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有诸翻译

作者&投稿:泷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识有诸”意思为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出自:《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及弟子,原文: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翻译: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翻译这句“不识有诸”,并且其中诸是什么意思啊
原文: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翻译: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写作特点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

不识有诸翻译是什么?
意思为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出自:《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及弟子。原文: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不识有诸翻译 不识有诸译文
意思: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该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齐桓晋文之事》一文,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的翻译
译文: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背景:孟子说:“我在胡龁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

不识有诸
不知道果真有这样一回事吗 识——知道的意思,并非通假字 诸——相当于“之乎”,代词兼助词,用在句末,相当于“之乎”。“之”指前面动词的宾语,可视情况来译;“乎”表感叹或疑问语气,可译为“吧”“呢”“吗”等

不识有诸翻译
孟子主张,君主应具备仁爱,给予百姓稳定的产业,如土地、食物和教育,使他们能自给自足,同时传播仁义道德,让百姓心向善。他认为,只有当君主真心关爱百姓,而非仅仅出于私欲,才能实现王道,从而统一天下。孟子的这些观点体现了他对人民福利的深切关注,尽管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可能不被所有诸侯国采纳,但他...

戴若思悔过文言文翻译
戴若思平素有很高的威望,天下的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惜。平息叛贼后,皇帝下诏追赠他为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为曰简。 原文: 戴若思,广陵人也。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

文言文识是什么意思
翻译:天下有识见的高明之士,没有不为你感到伤心难过的,你死之后,国家必会灭亡,没有后人来祭祀。 7. 怎么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宗仪与辍耕录文言文翻译
2. 宗仪与《辍耕录》翻译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 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 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原文赏析翻译
《世说新语·雅量》的翻译如下: 豫章太守顾劭是顾雍的儿子。顾劭死在任内,当时顾雍正请同僚聚会,饮酒作乐,他自己在下着围棋。外面禀报说豫章有送信人到,却没有他儿子的书信。顾雍虽然神态不变,可是心中已经明白了其中缘故。 他悲痛得用指甲紧掐手掌,血流出来沾湿了座褥。直到宾客散去以后,才悲伤地叹气说:“已...

合川区13779973716: 英语翻译1、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2、非问无以广识《问说》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5、则胜负之... -
晁郊恒洛:[答案] -分真低啊..算了.帮你好了. 1.不知道果真有这样一回事吗? 2.提问是知识获取的捷径. 3.病魔已经在骨髓之中了,这种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4.屈平起草还没有定稿. 5.原文应该这样的.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

合川区13779973716: 急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二)(三)(四)的翻译
晁郊恒洛: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前八句的翻译: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普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

合川区13779973716: 不识有诸 的 诸什么意思? -
晁郊恒洛: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27.html?wtp=tt 这里有全部翻译,不过你要按照前后文,否则容易混淆

合川区13779973716: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的意思 -
晁郊恒洛: 这个是《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一段.翻译过来就是;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原文: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③.'王曰:'...

合川区13779973716: 翻译“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晁郊恒洛: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直译很困难.....原文: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③.'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④,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译文: 孟子说:“我在胡龁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

合川区13779973716: 识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晁郊恒洛: 音“十”的情况下,意义有: ①知道. 例:不识有诸? 《孟子·梁惠王上》 ②认识.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③赏识. 例: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三国志》 ④辨别. 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知识. 例: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贾谊论》 ⑥相识的朋友. 例: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刘禹锡《元日感怀》 ⑦刚才,通假字,通“适”. 例:识见不谷而趋. 《左传》 音“志”的情况下,意思有: ①标志.做名词. ②记得、记住. 例:默而知之. 《论语》

合川区13779973716: 翻译一段文言文 -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晁郊恒洛: (齐宣王)问道:“具备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用来行王道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使百姓生活安定,(这样来)行王道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他.” ...

合川区13779973716: 翻译: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晁郊恒洛: 王之所以不称王,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