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憨山大师注解

作者&投稿:犁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憨山大师注解:

此释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

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迹。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

然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譬如西施颦美,东施爱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谓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也。又如比干,天下皆知为贤善也,纣执而杀之。后世效之以为忠,杀身而不悔。此所谓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皆尚名之过也。

是则善恶之名,因对待而有。故名则有无相生,事则难易相成,物则长短相形,位则高下相倾,言则音声相和,行则前后相随,此乃必然之势。譬如世人以尺为长,以寸为短。假若积寸多于尺,则又名寸为长,而尺为短矣。

凡物皆然,斯皆有为之迹耳。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圣人知虚名之不足尚,故处无为之道以应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

如天地以无心而生物,即万物皆往资焉,不以物多而故辞。虽生成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有。虽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时推移,虽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

圣人处无为之道,亦由是也。盖万物作焉已下,皆是说天地之德,以比圣人之德。文意双关,庄子释此意极多。


道德经全文免费下载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

关于做事认真的文言文
10. 愁中托酒无辞醉,梦里看花莫认真。《漫兴二首》年代: 宋 作者: 赵友直 11. 虽然此影不离形,莫向形中便认真。《论语绝句一百首》年代: 宋 作者: 张九成 12. 行也累,坐也累,明明障碍何不会?只为当初错认真,清 门净户生妖魅。《担板汉歌(有引)》年代: 明 作者: 憨山大...

道德经 闻道 中有一句“建德若偷”
就念tou,看看下文就知道了,摘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注解的《道德经》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贞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什么意思?
解释:常没有欲(欲可理解为人的情欲和志欲),才能观察到其至妙处。常有欲,才能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推而广之,人类用无意识来发现事物的奥妙,用有意识来归属他的边界。3、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一章。4、第一章全段如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首先,强调一点,《道德经》不是哲学,至少不是通常所谓的哲学。其次,说明一下,对不同的人而言,《道德经》可以读出不同的内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是说,你读出来的就是《道德经》,而只是你自己的理解而已。最后,指出一点,《道德经》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悟,用来修,用来证的。...

道德经那个版本好?
通行本是三国魏王弼注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是东汉版本,不能只看时间早晚,王弼是对先秦文化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我主张以通行本为准。我读道德经十几年了,看来各版本大同而小异,小的方面甚至相反,读久了就能辨别真伪,初读用王弼注本吧。

年轻人适合读道德经吗?
第二个原因是年轻人所处的年龄段不适合。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无为。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以一种“不占有”的心态去生活。用《道德经》中的话来讲就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不要有功利...

佛教,是禁止算命的?
第一,佛教算命是不是禁止的?答案:佛教是肯定不允许算命的,特别是和尚,更是禁止算命也禁止给他人算命。据说佛教高僧到了一定境界是可以通灵的,可以看到过去未来,但这和周易预测完全是两回事。这种预测是灵性的,一般是不给人预测的。佛家本来就是要把一切看空,无论给人算命还是人家给自己算都算是...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二章翻译和赏析 -
羽帖绪络:[答案]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

黟县18544591656: 求教:《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到底怎么解释?目前看到了两种说法: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 -
羽帖绪络:[答案] 以上的解释都不太贴切,老子的本意,老子的道德经本质是自然,自然就是符合客观自然的运动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从这个意思出发,“美”的意思就是标榜美,“为美”的意思就是造成社会制作虚假的美,过度的美,如:公司里制作销售冠军...

黟县18544591656: 求道德经二章内意心得 -
羽帖绪络: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

黟县18544591656: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最佳注解在哪里? -
羽帖绪络:[答案] 在我这里. 白话全解老子《道德经》选登之六 照直说 第二章 大家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为定出了美的标准或明确了美的含义,正因为如此,与美对立的“丑'就出来了,“丑”这个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丑”这个标准就是这样定下来的.大...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一到十章 -
羽帖绪络: 老 子: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二章的翻译
羽帖绪络: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中的“弗”作为什么解释呢?弗是该怎么解释 -
羽帖绪络:[答案] 就是“不”的意思. 不主动使万物开始,万物自然而然的发生;生养了事务而不占有它,作为了也不把持.成功了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劳不去除.

黟县18544591656: 求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最好有2种不同的,好求精准 -
羽帖绪络: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直到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话 -
羽帖绪络:[答案] 天下知道了美好的事物怎样成为美好,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知道了善良的事物怎样成为善良,就明白了什么事不善良.所以,有形与无形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完成,、长与短相对显示,尊与卑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调和,前与后互相追...

黟县18544591656: 《道德经》第二章是什么?
羽帖绪络: 第二章主要讲的是圣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