便违反律绝规则的,如果实在觉得无韵可押他们会选择“拟古诗体”(在平仄押韵皆无严格要求)。特别是唐朝,平仄韵脚都极严格,稍有出入会被人笑掉大牙的,有几个诗人敢认为自己的诗好到可以不押韵的。

如果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韵,此诗确实“不押韵”。
但杜甫是唐代人,应该按当时的音韵去衡量。
据南宋人刘渊依据唐诗用韵情况所作的《平水韵》,此诗又是押韵非常工整的,《登高》这首律诗的原文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律诗要求在偶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但韵律工整的律诗第一句也押韵。该诗的韵脚“哀、回、来、台、杯”,都在《平水韵》的平韵-上平-十灰里。上平-十灰的韵脚字有:灰恢魁隈回徊槐[佳韵同]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杯醅嵬推[支韵同]诙裴培盔偎煨瑰茴追胚徘坯桅傀儡[贿韵同]莓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平水韵--上平十灰部:灰恢魁隈回徊槐[佳韵同]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杯醅嵬推[支韵同]诙裴培盔偎煨瑰茴追胚徘坯桅傀儡[贿韵同]莓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古代有很多字的读音与现在普通话读音不同,甚至韵部相关很大,但是如果你是南方人,用自己的家乡话念诗更合古代读音,比如闽南话、粤语的读音与古代读音基本相同。
为什么普通话读音与古音有很大差别,原因是普通话实际上是胡普,即少数民族的普通话。元、清两朝中国分别由蒙、满两胡统治,他们的母语不是汉语,但是因为汉语比他们的语言优异得太多了,客观环境使然(比如皇帝居住的北京城有很多东西是他们前所未见的),不得不使用汉语学习汉语,但是他们学习汉语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法语等外语,不可能学得跟我们一模一样,所以就成了现在只有四声的普通话。很多人认为普通话是一种幼稚的语言,比起古语是落后多了,古音共有九声(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还有一个中入),所以南方人说话声调比较高,因为他们说话就等于唱歌。成王败寇,这个残忍的胜败法则落到文化方面足以使王寇二者都遭后世万年辱骂。有学者认为元朝后入声部的消失是此后中国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原因,此说不无道理,因为声部的消失造成同音字的增多,使人的信息接收效率下降,思维较从前迟钝。而中国的南方比北方经济优越也正是因为南方在当时历史环境中能偏安一隅,文化及语言方面未受多大影响,而北方地区的方言多与普通话无异的原因。

附:如果不会比喻就直白讲理比较好。有好句可以不押韵,但没有哪个诗人做律绝的时候敢随便违反律绝规则的,如果实在觉得无韵可押他们会选择“拟古诗体”(在平仄押韵皆无严格要求)。特别是唐朝,平仄韵脚都极严格,稍有出入会被人笑掉大牙的,有几个诗人敢认为自己的诗好到可以不押韵的。

你用粤语试试 肯定押韵


《登高》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远离故乡;百年,一生。颈联这两句也是诗眼所在。诗人为什么会在登高时没有了从前的壮志,满眼都是秋之颓败?因为他多年漂泊,故土遥远,长期染病,独自登高,看不到希望,四面楚歌,怎一个愁字了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这两句进一步...

《登高》教学设计高二上册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 “高”、“啸哀”、 “清”、“白”、“飞回”、“萧萧”、...

杜甫的登高与泊岳楼下相比情感有何异同?
1.CE(C项典故错,出自《庄子•逍遥游》;E项“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错)2.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2分)异:但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2分)而《登高》...

登高这首诗创作是诗人人生境遇如何?
登高这首诗创作是诗人杜甫。杜甫的经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版”。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权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折叠仕途不顺 杜甫 杜甫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

杜甫诗句中关于郑虔的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

杜甫的家国情怀的诗句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

急急急!!求教关于送别的著名古典诗词,对联等
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再如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友人远去,频频挥手,依依惜别,但诗人没有直抒心中所想,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景物入诗,用一“...

复习古诗七步法是哪七步法?
首联和颔联写左迁到原因、地点、心迹,颈联写“至蓝关”,尾联写侄孙来送,韩愈的叮嘱。例如:《枫桥夜泊》(张继)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例如:《题李凝幽居》(贾岛)思考:从这个...

请懂的说一些古诗五绝,七绝,律诗的规则和禁忌。
三、格律诗讲究粘对。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除了第一联,其它各...

求描写曾国藩的诗歌
诗中尾联饱含了他难言的酸楚情怀。 入世无望,自然萌生出世之念。曾国藩在《送凌十一归长沙五首》第四首诗中,明显流露出向往农家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思绪:“憾我不学山中人,少小从耕拾束薪。朝去暮还对妻子,杀鸡为黍会四邻。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君归自有青塘山,筑室种树莫言艰。”在他的心目中...

上犹县19296311575: 杜甫的名诗《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但为何不押韵? -
主父周威利: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

上犹县19296311575: 《登高》 第二句为何不押韵 -
主父周威利: 古人讲押韵与否是有专门的韵书做参考的,包括平仄也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判断是否押韵,应该从韵书中找根据.另,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发音也有所不同,各个时期出的韵书也会有差异.

上犹县19296311575: 有关杜甫的律诗《登高》全诗在声律上,如何分析? -
主父周威利: 律诗不压入声韵四声分别为平上去入四声一般说来 平声分阴平 阳平 对应一声二声 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 对应三声四声 但是要注意的是 平上去入应以古声为标准 而不是现代汉语的四声 所以不能单纯的用一二三四四声来区别平仄至于入声字 普通...

上犹县19296311575: 登高这首诗压的是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
主父周威利: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押平声韵《登高》的韵脚字: 哀、来、台,现代汉语变通话中韵腹相同,都是ai;声调都是平声; 回、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韵腹相同,都是ei;声调都是平声

上犹县19296311575: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
主父周威利: 因为杜甫的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写景写物,表达出了自己悲伤的情绪,而且,把律诗的各项标准发挥到了极致,对照工整,抒尽人生悲凉,所以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第一律诗. 一、《庆余年》与《登高》热门电视剧《庆余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上犹县19296311575: 七言绝句哪句可以不押韵? -
主父周威利: 古人写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思是奇句可以不要求押韵,但偶句就一定要押韵.像杜甫《登高》奇句偶句都押韵的,古诗中并不多见.

上犹县19296311575: 杜甫的登高中:颈联最后的来为什么不用去?象征岁月流逝,与树叶对应? -
主父周威利: 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作者的视角是在用“来'更可以表示出扑面来面的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上犹县19296311575: 七个字诗句,第四个字是同一个字,有什么说法? -
主父周威利: 七个字诗句多是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

上犹县19296311575: 分析杜甫《登高》对仗句,并体会其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 -
主父周威利: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徊.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诗人登高望远,但见高天疾风劲吹,猿声悲哀,鸟儿在小岛的沙滩和清水上空盘旋. 颔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