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读后有感

作者&投稿:钮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商君书》“更法篇”集中反映了秦国商鞅的更法思想,展现了以商鞅为代表的变法进取思想和以甘龙和杜挚为代表的墨守成规思想之间的斗争,揭示了君主的治国之道,即欲治理好国家,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变法更礼。

  探索《商君书》更法思想,把握中国更法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性,(读书笔记 ) 挖掘中国更法思想的深厚土壤,寻求更法的内在规律,从中吸取营养促进中国当代的立法建设。

  秦孝公继位后,在与其大臣讨论更法的过程中,首先提出变法更礼的目的及顾虑。《更法篇》曰:“代立不忘社稽,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这里是说,立国的基本条件是治理国家和教化百姓,变法更礼是立国的根本途径。变法就是改变旧时法律,制定适合时代要求的`新法律制度。更礼就是更改旧有伦理道德,使之适合君王“使民”的要求。变法更礼的实质就是要“因时制宜,役民以法”,以达到国家富强,百姓得益的最终目的。

  秦孝公曾担心老百姓对变法更礼有非意,因而对是否实施变法更礼犹豫不决。商鞅劝道:“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在商鞅看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终将一事无成。只要变法是为了国家富强,更礼能使百姓得益,就应当机立断实施变法更礼,迟疑和犹豫只能错失良机。商鞅还认为谋划治国方略非得圣贤聪明之人不行,变法更礼更离不开具有远见卓识的有识之士。商鞅引用俗语说:“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商鞅主张变法更礼必须具备主体条件,即变法者是圣贤聪明的君王。君王应当顺应历史潮流果断变法更礼,同时教化百姓守法循礼。

  在传统中国,法和礼都是强制性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国家的规范,礼制是奴役百姓的规矩,实际上都起着法律作用。法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爱护老百姓,礼制的重要功效在于方便办事。只要能使国家富强,老百姓得益,就不必沿用旧时法度,也不必遵循以往礼制。变法和更礼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更法,但就更礼来说,更法当然也要顾及到百姓对更法的意愿。这种法律与道德并举,役民与顾民共虑,是既上体现一种“依法治国”统一法律理念的传统。这种理念初步揭示了变法与治国的内在逻辑关系,奠定了中国更法思想产生、演变和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商鞅变法更礼思想的“亮点”。

  与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更礼主张针锋相对的甘龙坚决主张沿袭秦国的旧有法度礼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如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在甘龙看来,圣贤聪明的君主不应变法更礼,因为根据旧有法度治理国家,依照先秦民俗教化百姓,容易使官吏习惯,百姓安宁,如变法更礼,恐天下人非议。杜挚从功利角度也反对变法更礼:“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五邪”。在杜挚看来,如果不能充分地满足百姓的利益就不应变更旧法,没有足够的功效就不可改换礼制。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变法更礼不可随心所欲。法律的特性不是求变,而是求适合和稳定,只要对社会的发展仍能发挥规范的正能量作用,就要维持它。

  商鞅对杜挚的观点予以反驳,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的变法原因,揭示了法律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他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义、神农,教而不诛;皇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制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在商鞅看来,前代法度和教化各不相同,无从效仿;各帝王的礼制也各不重复,无法遵循。古时各代均是适应时势需要,依据社会客观情况而创立新法度和制定礼制。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对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商汤、周不遵循古法却走向兴盛,殷纣、夏桀不改变旧礼制却引致灭亡。反对古制未必应该受到非议,遵循旧礼并不值得赞美。秦孝公最终被商鞅的更法思想说服,颁布了开垦荒地的“恳草”法令,开始了他变法更礼的治国举措。

  在秦孝公及商鞅以变法更礼为核心的治国思想体系中,维护君主权威是目的,注重变法更礼是工具,关注民意是“役使”百姓手段,从根本上说有其落后和不科学之处。但如果挖掘为国家富强而顺应时事变法更礼和关注百姓意愿这一理念和思想本身的当代意义,却对我国完善修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现代国家建设和治理不仅需要维护法制权威,还要适时修法,修法更得顺应国情民意形成制度化,最终达到法律和民意和谐统一。


《商君书》读后有感
《商君书》“更法篇”集中反映了秦国商鞅的更法思想,展现了以商鞅为代表的变法进取思想和以甘龙和杜挚为代表的墨守成规思想之间的斗争,揭示了君主的治国之道,即欲治理好国家,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变法更礼。探索《商君书》更法思想,把握中国更法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性,(读书笔记 ) 挖掘中国更法思想...

商君列传读后感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这种评价对于一位功勋卓着的改革家来说,是极不公平...

当年的商君书有多伟大?
《商君书》既讲道理又讲办法,真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令人震惊的是,《商君书》阐述的依法治国,集法家的丑陋和阴损之大成。《商君书》本身,就这么成了空前绝后的“严刑峻法”,读了让人不寒而栗。《商君书》内所谈论的所有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富国强兵”这一个核心来展开的。

茶花女读后感800字
商君书读后感1000字,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阅读能够积淀思想的厚度,尝试多角度地去看世界,读后感里包含的是一个人的感触,现在为大家提供商君书读后感1000字。 茶花女读后感800字1 公元2700年以前,华夏大地进入了凡有血性、皆有争心的战国时期。在这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年代,齐、楚、燕、韩、赵...

中学生适合读商君书吗?
最好不要读此类书籍。商君韩非此类书籍都是懵心的劣书,其所教损阴德灭人性走极端,没有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读后易违法犯罪失控,所以最好摒弃此类书籍才是。

史记中 商鞅传读后感
好在《商君书》并不一定全是商君所作,高亨先生认为至少有五篇不是他的,而郭沫若则认为除《境内》篇外,其余均非商君所作。这样,我写下面的文字时,感情上就不是十分的别扭—且让我这样自欺一回罢。《史记》中的商鞅和《商君书》中的商鞅,确实给我两个极不协调的形象。如果《史记》中的商鞅...

读商鞅的故事有感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 望采纳!!! ⑨ 搜集有关商鞅的故事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法家人物故事读后感
犯罪而不‘必得’,就会出现像《商君书·算地》“小人辟淫而不苦刑”,从而助长小人的“侥幸”心理。既然犯罪不一定受罚,却一定得利,按照权衡利弊的逻辑,人们自然会为得利而去犯罪。诚如《韩非子·八说》中:“有奸者必知,知者必诛”,人们权衡的结果才是为犯罪害大于利,才会做出不犯罪的选择,...

《刑弃灰于街者》的原文、译文、和重点词句的解释
其原因就在这里。读后感:《汉书·五行志》记载“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说明了商鞅制定的法律深督轻罪,过于严苛。《商君书·赏刑》中“禁奸止过,莫若重刑”,也表现出商鞅严刑峻法的思想。商鞅变法虽然使秦国很快强大了起来,但是他一味的“重刑”却是残酷、野蛮的,是毫不足取的。

历史和想象之间隔着一本《大秦帝国》
二:“民贫则弱国,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国强;富者贫,三官无虱。国久强而无虱者必王。”《商君书 说民》从《商君书》来看,商鞅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政权的统治,民众在其眼中只是...

蓬溪县13455468931: 商君书读后感 -
海沫欣匹: 革新思想 商君书中最能体现的他的革新思想的莫过于第一篇《商君书-更法》.商君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其指出“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圣人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信而为更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而不成;治不宜时而行之则不干”.并立论“立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讥讽道“知者作法,而愚者制”“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现在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千年过去,还有这么多守旧之人,实在令今人汗颜.

蓬溪县13455468931: 小学生读书心得 -
海沫欣匹: 我的读书心得 我最难忘的一句名言是:“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的出处是战国的《商君书•战法》,原句为“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后来说成“胜不骄,败不馁”,意思是说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当我真正体会到它的...

蓬溪县13455468931: 小学生的读书心得怎么写? -
海沫欣匹: 1. 首先题目:格式一般为《读xxx有感》(xxx为书名),或者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2. 第一段:简述这本书的书名,作者等基本情况,再讲一下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比如说感觉受益匪浅啊,对我很有启示啊等等.3. 第二段:简述(概括)书中...

蓬溪县13455468931: 《商君书》讲的是什么?
海沫欣匹: 《商君书》,又称《商君》、《商子》,是记载商鞅言论思想的资料汇编.商鞅,也叫卫鞅,战国 时卫国人.商鞅本姓公孙,名鞅,因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所以被称为商鞅.他是战国 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他著名的政治活动是“商鞅变法”. 今本《商君书》为24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商鞅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书中以历史发展变 化的观点为指导思想,提倡推行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发展耕织、奖励军功、明定法令等变 法主张,同时还对法的起源和作用有所论述.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有关商鞅变法的一些史实,故 而其成为后世研究商鞅思想的主要资料.《商君书》中以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历史现象的 历史观,对荀子、韩非等进步思想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蓬溪县134554689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商鞅《商君书》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斯塔夫理阿... -
海沫欣匹:[答案] 第(1)问,根据《商君书》中 “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可以得出其观点,联系所学知识从商鞅变法的经济、政治影响说明即可. 第(2)问,根据《全球通史》和《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信息,可以得知宋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

蓬溪县13455468931: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出自哪?
海沫欣匹: 《商君书》,又叫《商君》、《商子》, 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则赏有多少.此二者,世之常用也.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

蓬溪县13455468931: 《商君书体现了商鞅的哪些变法主张?商君书》体现了商鞅的哪些变
海沫欣匹: 《商君书》是记载商鞅思想言论的 资料汇编,又称《商君》、《商子》, 共29篇,现存《商君书》共有26篇,其 中两篇只有篇目而无内容,加上《群 书治要》卷36引《...

蓬溪县134554689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 -
海沫欣匹:[答案] (1)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材料一是商鞅说的,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据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蓬溪县13455468931: 什么样的女生才叫漂亮
海沫欣匹: 身体健康,家教良好,健康向上的女生是很漂亮的 所谓面由心生,心里乱七八照的一定会反应到脸上

蓬溪县13455468931: 技术性炒股需关注哪些
海沫欣匹: 这个需要根据你自己的交易系统来定大概有三个点1、大盘的位置2、热门的版块3、龙头4、该股票的趋势 位置 形态最后就是你的执行力也就是纪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