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帝黜御史 翻译

作者&投稿:军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求翻译~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或中元。河南新郑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隆庆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辅。六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入阁及首次下野
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高魁,成化年间举人,官工部虞衡司郎中。父亲高尚贤,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任山东按察司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至光禄寺少卿。高拱受到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稍长,即攻读经义,苦钻学问。十七岁以“礼经”魁于乡,以后却在科举道路上蹉跎了十三个年头,才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授任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升翰林侍读。三十一年(1552)裕王(后来的穆宗)开邸受经,高拱首被当选,进府入讲。此时皇太子已殁二年而新储未建,裕王与其异母兄弟景王都居京城,论序当立裕王,而世宗似瞩目景王。裕王前途未卜,朝廷上下,猜测种种、议论纷纷。高拱出入王府,多方调护,给裕王很大宽慰。
当时,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正互相倾轧,抵牾日著,高拱泰然往返于二人之间,未见有所厚薄。两人因高拱为裕王讲官,以后腾达有日,故也颇器重于他,有时甚至避让几分。时严嵩权势熏灼,丝毫得罪不得,高拱却不十分顾忌。一次他以韩愈“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诗句,调侃严嵩在见其乡衮、下僚时的傲态,严嵩听了不仅不怪罪,反而为之破颜。在严嵩、徐阶相与推荐下,嘉靖三十七年(1558)高拱迁为翰林侍讲学士。
高拱在裕王府邸度过九个春秋,于嘉靖三十九年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九年里,高拱讲授经筵,敷陈剀切,谨慎用事。裕王深受教益。二人建立了深厚的王臣、师生关系。高拱离王府后,“府中事无大小,(裕王)必令中使往问”,裕王还先后手书“启发弘多”、“怀贤”、“忠贞”等字赠赐。翌年景王入藩之国,裕王为嗣的地位开始明朗,因而高拱与裕王的这层关系,不仅使高拱的上司、同僚对他刮目相看、趋之若鹜,而且也奠定了以后他在政治上大大发挥作用的基础。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高拱升礼部左侍郎兼学士。次年改吏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詹事府事。他数次主或副主会试,所撰科举示范文章颇见称道。但一次在进题中“以字嫌忤上意”,几乎有所行遣。徐阶出面辩解,才使事懈。四十四年,景王在藩薨,裕王地位确立。高拱升礼部尚书,召入直庐,并以青词见宠,得赐飞鱼服。四十五年(1566)三月,由徐阶荐举,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高拱相貌瑰奇,为人豪爽有才略,又颇自许。甫入阁,即欲展抱负示才。当时世宗久居西苑,大臣率以召入直庐为荣,阁事有所不周。世宗因谕曰:“阁中政本可轮一人往”。首辅徐阶及“青词宰相”袁炜以不能离开世宗须臾为由,不去阁中办公。高拱对徐阶说:“公元老,常直可矣。不才与李(春芳)、郭(朴)两公愿日轮一人,诣阁中习故事。”李春芳虽早入阁,但对徐阶向来十分恭谨,“侧行伛偻若属吏”。郭朴与高拱同时新入阁,且都由徐阶荐举,似应对阶更为谦卑。拱却言直如此,徐阶“拂然不乐”。高拱与郭朴又同为河南乡曲,“两人相与欢甚”,徐阶知后也不悦,因此芥蒂渐结。未几,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奏劾高拱。先是高拱因年过半百膝下无子焦虑万分,遂将家移至西华门附近,直庐时常偷偷回家与妻妾团圆。一次听说世宗病情危急,高拱急忙把自己直庐内的书籍、器物等尽行取出。胡应嘉因此奏劾:“拱辅政初,即以直庐为隘,移家西安门外,夤夜潜归”,“皇上违和,正臣子吁天请代之时,而拱乃为归计,此何心也”。高拱大惧,幸世宗病笃,未加深责。但高拱以胡应嘉为徐阶乡人,其奏劾又是徐阶拟旨报世宗的,故疑胡应嘉受徐阶指使,增添了对徐阶的不满和怨恨。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世宗死,徐阶与自己的门生、刚充当裕王府讲官的张居正密草遗诏,却不与同列谋议。诏下,高拱、郭朴惘然若失。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却对遗诏浑然不知,因而与徐阶构怨更深。穆宗即位后,徐阶以硕德元老仍居首辅位,旋又引张居正入阁,高拱心不能平,在论登极、赏军事、去留大臣是否请上裁决等问题上,数与徐阶抗争,矛盾日趋表面化。隆庆元年正月,胡应嘉谪外,言路认为出于高拱指,于是群起交章攻之。给事中欧阳一敬奏劾尤力,将高拱比作蔡京。高拱怒甚,请徐阶拟旨责杖奏劾者,徐阶不应。高拱被迫求退,穆宗不允。徐阶屈于皇帝的意思,也拟旨慰留,但绝无谴责言官,高拱越发生气,一次公开在阁中与徐阶舌战。高拱攻击说:“公在先帝时导之为斋词以求媚。宫车甫晏驾而一旦即扳之。今又结言路而逐其藩国腹心之臣,何也?”诘问之势汹汹。徐阶徐徐辩答曰:“夫言路口故多,我安能一一而结之,又安能使之攻公。且我能结之,公独不能结之耶?”他又说,我并非是背叛先帝,以遗诏让先帝自责是为先帝收人心……。至于斋词一事,徐阶坦认“因我罪”。但他反问高拱:“独不记在礼部时,先帝以密札问我:‘拱有疏,愿得效力于斋事,可许否?’此札今尚在!”高拱顿时“颊赤语塞”,打了个败仗。但高拱并不甘心,他以徐阶子弟和家人在乡里横行不法事攻讦徐阶,并授意门生齐康劾徐阶。徐阶疏辩乞休。当时徐阶正因遗诏复起世宗时被谪诸官而受到部院大臣、科道言官的感恩拥戴,权势灼热,故言路交章请留徐阶,还集体去徐阶第敦劝视事,另外极论齐康、高拱罪状,甚至群集阙下,吐唾辱骂齐康、高拱。三月之内论劾高拱的奏疏竟多达三十余份,高拱不自安,连疏十二,称病乞休。穆宗挽留不能,遂准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衔回乡养疾,遣行人护送。齐康则坐黜外调,郭朴不久也乞归回里。
重为台辅,政绩斐然
隆庆二年(1568)七月,徐阶致仕。第二年张居正与太监李芳等合谋,奏请复起高拱。是年十二月,冷落了一年多的高拱接旨后,不顾腊月严寒,日夜兼程,直奔京城,以大学士兼掌吏部重新登台。言路原多与高拱有隙,故人多不自安。胡应嘉闻高拱复出,惊吓破胆而亡,欧阳一敬也在解官归田途中郁郁而死,一时人心惶惶。高拱通过门生腹心散布言论,安抚言路诸官说:“华亭有旧恩,后小相失,不足为怨。”“拱当洗心涤虑,以与诸君共此治朝”。言之凿凿,颇为大度,于是人心稍安。
高拱再度上台后,尽心国事。他“为人有才气,英锐勃发”,办事操切,又不迹常规,在吏治、筹边、行政等方面多所建树。当时高拱以内阁兼领吏部事,责任重大。他“晨理阁事,午视部事”,十分勤勉。他认为吏部职在知人,但真要了解一个人、用其长处并非易事。当时官场士风颓败,为官只是猎取高崇,“权势烜赫者则羡之,正色直言,谪贬蹭蹬者则轻之”,全不以行为品德为准。因此造成官场“理不明,气亦不振”,官吏以奔趋、巧媚为能事的局面。对此,高拱到任不久即在吏部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察制度:“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每月汇集一次,交吏部由高拱亲自过目。到年终将册籍全部汇总吏部,作为官吏黜陟的依据。天下大治,必须广选人才,高拱看到天下科贡占七成,制科仅为三,但朝廷重制科而轻科贡,他以为“崇其三而弃其七”是失措之举,应该进士、举人并用,惟贤是视,量才录用。但举人就选,他又主张“其年貌五十以上者授以杂官,不得为州县之长”,因为州县之长是地方父母之官,责任艰重,必须精力旺盛者才能承担。他又认为,国家必须广蓄人才,到了要用时才去寻觅称职的人,那是来不及的,于是提出备才之说:“今于紧要之官,各预择其才宜于此者,每三二人置相近之地,待次为备。一旦有缺,即有其人,庶乎不乏。”他还公开招贤,明令选司,“凡有所缺,悉揭诸门外,使众见之”,各有司可以荐举人选。过去吏部推升官吏,只少数人事,十分隐秘,高拱尽反其道,说:“堂有侍郎,司有员外,疏皆列名而事不与闻,何居此,不过欲行其私耳。吾改其是。”他叫人抱牍至后堂,命人当众揭牍,“即冢宰欲有所上下不能也”。对于被黜官员,高拱必亲“告以故”,黜者“无不慑服”。当时马政、盐政被视为闲局,朝廷轻之,因而失人废事,使“善政无闻”。高拱体察下情,知马盐二政官处远方贫薄苦寒之地,自是艰辛,遂提议改本省廉谨有才者任之,并宽其交纳之额。如遇优异,则超等擢用。其官重,马、盐二政当自修举,利于国家。高拱还制定和采取了旨在加强考察人才、选拔人才的许多制度和措施,“开王亲内转之例,复一甲读书之规,正抚按举劾之差,核京官考满之实,分进士讲律之会,定进官升授之条,议有司捕盗之格”。这些都得到穆宗的准旨,得以实施。于是使朝廷上下、各类官员中出现了人人激奋的新气象。依照明朝旧例,内阁辅臣,“若兼领铨选,则为真宰相,犯高皇帝厉禁矣”,但高拱先以阁臣、后以首揆掌吏部事三年之久,虽犯忌有非议,但成绩斐然,利在社稷。
隆庆年间北方蒙古鞑靼俺答部依然不断入扰,边患成为朝廷沉重负担。作为内阁辅臣,高拱也将筹边视为己任。嘉靖后期,徐阶曾对严嵩秉权时造成的边防溃败有所匡补,选用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将才赴边御敌,又饬厉地方有司加强守备,与将校通力合作,但积重难返,一时边防犹人力财力不足。高拱治宿弊,便首先把眼光放在边防用将用人方面。兵部历来只设侍郎二员,协理部事,由于公务繁忙,他们平时很少巡阅边务。但一遇边方总督缺员,他们倒要前去顶补。若抽身不出,还得请移他官。去者都不谙边务,常使事倍而功半。于是高拱提议在兵部添设侍郎二员,主要巡阅边务,了解下情,做到对边方险隘、虏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都非常熟悉。这样边务有人专管,总督员缺,也可即刻往补。高拱认为“兵乃专门之学”,但现在兵部系统用员往往“不择其人”,优秀官员将才又常常迁为他官,为此特请准兵部自己选将备才。他提出:储备本兵,当自兵部司属始,边将由兵部司属往任。选得有智谋才力者,不得随意他迁。侍郎、总督应经常对换,使他们熟悉彼此情况,一旦尚书员缺,即可顶任。这确是一项加强兵备的良策,颇得穆宗赞许,后来“边方兵备督抚之选,皆于是取之”。高拱还访得边方之官,长年镇守边卫,“涉历沙漠”,“出入锋镝”,可他们的俸资待遇和升擢提拔,都与内地处和平环境者同,“甚者且或后焉”。他以为这极不合理,建议对边臣应特示优厚,“有功则加以不测之恩,有缺则进以不次之擢”,使功名常在人先,其他官员不得与之相争。对边臣中久卓成绩者更应体恤、厚加优抚,定期给假令回署休息,“使其精神不疲,而知慧不竭”,如此“以勤王事济必多得”。在加强边防将帅力量的同时,高拱与徐阶一样,也看到边沿地方有司在防卫上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充任这类边沿地方官的,不是杂流,便是迁谪者。朝廷对他们不关心不体察,待遇极差,所以他们没有上进心。而“边方有司,有疆埸之责,才者忧惧不堪,即优礼而鼓舞之,犹恐不振”,高拱于是“请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兼通武事者,调用有能保惠困穷俾皆乐业者”,充任边方有司,以三年为期,比内地超等升迁。若有军功,不次擢用,总之,“惟以治效,不循资格”。这些都有力地鼓励了戍边将帅和边方有司的进取心。
高拱办事有胆有识。当时接徐阶任首辅者为李春芳。李春芳为人宽厚,居政持论平,不事操切,虽无失措之举,却总显得气魄、才力不足。高拱仗己是穆宗腹心之臣,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发挥了李春芳起不到的作用。隆庆四年(1570)八月,北边有警,高拱以尚书陈希学、曹邦辅,侍郎王遴各率师背城列阵以待;以京尹栗永禄、南都御史护守山陵;又起御史刘焘在天津守通粮,而以总督王崇古、谭纶专征剿无内顾;以侍郎戴才理军饷。由于布置周密,防范严谨,蒙古兵未敢入犯。
十月,俺答孙子把汉那吉因与祖父发生冲突,率所属阿力哥等十人前来求降。巡抚方逢时、总督王崇古主张受降。奏上,朝议纷然,多以为敌情叵测,不能贸然收留把汉那吉。高拱与张居正却一致支持王、方意见,请奏穆宗加封那吉指挥使,并“厚其服食供用”,以诚相待,结得其心,穆宗准旨。接着高拱又命边臣让把汉那吉穿锦衣、坐华车、骑好马,前呼后拥在街市行走。俺答得晓明廷厚待其孙,深受感动,遂决意与明朝和好,请封贡之事。此议一起,朝廷上下有如鼎沸,反对派援引宋朝讲和之例,力言不可。高拱先利用考察科道之机,将极力反对与俺答结好的叶梦熊“降二级,调外任”,以息异议。他又发内阁旧藏成祖封瓦剌、鞑靼诸王故事,拣发兵部。并说以己求人机在人,以人求己机在己,现在虏求于我,主动权在我,应该允许。他还说,这次俺答请贡,“较之往岁呼关要索者万倍不同”,“故直受而封锡之,则可以示舆图之无外”。这种将蒙古与中原看成一个整体的观念,比仅图边安的想法又高一筹。高拱批评反对派:“彼哓哓者岂为国筹利害哉?徒念重大,恐有不效,留为后言耳!”遂无敢复言者。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其他各部首领也分别封为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有差。八月,明廷又准与俺答互市。
时陕西三边总督以该边不同宣、大,不欲通贡互市。高拱拟旨切责。不久陕西三边也开贡市。“数月之间,三陲晏然,曾无一尘之扰,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熄烽而安枕”,从此基本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鞑靼各部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在满朝争议的情况下,穆宗能如此迅速、圆满地解决这一先朝遗患,与高拱等的着力赞襄是分不开的。在议贡过程中,主通贡互市的总督王崇古曾以人言求去,高拱知后,一面在朝廷力称崇古议,一面抱病修书崇古:“惟公安心畅意,始终此事,不必更怀忧虑”,使崇古受到极大鼓励和宽慰。方逢时因封贡事曾面会俺答下人,遭人弹劾,说他“辄通寇使,屏人语,导之东行,嫁祸邻镇”。高拱力斥其谬,“抚臣临机设策,何可泄也”,保护了方逢时,使他免受贬谪。穆宗以拱“殚忠远谋,劳绩可嘉”,进高拱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改兼建极殿大学士。
封贡事既成,高拱犹居安思危,担心边方兵将因无事而疏怠偷安,再坏边备。他一向主张“不恃人之不吾犯,恃我不可犯;不恃人之不吾欺,恃我不可欺”,强调自强。于是再上疏,“请每岁特遣才望大臣四出阅视,以今视昔,钱谷赢几何,兵马增几何,器械整几何,其他屯田盐法以及诸事拓广几何”,明白开报,若比往昔有所增益,则与过去战时擒斩同功论赏;如果只保持以往水平,则罪如失机论处。上嘉纳之。兵部遂一一制定具体措施行之。
以后的几十年中,西北边境始终安定,无大扰,此亦高拱一大政。
高拱在南方两广、云贵边事上亦颇多建树。隆庆初,广西古田壮族人韦银豹等据寨反明,有司多次往抚剿,均不效。高拱再起,荐殷正茂为总督往剿。正茂任法严、善战,但性贪。高拱说:“吾捐百万金予正茂,纵乾没者半,然事可立办”。其实,他在用正茂的同时,已着眼于提擢、培养本省人才,在两广郡县中“多除制科,宽其荐额,勿拘成数”,引导民风向上。不久,果然“乱民乐业而向化矣”。时人都以高拱为善用人。隆庆四年,贵州抚臣告土官安国亨叛,请进剿。高拱不轻信是言,经深入察查,知“国亨非叛,而巡抚者轻听谗言以幸功也”,便专派员前去安抚释嫌,避免了一场兵戎相加。
专横招物议,逐归田里
高拱励精图治,不数年内,政绩卓然,自是一面。但他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很是专横跋扈,这是他的另一面。正是这一面,造成了他与同僚的仇隙不合,以致招来物议,酿成了以后被逐的悲剧。
先是四年七月,曾也是裕府旧僚的大学士陈以勤,因与高拱有小嫌,又见高拱在内阁不可一世,恐终不为所容,便激流勇退,引疾罢去。不久,掌都察院大学士赵贞吉因高拱挟私憾考科道,上疏请止。高拱不悦,与之相倾,嗾门生、给事中韩楫劾赵贞吉庸横。赵贞吉也抗章劾拱。穆宗眷高拱竟令赵贞吉致仕。赵贞吉曾因高拱以内阁掌吏部,权如真宰相,请李春芳谋与掌都察院,以遏高拱权,李春芳许之。赵贞吉去,李春芳自不安,李春芳又曾因徐阶事与高有隙,遂于五年五月乞休归田。高拱接任首揆,越发趾高气扬。时殷士儋甫入阁辅政。士儋亦高拱裕府同僚,因不曲事高拱而久不得擢。后取中旨入阁,高拱不悦。后有人劾高拱心腹张四维,高拱疑殷士儋指使,又嗾韩楫相胁。殷士儋不能忍,在内阁当面诟拱:“若先逐陈公,再逐赵公,又再逐李公,次逐我。若能长此座耶?”说罢竟挥拳击高拱。五年十一月殷士儋也被驱出。这样,旧辅除张居正外,悉被高拱排斥一净。高拱位居极品,颐指气使,专擅国柄。
然而高拱心中总有一段未了的宿怨,即对当年轰他出京的徐阶及其诸言官耿耿于怀。隆庆四年四月,他因海瑞当年劾他的旧怨,将海瑞从应天巡抚调南京清衔。不久,又并其职,逼海瑞“谢病归”。他还“尽反阶所为,凡先朝得罪诸臣以遗诏录用赠恤者,一切报罢”。四年冬,刑部、大理寺例谳狱,本与高拱无关,他却“自以意请朝审主笔”,且说“上命我视吏部,部事皆吾事,第须得情耳”。其实是专为王金一案改谳。王金是世宗时方士,被徐阶逮下狱,法司论以子杀父律当剐,高拱为之辩解不懈,后以减戍免死。原内阁有专办中书事的诰敕房,序班十人。高拱起复后,十人久次考满当迁,但因他们是徐阶下属,高拱不予理睬。十人求上门去。高拱诡笑说,“吾即有应,必不令若曹有侏儒之羡”,及令下,十人皆对品外调,为边远仓大使。只此一斑,可见高拱栽人之巧。虽如此,高拱犹不解恨,“专与阶修部,所论皆欲以中阶,重其罪”。徐阶致仕后,在乡里大治产业,还听任子弟横行乡里,引起当地百姓的憎恨。高拱亲自进疏论徐阶:“原任大学士徐阶(放归后),当阖门自惧、怡静自养可也。夫何自废退以来大治产业,黜货无厌,越数千里开铺店于京师,纵其子搅侵起解钱粮,财货将等于内帑,势焰薰灼于天下”,甚至还“故违明旨,(令人)潜往京师,强阻奏词,探听消息,各处打点,广延声誉,迹其行事,亦何其无大体也”。接着高拱“嗾言路追论不已”。隆庆五年,高拱起复原苏州知府蔡国熙为苏松兵备副使,以蔡国熙与徐阶故有小隙,授意他,穷治徐阶及子弟,“阶三子皆就系,拟以城旦,革其荫叙,入田四万亩于官”。徐阶狼狈不堪,无奈之中,只得向高拱俯首,“从困中上书拱,其辞哀”。此时,张居正也以阶事“从容为拱言”,暗示他衡量利弊。高拱见徐阶大势已去,不无欣慰。一箭之仇既报,便豁然大度,修书徐阶,称“今以后原与公分弃前恶,复修旧好,毋使借口者再得以鼓弄其间”。同时又接连给苏松官员去信,至嘱对徐阶三子及家人作宽处,稍存体面,并在蔡国熙的奏疏上批字:“太重,令改谳。”高拱之所以愿对徐阶网开一面,本意在于:见徐阶惨状,不免“兔死狐悲,不无伤类之痛”,与其修好,可安抚苏松乡绅,改善与徐阶旧僚的关系。高拱的出尔反尔,使“蔡国熙闻而变色,曰公卖我,使我任怨而自为恩”。
隆庆六年(1572)正月,高拱为柱国,进中极殿大学士。然而他专横更甚。加之其门生韩楫、程文等日夜奔走其门,狐假虎威,专以博戏为务,人都恶之。高拱初尚持清操,后渐狎奢,常对人曰“日用不给,奈何?”门生、下僚闻之,争相进献,“赇纳且■集矣”,因此遭致物议。御史汪文辉上疏讥刺时事,语连高拱,高拱召而骂之,亟补宁夏佥事以出。尚宝卿刘奋庸也上疏纠拱,给事中曹大野则抗章劾拱不忠十事,中有高拱擅权报复、排斥善类、超擢亲戚乡里门生故旧,以及亲开贿赂之门等等,穆宗不听。二人皆谪外任。
张居正与高拱为故裕邸旧僚,张居正谋高拱出,高拱也亟称居正才,两人尚称友善。高拱居揆席,张居正又肩随之。高拱多与同列发生冲突,张居正独退然下之,不与介入。对于智谋出众的张居正来说,长期屈居人下,是不甘心的。他退而不与争只是一种策略,高拱并不察知。隆庆五年张居正为徐阶三子事讽言高拱。高拱下人传言张居正受徐阶三万金贿赂,高拱不辨真假,以此诮张居正,张居正怒,而高拱也疑曹大野之奏章受张居正指使。两人便存隙离交,张居正逐高拱之念渐强,于是暗结太监冯保,以借中贵力量图事。
隆庆六年五月,穆宗大渐,召高拱、张居正等入内。穆宗执拱手曰:“以天下累先生”,宣内阁受顾命。时司礼监授遗诏,有二札,一给皇太子;一授高拱,中有遇事内阁与司礼监冯保商榷而行之说。高拱识其矫。未几,穆宗崩,神宗即位。神宗幼冲,冯保倚仗太后势,挟持幼帝。高拱欲惩中官专政,上言五事,请诎司礼监权,还之内阁,又唆门下言路疏劾冯保。高拱想与张居正共成此事,使人语居正曰:“当与公共立此不世功。”居正得讯即密报冯知。冯保游说太后及幼帝前,诬高拱欺太子年幼,欲废之而迎立河南周王,自己得国公爵等等。冯保又买通两宫近侍,复言之,“皇后与贵妃皆愕然”,便决议逐拱。第二天,即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切责高拱擅权无君,数其罪而逐之,即日归田里。高拱原满以为宣诏必是逐冯保无疑,及诏宣逐己,拱不啻为晴天霹雳,“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张居正从旁掖他起。第二天一早,柴车即路,颇为凄凉地踏上了归程。
回到老家,高拱意忽忽不自得,“角巾野服,恂恂一布衣”,不言国事,而“闭户却帚下帷著书八十余卷”。不料冯保害高拱之心不死,又造王大臣事件,欲置高拱于死地。吏部尚书杨博、御史葛守礼等知有诬,力救之,高拱才得于幸免。不过从此他惊忧成疾,一蹶不振。万历六年(1578)十二月卒于家,终年六十六周岁。高拱家属以恤典请,只因冯保当权,止许以半葬。二十多年后,高拱嗣子具疏,神宗以“高某担当受降,北虏称臣,功不可泯”,赠太师,谥文襄。
高拱的学问
高拱素好读书,为文不好词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问辨录》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语》六卷、《边略》五卷、《纶扉外稿》四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南宫奏牍》四卷、《政府书答》四卷、《纶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卷》二卷、《日进直讲》十卷、《献忱集》四卷等等,后人辑为《高文襄公文集》。
高拱不仅是一个有干略的政治家,在学术思想的研究上也有所成就。他不囿于先儒成说,以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强从”。直斥程朱理学“远人情以为天理”;他很赞同同时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观点,认为理在事物,无其事即无其理。他对“权”字更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把“权”与“经”比作秤上的“锤”和“衡”,两者关系是“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无定也,而以求其定,其定乃为正也”。即:权和经是对立的统一体,凡事皆有经,其事实行时应认真权一下,使权与经得以统一。在“义”和“利”的问题上,认为“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只要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观点。他还认为正因前人没有把握住这种关系,才造成“经制之略置之不讲”,善理财者不闻,祸国殃民。他自己十分重视理财,重视有关国计民生的政务,主张务实。他的学术思想正是他行使政务、取得政绩的思想根源。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过了一年授任编修。穆宗居住裕邸,出阁讲读经书时,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时担任侍讲。世宗回避说起确立太子的事,而景王又未到封国去,宫廷内外因而存在不安和疑惑。高拱在裕邸侍讲九年,启示王更加勉力孝顺谨慎,讲解切中事理。王很推重他,亲自写了“怀贤忠贞”几个字赐给他。积功升迁为侍讲学士。严嵩、徐阶依次主持国家大政,认为高拱将来必定得到重用,就将他推荐给世宗。封为太常卿,负责国子监祭酒的工作。四十一年升为礼部左侍郎。不久调吏部兼学士,主管詹事府的事。升任礼部尚书,召入值班房。撰写斋词,皇帝赏赐他飞鱼服。四十五年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进入内阁。高拱和郭朴都是徐阶所荐引的。世宗居住西苑,内阁大臣的值班房就在宫苑中。高拱尚未有儿子,就将家迁移到靠近值班房,市场私自出来。有一天皇帝病了,误传病危,高拱急急地将用具搬出来。开始时徐阶很亲近高拱,荐引他进宫值班。高拱一下子成了权贵,负气很抵忤徐阶。给事中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因为曾经弹劾高拱的亲戚而感到自身处境危险,又看到徐阶正跟高拱有怨恨,就弹劾高拱没有坚守在值班房,已经将用具搬到外面去了。世宗病得危急,也不明白这些事。高拱怀疑胡应嘉受徐阶指使,非常恨他。穆宗即位,升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虽然是首辅,然而高拱却自以为是皇帝的旧臣,多次跟他抵触,郭朴又帮着他。徐阶渐渐地感到不能忍受。而这时候以勤和张居正都进入内阁,居正也曾经在裕邸任过侍讲。徐阶起草遗诏诋通张居正商议,高拱心里更加不平。恰当此时商议皇帝登基奖赏官兵以及请皇上裁决大臣去留的事,徐阶全部不同意高拱的主张,二人间的怨恨就更加深了。应嘉主管吏科,协助部院考察。事情将要完成,忽然谏诤有些过错应该制止。皇帝指责他自相矛盾,交到阁臣商议怎样罚罪。郭朴愤激地说:“应嘉没有人臣应有的礼貌,应当削职为民。”徐阶在旁瞄了一眼高拱,见高拱发怒,就勉强依从了这个意见。谏官们认为真实高拱因私怨逐应嘉,就纷纷地上奏章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尤其用力。徐阶对于高拱辩解的奏疏,所草拟的旨意中表示慰问和挽留,却不是很指责弹劾的人。高拱更加发怒,在内阁中就相互仇恨辱骂起来。御史齐康替高拱弹劾徐阶,齐康因此被罢黜。于是向朝廷进言论列高拱的没有一天停止过,南京的科道以至拾遗都涉及这件事。高拱自己心里也无法安宁,请求辞官回乡,于是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的身份回家养病。时在隆庆元年五月。高拱由于旧学而得到皇上的垂爱关注,他的性格倔强直爽而任意行事,很喜欢计较恩怨,结果不能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下去。而不久徐阶也请求辞官回乡。三年冬天,皇帝召回高拱授以大学士兼管吏部的职务。高拱就完全推翻徐阶所做的,凡是先朝得罪的官员由于遗诏而起用和得到周济的,一切作罢。而且上疏极力阐述说:“《明伦大典》颁布已经长久了。现在议事的臣子却假托诏旨,凡是因议论礼制而获罪的都给以表彰,将使献皇在庙堂里的神灵怎么样来享受祭祀?先帝在上天的魂灵怎么样得意安心?而陛下逢年逢节祭祀又中怎么样答谢颂扬二圣?臣认为不可以这样。”皇帝很同意他的看法。司法部门根据法律治了方士王金等人儿子弑父的罪。高拱又上疏说:“人君死于非命,不能够寿终正寝,这种说法非常不好听。先帝临朝统治国家四十五年,活了六十多岁。晚年患病,经过一年去世,长寿而善终,并不是突遇凶险猝然而死。现在说先帝被王金所害,胡说是不得善终,天下后世将会把先帝看成什么样的君主。请将这事下交司法官员讨论更改。”皇帝又同意高拱的话,命令减罪为充军。高拱再出来任职,专门同徐阶结怨,他所发表的意见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责。幸而皇帝仁爱温和,没有完全追究。徐阶的儿子辈在乡里很横行。高拱就派前任知府蔡国熙为监司,记录下他各个儿子的罪恶,然后都被遣去充军。用来压抑徐阶的办法,无所不至。等到高拱去职了,徐阶才得以解脱。高拱谙熟政体,怀有经世济民的才干,所建议和陈述的都批准实行。他在吏部,心想全面地了解各类人才,就将簿册交给各官吏,让他们写上贤良或不贤良,注明爵位乡里和姓氏,逢月逢年邀请会见。这样即使仓促间选用某一个人,也都选用得当。又当时正担心着边境安全的事,就请求增设兵部侍郎,来作为总督人选的储备力量。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兵部尚书,内外轮流调换,边境的人才自然宽裕,又认为用兵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非平时熟悉就无法应付突发事件。储备和培养兵部尚书一类人才,应当从兵部所属的官员开始。因此应该谨慎地选择所属的官员,多选有智谋有才力通晓军旅之事的,长久的任用他们,不让调到别的部门去。将来边境地区兵备和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中调用。再调用各边境地区的人才来充实机关,正如吏部和各省已实行的旧例那样,那么陈述和答覆的情形就能不会互相抵触,并且加重赏罚来鼓励他们。凡边境地区的机关,责任很重大,不宜交给杂职的官和降谪的官去充任。以上这些意见都批覆可行,写成命令。高拱又奏请科举的贡士和进士并用,不要拘泥资格。哪些在部里考察的,大多错综复杂,不完全凭书面材料来决定升降,也不拘人数的多少,被罢黜的一定要告诉他缘故,使大家都能心服。古田瑶贼作乱,任用殷正茂总督两广。说:“这个人虽然贪,却能够完成事情。”贵州抚臣上奏土司安国亨将要叛乱,就命令阮文中去代为巡抚。临行时高拱对他说:“国亨必定不会叛乱,你去,不要刺激他引起事变。”后来事情真的如他所说。由于广东的官吏多贪污渎职,特地请求表彰廉洁能干的知府侯必登,用来勉励其他的人。又说管理马、监方面事务的官吏2,名义上是卿、是使,而实际上将他们看成闲散的编制。这样就损失人才而败坏的事情,渐渐不足为训。学校教育和驿站传递的各个官吏,职务低而俸禄薄,离家路远成为困难,应在当地选拔录用,以照顾他们个人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同意这些意见。高拱所经营谋划的,都是这一类的事。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来投降,总督王崇古接受了他,向朝廷请示,请求封他官职。朝廷中商议时多数人认为不可以,高拱和张居正竭力主张可以这样。于是排除了多数人的意见去向皇帝请示,封把汉那吉官职和接受他进贡的事得以成功。这事已全写在《崇古传》中。提升高拱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调建极殿。高拱由于边境渐渐安定,恐怕将士忌惰不认真,又请求皇帝命令边防地区的臣子趁着闲暇,严加整顿,并时常派遣大臣去检阅视察。皇帝都依从了这些意见。辽东捷报传来了,高拱升为柱国、中极殿大学士。不久考察六科和都察院各道,高拱奏请同都察院一起来做这件事。当时大学士赵贞吉负责都察院,主张稍有不同。给事中韩楫弹劾贞吉有庇私的事情。贞吉怀疑是高拱唆使他这样做,就上书辩白而同时弹劾高拱,高拱也上疏辩驳。皇帝并不看重贞吉,就让他退休回去。高拱驱逐了贞吉以后,专横得更加显著。尚宝卿刘奋庸上疏背地里指责他,给事中曹大野弹劾他有十件不忠的事,都被贬职外放为地方官。高拱起初持有清白的操行,后来他的门生、亲戚很有由于受贿而闻名的,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皇帝对高拱的眷顾却始终没有衰减。开始时高拱任祭酒,张居正任司业,相互友好,高拱很称赞张居正的才干。等到李春芳、陈以勤都离去,高拱担任首辅,张居正并肩追随着他。高拱个性直率而傲慢,同僚殷士儋等人不能承受,唯独张居正能和蔼而没有架子地对待这些人,高拱却没有察觉到。冯保,是一个宦官,性格狡黠,按次序应当升任司礼监。高拱却推荐了陈洪和孟冲,皇帝同意了。冯保因此就怨恨高拱,而后居正和冯保却相互结了深交。六年的春天,皇帝得了病,很重,召集高拱和张居正、高仪接受遗诏后就去世了。起初,皇帝的意思是专门托付给内阁大臣,而宦官却假造了遗诏命令跟冯保共同处理事情。神宗即位,高拱由于皇帝年纪幼小,想戒止宦官专政,就上条陈奏请废去司礼监的权力,将这些权力交还给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联合上疏抨击冯保,而自己从中草拟旨意将他放逐出去。高拱派人通报给张居正,张居正表面上答应同意这样做,而私下却将这事告诉冯保。冯保向太后申诉。第二天召集群臣进去,宣读太后和皇帝的诏命。高拱以为必定是要放逐冯保,急忙快步进去。等到宣读诏命,确实责备他高拱的罪行而且要将他放逐。高拱伏在地上起不了身,张居正扶着他出去,租了一架骡车送他出了宣武门。张居正于是同高仪请求留住高拱,未获批准。请求让高拱乘驿站的车马回乡,得到了同意。高拱被斥逐去以后,冯保的心头恨没有平息。又制造了王大臣案件,想连累到高拱,不过接着就停止了。高拱在家闲居几年,死去。张居正请求恢复他的官爵和按照例规来祭葬。自禁中发出的谕旨准予按半礼去葬,祭文中仍要包含着贬词。过了很久以后,朝廷上议论起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廕给他的长子务观为尚宝臣。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过了一年授任编修。穆宗居住裕邸,出阁讲读经书时,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时担任侍讲。世宗回避说起确立太子的事,而景王又未到封国去,宫廷内外因而存在不安和疑惑。高拱在裕邸侍讲九年,启示王更加勉力孝顺谨慎,讲解切中事理。王很推重他,亲自写了“怀贤忠贞”几个字赐给他。积功升迁为侍讲学士。严嵩、徐阶依次主持国家大政,认为高拱将来必定得到重用,就将他推荐给世宗。封为太常卿,负责国子监祭酒的工作。四十一年升为礼部左侍郎。不久调吏部兼学士,主管詹事府的事。升任礼部尚书,召入值班房。撰写斋词,皇帝赏赐他飞鱼服。四十五年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进入内阁。高拱和郭朴都是徐阶所荐引的。世宗居住西苑,内阁大臣的值班房就在宫苑中。高拱尚未有儿子,就将家迁移到靠近值班房,市场私自出来。有一天皇帝病了,误传病危,高拱急急地将用具搬出来。开始时徐阶很亲近高拱,荐引他进宫值班。高拱一下子成了权贵,负气很抵忤徐阶。给事中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因为曾经弹劾高拱的亲戚而感到自身处境危险,又看到徐阶正跟高拱有怨恨,就弹劾高拱没有坚守在值班房,已经将用具搬到外面去了。世宗病得危急,也不明白这些事。高拱怀疑胡应嘉受徐阶指使,非常恨他。穆宗即位,升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虽然是首辅,然而高拱却自以为是皇帝的旧臣,多次跟他抵触,郭朴又帮着他。徐阶渐渐地感到不能忍受。而这时候以勤和张居正都进入内阁,居正也曾经在裕邸任过侍讲。徐阶起草遗诏诋通张居正商议,高拱心里更加不平。恰当此时商议皇帝登基奖赏官兵以及请皇上裁决大臣去留的事,徐阶全部不同意高拱的主张,二人间的怨恨就更加深了。应嘉主管吏科,协助部院考察。事情将要完成,忽然谏诤有些过错应该制止。皇帝指责他自相矛盾,交到阁臣商议怎样罚罪。郭朴愤激地说:“应嘉没有人臣应有的礼貌,应当削职为民。”徐阶在旁瞄了一眼高拱,见高拱发怒,就勉强依从了这个意见。谏官们认为真实高拱因私怨逐应嘉,就纷纷地上奏章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尤其用力。徐阶对于高拱辩解的奏疏,所草拟的旨意中表示慰问和挽留,却不是很指责弹劾的人。高拱更加发怒,在内阁中就相互仇恨辱骂起来。御史齐康替高拱弹劾徐阶,齐康因此被罢黜。于是向朝廷进言论列高拱的没有一天停止过,南京的科道以至拾遗都涉及这件事。高拱自己心里也无法安宁,请求辞官回乡,于是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的身份回家养病。时在隆庆元年五月。高拱由于旧学而得到皇上的垂爱关注,他的性格倔强直爽而任意行事,很喜欢计较恩怨,结果不能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下去。而不久徐阶也请求辞官回乡。三年冬天,皇帝召回高拱授以大学士兼管吏部的职务。高拱就完全推翻徐阶所做的,凡是先朝得罪的官员由于遗诏而起用和得到周济的,一切作罢。而且上疏极力阐述说:“《明伦大典》颁布已经长久了。现在议事的臣子却假托诏旨,凡是因议论礼制而获罪的都给以表彰,将使献皇在庙堂里的神灵怎么样来享受祭祀?先帝在上天的魂灵怎么样得意安心?而陛下逢年逢节祭祀又中怎么样答谢颂扬二圣?臣认为不可以这样。”皇帝很同意他的看法。司法部门根据法律治了方士王金等人儿子弑父的罪。高拱又上疏说:“人君死于非命,不能够寿终正寝,这种说法非常不好听。先帝临朝统治国家四十五年,活了六十多岁。晚年患病,经过一年去世,长寿而善终,并不是突遇凶险猝然而死。现在说先帝被王金所害,胡说是不得善终,天下后世将会把先帝看成什么样的君主。请将这事下交司法官员讨论更改。”皇帝又同意高拱的话,命令减罪为充军。高拱再出来任职,专门同徐阶结怨,他所发表的意见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责。幸而皇帝仁爱温和,没有完全追究。徐阶的儿子辈在乡里很横行。高拱就派前任知府蔡国熙为监司,记录下他各个儿子的罪恶,然后都被遣去充军。用来压抑徐阶的办法,无所不至。等到高拱去职了,徐阶才得以解脱。高拱谙熟政体,怀有经世济民的才干,所建议和陈述的都批准实行。他在吏部,心想全面地了解各类人才,就将簿册交给各官吏,让他们写上贤良或不贤良,注明爵位乡里和姓氏,逢月逢年邀请会见。这样即使仓促间选用某一个人,也都选用得当。又当时正担心着边境安全的事,就请求增设兵部侍郎,来作为总督人选的储备力量。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兵部尚书,内外轮流调换,边境的人才自然宽裕,又认为用兵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非平时熟悉就无法应付突发事件。储备和培养兵部尚书一类人才,应当从兵部所属的官员开始。因此应该谨慎地选择所属的官员,多选有智谋有才力通晓军旅之事的,长久的任用他们,不让调到别的部门去。将来边境地区兵备和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中调用。再调用各边境地区的人才来充实机关,正如吏部和各省已实行的旧例那样,那么陈述和答覆的情形就能不会互相抵触,并且加重赏罚来鼓励他们。凡边境地区的机关,责任很重大,不宜交给杂职的官和降谪的官去充任。以上这些意见都批覆可行,写成命令。高拱又奏请科举的贡士和进士并用,不要拘泥资格。哪些在部里考察的,大多错综复杂,不完全凭书面材料来决定升降,也不拘人数的多少,被罢黜的一定要告诉他缘故,使大家都能心服。古田瑶贼作乱,任用殷正茂总督两广。说:“这个人虽然贪,却能够完成事情。”贵州抚臣上奏土司安国亨将要叛乱,就命令阮文中去代为巡抚。临行时高拱对他说:“国亨必定不会叛乱,你去,不要刺激他引起事变。”后来事情真的如他所说。由于广东的官吏多贪污渎职,特地请求表彰廉洁能干的知府侯必登,用来勉励其他的人。又说管理马、监方面事务的官吏2,名义上是卿、是使,而实际上将他们看成闲散的编制。这样就损失人才而败坏的事情,渐渐不足为训。学校教育和驿站传递的各个官吏,职务低而俸禄薄,离家路远成为困难,应在当地选拔录用,以照顾他们个人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同意这些意见。高拱所经营谋划的,都是这一类的事。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来投降,总督王崇古接受了他,向朝廷请示,请求封他官职。朝廷中商议时多数人认为不可以,高拱和张居正竭力主张可以这样。于是排除了多数人的意见去向皇帝请示,封把汉那吉官职和接受他进贡的事得以成功。这事已全写在《崇古传》中。提升高拱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调建极殿。高拱由于边境渐渐安定,恐怕将士忌惰不认真,又请求皇帝命令边防地区的臣子趁着闲暇,严加整顿,并时常派遣大臣去检阅视察。皇帝都依从了这些意见。辽东捷报传来了,高拱升为柱国、中极殿大学士。不久考察六科和都察院各道,高拱奏请同都察院一起来做这件事。当时大学士赵贞吉负责都察院,主张稍有不同。给事中韩楫弹劾贞吉有庇私的事情。贞吉怀疑是高拱唆使他这样做,就上书辩白而同时弹劾高拱,高拱也上疏辩驳。皇帝并不看重贞吉,就让他退休回去。高拱驱逐了贞吉以后,专横得更加显著。尚宝卿刘奋庸上疏背地里指责他,给事中曹大野弹劾他有十件不忠的事,都被贬职外放为地方官。高拱起初持有清白的操行,后来他的门生、亲戚很有由于受贿而闻名的,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皇帝对高拱的眷顾却始终没有衰减。开始时高拱任祭酒,张居正任司业,相互友好,高拱很称赞张居正的才干。等到李春芳、陈以勤都离去,高拱担任首辅,张居正并肩追随着他。高拱个性直率而傲慢,同僚殷士儋等人不能承受,唯独张居正能和蔼而没有架子地对待这些人,高拱却没有察觉到。冯保,是一个宦官,性格狡黠,按次序应当升任司礼监。高拱却推荐了陈洪和孟冲,皇帝同意了。冯保因此就怨恨高拱,而后居正和冯保却相互结了深交。六年的春天,皇帝得了病,很重,召集高拱和张居正、高仪接受遗诏后就去世了。起初,皇帝的意思是专门托付给内阁大臣,而宦官却假造了遗诏命令跟冯保共同处理事情。神宗即位,高拱由于皇帝年纪幼小,想戒止宦官专政,就上条陈奏请废去司礼监的权力,将这些权力交还给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联合上疏抨击冯保,而自己从中草拟旨意将他放逐出去。高拱派人通报给张居正,张居正表面上答应同意这样做,而私下却将这事告诉冯保。冯保向太后申诉。第二天召集群臣进去,宣读太后和皇帝的诏命。高拱以为必定是要放逐冯保,急忙快步进去。等到宣读诏命,确实责备他高拱的罪行而且要将他放逐。高拱伏在地上起不了身,张居正扶着他出去,租了一架骡车送他出了宣武门。张居正于是同高仪请求留住高拱,未获批准。请求让高拱乘驿站的车马回乡,得到了同意。高拱被斥逐去以后,冯保的心头恨没有平息。又制造了王大臣案件,想连累到高拱,不过接着就停止了。高拱在家闲居几年,死去。张居正请求恢复他的官爵和按照例规来祭葬。自禁中发出的谕旨准予按半礼去葬,祭文中仍要包含着贬词。过了很久以后,朝廷上议论起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廕给他的长子务观为尚宝臣。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过了一年授任编修。穆宗居住裕邸,出阁讲读经书时,高拱和检讨陈以勤同时担任侍讲。世宗回避说起确立太子的事,而景王又未到封国去,宫廷内外因而存在不安和疑惑。高拱在裕邸侍讲九年,启示王更加勉力孝顺谨慎,讲解切中事理。王很推重他,亲自写了“怀贤忠贞”几个字赐给他。积功升迁为侍讲学士。严嵩、徐阶依次主持国家大政,认为高拱将来必定得到重用,就将他推荐给世宗。封为太常卿,负责国子监祭酒的工作。四十一年升为礼部左侍郎。不久调吏部兼学士,主管詹事府的事。升任礼部尚书,召入值班房。撰写斋词,皇帝赏赐他飞鱼服。四十五年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和郭朴同时进入内阁。高拱和郭朴都是徐阶所荐引的。世宗居住西苑,内阁大臣的值班房就在宫苑中。高拱尚未有儿子,就将家迁移到靠近值班房,市场私自出来。有一天皇帝病了,误传病危,高拱急急地将用具搬出来。开始时徐阶很亲近高拱,荐引他进宫值班。高拱一下子成了权贵,负气很抵忤徐阶。给事中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因为曾经弹劾高拱的亲戚而感到自身处境危险,又看到徐阶正跟高拱有怨恨,就弹劾高拱没有坚守在值班房,已经将用具搬到外面去了。世宗病得危急,也不明白这些事。高拱怀疑胡应嘉受徐阶指使,非常恨他。穆宗即位,升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虽然是首辅,然而高拱却自以为是皇帝的旧臣,多次跟他抵触,郭朴又帮着他。徐阶渐渐地感到不能忍受。而这时候以勤和张居正都进入内阁,居正也曾经在裕邸任过侍讲。徐阶起草遗诏诋通张居正商议,高拱心里更加不平。恰当此时商议皇帝登基奖赏官兵以及请皇上裁决大臣去留的事,徐阶全部不同意高拱的主张,二人间的怨恨就更加深了。应嘉主管吏科,协助部院考察。事情将要完成,忽然谏诤有些过错应该制止。皇帝指责他自相矛盾,交到阁臣商议怎样罚罪。郭朴愤激地说:“应嘉没有人臣应有的礼貌,应当削职为民。”徐阶在旁瞄了一眼高拱,见高拱发怒,就勉强依从了这个意见。谏官们认为真实高拱因私怨逐应嘉,就纷纷地上奏章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高拱尤其用力。徐阶对于高拱辩解的奏疏,所草拟的旨意中表示慰问和挽留,却不是很指责弹劾的人。高拱更加发怒,在内阁中就相互仇恨辱骂起来。御史齐康替高拱弹劾徐阶,齐康因此被罢黜。于是向朝廷进言论列高拱的没有一天停止过,南京的科道以至拾遗都涉及这件事。高拱自己心里也无法安宁,请求辞官回乡,于是就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的身份回家养病。时在隆庆元年五月。高拱由于旧学而得到皇上的垂爱关注,他的性格倔强直爽而任意行事,很喜欢计较恩怨,结果不能在原来的位置上继续下去。而不久徐阶也请求辞官回乡。三年冬天,皇帝召回高拱授以大学士兼管吏部的职务。高拱就完全推翻徐阶所做的,凡是先朝得罪的官员由于遗诏而起用和得到周济的,一切作罢。而且上疏极力阐述说:“《明伦大典》颁布已经长久了。现在议事的臣子却假托诏旨,凡是因议论礼制而获罪的都给以表彰,将使献皇在庙堂里的神灵怎么样来享受祭祀?先帝在上天的魂灵怎么样得意安心?而陛下逢年逢节祭祀又中怎么样答谢颂扬二圣?臣认为不可以这样。”皇帝很同意他的看法。司法部门根据法律治了方士王金等人儿子弑父的罪。高拱又上疏说:“人君死于非命,不能够寿终正寝,这种说法非常不好听。先帝临朝统治国家四十五年,活了六十多岁。晚年患病,经过一年去世,长寿而善终,并不是突遇凶险猝然而死。现在说先帝被王金所害,胡说是不得善终,天下后世将会把先帝看成什么样的君主。请将这事下交司法官员讨论更改。”皇帝又同意高拱的话,命令减罪为充军。高拱再出来任职,专门同徐阶结怨,他所发表的意见都是想中伤徐阶来加重他的罪责。幸而皇帝仁爱温和,没有完全追究。徐阶的儿子辈在乡里很横行。高拱就派前任知府蔡国熙为监司,记录下他各个儿子的罪恶,然后都被遣去充军。用来压抑徐阶的办法,无所不至。等到高拱去职了,徐阶才得以解脱。高拱谙熟政体,怀有经世济民的才干,所建议和陈述的都批准实行。他在吏部,心想全面地了解各类人才,就将簿册交给各官吏,让他们写上贤良或不贤良,注明爵位乡里和姓氏,逢月逢年邀请会见。这样即使仓促间选用某一个人,也都选用得当。又当时正担心着边境安全的事,就请求增设兵部侍郎,来作为总督人选的储备力量。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兵部尚书,内外轮流调换,边境的人才自然宽裕,又认为用兵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非平时熟悉就无法应付突发事件。储备和培养兵部尚书一类人才,应当从兵部所属的官员开始。因此应该谨慎地选择所属的官员,多选有智谋有才力通晓军旅之事的,长久的任用他们,不让调到别的部门去。将来边境地区兵备和督抚的人选,都从这些人中调用。再调用各边境地区的人才来充实机关,正如吏部和各省已实行的旧例那样,那么陈述和答覆的情形就能不会互相抵触,并且加重赏罚来鼓励他们。凡边境地区的机关,责任很重大,不宜交给杂职的官和降谪的官去充任。以上这些意见都批覆可行,写成命令。高拱又奏请科举的贡士和进士并用,不要拘泥资格。哪些在部里考察的,大多错综复杂,不完全凭书面材料来决定升降,也不拘人数的多少,被罢黜的一定要告诉他缘故,使大家都能心服。古田瑶贼作乱,任用殷正茂总督两广。说:“这个人虽然贪,却能够完成事情。”贵州抚臣上奏土司安国亨将要叛乱,就命令阮文中去代为巡抚。临行时高拱对他说:“国亨必定不会叛乱,你去,不要刺激他引起事变。”后来事情真的如他所说。由于广东的官吏多贪污渎职,特地请求表彰廉洁能干的知府侯必登,用来勉励其他的人。又说管理马、监方面事务的官吏2,名义上是卿、是使,而实际上将他们看成闲散的编制。这样就损失人才而败坏的事情,渐渐不足为训。学校教育和驿站传递的各个官吏,职务低而俸禄薄,离家路远成为困难,应在当地选拔录用,以照顾他们个人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同意这些意见。高拱所经营谋划的,都是这一类的事。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来投降,总督王崇古接受了他,向朝廷请示,请求封他官职。朝廷中商议时多数人认为不可以,高拱和张居正竭力主张可以这样。于是排除了多数人的意见去向皇帝请示,封把汉那吉官职和接受他进贡的事得以成功。这事已全写在《崇古传》中。提升高拱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调建极殿。高拱由于边境渐渐安定,恐怕将士忌惰不认真,又请求皇帝命令边防地区的臣子趁着闲暇,严加整顿,并时常派遣大臣去检阅视察。皇帝都依从了这些意见。辽东捷报传来了,高拱升为柱国、中极殿大学士。不久考察六科和都察院各道,高拱奏请同都察院一起来做这件事。当时大学士赵贞吉负责都察院,主张稍有不同。给事中韩楫弹劾贞吉有庇私的事情。贞吉怀疑是高拱唆使他这样做,就上书辩白而同时弹劾高拱,高拱也上疏辩驳。皇帝并不看重贞吉,就让他退休回去。高拱驱逐了贞吉以后,专横得更加显著。尚宝卿刘奋庸上疏背地里指责他,给事中曹大野弹劾他有十件不忠的事,都被贬职外放为地方官。高拱起初持有清白的操行,后来他的门生、亲戚很有由于受贿而闻名的,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皇帝对高拱的眷顾却始终没有衰减。开始时高拱任祭酒,张居正任司业,相互友好,高拱很称赞张居正的才干。等到李春芳、陈以勤都离去,高拱担任首辅,张居正并肩追随着他。高拱个性直率而傲慢,同僚殷士儋等人不能承受,唯独张居正能和蔼而没有架子地对待这些人,高拱却没有察觉到。冯保,是一个宦官,性格狡黠,按次序应当升任司礼监。高拱却推荐了陈洪和孟冲,皇帝同意了。冯保因此就怨恨高拱,而后居正和冯保却相互结了深交。六年的春天,皇帝得了病,很重,召集高拱和张居正、高仪接受遗诏后就去世了。起初,皇帝的意思是专门托付给内阁大臣,而宦官却假造了遗诏命令跟冯保共同处理事情。神宗即位,高拱由于皇帝年纪幼小,想戒止宦官专政,就上条陈奏请废去司礼监的权力,将这些权力交还给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联合上疏抨击冯保,而自己从中草拟旨意将他放逐出去。高拱派人通报给张居正,张居正表面上答应同意这样做,而私下却将这事告诉冯保。冯保向太后申诉。第二天召集群臣进去,宣读太后和皇帝的诏命。高拱以为必定是要放逐冯保,急忙快步进去。等到宣读诏命,确实责备他高拱的罪行而且要将他放逐。高拱伏在地上起不了身,张居正扶着他出去,租了一架骡车送他出了宣武门。张居正于是同高仪请求留住高拱,未获批准。请求让高拱乘驿站的车马回乡,得到了同意。高拱被斥逐去以后,冯保的心头恨没有平息。又制造了王大臣案件,想连累到高拱,不过接着就停止了。高拱在家闲居几年,死去。张居正请求恢复他的官爵和按照例规来祭葬。自禁中发出的谕旨准予按半礼去葬,祭文中仍要包含着贬词。过了很久以后,朝廷上议论起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廕给他的长子务观为尚宝臣


佛坪县19318882057: 文言文帝黜御史的翻译
孙费复方: 陶安待奉皇帝十多年,是所有学士中时间最久的,皇帝亲自制作了门联赏赐给他,写道:整个朝廷里谋略没有一个比的上你,翰林院文章你是第一!世人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御史中有的人说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责问说:"陶安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那个御史回答说:"我只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佛坪县19318882057: 谁能翻译《明史·列传》中的《帝黜御史》?
孙费复方: 某御史惹皇上不高兴了 御史皇上把那个御史炒掉了

佛坪县19318882057: 文言文翻译 -
孙费复方: 原文 《汉书·朱云传》:“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

佛坪县193188820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 -
孙费复方:[答案] 小题1:C(趣:读cù,催促)小题2:A(“为”均为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小题3:C(不是“年老辞官后”而是“引疾乞归”后)小题4:(1)倘或他备办了鸡肉和黄米饭,那么人们就感到惊讶,认为这很奇怪.(...

佛坪县19318882057: 文言文翻译.急、时王安石以论青苗事与谏官多有不和,而御史、谏官皆被黜逐. -
孙费复方:[答案] 当时王安石因为争论实行青苗法的事情而与谏官多有不和,御史、谏官都被罢黜驱逐出京城.

佛坪县19318882057: 求翻译文言文选段 -
孙费复方: (文言文)穆宗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徙御史中丞,按治不法,内外澄肃.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赂宦侍为助.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僧孺曰:“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禄山、朱泚...

佛坪县19318882057: 安希范文言文翻译
孙费复方: 安希范,字小范,无锡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授行人.迁礼部主事,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行人高攀龙以赵用贤去国,疏争之,与郑材、杨应宿相讦.攀龙谪揭阳典史.御史吴弘济复争,亦被黜.希范上疏曰:“近年以来,正直之...

佛坪县19318882057: 文言文 求翻译. -
孙费复方: 文言文:律重朋党,谓阿比乱朝政也.以一饭当之,岂律意? 译文:依律重判朋党罪,是因为勾结扰乱朝政.因人供应饭食就判为朋党罪,哪会是法律之本意?文言文:(舍此不图,)而分兵四路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 . 译文:(舍弃这不去谋取,)仅而分散兵力四处突击,贼更加奔逃,郡县更加遭到破坏,这等于是救火时却鼓风一样.

佛坪县19318882057: 翻译文言文 -
孙费复方: 这是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里写张衡的 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 张衡被升迁为御史大夫,隋炀帝十分信赖和器重他.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张衡不受理他的诉讼,还把讼书给了宫监(隋朝的官名),诉讼人就被宫监困住了.衡妾妄言衡怨望,谤讪朝政,帝赐死于家 张衡的小妾谎称张衡心生怨念,毁谤讥讽朝廷政事,隋炀帝就赐张衡死在家里.望接纳,谢谢.

佛坪县19318882057: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越,字世昌,濬人.长身,多力善射,有大略.授御史,出按陕西.闻父讣,不俟代辄归,为都御... -
孙费复方:[答案] (1)D句子译为:想穷搜河套,非调精兵十五万不可.如今粮饷繁重劳顿,公私都困苦枯竭,重加赋税,内部的矛盾可忧.应暂且退守,沿边军民都命令迁往内地.“公私”是“困竭”的主语,所以在其前停顿,故排除AC.“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