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①(节选)》原文鉴赏

作者&投稿:栋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先秦散文·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①(节选)》原文鉴赏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宠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市③,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入,竟不得见④。



【注释】 ①储说:聚积说明理论观点的传说故事。《储说》分为内外。《内篇》又分上下;《外篇》分左右,左右各分上下。《内储说》上下篇附有标题,上篇名“七术”,列举执驭臣下的七种方法和手段。 ②质:人质,此指作人质。邯郸,赵国的都城,位于今河北邯郸西南。 ③去:距离。于,比。 ④竟:竟然。



【今译】 庞恭和太子将往邯郸作人质,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不相信。”“两人个说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不信。”“三个人言街上有老虎,王相信吗?”王说:“我相信这件事了。”庞恭说:“街道上没有老虎是明白不过的,然而经过三个人一说就真的以为有老虎。现在邯郸离魏国要比这里离集市远得多,非议我的不止三人,希望王能明察他们的话。”庞恭从邯郸回来,竟然没有受到魏王的接见。



【集评】 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语意顿挫,跌宕伤感。”(按,指“夫市之无虎”四句。)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市虎’后世袭用,终成套语,要之真个美谈。”



【总案】 写三次人言,不厌其烦,用心良苦。庞恭后一段话四句,一句一转,忧心忡忡。伤感的语气,意在说明众口铄金的道理。事理昭然、情意恳切的临行别辞,却没有在魏王身上起到免疫力的效应,问题没有出在庞恭所打的预防针是否值得怀疑,而是人言可畏,片语成谗的恶草就是在脊薄的土壤上也能丛丛滋长。“竟不得见”四个字的冰冷面孔,把一通苦口婆心晓理动情的忠告冲得净光。

董阏于为赵上地守①,行石邑山中②,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③:“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有入此者乎④?”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⑤?”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⑥:“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注释】 ①董阏(yan音淹)于:晋国赵简子的家臣。上地,位于今山西省东南部。守,郡守,郡的长官。 ②行:巡行。石邑,晋国地名,位于今河北获鹿县西南。 ③其旁乡左右:犹言“其旁左右乡”,居住深涧附近的人。陈启天《韩非子校释》:“左右,谓随行人员。” ④狂悖:精神失常。 ⑤彘:猪。 ⑥喟然太息:感慨长叹。 ⑦乾道本“治”下有“之”:据《艺文类聚》卷54引文删。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今译】 董阏于做越国上地郡守时,巡行石邑山中,见山涧幽深,石壁峭直如墙,深有七八十丈,因而问深涧附近居住的人说:“有人曾经掉进这个深涧吗?”回话说:“没有。”又问:“小孩、痴呆耳聋的人、精神失常的人曾经掉进这里吗?”回话说:“没有。”“牛马狗猪曾经掉到这里吗?”回话说:“没有。”董阏于感慨长叹说:“我能够治理好上地了。假如我对犯法的人严惩不赦,如同掉到深涧而必定死去,那么就没有人敢触犯法令,怎么会治理不好呢?



【集评】 明·孙月峰:“有波有态。”(见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严之者实仁,缓之者却仇,缓急之微,悟之者千古几人乎!”



【总案】 韩非是高擎严刑猛政的法治主义大旗的激进者,所谓“治之无赦”,与其说是郡守的一时领悟,毋宁说当是作者矢志不移的一贯主张。作者写山涧,句短气劲;“尝有入此者乎”不厌三出,主语则更换三次。范围愈来愈小,换言之,“莫之敢入”的范围就愈来愈大,语语狠重,欲以“法网”,恢恢一切。以峭劲语写“莫之敢犯”的峻法,文副其事,相得益彰。其人倔强自信的性格和其文“紧峭深刻,廉劲而税达”(粱启超语)的风格都得到极好的展示。如快刀斩乱麻的“无有”,重叠三次,犀利中蕴含隽永的意味,显示出精明的思想家睿敏的智慧。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②,宣王说之③,廪食以数百人④。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齐宣王:名辟疆。竽,竹制笙类乐器。 ②南郭:复姓。处士,不做官的读书人。 ③说:通“悦”。 ④廪(lin音凛)食:由官仓供给粮食。廪:谷仓。以,按照。



【今译】 齐宣王叫人吹竽时,必须使三百人一齐吹奏。南郭先生请求为宣王吹竽,宣王喜欢他的请求,按照那几百名乐师享用的公粮待遇接待他。齐宣王死了,齐滑王即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他们独奏,南郭先生就逃走了。



【集评】 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综核之则无真竽矣。”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处士逃’一句,使人喷饭。”



【总寨】 “滥竽充数”的熟语是从这则故事凝结而成,浓缩得准确生色。可是它的原体却写得极为平静,至于是真竽滥竽,笔墨无涉。只知道这位南郭先生瞅着宣王好听大合奏机会,加入庞大的乐队,享有可观的薪俸。等到有了出头露脸的独奏时机,他却挟着铺盖卷儿悄悄地溜走了。经过一番“综核”——前后对照比察,原来是个冒牌乐师,等盲还要自告奋勇,就在于吃“大锅饭”不会在多少气力,甚至不花气力。故事虽然不露声色,末尾的“逃”字却兴致勃勃地指示我们:这一盘“滥竽充数”的小菜颇可品尝。




《先秦散文·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原文鉴赏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②,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③,必有下人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⑤;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⑥,我又不...

《先秦散文·韩非子·难二(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韩非子·难二(节选)》原文鉴赏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①,三日不朝②。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③,公胡其不雪之以政④?”公曰:“胡其善⑤!”因发仓困赐贫穷⑥,论囹固出薄罪⑦。处三日而民歌之曰⑧:“公胡不复遗冠乎!” 【注释】 ①耻之:以之为耻。 ②不朝...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文体特征 《韩非子》...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出自哪里?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出自《韩非子·六反》。意思是:贪念如同野火一样,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形成燎原之势;欲望就好像江水一样,如果不加以遏制就会掀起滔天巨浪。《韩非子·六反》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著作《韩非子》里面的一篇散文。该文批判了奸诈虚伪而无益于国家,却...

《韩非》文言文的译文
——《韩非子·难言》【题解】 《韩非子》是后人所辑录的韩非子的著作。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有口吃的毛病,但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之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

守株待兔出自哪里哪本书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近...

文言文韩非子.说难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节章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主旨 不要...

韩非的代表作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韩非可以说是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不过,韩非却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值得一提的是,韩非曾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外一个人就是庄周。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本书一共五十五篇,将近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之先秦诸子散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墨家 墨翟 《墨子》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墨子·尚贤上》)法家 韩非 《韩非子》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二、大学语文之先秦诸子散文练习题 寓言故事的数量具先秦散文之首的是(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用来比喻什么
再者事物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一个蝼蚁穴不能造成千丈之堤崩溃,但是千个、万万个就会毁坏大堤,所以,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出处: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喻老》原文: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

旬阳县19332177256: 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要有文言文的和翻译. -
任贞卡碧:[答案]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

旬阳县19332177256: 法家的用人之术都有哪些 -
任贞卡碧: 法家讲“权”“势”.后来得到发展(即有现实意义的)有外儒内法,帝王之术. 1、当权者要做持威严,高高在上(白龙化鱼为渔夫所伤).和下级保持距离 2、以权禄钓之(详见《六韬-文师》). 3、严刑峻法、人性本恶论.主张以惩罚来激励人. 4、君主绝对的威严,与对下级的生杀大权.主张杀下级以立威. 5、等等.(我也只知道这么多了)

旬阳县19332177256: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原文 六年级上 -
任贞卡碧: 有这篇吗?我也是六年级的,但是六年级上册应该只有伯牙绝弦这篇吧.伯牙绝弦的原文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旬阳县19332177256: 韩非子·内储说上 :言而有信的翻译
任贞卡碧: 《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1 主之所用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译文 君主所用的有七种手段,所考察的有六种隐微之情.七种手段:一是从多方面来参照观察,二是对犯罪一定要惩罚以显明威势,三是诚信奖赏以使受赏人能尽其所能,四是一一听取禀告并用禀告来督责下级,五是利用使臣下猜疑的命令来促使臣下谨慎从事,六是拿自己已经知道的情况去询问臣下是否虚伪,七是说些与本意相反的话做些与实情相反的事.这七种手段,是君主所用的.

旬阳县19332177256: 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之的意思 -
任贞卡碧: 现在邯郸离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比到市场远得多.原文翻译如下:庞恭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恭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恭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恭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旬阳县19332177256: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 -
任贞卡碧: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⑧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⑨立,好⑩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

旬阳县19332177256: 滥竽充数的意思 -
任贞卡碧: 原文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⑨使②人吹竽,必③三百人.南郭处士请④为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以⑥数百人⑦.宣王死,湣(min)王⑧立,好⑩一一听之,处士逃. 编辑本段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

旬阳县19332177256: 滥竽充数是古代的神话故事吗? -
任贞卡碧: 滥竽充数,是一句成语,是一个成语典故,不是神话故事. 滥竽充数,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竽充数》成语典故 原文: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齐...

旬阳县19332177256: 滥竽充数文篇 -
任贞卡碧: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旬阳县19332177256: 寓言的来源有哪些 -
任贞卡碧:[答案]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 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丰富的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