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代的经济问题

作者&投稿:郴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包括外来宗教),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5、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础。 总之,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沈括,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李诫在建筑学上的贡献,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1C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13C,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

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编订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300年。

参考文献:我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史》

  北宋初年仅有户650万左右。据《元丰九域志》,元丰年间(1078-1085)全国有户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序,崇宁元年(1102)有户2000万(实际诸路相加为1730万户),则12世纪初,北宋境内人口已超过1亿大关。吴松弟教授认为,北宋大观三年(1109)户数达2088万,人口约11275万。辽代人口最鼎盛的天祚帝初期(12世纪初),约有140万户,900万人;西夏约有300万人,中国全境大致共计14000万人口。

  仍以秦淮为界,元丰时北方有户530万(崇宁时为540万),南方有户1100万户(崇宁时为1240万)这反映了从唐代后期至北宋中后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南迁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人口滋长,使南方人口的绝对数字开始超过了北方。这是我国人口南北分布变化的转折时期。

  北方诸路中以首都开封府一府所置的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丰时有户23万,崇宁时有26万。吴松弟认为北宋末年开封府人口密度可达每平方公里21户左右,为国内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但开封府周围地区,人口则显稀少。其次是永兴军路(今陕西大部),元丰时有户84万,崇宁时有100万;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元丰时有22万,崇宁时有23万。每平方公里70户左右,远远超过其他府州,这与其地为北宋对付西夏的前线有关。其他诸路大体在50-80万户,秦凤路户数最少,不到50万户。

  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的两浙、江南东、江南西和福建四路,相当于今天上海市、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元丰时有户521万,崇宁时571万,占南方人口的1/2。其中两浙路(上海苏南太湖流域和浙江省)户数最多,元丰时177万,崇宁时197万。其余依次为江南西路(除江、信、饶三州外的江西省),元丰时128万,崇宁时166万;江南东路(今天皖南、大茅山以西的苏南和江西省东北部),元丰时107万,崇宁时101万;福建路元丰时99万,崇宁时106万;其他诸路元丰与崇宁时差不多,淮南东、西路约130万户,京西南路(河南南阳盆地和治水中上游)40万户,荆湖南北路不过140-150万户,川峡四路总起来不超过20万户,广南东西路仅80余万户。

  北宋末年,金人南侵,黄河流域出现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先是1127年汴京陷落,一直到绍兴和议;1161年完颜亮毁约南侵,大批人口再次南渡。以北宋崇宁元年和南宁绍兴三十二年(1162)户数相比较,两浙路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成都府增加21万户,潼川府增加24万户,夔州路(较元丰)增加14万户。

  13世纪初,南宋与金均进入人口峰值,分别有人口8500万和5600-5700万,如果加上西夏约300万,共有14400-14500万。

  蒙古南下,北方人口损失严重,1236年,仅得110万户,是金代鼎盛时期的泰和七年(1207)户数的13%,下降幅度之大,在中国人口史上亦属罕见。南宋主要损失在四川,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的户数大约只及宋嘉定十六年(1223)的4%,加上可能未登记的人口,也只及15%-19%。至元二十七年全国大约有1500万户,7500万人左右。中国人口损失一半。元末至顺年间,1700万户,人口8500万左右,为元代人口的峰值。地域分布上,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相当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北小部、贵州大部)竟占全国户口数的80%以上。

  两宋时期是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而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则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试对宋代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一探讨。

  一、可耕土地的彻底垦辟

  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最根本的生产资料,耕地面积的扩大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经永嘉南渡,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江南开发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直到北宋景佑年间,张方平出宰昆山时,太湖流域还是“地旷人杀,占田无限,但指四至泾渎为界”,表明这里的农田垦拓还是大有潜力的。 [1] 北宋和平时期迁入当地的移民虽有记载,却未成规模。靖康南渡,镇江、常州、无锡、平江府、秀州、杭州,既是高宗朝廷南逃路线,也是大批移民落脚定居的首选之地,以至随处都是“避寇渡江流移失业之民”;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江南地区(相当于宋代两浙路和江南东路的东北部)的移民迁入是位居前列的;而江南地区则以太湖流域的移民最为密集。 [2] 大量移民涌入,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因为人口剧增而造成对耕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耕地的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为农业高度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

  总的说来,直到北宋后期太湖流域在耕地上仍未见明显压力。宣和元年(1119),农田所还将浙西的“远年逃田、天荒田、草葑茭荡及湖泺退滩、沙涂等地并打量步亩,立四至坐落”招人请佃,可以视为佐证。 [3] 当地对耕地进行全面彻底垦辟是在南渡以后。南宋乾道中,政府以空名官诰补授官资的方式劝谕开耕两浙荒地;淳熙年间,孝宗继续采取蠲放苗税的政策,奖励“两浙民户将已业土山,施用工力开垦成田”。 [4] 在政策鼓励和人口压力下,当地农民改造开发低洼地,垦殖草葑茭荡及退滩沙涂,耕植荒山土丘,向山争地,向水争地,使可耕田亩有了可观的增长。到绍熙时,吴中已 “四郊无旷土,随高下皆为田”,张方平所见景象已不复存在;连湖州偏僻山间,绍兴以后也多有匿户避役之民“家于山中,垦开岩谷,尽其地力”。 [5] 总之,太湖流域所在的两浙西路是宋代垦田最盛的地区,“膏腴沃衍,无不耕之地”。 [6]

  在拓垦可耕土地的过程中,太湖流域的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发挥聪明才智,开辟各种途径,不少新的耕田名称始见于史籍。

  其一,沙田。《正德姑苏志》卷15《田地》说是“民自经理江湖沙涨地为田”。王桢在《农书·农器图谱集·田制门》里也说:“沙淤之田也。或滨大江,或峙中洲,四围芦苇骈密,以护堤岸,其地常润泽,可保丰熟。普为塍埂,可种稻秫;间为聚落,可艺桑麻。或中贯潮沟,旱则频溉;或旁绕大港,涝则泄水:所以无水旱之忧,故胜于他田”。沙田涨没不定,无法精确测量步亩,享受免征或少征租税的政策优待。这种耕作和政策上的双重优越性,确令农民提高了垦殖的积极性。据《琴川志》卷6《版籍》,在常熟县总耕地数2,321,563亩中,沙田为4964亩,占2‰,这一比例或可作为当地沙田在耕地数中占有率的参数。

  其二,塘涂田,亦名滩涂田、塘田、涂田。上引《农书》说:濒海之地,“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这是指沿海滩涂田。此外大河之侧、水汇之地和陂泽之曲,“凡潢污泗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污滩,亦可种艺”。《琴川志·版籍》记常熟县有塘涂田362亩、塘涂地457亩,应属后者。

  其三,围田、湖田。这里所说的围田是指以围筑堤岸的方式向水面争得的新耕地,以此围湖垦辟的田,也称湖田,例如宜兴即“县多湖田”。 [7] 但在宋代文献中,这种新拓耕田往往与圩田混称。实际上,圩田是指将已耕熟田筑以堤围或圩岸的水利田;而围田则主要是指一种新拓耕地的方式和名称,当然这种新拓耕田在耕熟以后一般也都建为圩田,但在垦拓初期毕竟是有区别的,故而《文献通考》卷6将“圩田水利”和“湖田围田”分别列目。宋代江阴境内的芙蓉湖,“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又号三山湖,今皆为圩田”,这些圩田显然是由湖田围田改造而成的;而嘉定二年(1209)湖州境内因修筑堤岸,“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自然也是围田或湖田;绍兴年间,太湖“濒湖之地,多为军下兵卒侵据为田”,“盖队伍既众,易于施工,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坝田也是围田和湖田的别称。 [8] 围田或湖田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向水争田增加了可耕土地,据《琴川志·版籍》,理宗时常熟有围田54,016亩,约占全县总耕地数241,982亩的2.2‰;另一方面毫无节制地围水造田,使河湖水面急遽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农田水利的环境。

  其四,葑田。北宋蔡宽夫指出:“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因为葑田是浮动的,苏州遂有投诉“夜为人窃去田数亩”的佚事,范成大诗说“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印证葑田确是可撑取窃走的。 [9] 上引王桢《农书》名之为架田,称其“既无旱暵之灾,复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大体说来,蔡氏所说葑田,最初是自然生成的,当地农民受其启发,有意“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故谓之架田。葑田不愧是江南水乡人民在与水争田过程中的出色创造。

  此外还有宋代括官田时经常提及的积水茭荡田。这类田虽已非湖泽河汊,但尚未成为可耕的塘涂田。理宗时,常熟即有这类田3216亩。另有安吉县境内“陂堰旧有七十二所,盖其地势高仰,近山之田号承天田,亦号佛座田,谓层层增高,灌溉不及也”,“储蓄灌溉,全藉陂堰”。 [10] 承天田、佛座田是当地农民向山争地的例证,“层层增高”表明其是梯田。

  对这一地区耕地的增长作定量分析不无困难。范仲淹在景佑年间(1034-1037)称苏州出税之田3,400,000亩;而另一研究表明,苏州在雍熙(984-987)前后的耕地数至多不会超过1,400,000亩, 50年间耕田数增加近1.5倍。端平二年(1235)常熟的耕地数为2,419,892亩,常熟是苏州平江府5个属县之一,倘以该数据作为5县之平均数,那么这时苏州总耕地数应在12,000,000亩左右,约为景佑耕地数的3.5倍,雍熙耕地数的8.5倍。 [11] 从垦田增长率来看,显然景佑以后远远超过景佑以前;南宋远远超过北宋。以上分析虽有推断的成分,但或可据此把握太湖流域在两宋时期耕地垦辟增加的总体趋势。

  二、水利田的全面建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决定性进步,是与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稍具规模的水利事业,政府的组织作用和管理机能至为关键。《隆庆长洲县志》卷2《水利》指出:“江南水利,无论汉唐,计宋有天下三百年,而命官修治凡三十余度,殆不十年一兴利也”。宋代在财力物力上给水利建设以积极的支持。熙宁变法大兴水利之时,凡有疏导水患而开决农田时,“即以官田计其顷亩,拨还田户,如无田可拨,即计田给直”;政和六年(1116),徽宗拨封桩米10万石、常平本钱10万贯等命赵霖主持平江水道的大规模疏浚工程。 [12] 北宋曾给两浙路等下诏:“辖下州军圩田并河渠、堤堰、陂塘之类合行开修去处,选官计工料,每岁于二月未农作时兴役,半月即罢”,把兴修水利纳入每年春耕前地方官的常规公务。 [13] 兴修水利的诸多内容在宋代不仅作为州县长吏的重要职责,还直接与考课磨勘优劣相联系,使他们对属地水利不敢掉以轻心。

  当地人民深知太湖农田水利的症结所在,高度重视疏浚工程和堰闸工程,创造了成功的经验。首先,疏通河湖港浦的水利工程,使广袤农田去水涝之害而得沾溉之利。例如,至和二年(1055),调发民夫15.6工,疏浚诸泾64、浦44、塘6,筑成至和塘,“田无洿潴,民不病涉”,两岸膏腴之地数百万顷都蒙其利;宣和元年(1119),赵霖役工278万余,历时19个月,浚治1江、1港、4浦、58渎,使平江府“二十年间并无水患”;政和五年(1115),江阴浚治横河、市墩河、东新河和代洪港以后,使附近“十乡之田,频苦旱涝,尽除其患”,得益农田达6,573顷;乾道二年(1167),开浚顾会浦河道,“故水所败田数万亩还为膏腴”。 [14] 开通疏导河湖港浦,不仅保证了太湖水系能循环畅通地流入江海,而且使当地农田能够有力抗御水旱灾害。

  其次,堤堰斗闸则使疏浚的成果得以维持、巩固和发挥效益。当地人民往往在疏浚同时,就“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而堤岸高厚”;再在关键河段,设立斗闸,“大水之年,足以潴蓄湖瀼之水,使不与外水相同,而水田之圩垾无冲激之患;大旱之年,可以决斗门水濑,以浸灌民田,而旱田之沟洫有车畎之利”。 [15]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嘉佑六年(1061),对六年前疏浚的至和塘“创石堤,疏斗门”,“得膏腴田数百万顷”:熙宁时,“松江堤没,水为民患”,因筑丈高石堤90里,“复良田数千顷”;政和五年(1115),江阴在开浚河港后,造马师闸、唐市闸“以南泄震泽,北节大江”,灌溉民田4060顷;乾道二年(1166),江阴蔡泾闸改造工程与申、利二港疏浚相配套,遂使“附近七乡岁入增十余万石,毗陵诸邑固当倍蓰”;淳熙年间,对海盐常丰闸和81处堰坝进行了两次修治和改造,“自是农被闸堰之利,频岁得稔”。 [16]

  在各种水利工程的综合效应下,太湖流域的农田建设大受惠益,是宋代全国水利田最密集的区域。有人对北宋熙宁年间各路水利工程、水利田及其占总耕地数作过统计,太湖流域所在的两浙路均位居第一,水利工程为2,294处,水利田为10,484,842亩,占总耕地数的28.8%。 [17] 南宋淳熙前后,以太湖流域为主体的浙西路水利工程为2,100余处,接近熙宁时期两浙之和,《宋史·食货志》说:浙西“南渡后水利之田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太湖水利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而数百里之内,常获丰熟”,经过治理的太湖流域“畎浍脉分,原田棋布;丘阜之间,灌以机械;沮洳之滨,环以茭楗;则泻卤硗确,变为膏泽之野;萍藻葭苇,垦为秔稻之陆”,成为宋代集约化农业的首善之区。 [18]

  在太湖流域水利田的建设中,疏浚和堰闸的功效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每一田块的圩岸修筑也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圩岸,有些岸段就是前文述及的堰搪堤坝所构成,但更多的岸段则是围田别建的田塍。圩岸所围之田大小不一,少者数十亩,多者以千计,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田圩之制。当地历来将“大筑圩岸,高围民田”,视为农田水利的要策。嘉佑三年(1058),两浙转运使即建议在苏、湖、常、秀修作田塍,位位相接,以御风涛,以狭水源,并“令县官教诱殖利之户自作塍岸,定其劝课为殿最”。 [19] 政和元年(1111),提举常平司命苏、湖、秀三州令佐主管创立圩岸工程,浙西掀起了兴筑圩岸的热潮,仅平江府就兴修田围达2,000余顷。南宋黄震曾针对太湖农田水利建设指出:“田岸之事在民。在民者,在官不必虑;水利之事在官,在官者,在民不得为”。 [20] 他所说的水利之事应指疏浚河道、修建堰闸等大型工程,而田岸之事则指圩岸田塍的修筑维护。正是在发挥和协调政府与农民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太湖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在两宋时期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起飞准备了硬件条件。其中不少农田水利工程还泽被后代,为太湖流域农业经济在明清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集约农业的样板地区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具体系的形成,也是有助于农业集约经营的。这一体系虽在唐代大体定型,在宋代却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完备、实用、先进是其基本特点。

  曲辕犁创制于唐代,宋代以两浙最称先进。曲辕犁调节转向灵活方便,犁镵加大则为深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犁镵、犁壁的分工,既能犁起上块,又将后土翻下,常令熟土在上,生土在下,利于作物生长。这种犁在宋代被改造得更适合于水田操作,俗称江东犁。秧马也是浙西水利田的主要农具,能减轻插秧季节的劳动强度。其体制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藳其首以缚秧,日行千里,较之偃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21] 宋代江浙间还创制了耘荡这一新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据王桢《农书》说,耘荡“形似木屐,而实长尺余,列短钉二十余枚”,用以推荡水田禾垅间草泥,“使之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况所耘田数,日复数倍”。

  因农田灌溉和圩区排水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水车,是当地农具体系中最具个性的代表。其型制不拘一格,有一二人手摇的刮车,也有四五人或六七人脚踏的大棚车,有畜力水车和风转翻车。王桢《农书》还载有一种高转筒车,“如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皆可及之”。龙骨水车(即翻车)的使用最普遍。苏轼《东坡集》卷6《无锡道中赋水车》曾述其形制功用:“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龙骨水车不但可用于临水地段,倘有足够的车水劳力,其所汲之水竟可达到3丈以上的高旱之田。范成大有诗似即说此:“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垅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水车是当地水利田集约化经营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当地“农器甚备”,为精耕细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太湖流域水热条件虽然优越,但土壤性状并不理想。《禹贡》列其所在的扬州“厥田下下”。但两宋“天下之田称沃衍者为吴越闽蜀,其亩之所出视他州辄数倍”,秦观以为是“培粪灌溉之功至也”;陈傅良也说:“闽浙之土,最是瘠薄,必有锄耙数番,加以粪溉,方为良田”。 [22] 可见施肥是经营集约农业的重要环节。当地农学家陈旉在其《农书》里主张“地力可使常新壮”,提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亦何敝何衰之有?”为这一地区地力养护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当地农民也在农业实践中充分重视了这一问题,大量使用有机肥,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改变其理化构成,以提高肥力。

  这一时期,粪肥来源扩大,施用也更合理,此即陈旉所说:“俚谚谓之粪药,以言用粪犹用药也”。据其介绍,“浙间络年备办粪土,春间夏间常常浇壅”,当地“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人畜粪是农家肥的主体,但“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簸扬之糠秕,断槁落叶”,也都沤入粪屋,堆积发酵,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河泥是另一项重要肥料,罱泥不仅可以积肥,还能使水域不致淤潴。故稍有农闲,农家便以小舟驶入河港塘浦罱取河泥。宋人诗说:“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播种,胜如贾贩岭南归”,可见河泥肥效之高。 [23]

  太湖流域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农业,在宋代已积累了较系统的经验,影响、指导着这一地区以后农业的发展。除去肥料,耕、种、耘、水在当地水利田的经营中,都是别有讲究的。首先是耕田。“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利用冻晒使土壤酥碎,起自然松土与杀虫作用;“春二月又再耕,名曰炒田”。经两次犁耕,土质松细,故时人认为“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其次是播种。选好良种后“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浸种下秧,深耕浅种后,秧苗既长,“便须及时栽插”。再次是耘田。在禾苗生长过程中,杂草亦生,“浙间三次耘田,次第转折,不曾停歇”;有时还放干田水,逐一拔出杂草,沤在泥中,培固禾根。最后是换水。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天旱缺水,便须以水车车水,“全家大小,日夜不停”;“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日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既固矣,复车水入田,名曰还水”;而“还水以后,苗日以盛,虽遇旱暵,可保无忧”。 [24] 这种烤田技术远比前代进步,且沿用至近现代。

  集约农业是天时、地力、人工的统一体。为准确预测阴晴、水旱、寒暖、丰歉等气象和农业的前景,当地农民积累和形成了气象占测的系统经验,归纳为各种口诀韵语式的农谚。宋元之际松江人陆泳曾采方言俗语作《田家五行》(亦名《吴下田家志》),例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四月麦秀寒,五月温和暖”,“蜘蟟蝉叫稻生芒”,都有关农业气象。这种农谚甚至被范成大写入诗中:“湔裙水满绿萍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自注道“吴下以上巳蛙鸣,则知无水灾”。这些气象农谚虽有附会成分,但大量保存了当时农民的直观经验,反映了集约农业对气象的重视。《乾隆吴江县志·生业》引述范氏语云:气象占测,“自古说者纷纭聚讼,曾不如老农之言,慧于鬼神”,高度肯定当地老农在占测气候上的准确预见。

  总之,无论水利、农具、肥料,还是耕种耘荡等田间管理,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的农业在精耕细作方面,都走在各地区的前列,无愧为全国集约农业经营的样板地区。陈旉《农书》以及元代王桢《农书》的相当部分,都是这种集约农业的经验总结。

  四、举足轻重的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水平的主要标准。太湖流域在宋代已实行了两熟制,这对提高更多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出数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两熟制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稻作两熟制。苏籀《双溪集》卷9《务农札子》所说“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税稻在熟”,即指稻作两熟制。有学者以为这种稻作两熟主要并不是双季稻的复种连作,而是所谓再熟稻,即“丰岁已刈,而稻根复蒸苗,极易长,旋复成实,可掠取,谓之再熟稻。恐古所谓再熟者即此”;这种稻“春夏收讫,其株有苗生,至秋薄熟”,产量不高。 [25] 但从苏籀所说“税稻”,应不仅指自生自长的再熟稻;有意识有计划的双季稻复种连作,在宋代太湖地区虽未普及,但已出现。

  其二是稻麦两熟制。北宋后期,当地已是“刈麦种禾,一岁再熟”,但稻麦轮作制似尚未推广,故苏轼说:“两浙水乡,种麦绝少,来岁之熟,指秋为期”。 [26] 小麦的大规模种植和稻麦两熟制的全面推广也在南渡以后。南迁北人从面食喜好出发,当地南人从土地效益出发,竞相种麦。宋代“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种麦之利,独归客户”,而“农获其利,倍于种稻”,优惠政策和经济因素刺激了农民(尤其客户)的种麦积极性。“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诗人记下了两浙普及稻麦两熟制的历史场景。有学者认为宋代江南“也就只能象北方那样实行两年三收”, [27] 至少并不符合太湖流域的实际。随着稻麦轮作复种的发展,当地水旱轮作的耕作体系也渐趋完善。排水是水田变旱作的关键,本地农民在水稻刈获后,便在畦旁起垅作纵沟,再作横沟贯通纵沟,纵横交错以利排水。而整地灌水则是旱作变水田的要件,时人便在小麦收割后精耕细耙,将田面整为平畦,稻秧入田后,以勤灌浅灌方式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

  两熟制大大提高了太湖流域的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北宋当地亩产据范仲淹所说:苏州地区“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硕至三硕”。南宋嘉定二年(1209)湖州“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亩收三石”;约略同期苏、湖的“江乡田,上色可收谷四石”,但“四石之田,固不多见”。理宗时高斯得说:两浙“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 [28] 宋元之际,方回《续古今考》卷18指出,吴地之田亩产米三石,山田二石。综合以上数据,太湖地区普遍的亩产量在三石左右,少数上田可达五石,在全国是处于先进地位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顶峰!特别是经济特别发达,当时宋朝创造的财富相当于世界的70%,非常了不起;现在的美国GDP总量占世界的30%,还不及当时宋朝的一半。当然经济发达或者GDP不能说明什么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GDP世界第一还不是照样被人欺负!!


宋元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概述 急急急!!!
宋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其立法活动频繁,法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法规的制订、实施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宋的经济法令,注意到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丰厚的社会...

元朝时期的商业有着怎样的发展?国内与国外的贸易发达吗?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除对大都商业发展状况有大量记载外,对全国其他地区商业发展状况作了记述,可以说元时全国商业的盛景尽收其笔下。前述元朝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其时商业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元朝商业有全方位的发展,与元朝盛世帝王统一南北东西、雄视八表、结束长期纷乱的割据战争,使农业、牧业、手...

宋元时代的经济问题
元末至顺年间,1700万户,人口8500万左右,为元代人口的峰值。地域分布上,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相当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北小部、贵州大部)竟占全国户口数的80%以上。 两宋时期是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的关键时期。而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则是社会经济赖...

宋元时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结构
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宋元时期(960—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1] 。宋朝(960年—1276年)建于五代末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后周帝位而改元自立。宋统一各藩镇后,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二帝发动宋代仅有的几轮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定型。此后宋朝一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到6.6元时代,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_百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到6.6元时代,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其实关注这些东西的话会发现,人民币贬值早就发生过很多次了。人民币贬值是美国极速加息和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前景担忧的双重结果。美国加息不只是国债收益率上升,还会连带美元公司债等固收资产收益率一起上升。过去十年的宽货币导致全球美元债...

雪糕进入十元时代,是什么导致小小的雪糕越来越贵了?
雪糕进入十元时代,导致小小雪糕越来越贵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和人工费用上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1、原材料上涨导致雪糕涨价;2、人工费用的增加,导致小小的雪糕成本增加;3、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涨价。雪糕进入十元时代,小小的雪糕越来越贵,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速,各种物价都会随着...

“10元时代”开启了!油价上涨对哪些人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油价的上升,运输行业成本上升。运输行业目前来讲,还是一个非常大的体现,因为我们现在电商平台的不断普及,让物流变得逐渐快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1蛋糕很大,而且行业比较透明,大家所赚的钱也差不多了,如果这时候油价上升,运输物流的价格上涨不好调控,大家的生意也会很难做,甚至有很多行业里面...

高度发展的宋元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到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每逢一朝代交替之际,流寓湖湘的士人、家族总是不绝如缕,促使湖湘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盛于历代,行省制度始于元代,城市商业化已成定局;北宋前期,政治较为稳定,但却一直潜伏着“...

宋元时代我国城市有何重大发展
宋 1,大城市的兴起:商业活动催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北宋10万户以上的州城府达53个,终唐一朝仅有10个。2,城市网络形成:大城市发展同时兴起带动卫星城市繁荣发展。3,城市互动格局形成:城镇群和乡村联动建设。元 在宋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系统,兴修上下水系统。在城市建设方面形成统一领导与...

【读书笔记】银元时代生活史
银元时代的经济画卷: 作为个人回忆录,陈存仁的篇章以香港《大人》杂志的专栏形式,记录了民国时期上海社会的生动面貌。银元,这个硬通货的代表,贯穿全书,详尽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经济脉络:物价波动、工商业人物的活动,以及银元如何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生活的民生写照: 在那个时代,上海底层家庭每月...

凤翔县18473713835: 请从农业,手工业,商业3个角度分别介绍宋元时期的经济状况 -
茹雷高舒: 一)农业方面的表现是:①产于江南的水稻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向淮河和黄河流域推广,还从越南引入了优良品种占城稻;②棉花在两宋时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

凤翔县18473713835: 经济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变化使社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
茹雷高舒:[答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宁; (2)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2)两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
茹雷高舒: 1.根本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2.土地上: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3.农业:作物的种类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削弱某些作物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相反一些作物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还得以加强,稻麦即便如此,人口大幅增加;4.手工业:金属冶炼术大幅提高,例如:用煤炼铁,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瓷器技术有了较长的发展,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大量进入市场,大规模手工作坊作坊日益增多;5.商业和城市:商人经商频繁,丝绸之路呈现了繁荣的景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商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高峰期.

凤翔县18473713835: 用史实说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
茹雷高舒:[答案] 1.南北农作物交流,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如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2. 手工业生产规模有进一步发展.宋代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出现手工业生产中心,各少数民族手工业各有民族特色; 3. 商品经济活跃...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时期社会经济 -
茹雷高舒: 全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坊市格局被打破;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_交子;城市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稳定的市民阶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 -
茹雷高舒: 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有从地理区域看南方经济已开始超过北方. 手工业发达,交易频繁,不在受制汉唐时坊市规制划分. 宋元时代对海外经济贸易更加频繁,宋朝专门设置市舶司,由于万邦交流,通婚,在中国聚居,做官.后来在元时形成了回族.经济交流圈主要活跃在海上丝绸之路,不像汉唐以陆路丝绸之路为主.航海技术的提高,发明了指南针.促进了海上贸易. 满意请采纳.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
茹雷高舒:[答案] 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清明上河图》、“瓦肆”、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时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的结构 -
茹雷高舒:[答案] 宋元时代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 江南的繁荣 1.由占城(越南北部)引进早熟稻种,使江南稻米产量大增.宋代出现「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南宋时代,苏杭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 3.江南的织锦、丝织、瓷器等...

凤翔县18473713835: 根据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其主要特征.明朝时商品经济又有伺新发展?清朝前期商品经济为什么未能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
茹雷高舒:[答案]特征: 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其布局打破了唐朝时“坊”和“市”的界限,有利于商业活动.大都商业繁荣,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外国商团纷纷来此贸易. ②海外贸易发达.宋元时期,中国同朝鲜、日本、阿拉伯地...

凤翔县18473713835: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 -
茹雷高舒:[答案] (1)据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据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