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的名茶

作者&投稿:葛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文化特点~

  一是出现以茶养廉示俭
  两晋时代,“侈汰之害,甚于天灾”,奢侈荒淫的纵欲主义使世风日下,深为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于是出现了陆纳以茶为素业、桓温以茶替代酒宴、南齐世祖武皇帝以茶示简等事例。陆纳、桓温等一批政治家提倡以茶养廉、示简的本意在于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这休现了当权者和有识之士的思想导向:以茶倡廉抗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陆纳以茶待客的故事。东晋陆纳有廉名,任吴兴太守时,卓有声誉的卫将军谢安有一次去看他。对于这位贵客,陆纳不事铺张,只是清茶一碗,辅以鲜果招待而已。他的侄子非常不理解,以为叔父小气,有失面子,便擅自办了一大桌菜肴。客人走后,陆纳让人揍了侄子40 棍,边揍边说,你不能给叔父增半点光,还要来玷污我俭朴的家风。陆纳认为,客来待之以茶就是最好的礼节,同时又能显示自己的清廉之风。
  另一则故事说的是刘琨用茶解除孤闷的事。其时晋室内讧,天下大乱,北方匈奴乘虚而入。刘琨眼见丧师失地,国无宁日,心中十分苦闷,惟常以喝茶解闷消愁。当时在北方边地坚守的刘琨曾在一封给他侄子南兖州刺史刘演的信中说,以前收到你寄来的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这些都是我所需要的。但是当我感到烦乱气闷之时,却常常要喝一些真正的好茶来消解,因此你可以给我买一些好茶寄来。
  到了公元5 世纪末期的南朝,齐国的齐武帝萧赜在他的遗诏中说,我死了以后,千万不要用牲畜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水果、茶、饭、酒和果脯就可以了。后人对此评价说是齐武帝慧眼识茶。从周武王到齐武帝,茶先后登上大雅之堂,被奉为祭品,可见人们对茶的精神与品格,早就有了认识。
  二是茶开始进人宗教领域。
  道家修炼气功要打坐、内省,茶对清醒头脑、舒通经络有一定作用,于是出现一些饮茶可羽化成仙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在《续搜神记》、《杂录》等书中均有记载。当时人们认为饮茶可养生、长寿,还能修仙。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兴起。当时战乱不已,僧人倡导饮茶,也使饮茶有了佛教色彩,促进了“茶禅一味”思想的产生。
  三是茶开始成为文化人赞颂、吟咏的对象。
  魏晋时已有文人直接或间接地以诗文赞吟茗饮,如杜育的《荈赋》、孙楚的《出歌》、左思的《娇女诗》等。另外,文人名士既饮酒又喝茶,以茶助谈,开了清谈饮茶之风,出现一些文化名士饮茶的逸闻趣事。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饮已被一些皇宫显贵和文人雅士看作是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表达志向的手段。虽说这一阶段还是茶文化的萌芽期,但已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启蒙和萌芽阶段.大量资料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源产中心,更确切地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却在四川,这是由于当时四川巴蜀的经济、文化要比云南发达.大约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饮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人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西汉初期(公元前53年),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便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公元4世纪末以前,由于对茶叶的崇拜,巴蜀已出现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的巴蜀地区是人类饮茶、种植茶最早的地方.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并且,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和精神领域,中国最早的茶诗在这一时期出现,其代表是西晋杜育所作的《赋》.
  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了较丰富的茶叶物质,茶叶生产、加工有了一定的规模:二是茶叶科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茶事活动由实践开始上升到理论;三是饮茶在精神领域有了较完美的体现,如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禅、道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四是有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诗茶画作品产生等;五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茶政开始出现.
  在这一时期,世界第一部茶叶、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它由唐代陆羽所著,成书于公元780年.《茶经》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数理学等;同时,还记载了唐代以前有关茶的不同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数理等书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因此,我们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在这一时期,茶叶产品开始由团茶发展为散茶,打破了团茶、饼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茶区也大面积地进行了南移,使茶业上市提前一个月.这一历史时期茶文化空前繁荣,宋徽宗赵佶带头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论》一书.到元代、明代,中国传统的制茶方法已基本具备,同时更多的文人置身于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话》、《陆羽烹茶图》、《品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传世作品诞生.
  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清代基本形成现今的六大茶类,除最初的绿茶之外,出现了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茶类的增多,泡茶技艺有别,又加上中国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综观中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地说,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诗词、茶书画、茶歌舞、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礼规、茶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

南北朝时的名茶:
新安茶:产于蜀顶附近。评价:多而不精,只堪春时本地饮用。
蜀茶:产于剑南茶区,评价:至他处芳香滋味不变,岁取数万斤。
浮梁茶:产于饶,敛、江州一带。评价:劣于蜀茶。产量高,百倍于蜀茶。
薪州茶、鄂茶、至德茶:产于鄂岳、宣缴等区。
衡山茶:产于衡州。岁取十万。
潭州茶、阳团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茶、施州方茶:产子今长沙周围和湘、鄂入黔接壤地区。评价:味短韵卑。
建州大团:产于建州。评价:状类紫笋,味极苦。
蒙顶茶:产子蒙顶山周围。评价:品居第一,岁出千万斤…
敛州、姿州、祁门,婪源方茶:产于敛州姿州。评价:制置精好。商贾所赏,数千里不绝于道路。

所列18种茶叶,蒙顶为魁,质优量多;次为蜀茶和敬州、婪州、祁门、婪源的方茶为亚军。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
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
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
历史名茶之分。

尽管现在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名茶必须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
格,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向以“色
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
闻名。

如岳阳的君山银针,芽头肥实,茸毫披露,色泽鲜亮,冲泡时芽尖直挺竖
立,雀舌含珠,数起数落,堪为奇观。其二,名茶要有商品的属性。名茶作为
一种商品必须在流通领域中显示出来。因儿名茶要有一定产量,质量要求高,
在流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三,名茶需被社会承认。名茶不是哪个人封的,
而是通过人们多年的品评得到社会承认的。历史名茶,或载于史册,或得到发
掘,就是现代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或现代创制的名茶,也需得到社会的承认或
国家的认定。由于我国名茶种类繁多,在此仅对不同茶种的有代表性的少量名
茶作一概述。

.
西湖龙井
.
黄山毛峰
.
洞庭碧螺春
.
安溪铁观音
.
君山银针
.
云南普洱茶
.
庐山云雾
.
冻顶乌龙
.
祁红
.
苏州茉莉花茶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
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
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
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

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
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
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
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
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
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上质
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
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
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
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
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
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
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
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中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
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
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
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云、松、石的统一,构成了神秘莫测的黄山风景区,这
也给黄山毛峰茶蒙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黄山毛峰茶园就分
布在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
山寺周围,在高山的山坞深谷中,坡度达30一50度。这里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层深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在这
特殊条件下,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
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

黄山毛峰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而黄山茶叶在300年前就相当著名了。

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
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
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
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
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
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
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

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中国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
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采摘,以
作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
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
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
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题名“碧螺春”。

太湖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
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
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
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
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
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
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
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
少”。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
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
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

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
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
干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驰名中外,常用
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
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

国。

中国十大名茶——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
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
(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
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
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
因此,当地采茶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前进行。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
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
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
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
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
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
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
青心红镶边。历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都独占魁首,多次
获奖,享有盛誉。

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
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
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
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

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
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
多毫,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
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

君山银针茶于清明前三四天开采,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且须选肥壮、多
毫、长25~30毫米的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制作工序
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

中国十大名茶——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普洱茶亦称滇青茶,
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攸乐、
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产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湿度较大,土层深
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
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
采摘期从3月开始,可以连续采至11月。在生产习惯上,划分
为春、夏、秋茶三期。采茶的标准为二三叶。其制作方法为亚
发酵青茶制法,经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
干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为药用的。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
大叶茶种特性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持有
香味,汤橙黄浓厚,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
毫密布。

普洱茶有散茶与型茶两种。运销港、澳地区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
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

中国十大名茶——庐山云雾: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主

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

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云雾漫山间,变幻莫测,春夏之
交,常见白云绕山。有时淡云飘渺似薄纱笼罩山峰,有时一阵云流顺陡峭山峰
直泻千米,倾注深谷,这一壮丽景观即著称之庐山“瀑布云”。蕴云蓄雾,给
庐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作为茶叶之命名。

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唐朝时,文人雅士一度云集庐山,庐山茶叶生
产有所发展。相传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为屋,开辟园圃种茶
种药。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
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
采制技术。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朔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
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
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
市场外,还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
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庐山云
雾茶,以便馈赠亲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中国十大名茶——冻顶乌龙:

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
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
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
类。

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
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
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乾茶具有强烈的芳
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
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中国十大名茶——祁红:

在红遍全球的红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博得
国际市场的经久称机,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
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
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
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
始终不败。祁红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向高香着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
师称为砂糖香或苹困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
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
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
寿,赞美茶为〔群芳最〕。

中国十大名茶——苏州茉莉花茶:

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代雍正年问已开始发展,
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
它作为制茶的原料。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一带。

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
香气依花期有别,头花所窨者香气较淡,“优花”窨者香气最浓。苏州茉莉花
茶主要茶胚为烘青,也有杀茶、尖茶、大方,特高者还有以龙井、碧螺春、毛
峰窨制的高级花茶。与同类花茶相比属清香类型,香气清芬鲜灵,茶味醇和含
香,汤色黄绿澄明。

从解放初期始,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外销香港、东南亚、欧洲、非洲
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北朝时的名茶
南北朝时的名茶:新安茶:产于蜀顶附近。评价:多而不精,只堪春时本地饮用。蜀茶:产于剑南茶区,评价:至他处芳香滋味不变,岁取数万斤。浮梁茶:产于饶,敛、江州一带。评价:劣于蜀茶。产量高,百倍于蜀茶。薪州茶、鄂茶、至德茶:产于鄂岳、宣缴等区。衡山茶:产于衡州。岁取十万。...

南北朝的茶业
但是,至南朝时,如《桐君 录》所载:“西阳(治位今湖北黄冈县东)、武昌、晋陵 (今江苏常 州)皆出好茗” ① 。《桐君录》又作《桐君药录》,是一部本草类 的药书,据考约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从这部药书所刊的三种名茶看 ,基本上就都属江淮的范围,最东一直到太湖西岸的宜兴一带。又如 ...

茶文化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样地,素有“佛天雨露,帝王仙浆“之名的名茶“天台云雾”就首创于僧人之手: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有和变迁?
大约明代形成于浙江一带的都市里,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已成为今天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清初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中记述了工夫茶艺: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
白毫银针茶。是白茶中的特级名茶,产于福建闽江上游的松政建阳等县。饮后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茉莉花茶。各种花茶以神州茉莉花茶最佳。花茶中以茉莉花香气最为清雅。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县取名。品质特点是汤色清澈,滋味醇爽甘甜,很耐冲泡。2. 历史上最早的茶是什么茶 绿茶是历史上最早的...

懂茶文化的达人进
中国十大名茶——苏州茉莉花茶: 我国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苏州茉莉花茶,约于清代雍正年问已开始发展,距今已有250年的产销历史。据史料记载,苏州在宋代时已栽种茉莉花,并以它作为制茶的原料。1860年时,苏州茉莉花茶已盛销于东北、华北一带。 苏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产花季节的不同而有浓淡,其香气...

诗词中的禅茶一味
两晋北朝时,也有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黄老之道与清淡之风盛行。思想观念带动着生活方式的转遍,逐渐以好茶为风气。陆游的《晚秋杂兴十二首》,更是道出了清茶与清性的关联: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c. “和” 所谓“和”是...

收集茶的各种历史资料
湖州是有悠久历史的名茶产区,陆羽因早年受智积大师影响,一直倾心于茶,此时更是乱中求静,躬身实践,遍游江南茶区考察茶事。他以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茶经》的问世,不但使“天下益知饮茶矣”,陆羽亦因此名扬天下,并为朝廷所知而召为“太子...

有关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

魏晋士大夫为何爱上茶?最初如何吃茶地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

水城县13460009310: 养胃的茶有哪些 -
封吴参附: 红茶,普耳(也属于红茶)生茶就是采摘的茶叶直接压制的,泡出来的茶水呈黄绿色,性冷,易伤胃.熟茶是将压制好的生茶经过发酵而成,茶水呈酒红色,性温,有养胃的功能,特别适合冬天易手脚冰冷的女性...

水城县13460009310: ...始有茗饮之事.”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荼”,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魏晋南北朝... -
封吴参附:[答案]1.B 2.C 3.B 1、BB项中从“祭品”到“泡饮”的过程并非西周初年完成. 2、CA项中“偷偷地”无依据;B项中茶叶大批运到英国是1669年以后;D茶叶是欧洲和中国传入东南亚各国的. 3、BB项中陆羽最先为“茶”正名,无依据.

水城县13460009310: 唐朝茶叶发展的原因? -
封吴参附: 1、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有效地恢复了唐王朝的经济.作为商品的一种,茶叶开始在国内流行,逐步开始发展. 2、唐朝注重对外开放,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友好,我国的各种特产得以向外流通.在国内,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国外,茶有效地推动了当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对流使得茶在国内与国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唐朝交通发达,自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后,道路多而远,并且分布广泛. 4、唐玄宗时,科举子弟陆羽写下著名的《茶经》一书,大受广大人民群众与官僚子弟的赞赏,从此,人们更加注重茶的发展与销路;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茶,成了中国的国粹之一,陆羽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茶圣”.

水城县13460009310: 我国茶的历史有多久400字
封吴参附: 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 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

水城县13460009310: 中国名茶时什么
封吴参附:十大名茶 一、西湖龙井 二、洞庭碧螺春 三、黄山毛峰 四、庐山云雾 五、六安瓜片 六、君山银针 七、信阳毛尖 八、武夷岩茶 九、安溪铁观音 十、祁门红茶 (详解)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

水城县13460009310: 茶文化的真正发源时期是哪个朝代 -
封吴参附: 这要看怎么定义茶文化了 最早可以追溯的到远古时期的神农氏 东汉就有关于茶事的记载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于唐,兴于宋,发展于明清

水城县13460009310: 唐朝时茶叶呈怎样的历史情景 -
封吴参附: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水城县13460009310: 茶叶最早发现是哪个朝代 -
封吴参附: 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茶越来越让人们喜欢,成为了现今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可见茶叶的发展多么的好.那么茶叶最早发现的时代是哪个,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一、神农时代:(炎帝时代) 1、《世本帝系编》说:“炎帝...

水城县13460009310: 谈谈茶叶的起源史以及你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 -
封吴参附:茶史概论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

水城县134600093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产是什么? -
封吴参附: 狂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