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虽然的意思

作者&投稿:居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虽的文言文虚词整理

列举几个用法,楼主参考:

1、“即使”、“哪怕”的意思,表示一种假设,比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这里的“虽”表示一种设想的前提;

2、一种转折,表示首先承认既定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意,比如,“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三国志》),意思是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板坡败阵,但幸存的将士再加上关羽将军的水军,一共还能凑得精锐万余人。这是诸葛亮出使东吴时舌战群儒的一句话,先是承认我们刘家军在长坂坡战败了,但话锋一转,引出后面的正题,即我们还有残余部队和荆州水军,仍有一战的实力;

3、固定用法,与“然”连用,“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但在文言文里是两个词,表示“虽然是这种情况”,引出下文,比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唐雎代表魏国安陵君出使秦国,秦王向他表示愿意用五百里地交换安陵君的封地安陵,唐雎说出了上面那句话,意思是虽然如此(“如此”是指秦王以大换小,让安陵君得利),但是封地是从我们先王那里获得的,我们要一直守护,不敢把它换给别人;

4、表示转折,“虽然”的意思,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特殊用法,表示自谦,比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蔺相如对门客解释为什么在道上回避廉颇,意思是我虽然为人资质平庸,但是我就那么畏惧廉将军吗?这里的“虽”是自谦的说法,并非指实际情况;

6、又是一种固定用法,与“然”、“而”等连用,表示“虽然……但是……”,比如,“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史记》),意思是灌婴虽然年少,但仍在多次战役中奋勇作战,于是刘邦拜灌婴作中大夫的官职。

7、“仅仅”、“只有”的意思,例如,”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君臣下》),意思是对于河水,放开口子它就会顺势而行,筑坝围堵就能止住它,只有那些圣明的君主才能够把握好这个度,既能引导流向又能适时阻止。

2. 语文文言文中所有虚词的意思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而】1、表顺承 可译为“然后”“就” 2、表转折 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3、表并列 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 5.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6.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之】一、意义或用法:1、. 作代词(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 ⑵我。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⑶复制代词:这,此。2、动词“往”,“到。

去”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以】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拿”“用”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依靠”4、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把” 5、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 可译为“按照"6、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7、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 “以至于”8、动词,“以为,认为”。

9、通“已”,已经。10、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的限定11、复音虚词“以为”【于】1、对,对于。

2、介词:在。 3、连词:与,跟,同。

4、从,自。5.到。

6.在。

方面。 7.比。

8、被。9、表原因:因为 、由于 10、向.11、给。

12、于是 【为】1、动词:成为,变成。2、动词:做、担任、当 3、作为,当作。

4、是。5、以为,认为。

6、动词,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翻译比较灵活。7、介词: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8、指心理活动。9、为了。

10给,替。 11、对,向。

12、连词,表因果关系 “因为”1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其】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等。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11、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则】1、却,可是。

例: 2、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3、用在对比句或假设句的后半句中,相当于“那么”“就”。

4、就是。5、诚……则……:“诚”用于前一分句谓语前,强调设想的情况属实,“则”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带出结果或推论。

可译为“如果真的……那么……”等6、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7、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乎】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同“于”。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7、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8、词尾,无义 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文言文的虚词有哪些,什么意思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

4.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思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 文言文虚词的一些解释

之 (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

如:渔人甚异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① 用在主谓之间 ,无意 如: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② 结构助词“的” 如: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 译为“这样的,那样的” 如: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 译为 “到 ” 如: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 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如: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① 在 如:其一犬坐于前 ② 到 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 从 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向”“给”“对” ① 向 如:告之于帝 ② 给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 对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1)介词 ①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用” 如:以刀劈狼首 ②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把” 如: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 可译为 “因为”“由于”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 可译为“从” ⑤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 可译为“根据”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连词 ① 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 表原因 可译为“由于”“ 因为” 如:扶苏以数谏故 ③ 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 如: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④ 表连接 可译为“而”,或不译 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焉 (1)语气词 ① 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 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 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又何间焉? (2)兼词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 ,“之”为代词, 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 如: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代词 ① 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②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如:且焉置土石 为 (1)介词 ① 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如: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 如: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③ 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2)连词 ① wèi 表因果关系 因为 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 语尾助词 如:夫子何命焉为 然 (1)指示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 如:虽然,受地于先王 (2)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 如: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杂然相许 (3)连词 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 如: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 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 如: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 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 (1)代词 ①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

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 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②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 ③ 特殊:第一人称代词 如:蹲其身,使与台齐 (2)加强语气 如:其如土石何? 乃 (1)可译为“于是、就” 如: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① 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 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 表出乎意料之外。

可译为“竟然” 如: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1)指示代词 念fú 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 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① 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 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如: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而 (1)表顺接 可译为“然后”“就” 如: 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 可译为“却”“可是” 如: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如: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着”,或不译 如:默而识之 面山而居。

6. 语文文言文中“虽”字怎么翻译(有“即使”和“虽然”两种意思,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已经发生的事情用虽然,还未发生的事情用即使。根据上下文来看在文言文中,“虽”,应该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假设,而在现代文中,“虽”意为“虽然,但是”表示转折。这是古今异义。当然,有个别特殊,需要多多积累,特殊记忆。




文言文虽字做虚词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古意:1、虽然(和今义差不多) 2、即使(现实情况并不存在的,比如韩愈马说中的“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本来没有千里马,只是假设。可以根据文言文语气和意思来判断)。今义:表条件的关联词,虽然望采纳,谢谢。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评论 2 1 极海战龟 采纳率:15% ...

文言文虚词虽然的意思
1. 虽的文言文虚词整理 列举几个用法,楼主参考: 1、“即使”、“哪怕”的意思,表示一种假设,比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这里的“虽”表示一种设想的前提; 2、一种转折,表示首先承认既定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意,比如,...

文言文虽虽然即使辨别
"虽"字若用于真实条件的陈述,则表示"虽然"的意思,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意为尽管梁园美好,却不是可以长久停留之地。而若用于假设条件,"虽"字则表达"即使"之意,如"虽死犹生",意为即使人死了,其精神依旧长存。这种用法很容易辨识。例如,"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语文文言文中“虽”字怎么翻译(有“即使”和“虽然”两种意思,什么时候...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已经发生的事情用虽然,还未发生的事情用即使。根据上下文来看在文言文中,“虽”,应该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假设,而在现代文中,“虽”意为“虽然,但是”表示转折。这是古今异义。当然,有个别特殊,需要多多积累,特殊记忆。

如何区分文言虚词"虽"的用法 怎样判断"虽"翻译成"即使"还是"虽然"
其实很简单,如果“虽”字后语意为所假设的情况,则为即使;若其后为已实践过的意思,即为虽然.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

什么是文言文实词虚词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教学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

鹤峰县15999881677: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什么意思 -
通哄活血:[答案]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两个词语,不像在现代汉语中只是表转折的关联词.“虽然”在文言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虽然这样”,虽和现代汉语一样是虽然的意思,然指“这样”;二是指“即使这样”,虽解释为“即使”,表假设,...

鹤峰县15999881677: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什么意思 -
通哄活血: 文言文中的“虽然”是两个词语,不像在现代汉语中只是表转折的关联词. “虽然”在文言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虽然这样”,虽和现代汉语一样是虽然的意思,然指“这样”; 二是指“即使这样”,虽解释为“即使”,表假设,然还是“这样”. 二者的区别是该情况是否已经发生.“即使”则未发生. 在文言文中,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即使这样”的意思.

鹤峰县15999881677: 文言文中虽的用法虽在文言文中有两种用法,一为“虽然”,二为“即使”请教两种用法如何区别? -
通哄活血:[答案]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 (《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

鹤峰县15999881677: 怎样用文言文表达“虽然”或“即使”的意思? -
通哄活血: 即使 1、虽 释义1: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 引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即 释义:假定,就算是. 引证:汉·贾谊《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译文:如果不幸爆发了纵横二三千里(规...

鹤峰县15999881677: 学文言文虚词对 考试文言文有帮助么 -
通哄活血: 文言文虚词虽然在文章中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对于理解文言文是有帮助的. 如虚词“之”的用法,可以用作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可以用做助词:解释为“的” 放在主谓之间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还有一个动词的意思:“吾欲之南海”中的“之”要翻译成“到……去”. 学好虚词,对于重点句子的翻译也是有帮助的,很多得分点是在虚词上. 虚词不难,掌握方法很简单.

鹤峰县15999881677: 虽在做虚词使用时古今有何不同 -
通哄活血: 虽 古意:1、虽然(和今义差不多) 2、即使(现实情况并不存在的,比如韩愈马说中的“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本来没有千里马,只是假设.可以根据文言文语气和意思来判断). 今义:表条件的关联词,虽然 但是虽在古文里绝大部分是即使的意思,到目前为止我只记得大学的一篇文章里才当作虽然用过,其余全部是即使..如果是考试,回答即使准没有错

鹤峰县15999881677: 语文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什么意思?? -
通哄活血: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

鹤峰县15999881677: 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通哄活血: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

鹤峰县15999881677: 文言文的虚词和实词的解释和应用资料 -
通哄活血: 文言实词: 文句中表示实际意义、有事理可解的字词,如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亦称为“实字”.文言虚词:(两个意思)一、夸张不实的文辞.二、语法学上指无具体意义,只能做句法文法结构的工具词,且不能单独成句的词.主要是副词、介词、连接词、助词、叹词等等.

鹤峰县15999881677: 整理文言文实词“虽”,要解释和例句,最好例句是高中课文中的 -
通哄活血: 1.意思:虽然. 例句:高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意思:即使. 例句:高一《勾践灭吴》 “夫虽无四方之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