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作者&投稿:汤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学习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不仅要自明明德,还要推广给别人,使别人也能更新自己,改正自己。

而止于至善,则是对真理的终极追求,这种较真,倒是跟普通大众的“差不多就行”、“难得糊涂”的处世哲理截然对立,也跟心理学常讲的“你改变不了任何人”背道而驰,我以为,一个勤学好思、懂得更新自己的人,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一个愚钝的、不求上进的活物,当然不可能改变。

拓展资料

从“止”字之中,“至善”的意义进一步得到阐明,“事理当然之极”的“当然”具体到个人就是由职分之不同而界定出来的。因而“至善”之中,包含着“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物之各有所止”的意味在。

“至善”境界既至,就必要止于是而不迁。《传》中引“《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即是为了说明,“物之各有所止”,人与鸟都要止其所当止之处。而经之三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先、后均有其所当在的位置,知其先后,也就是知其当止之处。能做到这个地步,也就近“道”、近“至善”了。“物必有则……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倘若不能止于其所,不至或超过都会悖而不安。当我们为“职分之所当为”的事情的时候,这些当为之事也塑造了我们自身,使我们成为我们所应当成为之人。而当我们不能至于此,或不能止于此之时,我们的行为本身就与我们自己天然所具备的职分相违背,形成内在冲突,不安之感自然而生。



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承担责任。无论是对父母,对孩子还是对家庭,甚至于对待工作,社会,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最重要的。

扩展资料:

止于至善,汉语成语。

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郑玄 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陈澔 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做人应具有1.以德为本 2. 做人要自立3.做人要自信4.做人要有新理念5.做人要孝心。人的生命源头来自父母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郑玄 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陈澔 集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拓展资料:

做人是人生第一大事 做人是关系到人的生存发展,成长成功,幸福安乐,健康长寿的大问题。人的自然生命是一个有序的自然发展历程,人的价值生命是一个规范的社会发展历程。

“止于至善”,“止”,“停止,克制”。因为善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恶,有小恶,始终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所谓至善乃是善的极致,实则它更接近于恶,追求“至善”,难道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我们能力小者追求小善,能力大则追求大善,但不是至善。如果真的有至善,懂得停止和克制,也许就是真的至善。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做人应具有1.以德为本 2. 做人要自立3.做人要自信4.做人要有新理念5.做人要孝心。人的生命源头来自父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不仅要自明明德,还要推广给别人,使别人也能更新自己,改正自己。

而止于至善,则是对真理的终极追求,这种较真,倒是跟普通大众的“差不多就行”、“难得糊涂”的处世哲理截然对立,也跟心理学常讲的“你改变不了任何人”背道而驰,我以为,一个勤学好思、懂得更新自己的人,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一个愚钝的、不求上进的活物,当然不可能改变。

拓展资料

从“止”字之中,“至善”的意义进一步得到阐明,“事理当然之极”的“当然”具体到个人就是由职分之不同而界定出来的。因而“至善”之中,包含着“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物之各有所止”的意味在。

“至善”境界既至,就必要止于是而不迁。《传》中引“《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即是为了说明,“物之各有所止”,人与鸟都要止其所当止之处。而经之三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先、后均有其所当在的位置,知其先后,也就是知其当止之处。能做到这个地步,也就近“道”、近“至善”了。“物必有则……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倘若不能止于其所,不至或超过都会悖而不安。当我们为“职分之所当为”的事情的时候,这些当为之事也塑造了我们自身,使我们成为我们所应当成为之人。而当我们不能至于此,或不能止于此之时,我们的行为本身就与我们自己天然所具备的职分相违背,形成内在冲突,不安之感自然而生。



止于至善

生命一百年,想象中很漫长其实很短,
一生 的爱,注定要交给一个人保管,

推开灵魂的窗扇。
爱有种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
浪漫 傲慢,两颗心交会相融再吻合,
怎么会那么简单。
有那一双手,能释去孑然冰冷的伤感,
抚摸 生命,诗化岁月中不变的缺憾,
让失去走向自然。
有那两只眼,能让人看见充实的明天,
震撼 生命,感觉那永是最近的牵绊,
含蕴着深情款款。
有那一些人,是心中浮现的张张笑脸,
组成 生命,淡淡而闪耀光忙的片段,
回忆里阵阵心寒。
爱永不遥远,只要帮助一人困难,分担
一种 心酸。人生要让别人拥有温暖,
教自己善待平凡。




概括“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而止于至善,则是对真理的终极追求,这种较真,倒是跟普通大众的“差不多就行”、“难得糊涂”的处世哲理截然对立,也跟心理学常讲的“你改变不了任何人”背道而驰,我以为,一个勤学好思、懂得更新自己的人,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一个愚钝的、不求上进的活物,当然不可能改变。

止于至善的人物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止于至善要有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拥有信心,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要树立学习的榜样,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什么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止于至善意思是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的含义;要求即实现的途径;有何意义?“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善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大善,有小善,也有大恶,有小恶。所谓至善乃是善的极致,实则它更接近于恶,追求“至善”,可能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践行止于至善的人物?
雷锋与郭明义。不谢

止于至善的人物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止于至善的人物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古代儒家主张至善的是谁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从一定意义上讲,儒家礼学可以归结为“至善”之道。“至善”之道既是儒家伦理道德生成的范式,也是礼学伦理道德评价的标准,它为人们设计了一条通往理想世界的现实路径。如果将《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

何谓圣人、智人、贤人、愚人
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是指那些知行合一、道德至善的人,他们是在有限世界中展现出无限价值的存在。最初,"圣人"这一概念源自儒家对"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诸子百家以及各个宗教和学派也有各自认定的圣人,但儒家所推崇的如尧、舜、禹等圣贤,却得到了各家的广泛认可。将...

济宁市15755694335: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屠乔骨愈: 《礼记·大学》开篇是这么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句,对于没有真读过《大学》,但是上过大学的人,应当多数也还是...

济宁市15755694335: “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 -
屠乔骨愈:[选项]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济宁市15755694335: 这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人,但有追求完美的精神.“止于至善”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 ①要有追求完美的意识 ②... -
屠乔骨愈:[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济宁市15755694335: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屠乔骨愈: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匠人,把手艺作为一种信念,用尽毕生心血追求极致作为老师,也应该拥有一颗匠心,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信念,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择一事,爱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教育事业是需要守静笃以至远,需要沉淀磨练的职业.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充满情怀的责任.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当老师的人具有能工巧匠的心思和创造性的构思,处于最完美的境界.解读:师者匠心,止于至善,为师之道没有终点,为师之爱更无边界.站好三尺讲台,守住三千桃李,坚守三生初心,主鹏校长用学识与才情竖起了人民教师的旗帜,用责任与担当展示着当代教书人的芳华.

济宁市15755694335: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___.(判断对错) -
屠乔骨愈:[答案]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应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故答案为:正确.

济宁市15755694335: 什么是儒家的三纲领.八步棸 -
屠乔骨愈: 确切的叫:三纲领,八条目; 不是八步骤! 三纲领 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 1、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

济宁市15755694335: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两句话?(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说说榜样... -
屠乔骨愈:[答案] (1)本题考查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中的“格”指的是一种约束,是规则;生活中的规则有道德、法律、纪律、规章制度等.(2)本题考查行己有耻.“行已有耻”,意思是人要有羞耻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

济宁市1575569433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屠乔骨愈: 意思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道路: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性德,天zhidao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版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权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这句话出自《大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体现.

济宁市15755694335: 概括孔子理想中的士应具备的品德,为此,他提出什么主张? -
屠乔骨愈: 应具备,恭,忠,孝,礼,义,廉,耻,仁爱而博学,孔子投出,仁爱的主伝

济宁市15755694335: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出自(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屠乔骨愈: 1、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1.“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咱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