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文与可》呵呵

作者&投稿:典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苏轼
又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方面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另一方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也是夹叙夹议的范例。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

胸文言文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原文注释 ①萌:芽。 ②而节叶具焉:但节、叶都具备了。具,具备。焉,句末的语气助词。 ③蜩(tiáo)腹蛇蚹(fù):蝉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蝉。蛇蚹,蛇的腹下。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

宋.苏轼《论书》
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尽”,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 25、记与君谟论书 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然常患少暇,岂于其所乐常不足耶?自苏子美死,遂觉笔法中绝。近年蔡君谟独步当世,往往谦让,不肯主盟。往年,予尝戏谓君谟言:“学书如溯急流,用尽气力,...

根据提示写成语
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失声痛哭。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

苏轼是什么样得人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

苏辙简介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水调歌头》、《怀渑池寄子瞻兄》、《竹枝歌》、《游西湖》、《逍遥堂会宿二首》、《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冰池》、《逍遥堂会宿二首》、《渔家傲》、《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会景亭》、《黄州快哉亭记》、《归宗寺》、《上枢密韩...

轼字的组词和造句
14)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15) 苏轼开口道血肉崭然裂开千道在他身上!这里是无天无地之所一介凡人又怎在这里吸吐混沌之气开口说话。1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17) 苏轼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18) 放榜时苏轼早已知道自己金榜...

求名家对苏轼的评价!!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

苏轼的诗有哪些,只答三分之一就行了,急用,谢谢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

苏轼和欧阳修是什么关系?
《续墨客挥犀》卷四《与可诗精绝》云: 东坡尝对欧阳公诵文与可诗云:"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欧公笑曰:"与可无此句,此句与可拾得耳。"世徒知与可扫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 《冷斋夜话》卷一《东坡论文与可诗》也有相似的记载。今人孔凡礼考订,"或为此时事",见《苏轼年谱》卷十。

成富17136592005问: 呵呵,的由来出自谁口?
大姚县通络回答: 欧阳修!

成富17136592005问: "呵呵"一词最初出自谁口呢? -
大姚县通络回答: 目前网络上较多人认为“呵呵”的源头是苏轼或者韦庄的作品: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苏轼评论己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时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 “全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阵中主人心,酒...

成富17136592005问: 呵呵 一词源于谁? -
大姚县通络回答: 流行语古今相同 苏东坡书信中狂用“呵呵”一词 说起网络语言使用率最高的词是什么,“呵呵”应该是可以排列在前几名的.不想回答问题,用“呵呵”;不知道怎么回答,也用“呵呵”,有事没事“呵呵”两声,成了现代人的习惯了,也为...

成富17136592005问: “呵呵”到底出自哪里 -
大姚县通络回答: “呵呵”最早见于史料,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有宋一代,“呵呵”一词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书信中常常使用.当然其使用频率赶不上今天的QQ和MSN聊天,手指一动就可以“呵呵”.

成富17136592005问: 胸有成竹文言文 -
大姚县通络回答:[答案]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 胸有成竹典故漫画 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 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

成富17136592005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的原文、译文? -
大姚县通络回答: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

成富17136592005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为什么说形散神凝 -
大姚县通络回答: 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人们向来评论苏轼的散文风格如“行云流水”,这篇《筼筜谷偃竹记》正是这样.作者好像文同画墨竹“振笔直遂”,那样信手挥写,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刻意推敲,而浓烈沉挚的感情由肺腑中奔泻,真实自然,亲切动人.同时,所记述的与文同的“戏笑之言”,却又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一是以当初的诙谐笑乐反衬今日追怀、悼念的沉痛与悲哀;一是由此以见出逝者在绘画艺术上的杰出的成就与创造.因此,文章写来看似漫不经意,而实际上形散神凝,所有议论、诗文赠答的“戏笑之言”,始终环绕着追怀、悼念、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这一中心.

成富17136592005问: 古又名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作家谁的作品 -
大姚县通络回答: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是苏轼为好友兼表兄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提出了“胸有成竹”的文学批评观点.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文章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

成富17136592005问: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说明了什么? -
大姚县通络回答: 苏轼借本文阐释了画竹的理论:画竹要做到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同时也向我们描述了苏轼和表叔文与可之间风趣而珍贵的友情.

成富17136592005问: 文与可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道理 -
大姚县通络回答:[答案] 胸有成竹_金山词霸【拼 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 释】: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出 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