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箉谷偃竹记拼音

作者&投稿:鄹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与可画筼箉谷偃竹记翻译~

白话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
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
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
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作品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⑸,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谷中多竹。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兼好友,北宋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曾画《筼筜谷偃竹》赠苏轼。
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病逝。七月,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看到文与可的这幅遗作,写了这篇题记。
二,作品鉴赏:
此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
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环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筼筜谷偃竹图》的基础;
中间是叙两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待《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贯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
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正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
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泪泪,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拼音:wén    

解释和造句: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文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13.掩饰:文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15.姓。

拼音: yǔ yù yú 

解释和造句:

1.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给:赠~。与人方便。

3.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 yù ]

  • 参加:参与。与会。

  • [ yú ]

  • 同“欤”。

拼音:kě  kè

解释和造句:

1.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尽,满:可劲儿干。

6.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姓。

  • [ kè ]

  •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拼音:huà

解释和造句:

1.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2.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3.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4.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5.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6.同“划1”。

拼音:gǔ  yù

解释和造句:

1、[ gǔ ]

①山谷,两山中间狭长的水道。又指两山之间:万丈深谷。②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谷。③(—子)谷类作物,籽实碾去皮以后就成小米,供食用,茎可喂牲口。④<方>稻,也指稻的籽实:糯谷|粳谷|轧谷机。⑤姓。

2、[ yù ]    [吐谷浑]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

拼音:yǎn    

解释和造句:

1.仰面倒下,放倒: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

2.停止:偃息。偃武修文。

3.古同“堰”,堤坝。

拼音:zhú

基本解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

拼音:jì

解释和造句:

1.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2.把事物写下来:记录。记功。记者。

3.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记。日记。大事记。

4.符号,标识(zhì):印记。标记。记号。

5.古时的一种公文:奏记。笺记。

6.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记。

7.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记耳光。





【文字】:文与可画筼箉谷偃竹记
【拼音】:wén yǔ kě huà yún dài gǔ yǎn zhú jì
注意:
“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要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
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
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文与可画筼yun筜dang谷偃诸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的原文、译文?
”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翻译
意思是: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失声痛哭。出自:(宋)苏轼《胸有成竹》原文(节选):与可画竹,初不自贵生。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予为...

苏轼筼筜谷偃竹记原文赏析鉴赏
文与可曾有诗描写筼筜谷:“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两岸烟濛濛。寻幽直去景渐野,宛迩不似在尘中。”(《筼筜谷》)文与可与三苏均有交情,其中尤与苏轼关系最为密切,常以诗画互相赠答,并经常探究一些绘画理论问题。元丰二年(1079),与可病逝。半年之后,担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在曝晒书画时重见了与可所绘的筼筜谷偃竹...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先写与可画竹开始不自贵重,于是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引起他的讨厌,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要把细绢作袜穿。后苏轼为徐州知州,苏轼自己也是个善画墨竹的名家,所以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到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

文与可画竹的出处
文与可画竹的出处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分三段。第一段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这篇散文语言天然本色,...

《胸有成竹》文言文以及翻译(含人物文于可)?
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翻译: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

欣赏画文言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

文与可画筠当偃竹记是苏轼哪一年写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在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七日写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最后一段:“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所暗示的文艺思想
意思是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表达出作者自己内心的壮心之志。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片段: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品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①,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②,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③,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

西丰县19277902879: 看词语猜人物胸有成竹是准? -
乐燕纳尔: 文与可(文同) 胸有成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西丰县19277902879: 少纵即逝 的 拼音 是 -
乐燕纳尔: 少纵即逝(shǎo zòng jí shì)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解释为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释 义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出 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释义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示例 夫急流汹涌,~,此岂能深思长计时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

西丰县19277902879: 文宇可画竹子成语是什么 -
乐燕纳尔: 成竹在胸 【拼 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解 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出 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西丰县19277902879: 疯狂猜成语一个人胸前一个竹字答案 -
乐燕纳尔: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汉语成语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比喻熟练有把握,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文名 胸有成竹 外文名 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出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近义词 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解释 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1]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西丰县19277902879: 竹笔画笔顺怎么写 -
乐燕纳尔: 竹的笔画笔顺:撇、横、竖、撇、横、竖钩,共6笔. 竹(zhú):汉字,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

西丰县19277902879: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包含了哪些成语 -
乐燕纳尔: 胸有成竹【拼 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 释】: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 处】: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西丰县19277902879: 胸有成竹I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这个成语后比喻 -
乐燕纳尔: 成语". ◎唯有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的意思:消失.",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但"、茫无头绪,迁太常博士,蝉.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急起从之,而临事忽焉丧之、从容...

西丰县19277902879: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什么? -
乐燕纳尔: 北宋时候,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总是在竹林里全神贯注的观察竹子.有一回,下起了暴风雨,文同不顾一切的奔向竹林想看看雨中竹子的姿态. 就这样...

西丰县19277902879: 胸有成竹杏林春满的意思 -
乐燕纳尔: 杏林春满指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也经常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这里有这么个典故: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