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句话“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作者&投稿:凤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朝的祖训就是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说明朝的个别皇帝十分的奇葩,但是无疑他们都做到了祖训所要求的。而且是天子守国门是一种悲壮而又无奈的行为。一是朱棣时期外界对于明朝的威胁就只有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北平一直都是朱棣的封地,因此他选择迁都。再者,朱棣本来就是通过造反而获得皇位,因此他如果一直把南京作为首都,他心里面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担心朱允炆的残余势力复起。 

朱棣

当时朱棣成功地通过靖难之役,攻破了南京。但是他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却下落不明,并没有被他所掌握。如果将首都定在南京,朱棣就会十分担心朱允文的残余势力再次反叛,这样也会使得天下再次陷入动乱。而北京一直都是他所镇守的封地,因此只有将都城迁移到北京,这才会能够保证他皇位的稳定,所以说在他称帝之后他就开始积极的谋划迁都北京。

而另一方面当时大明朝的威胁主要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朱元璋并没有完全消灭元朝的剩余势力,仅仅只是将他们赶回到了草原,而宁王这个时候已经南下,如果朱棣依然选择将首都定在南京的话,那么北方的军事实力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安排对于大明朝来说是极为危险的。而且朱棣本身就是以北平作为根据地来攻打天下,当然他不会再选择一个亲王去拱卫北方。所以说朱棣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亲子去镇守国门。 

崇祯皇帝

随着时间流逝,明朝国力逐渐增强,而北京城也多次遭到了清朝骑兵的威胁。甚至到了崇祯帝时期,北京城还被闯王李自成所攻破,可是就是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之下,崇祯皇帝依然没有选择仓皇逃命,而是自绝于煤山。



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忧和外患对中央政府的压力。我们国家历代中原王朝,都会面临两个主要军事威胁:一是外族入侵(主要是蒙古草原和东北方向),二是封疆大吏或者藩王或者农民起义造成的内乱。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一定要保卫自己的国土。不能够让别人侵略自己的土地,要保卫家国。

这句话的意义就是作为一朝天子,一定要学会去保卫自己的国土。不能让别人侵略自己的土地,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毅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什么典故?
发动靖难之役后,朱棣在我国中部城市南京称帝,继承大统,但是依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有就是北京是他的龙兴之地,因此,他于1421年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并改北京命名为京师。在地理位置上看,京师靠近天然屏障山海关,并且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所以民间就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而到了崇祯皇帝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是朱棣说的吗?
这句话并不是朱棣说的,而且这两句话也不出自同一个地方,前半句天子守国门出自我国史学家阎崇年所编纂的《正说清朝十二帝》 ,为了和咸丰帝做一个对比,他就抬出来了明成祖朱棣,以此来衬托出咸丰帝有多么的混蛋。至于第二句,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最早是出自礼记,后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说过这句话...

“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
“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出自《礼记》。“天子守国门”这句话出自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天子守国门”这句话的最早出自阎崇年2004年编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阎崇年是著名的清史专家,他在说到咸丰皇帝有多混账时,将明成祖朱棣拿来作对比。“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记...

天子守国门从哪里兴起的?有何意义?
这句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明朝可以说是我国两千多年的所有王朝中最刚的一个朝代。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但是从明朝君主身上我们看到了汉人的血性,汉唐时期为了社会保持稳定采取了和亲政策,宋朝时期为了稳定有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为何能深入人心?
鄙人认为这句话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古是因为,古代中国强调,“万方有罪,罪在朕恭”,这才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无限连带责任。而近代中国经历悲惨的过往,却让国人在对比下,意识到,封建独裁下,一个人的血肉之躯,如何能担负“天大的责任”,故此&...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哪位说的...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是由后人总结而成的。1414年(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后,班师回朝于北京时如是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哪位皇帝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皇帝确确实实都做到了这几点。从来没有用公主向异族和亲,即使经历过多重危机,也从来没有低过头。崇祯皇帝的自缢身亡,也正是应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这种魄力让人钦佩。天子守国门:朱棣在位期间,将国家的都城从南京,迁徙到了北京,并且在这里建立了浩大的紫禁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哪里?
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处?_百度...
这句话是后来网友们自己编撰的。原文是“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话是明永乐帝在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师回朝在北京时说的。明朝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公元...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真是假,你怎么看呢?
当然汉朝的评价出自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先生,意思历朝历代都是国弱而亡,而唯独汉朝灭亡时依旧很强,还是很对的。而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评价,宋安之查了查,并没有找到史料出处,应该是当下网友的评价。那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评价到底对不对呢,今天...

玉门市17053372152: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明朝哪位说的? -
氐肃奥沙: 此话是明朝一个叫敖英的人写的,写在了他的私人笔记《东谷赘言》里,其中有句话写的是:我朝国事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此人为正德16年进士,最后官至四川布政使.

玉门市17053372152: 《明朝那些事儿》大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氐肃奥沙: 你好 ,这句话没有在《明朝那些事》里. 但是有类似的话,比如 万历47年萨尔浒之前,说道“明朝不是南宋,没有送礼的习惯.” 还有就是朱棣迁都那会,说的是天子守国门.

玉门市17053372152: 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有一句话形容清朝的,和这句对应. -
氐肃奥沙: 大清帝国275年,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

玉门市17053372152: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出处及由来?出处是什么?由来呢?有什么故事吗?请详细写一下······拜谢! -
氐肃奥沙:[答案] 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

玉门市17053372152: 明朝初“称臣纳供”体现了什么? -
氐肃奥沙: 明朝是汉族统冶下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虽无割地赔款称臣纳贡之事,不是明皇帝多么英明神武!而是与当时明周边少数民族及周边以及全球国家经济水平发展高低有重大关系.当时周边还没有出现对明王朝有压倒性国家力量的出现,所以末...

玉门市17053372152: 为什么明朝被网民们评价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王朝?
氐肃奥沙: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出自大明祖训.大概是因为这句话吧.

玉门市17053372152: 为什么只有汉朝才能说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 -
氐肃奥沙: 明朝也有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玉门市17053372152: 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下一句是什么啊 -
氐肃奥沙: 大清帝国275年,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望采纳!~!~

玉门市17053372152: 朱由校为什么自杀?
氐肃奥沙: 你说的是明朝的天启皇帝吗?那个哪里是自杀,首先他体质比较弱,然后被魏忠贤用慢性毒药毒杀. 自杀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朝有句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崇祯成了亡国皇帝,所以崇祯自杀了

玉门市17053372152: 求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的具体事例 -
氐肃奥沙: 因当时北方面临蒙古的威胁,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1421年迁都北京.是谓天子守国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李自成打破北京城的时候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视为“君王死社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