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孝父之过”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邗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不孝父之过,下半句是什么~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妈之错。这句话体现了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子不教,父之过。我认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父亲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的成长。当然,儿子的成长也不一定只是父亲的责任。一个孩子的成功成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孩子成长涉及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需要教育,各种因素综合所致。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风。好的家庭环境,影响深远。所以父母在家要给孩子做榜样。不仅关心孩子的成长,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思想教育,心灵教育,人生教育。但是这种把孩子的成功不成功完全归结在父亲身上,家庭教育上是不正确的。

2.女不淑,妈之错。这句话体现了传统观念,认为在女儿的教育中,母亲充当了重要角色。有了女儿与母亲接触比较多,所以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在母亲身上体现出了一些优点缺点,往往女儿受到影响。还有我认为女儿的教育,父亲可能不好参与,由于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认为,尤其比方说对孩子的性教育,生理教育,只能由母亲来进行教育。

我认为这种思想带有片面性。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孩子成长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比如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中学校教育,起到重要作用,起到指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父母往往不会教育孩子。尤其是现在的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对孩子的物质关注非常多,但是对孩子的精神关注,心灵沟通,比如说陪伴教育往往缺乏。广大农村父母迫于生计去大城市打工,把孩子留给老家,让爷爷奶奶带,这样隔代教育有很多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影响,关注度不高。

“子不孝父之过”的下半句是:“教不严,师之惰”。

出自《三字经》,节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扩展资料:

作品影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子不孝父之过”下一句是什么?
“子不孝父之过”的下半句是:“教不严,师之惰”。出自《三字经》,节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子不孝父之过下一句怎么说?
应该是“养不教,父之过”下一句是“教不严,师之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和后天学习...

子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什么?
教不严,师之惰。古语新解。孩子不教导好,是父母的过失。在教育方面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古代呢,很注重这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在也重视,可是方向变了。比如古代不孝是大罪,甚而死刑。现在多少家庭虐待老人啊。再如古代老师打学生,天经地义,现在就很尴尬了,要爱的教育,教化为主。

子不孝父之过下一句是什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什么?
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淑,妈之错。这句话体现了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有以下原因。1.子不教,父之过。我认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父亲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的成长。当然,儿子的成长也不一定只是父亲的责任。一个孩子的成功成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虽...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子不孝什么母不教什么父子过,,,??
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好评",谢谢!)

子不孝,父之过。教之道,孝为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

《三字经》里说,“子不孝,父之过”,那“女儿不孝顺”,谁之过呢?
女儿不孝 女婿之过 古代女子必须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女女在家从父母 出嫁从夫 只有服从的分 哪有给你自由选择孝敬父母的方式 所以这<三字经>中子并不包含女儿

子不孝父之过
他们忘记了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只计较父母给予他们的是那么少,他们心理不平衡呀!这能怨他们吗?不,要怨就怨做父母的.谁让你没有给他们留下万贯家产呢?谁让你当初不知道为自己多积攒些后备资金呢?谁让你当初不把他们紧紧握在掌心悉心教育呢?今天埋怨有何用?子不孝,父之过?!可怜天下父母心!

子不教,父之过什么意思?教是孝的意思吗?
3、“子不教,父之过”过在无方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教”字和一个“孝”字,这两个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孩子从小父母将他们捧在手心里,孩子上学花钱再多也要找最好的学校,长大后又操心找工作,工作有了还要帮助子女成家立业,成家后还要帮儿子带孙子,总之儿子连孙子的路子都帮他们...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父之过,下半句是什么 -
苌瑾莱安: 是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什么? -
苌瑾莱安:[答案]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 下一句是什么 -
苌瑾莱安: 子不孝,父之过. 翻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之女不孝顺,第一怪罪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俗话说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采纳哦

嘉禾县19417351764: 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的下面一句是? -
苌瑾莱安:[答案] 教不严,师之惰

嘉禾县19417351764: 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的下面一句是? -
苌瑾莱安: 教不严,师之惰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父之过与子不教父子过那一句是三字经的?
苌瑾莱安: 《三字经》中有云:“子不孝,父之过.”很多人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一个孩子不孝顺,那肯定是父亲的过错;也有人说,父之过,那母亲干什么?难道母亲们没有义务?也有人理解说孩子必定会效仿父亲的一举一动……众说纷纭.其实,我的理解是:子一代人的不成才,是父辈一代人的过错.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教,父之过,古文怎么说 -
苌瑾莱安: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即.教是"教育"的意思,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 父之过 这句话 对吗? -
苌瑾莱安: 有些话是不能以对错来判断的,只能从合理性角度分析.“子不孝,父之过”,很难说对错,但这话有其合理性,毕竟,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的影响,孩子不孝,有父亲管教不当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说是合理.但将子不孝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父亲,又是不恰当的.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父之过.为什么话这么说? -
苌瑾莱安: 子不孝,父之过.意思是: 孩子不孝顺,与家长都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父母过于腻爱,不能正确引导,至使孩子行为上的偏执.人小的时候好比一块泥,要由别人去捏成各种形状,而第一个塑造者就是家长,他可以决定把这块泥捏成人形,还是某种兽形.

嘉禾县19417351764: 子不孝而亲不在 -
苌瑾莱安: 你好! 阁下是不是混淆了两句话:“子不孝,父之过”:儿子不孝顺,那是做父母的过错,没有教育好.“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子虽然想奉养父母,但父母已经去世了,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