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会,什么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作者&投稿:桑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三纲五常?什是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意思是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三从”与“四德”的合称。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规范要求。“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扩展资料:
在周代父权制婚姻家庭建立、男女内外尊卑界限明确规定之后,才有了要求妇女从父、从夫、从子,即家庭的女性角色服从男性的“三从”道德规范。
而“四德”是女性实践“三从”道德目标必须具备的礼仪、风度修养和操作技术。“三从”道德的教戒劝誉、“四德”修养的提倡培训,和“七出”条规的威吓惩罚交互作用,逐渐规训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妇女之美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从四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为了把人民约束在封建礼教中,用贾谊的话来讲就是用来“愚其民”,使人民安分守己,不去反抗当朝者的统治,这样就能坐稳江山。但是,这种封建礼教使人们不能勇敢地去追求自由恋爱,女子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地位,还有愚孝、愚忠,这些都是封建礼教所带来的恶果。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
“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
发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释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礼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纲五常
发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释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礼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瓷器上绘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以寓“三纲五常”之意。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所谓的“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所谓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其实是被曲解的观念。
所谓“三纲”,说的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正确的意思应该是:君主是臣下的纲领与榜样,父亲是子女的纲领与榜样,丈夫是妻子的纲领与榜样。那就是说,君主要想自己的臣下贤能,自己必须贤能;父亲想要子女孝顺有出息,自己必须孝顺有出息;丈夫想要妻子贤淑,自己必须品行端正。至于后人所理解的绝对服从之意,属于董仲舒的曲解以及后世的讹传。
所谓“五常”,说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从的道德原则,是一种普遍的传统道德观念。


古代有没有“社会”这个词
古代有“社会”这个词,但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1、是于春秋社日迎赛土神的集会 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山东 兖州府 钜野县 有个 穠芳亭 ,乃是地方居民秋收之时祭赛田祖先农,公举社会聚饮的去处。”2、又:以称村塾逢春秋祀社之日或其他节日举行的集会。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中国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如何划分?
中国古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往前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近代社会,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到现在,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有什么区别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区别很大,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现代社会是工商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古代社会则是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的生产关系就是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土地。社会的组织结构也是以农业社会的方式(家族化)组织起来的,人口基本不流动、人和财富主要...

中国古代是什么社会,普通人生活水平怎样?苦吗?(懂得人回答,希望获得高...
中国古代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早期,等级观念尚不明显,大家共同狩猎,共同面对自然界各种困难。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进入氏族社会以来,先后经历了母系社会、父系社会两个阶段,氏族首领的地位高,成员服从于首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进而出现国家,进入奴隶社...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分类是什么?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可以概括为四大特质:一是农耕文明。中华民族自古逐水而居,以农耕为业,靠种植水稻(南方)、小麦(北方)为主要农作物。农耕文明的一大特点是聚族而居,靠族人的相互合作与彼此帮衬,既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威胁,防御自然界的天灾,又有效促进族人内部生活的和谐与繁荣。二是宗法社会。中国...

《古代社会》这本书写的什么?
《古代社会》是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通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写出的一部综合性的人类学著作,也是学术史上第一部用人类学材料写成的原始社会的发展史。它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阐明了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主要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情况。恩格斯评价《古代社会》在论述社会的原始...

中国古代史上三种社会形式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种社会形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原始社会:从170万年的元谋人,至夏王朝建立。2.奴隶社会:从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商、西周,东周的春秋时期。3.封建社会:从东周的战国时期开始,经历秦、西汉、新、东汉、三国,一直到辽,北宋,夏,金,南宋,元,明,清,直到辛亥革命...

什么是古代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

中国古代是什么社会制度
中国从夏商周都是奴隶社会制度,从秦朝到清朝都是封建社会,唐宋元明清属于秦朝到清朝的历史也是封建社会。和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1、皇帝权力不同。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掌握手下臣民的生杀予夺;君主立宪制中的君主主要是国家的象征,并无实权。2、所属的社会制度不同。中国古代在唐宋元...

中国古代是什么社会
原始社会(终止于大禹之子启)-奴隶社会(终止于秦统一六国)-封建社会(终止于1901年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终止于1945年)-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终止于1949)-社会主义(至今)有几个时代的争议较多:夏朝建立至秦统一是奴是封;辛亥革命至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资本主义共存还是应分列...

平远县18024979440: 古代的“三纲五常”分别指什么? -
载和亿尔:[答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平远县18024979440: 中国古代讲的三纲五德是指哪些? -
载和亿尔:[答案]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

平远县18024979440: 什么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
载和亿尔: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

平远县18024979440: 历史中的三纲三纲,我知道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句话什么意思啊?我不懂. -
载和亿尔:[答案] “纲”是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如纲纪、纲常 三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就是说,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

平远县18024979440: 什么是三纲五常 -
载和亿尔: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平远县18024979440: 三纲五常的三纲是什么? -
载和亿尔: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意思就是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平远县18024979440: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
载和亿尔:[答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平远县18024979440: 古人以木称五常,以什么称三纲? -
载和亿尔: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

平远县18024979440: 古代历史上什么是三纲五常 -
载和亿尔: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在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两千余年里,世人所普遍遵循的社会伦理道德基本规范的基本内涵,即“三纲五常”.在文章中,笔者试图从第三人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普通的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该和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即古代人...

平远县18024979440: 我国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载和亿尔: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