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的大同是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岛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道之行也》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整体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字次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官九江太守。

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时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杨荣。由是小戴有桥、杨氏之学。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写法特征

层次清晰,有条不素

此文的层次结构清晰明了,共可分为三层。

从开头到“讲信修睦”为第一层,它是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

从“故人不独亲其亲”到“不必为己”句,为第二层,此处为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最后为第三层,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构想。




大道之行也的大同是出自哪里?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的含义是什么.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的含义是:指理想社会;大同特点: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出处?
1、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在古代是指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不战不乱、无贼无匪的社会。现在“世界大同”一词泛指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科技...

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
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中国周代《道德经》著作。关于道德经的简单介绍如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

大道之行也文中大同世界与世外桃源有何相似 急用
大同世界:其中心思想是“天下为公”,即天下的人都没有了私心,个人所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加美好。大同世界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基本相当于我们的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它是孔子为我们描绘的关于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世外桃源: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请问各位大师门,北京孔庙上,黎元洪题写的道洽大同是什么意思
“道洽大同”,按《易经》解,道为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泛指沧桑变迁的规律。大同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兴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谓大同。”这是秦汉时代...

《大道之行也》的最后一句“是谓大同” 的“是”字的古今异义的意思
是谓大同:这叫做理想社会。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孔子的大同社会怎么理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古人所说的 大同之治 是指什么
发展过程大同概念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

藤县19384663743: 天下大同出自哪里? -
系娇邦欣: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中所记录下的孔子语言. 天下大同的意思是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天下大同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中所记录下的孔子语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藤县19384663743: 我国最早提出"大同"一词的是什么文章?作者是谁?
系娇邦欣: “大同”一词的文献,最早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战国至汉初部分儒家著作的总集.《礼记》49篇,大部为孔子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孔子以后儒家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原文参考: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藤县19384663743: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出处? -
系娇邦欣:[答案] 大同思想 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藤县19384663743: 孔子说的大同是什么 -
系娇邦欣: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现代又加入了全球范围内...

藤县19384663743: 大同社会出现在四书五经的什么中 -
系娇邦欣: 《礼记卷七,礼运第九》 出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

藤县19384663743: 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和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社会有何异同 -
系娇邦欣: 大同社会出自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藤县19384663743: 请教一下“大同”、“和谐”最早的出处在哪里? -
系娇邦欣: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大同社会具体指夏以前的实行所谓禅让的三皇五帝时代,一般认为它反映了理想化的原始社会的某些特征. 和谐详解 最早一并出现在文章里的应该是《管子.兵法》里,原文如下:“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这应该是和谐一词的出处.

藤县19384663743: 求<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的翻译 -
系娇邦欣: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藤县19384663743: 《大道之行也》的作者是谁? -
系娇邦欣: “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用现代化来说,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大道之行也》表达的

藤县19384663743: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他们分别是 所谓的“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 -
系娇邦欣: 1、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2.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