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书付过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鱼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游白水书付过》的原文是:绍述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翻译为:绍述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洗澡时,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我沿着山路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百丈悬崖。山有八九个弯,每个弯处都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瀑布像雷声轰鸣,水像雪花溅落,十分值得观赏,但我心中很恐惧。山崖上有几十个巨人的脚印,这就是所谓的佛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回去,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过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用手拍打着水面,像舀取珍珠和璧玉一样。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已有些东倒西歪了,便不再看什么,睡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苏过。东坡记。

《游白水书付过》是苏轼的一篇游记小品,文中记述了作者与儿子苏过游览白水的经历。作者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景色秀美、气氛清新的自然画卷。文章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温泉的炽热和瀑布的壮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文章在描绘瀑布时,用“雪溅雷怒”来形容水流的奔腾和声响,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同时,作者还通过描绘自己的心理感受,如“可喜可畏”,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此外,作者还通过对山崖上巨人脚印的描写,引出了佛迹的传说,为游记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在游记的结尾部分,作者记述了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夜晚与儿子共饮的情景。这些文字不仅展示了作者与儿子的深厚感情,还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月色的美丽,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整篇游记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儿子游白水的愉快经历,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游白水书付过的作者是
《游白水书付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自己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经历,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此文叙次井然,寥寥数语,描景物如画,详略得当,情景交融。此篇与《记游松风亭》作于同时同地。这是一篇写得非常优美的游记,...

10月12日文言文表述
【原文】 《游白水书付过》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

游白水书付过作品原文
在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这天,苏轼与他的小儿子苏过一同游览了广东博罗县东北的白水山,他们在佛迹院享受了一次独特的温泉体验。那里的温泉热力惊人,据说源头的温度足以将事物煮熟。沿着山脉向东,稍向北行,他们发现了一处令人震撼的景象:瀑布高达百仞,山势曲折,每转一个弯,就会形成一个深潭。瀑布如雪...

游白水书付过
答案: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是一篇游记散文,记录了作者游览白水的经历。解释:一、背景简介 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是一篇描述他游览白水过程的散文。文中详细叙述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白水的经历,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二、文章主旨 《游白水书付过》不仅是苏轼对自然...

白水素衣文言文答案
谢端感激白水素女的恩德,特地为她造一座神像,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白水素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几年之后,他娶了妻子,并向仕途发展,中举当上县令. 谢端为了感谢白水素女,立了庙,就是今天的素女祠.。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 小题...

游白水书付过 中寐的意思
睡觉 原文:顾影颓然,不复甚寐。译文: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

游白水书付过 答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译文:看到自己有些年老的身影,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小儿子苏过),东坡记 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十月到惠州。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游白水书付过,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翻译 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描写寺庙的古文
4. 游白书水付过文言文翻译 游白书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扬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

枝江市17743445389: 游白水书付过(北宋文学家苏轼所著的散文) - 搜狗百科
宁凭天新: 《游白水[1]书付过》 绍圣元年[2]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3]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5]可熟物. 循[22]山而东,少北[6],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9],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10]止.雪溅雷怒[11],可喜可畏.水...

枝江市17743445389: 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的全文翻译 -
宁凭天新: 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 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

枝江市17743445389: 游白水书付过的翻译 -
宁凭天新:[答案] 【原文】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

枝江市17743445389: 苏轼的《游白水付过》的翻译 -
宁凭天新: 【原文】 《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

枝江市17743445389: 游白书水付过文言文翻译 -
宁凭天新:[答案] 游白书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扬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

枝江市17743445389: 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 -
宁凭天新:[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

枝江市17743445389: 求苏轼的《游白水》···要正确原文和翻译!快一点,谢谢了!
宁凭天新: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

枝江市17743445389: 求苏轼写的《游白水书付过》翻译 -
宁凭天新: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

枝江市17743445389: 游白水书付过翻译 -
宁凭天新: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有一百丈的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佛的痕迹吧. 傍晚回去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山中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像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经是二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喝醉了酒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