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李银河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镡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晓波和李银河什么关系~

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

楼上的不懂就不要装懂 1968年十六岁的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1971年,王小波十九岁,去了母亲老家山东省牟平县青虎山插队。1973年,王小波在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做工人。后在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做工人。工人生活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我是因为看他的小说认识他的。他的那篇《绿毛水怪》跟我很投缘。当时在另一个朋友手中拿到的,看完后,我就觉得早晚一定会跟这个人发生点什么。"(李银河) 相识以后,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你好哇,李银河……"王小波每每致信李银河总是这样开头,字里行间透出类似孩子般的对爱的渴望与无助。他曾对李银河说:"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这个184米身高的黑脸大汉,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他曾说恨不得一天49个小时和她在一起!李银河也曾在恋爱中致信王小波:"我希望你爱我的全部肉体,我愿意它因为你变得美。"她在给王小波的信中问道:"你能永远满足我的'要'吗……而且我还很爱妒忌,我甚至妒忌你小说里的女主角和那个被迷恋过的小女孩。 "现在再读他写给我的那些情书,我就觉得更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我个人的情感以外,有一种审美意义。"李银河后来说。 1980年元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其实,在结婚之前,李银河觉得王小波长得不好看,心理有障碍,为这事儿他们俩差点儿不行了。后来王小波不服气地说: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去比一比。他又说,你也不太好看嘛,这样俩人就扯平了。 王小波是一个不进商店的人。他从来没买过花儿送给李银河,惟一的一次他给李银河买过一顶纯毛的帽子,是生日礼物。那时是花了5块钱。但二人之间最快乐和享受的,就是散步聊天,一切一切都可说,小波称之为"作倾心之谈"。 小波的性情不像他的外表,他善良、宽容,很会爱人。偶尔也生气,但不发脾气,顶多不说话,就坐在那里呼哧呼哧地进气长出气短的。"他是一个很会爱的人。有时想起他那样子就特别好笑--很淘气。朋友和邻居都知道我们十分好,从不吵架。我们虽然好,但并没有什么故事,因为没有太多的波折。"面对许多人对王小波小说里性描写的揣测,李银河在一次回答记者的采访中说:"小波这个人并不像他小说里写的那样,他生活中其实是比较老实的,我们连婚前性行为都没有。" 后来,李银河去了美国。1984年,三十二岁的王小波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无论是在学历上、还是收入上,他俩始终是阴盛阳衰。但李银河坦言自己崇拜他,"因为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在美读书时,王小波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两人生活全靠李银河一人的奖学金,而她还不肯让王小波出去打工。她说:"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1988年,三十六岁的王小波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回国以后,他们选择了最简朴的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坐在电脑前。而惟一比常人奢侈的一点就是经常下馆子,为的是省略做饭的时间,在那种顶多10块钱一个菜的小饭铺,要上俩菜一瓶啤酒,照旧可以做面对面做"倾心之谈"。王小波虽然外表五大三粗,却喝不了白酒,一喝就像红眼狼。但抽烟很凶,一天一盒。 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孩子,他们结婚前就商量好,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小波说:我们家兄弟姐妹中生男生女都有,我们也添不出什么新品种了。还戏称要成立一个"断子绝孙俱乐部"。"如果他要活回来的话,我们商量的结果肯定还是不要。他的小说就是他的孩子吧。我和小波在一起不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是就喜欢在一起。选择和自由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李银河)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王小波送李银河赴英国,在机场临别时,他用力搂了一下她的肩膀作为道别。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 在1997年4月11日,四十五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以前我就问过他,说你嘴唇怎么老是紫的。"在英国,王小波给她写电子邮件,说最近特别显老,说都不敢往镜子里面看什么的,李银河当时说我也特别显老,没当一回事。小波逝世后,有一个记者告诉李银河,说王小波在一次开会的时候跟他说,我现在得了一种病,我可能要死了。大家就觉得他开玩笑,根本就没当真,王小波当时可能有预感。 王小波去世旁边没人,就他一个人,夜里11点半的时候,楼下的邻居听他叫了两声,因为叫的声音太大,邻居有点害怕,也没敢上去看。第二天早上才带着人上去,看得时候就发现了。 李银河赶回来与王小波的遗体告别,王小波生前在信中对她说的话一遍遍响起:"我和你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李银河在北京为王小波找了好几个墓地,比如说通惠灵园、八达岭的灵园。但是那种非得要横平竖直的,一排一排弄得特别整齐的墓碑让她不满意,她觉得这个特别不符合小波的个性。后来她说要不然算了,放在家里,或者找一个机会撒海。后来有一个朋友介绍了佛山灵园,它的山上有自然的大石头,李银河直接选了一块天然的石头,上面刻上"王小波之墓"五个字,生卒年月。底下凿了一个洞,把骨灰盒放进去,一切都做得很简单。做这个墓穴花了就六千块。

希望采纳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夫妻关系。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孩子,他们结婚前就商量好,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

扩展资料:

在文学圈,李银河与王小波的爱情几乎无人不知。但这段感情是如何开始的,却鲜有人知晓。在李银河的自传《人间采蜜记》中,李银河将之一一道来。她对记者回忆,当时两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小波在街道工厂工作,我在《光明日报》当记者”。

起先,李银河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直到有一次她听说了一件事儿:“有时我会给他写信,用标有‘光明日报’字样的信封,那会儿信先到工厂,结果就轰动了:王小波认识《光明日报》的人!可我起先都没有在意过这些。”

“浪漫的激情之爱有个前提,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现代这种情况很少见了。我碰上之后,就觉得非常幸运。”李银河笑着说,自己对那些世俗的东西真的不太看重,比如物质条件、家庭背景之类,“我就说,王小波是个男版的‘灰姑娘’”。

李银河与王小波如此相爱,或许与双方共同的文学见解有关。李银河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曾有段时间赋闲在家,开始看世界名著。当时小波的《绿毛水怪》里提到一部很‘偏’的小说,我恰好看过,恰好两个人对这部小说的感觉还差不多,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正如李银河在《人间采蜜记》中回忆的那样,在与王小波相依的二十年间,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她写道:“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小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银河忆王小波:他是男版“灰姑娘”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夫妻关系。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相识以后,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因为违反规定,也因二人实在不愿被“世俗”分心,他们的婚礼很简单。没有婚纱,不请酒席,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个饭,这事儿就算定了。

1996年深秋,李银河被邀请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临别时,王小波将妻子用力揽在怀里以作道别。在这个见证过太多悲欢离合的地方,他们的相拥或许太过微不足道,可对李银河来说,这次一转身便真的就是一辈子。在李银河离开后半年的一个深夜,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独自在家中去世,年仅45岁。

扩展资料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持续终生之爱的本质是两个有趣的灵魂相遇并持续共度过了有趣的一生。而很多人的爱情一进入婚姻就陷入了死胡同,浪漫和美好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生活的琐屑和家庭的矛盾,从而进入一种无趣却循环的婚姻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小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银河



夫妻关系。

李银河,王小波的遗孀,1952年出生,北京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性社会学家之一 。

1997年,其丈夫王小波45岁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为作家王小波的遗孀。

扩展资料:

李银河与王小波结缘于小说。

当时,李银河大学毕业后在《光明日报》工作,她发表的文章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而王小波彼时是个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中途辍学的籍籍无名的街道工人。

李银河在无意间读到了王小波的一篇名为《绿毛水怪》的小说手抄本,文中流露的情感不禁令其惊叹还有如此与自己灵魂契合之人。

后来,她假借请教小波之父学问之名义登门造访,希望一睹真容,结果对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陋的王小波心生失望。

不曾想王小波竟对她一见倾心,就此开始了对她大胆而热烈的追求,期间无数书信往来,锲而不舍,动人至深。

王小波与妻子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在王小波生前与妻子银河的书信往来合集。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爱情的见证。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了两人之间的爱恋、生活、思想和情操,宛如一场动人的“世纪之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你就像爱生命》



夫妻关系。

《绿毛水怪》这本手抄本小说是李银河和王小波的媒人。

李银河和王小波初次见面,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点失望。后来有一次,李银河提出来分手,就是因为觉得他长得难看。那次把小波气了个半死,写来一封非常刻毒的信,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结果就这样,心结打开了,他们又接着好下去了。

李银河妈妈对小波不看好,有一个原因就是嫌他长得丑,有点拿不出手。后来妈妈的闺蜜宋阿姨见到小波之后,跟妈妈说:“孩子一点也不丑嘛,不错嘛。”李银河妈妈听了才松了口气,不再反对了。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李银河一个人。李银河这一生仅仅因为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又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王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李银河的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就是最好的报酬。

扩展资料:

李银河和王小波的媒人-《绿毛水怪》:

《绿毛水怪》收录王小波的经典中篇小说,小说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1977年,二十五岁 ,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当时在王小波朋友圈中传阅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是二人相识的契机。在公园的长椅上,老陈向“我”讲述了12年前,小学五年级的陈辉和杨素瑶,2个“怪人”,从相识到相恋到分别,惊世骇俗又感人至深的爱情。

小说中显现出来一个美好的灵魂,对李银河的灵魂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李银河当时心中暗想:这是一个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人,自己和这个人之间早晚会发生点什么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李银河:我和王小波的爱情真相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夫妻关系。

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王小波和李银河没有孩子,他们结婚前就商量好,两人的世界就已经很丰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为纽带。


李银河和王小波(她与王小波的爱情事)
但李银河的心跳一直特别快,好像隐隐觉得有什么事。从机场往回赶的路上,接她的人说,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个诗人。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害怕不害怕都一样。”王小波曾在一段访谈里说。李银河认为,王小波对生命的看法,是明明知道短暂、要失去,但是在失去它之前,要让一切都发生,要尝...

王小波为什么那么爱李银河?李银河的哪些特质吸引了王小波?
当得知李银河还是单身时,他就展开了猛烈的追求,给她写情书,将情书写在五线谱上。王小波因长得丑被李银河嫌弃 我和王小波初次见面,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点失望。后来有一次,我提出来分手,就是因为觉得他长得难看。那次把小波气了个半死,写来一封非常刻毒的信,说:“你也不是就...

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与李银河之间的爱情书信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关于王小波,李银河,我都不甚了解。对于他们唯一的印象大概就是高中时不知从哪儿看到的两句话。王小波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来看。李银河说,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当时的我只是觉得王小波的话很有寓意,...

王小波李银河爱情故事
在每次给李银河的情书里,王小波都会呼喊李银河的名字:“你好哇,李银河。”一个“哇”字,活泼善良,俘获了李银河的芳心。 Ⅵ 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堪称美谈,为何小波死后她会爱上他人 李银河王小波的爱情堪称美谈,小波死后,李银河是在大侠的追求和关爱下,渐渐从王小波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加上两个人十分谈得来,所以才...

赵医生说的王小波式的恋爱,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
李银河和王小波初次见面,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点失望。后来有一次,李银河提出来分手,就是因为觉得他长得难看。王小波急了,说了一句:“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去比一比。”那次把小波气了个半死,写来一封非常刻毒的信,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这样咱们不就扯平了。心结打开了...

李银河是谁?做什么的?
4月,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李银河言行录: 作为一名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近年来有众多的言行惹人注目。 ·2005年6月,针对都市白领族的“闪婚”,李银河表示支持。 ·2005年7月,指出国学应该研究,但前提是批判。 ·2005年12月,李银河“广州婚前性行为达86%...

王小波的人物介绍和他的生平经历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 3月,《王二风流史》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收入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45岁。 妻子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李银河与王小波做同性恋群体社会研究时,都去了哪些地方调查?
他们具体去了哪些地方不知道,但是应该是从北京开始的,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王小波会跟“线人”接头后进入男厕所拍摄男同性恋群体的约会实况。以下是王小波对他们的调查的总结和建议:“从1989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个对中国男同性恋的研究,几经波折,终于得到了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圆满...

王小波: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
1997年 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享年45岁。小波的情诗:英年早逝的王小波,被称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另类”的作家,有评价说他是中国白话文的第一把手,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和风格贯穿作品。1977年,李银河已大学毕业,在《光明日报》社做编辑,而王小波还是个街道工厂的工人,两人第...

王小波的生平还有他是怎么死的?
1958年, “大跃进”运动给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从他的一些杂文和小说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龙路小学读书。1968年,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处女作《地久天长》的灵感来源。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

林口县13572009086: 关于王小波之死 -
秘马金固: 你误解了,他们很恩爱的,王小波死的时候李银河在国外... 小波好象身体一直不好,他从云南回北京就是因为生病. 小波一直很忧郁,这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可能是由于他过于理想化了,现实世界让他很失望吧!

林口县13572009086: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在痞子堡大学认识的吗 -
秘马金固: 结婚前: 小说为媒 多年前云南山寨的夜晚,一个 16岁少年借着月光用蓝墨水笔在一面镜子上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他是王小波. 小波上小学一年级时,和小朋友一起赶邻居的鸡玩,不小心把鸡给撞死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没...

林口县13572009086: 李银河和王小波在“性”上谁受谁的影响? -
秘马金固: 李银河影响王小波,在他们通过绿毛水怪结缘,小波给银河写五线谱情书,最终走到一起过程中一切证明小波是个有些理想化的人,王小波和李银河在1980年结婚的,你看他在此之前的作品,尤其是杂文在性方面是很浪漫,理想化的,还没有见到先锋主义的影子.婚后的杂文关于性的认识就开始走在了前列.李银河对于同性恋的研究过程,常常要找小波帮忙,我很早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段,说让小波装成同性恋去约会,结果小波长得丑,男同志都看不上他云云.毕竟银河是号称什么什么家的人,王小波是一个骑士.

林口县13572009086: 王小波和李银河博士是什么时候结婚的? -
秘马金固: 1980年元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王小波28岁,正在大学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

林口县13572009086: 李银河为何没有参加王小波的葬礼? -
秘马金固: 怎么会没参加呢?俩人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好啊,如下: ---------------------------------------------------------------------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王小波送李银河赴英国,在机场临别时,他用力搂了一下她的肩膀作为道别.可她万...

林口县13572009086: 李银河对王小波的影响是怎样的 -
秘马金固: 李银河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很有担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也很有争议,她对王小波的影响,在生活中怎样与我们无关,在作品中怎样题主还不让说,我认真想了想,王小波人走了快二十年,他的作品影响力依然不见衰减,李银河近些年引起的一些争议话题,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信息的膨胀而逐渐消散,等到他去世三十周年、五十周年,我希望也相信,人们谈论和研究的只会更聚焦于作品,而不是无关的花边.

林口县13572009086: 关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
秘马金固: 王小波在写在五线谱上的那封信上写道: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李银河在回信中写道: 我看过一百本小说,也许还要多,但是这句话是我生平见过的最美的一句. 淡淡的语句,却是最美的情话. 他们拥有一段完美的爱情,我想仔细的读读这本书,在我们不再相信爱情的年代,看看别人拥有的完美.

林口县13572009086: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是著名的文学家吗 -
秘马金固: 她不是文学家.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最著名性学家,自由女权主义者,社会学家. 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林口县13572009086: 爱你就像爱生命的内容简介 -
秘马金固: 王小波是一个既浪漫又专情的人,他写给妻子李银河的书信一直以“网络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每一篇都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李银河个人的感情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被收藏的书信数量不多并且比较零散,许多读者引以为憾.《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国内首次成书的王小波李银河书信独立版本,书中收录的情书篇幅比过去公开过的书信多出一倍 .

林口县13572009086: 王小波和李银河有没有小孩 -
秘马金固: 没有孩子,李银河在书中提到过原因.简而言之就是准备多抽时间做些正事,养孩子麻烦.但是对于李银河来说,这肯定是个遗憾,所以后来领养了一个孩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