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谦下,利万物而不争

作者&投稿:乌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若冰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用水、江海等里做比喻,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必然“上善若水”。

在第六十六章里又以江海的虚心谦下来阐述统.治.者如何对待民众,及“大者宜为下”的道理。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

直译:

理解感悟:

江海之所以能汇百川而成为水域中最大最宏伟的存在,是因为它们善于把自己放在最低下的位置,所以能成为水域之王。

我的理解是,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要有无数的小河、溪流源源不断地涌来。

大江大海的水本来不是它们自己产生的,而是由上游的无数的小河、小溪汇集而成,也就是江海要有细流的支持。

其二、江河要有包容,懂得与小河、溪流共存。

没有小河、溪流的水就没有江海的充盈,俗话说:小河无水大河干;而江海如果没人包容之量,也不会成为海洋。

其三、符合自然规律。

海洋处于地势低的位置,小河、溪流的水才得以流淌汇集于此,符合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水自然而然的往江海留,江海之所以大是因为符合客观规律,而不是江海主观上想变大,强行让其他水域的水往自己这里流。而水是江海和细流的本质,江海要符合水的本质规律。

通过以上三点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领.导.者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和拥戴;

第二、领.导.者对民众要有宽厚、包容之心。要保证民众的利益,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与拥护;

第三、领.导.者的作为要符合利益流动的规律,人们的利益总是流向那些支撑和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地方,利益流动的本质规律是不同种类利益的相互交换。

做到了以上三点,也就实现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所以,足见包容是多么重要啊!

想到海洋的包容,让我们首先想到太平洋,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积的70%都是被海洋包围着的,而太平洋又是海洋里面面积最大的洋,所以太平洋是名副其实的“百谷王者”。

这个“百谷王者”充满神秘,令人向往。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大概拥有70多亿人口,这听起来好像特别多,但是我们人类却只是所有生物的冰山一角。地球上94%的生物都是水生生物,对它们来说,人类只是比较罕见的陆地生物,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生活在水里。

作为地球的统治者——人类,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其实是少之又少,科学家认为人类对于海洋的理解不超过5%。

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我冥想着自己来到太平洋上。

太平洋,真真正正地称得上无边无际、天水一色。

蔚蓝色洋面宽广平静,一群群海鸟翱翔于海面之上,时而高飞,时而掠过海面,给平静的大洋面增加了许多灵动,偶尔有巨轮经过,惹得海鸟们飞行追逐,给这无边无际的水面带来许多生机。

都是海洋看似平静,但也是暗流涌动,那么太平洋海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决心潜入大洋底面,看看位于我们东侧的这个大洋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于是我穿个最先进的潜海服往大洋深处游去。

潜到水下30米左右的时候,发现了美丽的珊瑚礁,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珊瑚礁漂亮极了,有点晶莹剔透,有点奇形怪状,各色的鱼儿在珊瑚礁之间穿行,好似一群群蝴蝶穿行与花丛中,让人目不暇接。

潜到洋面以下100米左右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怪物,身长大约有七八米长,长着章鱼的头和爪,着应该就是古代广为流传的海怪——太平洋巨型章鱼。

它似乎对我很友好,不断的向我挥动着长长的爪子,似乎在向我这个“怪物”招手致意。

告别大章鱼,我继续下潜。

当下潜到海平面200米左右时,海底的光线越来越微弱了,我只能依靠潜水服上的灯光来照明。

潜到海300米——500米的时候,我遇见了,甘氏巨螯蟹,它们体型很大,超过了4米,腿特别长,脑袋又很小。我想着要是把它们清蒸一下,该十分美味吧。

我一鼓作气,一下子潜到海平面以下1000米,这里已经没有一丝自然光亮了,周围一片漆黑,甚至连生物都变得非常稀少了。

只偶尔看见几只革龟,和一种非常可怕的鲨鱼——哥布林鲨鱼,我知道这种鲨鱼十分的厉害,于是赶紧启动隐身模式 ,以躲开不必要的麻烦。

我现在潜到海平面以下3000米了,已经进入到了深海带了,这里的水温极低,大概只有1到2度吧,非常冷,好在我的潜水服能够自动调温,才不至于很冷。

这里几乎看不见鱼类,只有有一种超大的动物生活在这里,它就是抹香鲸。据说它也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鲸鱼,主要食物的来源就是大王乌贼。

下潜到这么深的海域也是为了捕食大王乌贼。据统计,每年抹香鲸要吃掉500万个大王乌贼。

海平面以下11000米,这里就海沟的最深处了,已经没有生物存在,一片荒芜,就像月球表面一样。

常言道:高处不胜寒,这深处也是不胜荒凉!

在返回洋面的途中,我一边游一边看着潜水服上的电子屏显示的太平洋里的生物物种简介:太平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

在大洋表层大量繁殖着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在热带有褐藻、绿藻及多种细藻。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众多水藻为近海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繁殖多种软体动物、软体虫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以及珊瑚虫等,并出产大量鱼蟹。在岛屿和滨海带是海鸟的栖息地。大洋中有不少兽类,如鲸、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獭等。

这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不仅具有纳百川的胸怀,还是一个天然大宝库,有着“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品格。

(注:,侵删)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由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居则止于至善,故曰善地。心则渊静深默,...

什么是上善若水?
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大概是: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柔顺,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

水有谦下之德木有什么德?
水有谦下之德木有什么德?水有谦下之德,木有尚上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短长。树木具有力争上游、倔强挺立、百折不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

老子的七善原则是指?
老子提出做人七善,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要谦让;心善渊,要宽容;与善仁,要善良;言善信,要诚信;正善治,要正直;事善能,要展现自己;动善时,要把握机会。 老子对“七善”的论述是建立在“水”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上善若水,上恶亦如水”何解?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呀???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话,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U第四声)故几于道。”“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说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

老子的故事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子问:“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

大爱无言,下一句是?
爱善渡万物而不鸣。原文: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白话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

《道德经》以水喻道:静而不争,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你觉得呢?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够滋润万物,生养万物,兼利天下,使万物受益。水善利万物,又不望回报,有无私的善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甘于下流,能够安处于卑下的位置,像深渊一样虚怀若谷。水唯能下方成海,因为它能谦下,所以能够汇集成大海。它...

尉氏县1355813838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 -
司郑牛黄:[答案] 简介:“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处是这样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上善若...

尉氏县13558138384: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 -
司郑牛黄:[答案]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通俗地讲: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样,因水能够与万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协,所以不会强硬地跟万物相争,还能处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显,甚至人人都不愿意去的低下...

尉氏县13558138384: 群德行如水,吾念求之至善也!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 -
司郑牛黄:[答案] 是翻译这句话吗?若是翻译,我只能翻译到这个样子,希望帮上你~ 德行就像水一样,我希望到达它的最高境界!老子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尉氏县13558138384: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什么意思? -
司郑牛黄: 意思: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出自《老子》,作者为老子.

尉氏县13558138384: 为什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司郑牛黄: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尉氏县1355813838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司郑牛黄: 简介:“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出处是这样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

尉氏县13558138384: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到. -
司郑牛黄:[答案] 出自老子《道德经》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

尉氏县13558138384: 什么是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和它的含义? -
司郑牛黄:[答案]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

尉氏县13558138384: 厚德载物.”这句话的出处和原文是什么?怎么解释它的意思?
司郑牛黄: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尉氏县13558138384: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横刀断水,水更流” -
司郑牛黄: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出处】老子 《道德经》 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