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释,无异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翻译

作者&投稿:营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中雕琢是什么意思?~

“雕琢”,原指治玉的细致功夫,泛指修饰,美化。

语段中“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假设。“雕琢”,原指
治玉的细致功夫,泛指修饰,美化。“曼辞”,意为美好的言辞,在这里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美好的言辞。“以”表目的。“自饰”即“饰自”,纹饰自己。有一
点可以肯定,“今虽欲自雕琢……适足取辱耳”整句是个假设复句;

复句的前半部分“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假设自己去纹饰美化自己,复句的后半部分“无
益……适足取辱耳”,是推想到的美化自己的后果。那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于俗”(对世俗)的和“于己”(对自己)的。

译:现在即使我想用推选进士的行动,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粉饰,也没有用,不会取得世俗的信任,只会得到耻辱而已。

【品评】 这是本文中作者情感自然流露最淋漓的语句。 当作者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和为了事业忍辱苟活的原因向老朋友讲述后,作者似乎卸下了一副重担,郁闷的心胸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吐露,但是这宽松的瞬间对自己来说似乎太短,作者马上又将自己的情绪恢复到了原来的悒郁状态:我这番发自内心的话能理解的人真是太少了,世人们会认为这是我贪生怕死的托词,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罢了。我这样说对我没有任何好处,他们是不会相信我的,也只能遭到他们更大的嘲笑罢了。

在现在这个世上,我没有辩白的必要,但我相信,会有一天,我死后,人们能理解我的。这是书信的结尾部分,也是作者情感最悲凉凄惨的部分。

1.解释:
适:仅仅,不过。
足:能够 。
适足取辱耳:只会得到耻辱而已。
2.全句: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3.出处:
《报任安书》----西汉 司马迁

翻译: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

出自: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选段: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释义:

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

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地拜两拜。

扩展资料

这封书信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反映了司马迁的光辉性格和封建统治者的一些恶劣行为;第二,反映了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第三,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第四,揭露封建帝王对待史官的态度和自己写作《史记》的情况。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文章以过人的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其中所表现的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取自 司马迁的 《报任少卿书》
现今我虽然想要自己雕琢粉饰一番,用曼妙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与世俗之人(的姿态)是没有差异的,(世俗之人)也是不会相信的,只能够让我自讨耻辱啊。
适:仅仅,不过 足:能够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释,无异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翻译
翻译: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出自: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选段: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

翻译: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译:现在即使我想用推选进士的行动,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粉饰,也没有用,不会取得世俗的信任,只会得到耻辱而已.【品评】 这是本文中作者情感自然流露最淋漓的语句.当作者将自己的悲惨遭遇和为了事业忍辱苟活的原因向老朋友讲述后,作者似乎卸下了...

报任安书 原文加翻译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oka同学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6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翻译: 为《太史公》做牛做马的司马迁再拜致意。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

《报任少卿书》原文及翻译?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校注】此篇参校以《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一。译文如下:太史公、像牛马一般的仆役、司马迁再拜说:少卿足下:前时,蒙您屈尊给我写信,教导我待人接物要谨慎,应把推荐贤士...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原文及赏析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据书中“会东从上来”及“薄从上雍”二事,司马迁写这封信,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冬。致书的对象任少卿,名安,这时下狱。旧说,安这次...

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译文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致意。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

报任安书课文原文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报任安书课文解读 (1) 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司马迁简介见...

曼辞的解释
曼辞的解释[words to gloss over with] 华美的言辞 详细解释 美饰之辞。 《文选· 司马 迁<报任 少卿 书>》 :“今虽欲自 雕琢 ,曼辞以自饰,无益,於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李善 注:“ 如淳 曰:曼,美也。” 清 王夫之 《<绎思>序》 :“论者云其曼辞导谀,阙箴瑱之义。

急需<报任安书> (作者司马迁)原文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于深藏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沈,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

沈河区15574024262: 翻译: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
叔胆固元: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译:现在即使我想用推选进士的行动,用美好的言辞来自我粉饰,也没有用,不会取得世俗的信任,只会得到耻辱而已.【品评】 这是本文中作者情感自然流露最淋漓的语句. 当...

沈河区15574024262: 报任安书 原文+翻译 -
叔胆固元: 报任安书 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沈河区15574024262: 古代文言文中于的意思 -
叔胆固元:[答案]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 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

沈河区15574024262: 几句文言文翻译
叔胆固元: 1、出自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意思是说 张良回答说:“这是沛公的警卫官樊哙.”2、出自姚鼐的登泰山记 意思是: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严寒3、出自李密的《陈情表》意思是说: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

沈河区15574024262: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全文 -
叔胆固元: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

沈河区15574024262: <报任安书》全部重点字词 -
叔胆固元: (一)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 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动词. 3.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 棰,通“棰”杖刑. 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 5.及以至是. 以,通“已” 6.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7.大底...

沈河区15574024262: 《报任安书》中哪一段最经典 -
叔胆固元: 原文: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

沈河区15574024262: 于在古汉语中有哪些意思 -
叔胆固元: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

沈河区15574024262: “了”在汉语中有几种意思? -
叔胆固元: 了1liǎo(ㄌㄧㄠˇ)[1]明白,知道:明~.一目~然.[2]完结,结束:完~.~结.[3]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4]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了2le(ㄌㄜ...

沈河区15574024262: 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出自那里 是谁说的 -
叔胆固元: 这则成语出自汉朝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