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向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通过史实记述,有所取舍有所褒贬,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成一家的史学理论学说。

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口,这是他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见于《史记》之《太史公自序》。

扩展资料: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司马迁之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之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素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何为“究天人之际”?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间种种行为可与“天”显示的种种灾祥相对应: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天便降祥瑞;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天便降祸殃。而在司马迁那里,“天”是无意志的。

“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说的人是谁?他撰写的名著在我国历...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他以此激励自己,表示要继承古来贤圣的做法,“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史记》共130篇,始于黄帝,而至汉武帝止。这部史书是...

司马迁的简介
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史记>中的<建陵侯>的全文翻译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伯夷列传》翻译
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

张良受书翻译
(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二、原文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

司马迁的生平简介
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古文翻译《史记·项羽本纪》
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原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含义是什么? -
移媚金尔:[答案] 这是司马迁本人说的,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见于《史记》之《太史公自序》. 第一句说,通过史实现象揭示本质,探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 通晓从古到今的社会的各种发展演变,进而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道理 ...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意思 -
移媚金尔: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意思 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 http://wenwen.sogou.com/z/q715609281.htm 《太史公自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用它...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如何理解《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意图 -
移媚金尔:[答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 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通古 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 人的关系.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是战国...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如何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移媚金尔:[答案] 想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 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通古 今之变”,是认识历...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选自《史记》吗? -
移媚金尔: 《太史公自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此句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并不是出自史记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成一家之言指的是什么? -
移媚金尔:[答案]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古今分别指什么,成一家之言,又指什么 -
移媚金尔:[答案] 司马迁在其《报任安书》中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史记...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司马迁的理想是什么 -
移媚金尔:[答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其实这部书就可以视为他的生命,甚至比他生命更重要,支撑他坚持写完《史记》也就是这个信念,这个理想. “通古...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指的是司马迁的《 》,又称《 》 -
移媚金尔:[答案] 《史记》《太史公书》

冷水江市1377132761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
移媚金尔: 胡夫金字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