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四句有何精妙

作者&投稿:秋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守仁心学四句话如何理解?~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王阳明的心学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28、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扩展资料: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唯心主义,以本心为真实。本心之外的皆是虚无,所以要修炼本心。
本心是怎么想的就是这么做的,是没有善恶物我的分界,是对万物的完全接受,是最真实的存在。
格物致知是本心的修炼,格物是本心意识的行为追求,致知是本心意识的道德追求。
良知是说本心的道德心,追求心,是本心的修炼追求。
本心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是真体。
有善恶之分就是心动,是意识行为了,这已经不是本心了。
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就是道德心,本心的正心
追求善剔除恶就是修炼,是格物
万物皆有本心,只有本心是真实。
外在的意识行为都是虚妄,人的追求应该是向本心求,以到达行为与本心的统一,这才是真实的。
本心是真体,不分物我善恶,能接受世间万物信息。要达到知行合一就要进行修炼,他提出的修炼方法是《礼记*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佛家称为“内圣”。
心动然后产生善恶是非,格物区分善恶是非,致知是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过程,以使知行合一。
然后还有诚意、正心。诚意就是符合内心的真实的感情表达,正心其实是再次的回归内心进行反省修正,然后再次的进行修炼循环。

出处:王阳明《传习录》

1、无善无恶心之体

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

句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

2、有善有恶意之动

关键词义:意: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意之动:思想在活动,想法在活动。

句意: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

3、知善知恶是良知

关键词义: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4、为善去恶是格物

关键词义: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句意:多做善行并去掉恶行是按照对真理理解的行动。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何正确理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1、善用阳明心学的前提是大量读书(知识和经验积累),而相比天才,对凡人来说,大多数读书行为都只能算是死读书。机械地套用阳明心学来经世致用,则容易陷入主观唯心的陷阱。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

《阳明心学》精髓
观法无我(觉真相)(或念心经)(或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场梦而已。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健康,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它们...

臆解阳明:四句教告诉我们什么?
阳明先生在晚年,把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先生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尝试理解: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本无意,浑然天成,没有一颗心是天生的善,也没有一颗心是天生的恶。这一颗本体之心,这样一颗心,面临一切客观事物,均自然...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什么?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是什么?
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原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译文: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

阳明心学——四句教
那么对于王阳明的四句教我们该去如何理解并运用到我们己身呢?无善无恶心之体。 四句教中第一句话,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把阳明心学说成是禅宗,因为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王阳明与慧能都是从心之本体上来说,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王阳明所言的善恶...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亦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阳明心学四句教是指
阳明心学四句教是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是王阳明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

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的意思?
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词上先做一个解说。这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仁兄若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相关的文章。

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讲解(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红蒲奥麦: 一、一、格物就是有担当1、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 53、圣贤之学,心学也.54、天道不翕张,则不能发聚,况人乎?55、一起一伏,一...

顺庆区15080516482: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怎么理解? -
红蒲奥麦:[答案] 我对心学,还没有完整的看完过一本著作,不过,倒是常常思考这“心学四句教”,所以有点理解,但可能很主观.正好写出来交流一下. 前两句:王阳明说,心即理也,心学概念里的心,跟天理、客观规律是一体两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怎么理解? -
红蒲奥麦: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最精华四句话,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作为阳明心学研究专家,度阴山老师称这四句话为王阳明心学的路线图,就是关于心学的概念和理论,他曾经1508年在贵州农场提出一个第一个概念就是心静止,他所谓的心静止是什么呢?所有的天理、所有的道理、所有的真理都在我心里,而不在我心外,一旦在我心外了,这个理无论有多少人视为公正的,它都不是理...... 想要了解更多,建议你添加微信服务号参加众筹活动,面对面与度阴老师聊聊.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和现实意义(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红蒲奥麦: 一、心即理1、心即理,告诉我们要自己观照自心,觉悟自心,达到明心见性,王阳明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之心即圣人之道,良知之心就是天理之...

顺庆区15080516482: 请哲学专业人士结合实际完美解释王阳明四句心学精髓,恳请开悟启蒙,深谢! -
红蒲奥麦: 王阳明的,应该是心外无物,即精神方面可以包括物质的所有.实际上,精神可以物质上不可能的.其实,王阳明的,是过去的,现代有更好的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明阳明心学崛起的时代背景 -
红蒲奥麦: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朝中叶很有名的军事家和哲学家! “ 立功 ” 、 “ 立言 ” 、 “ 立德 ” ,史 上真正的三立之人. 何为立功?平定宸濠之乱、 平定闽南古藤的暴...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 -
红蒲奥麦:[选项] A. 本原 B. 目的 C. 途径 D. 本心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阳明有哪些思想? -
红蒲奥麦:[答案]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 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

顺庆区15080516482: 请问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感悟了有快一年了,感觉中间一直有层看不见的纱,始终做不到眼前一亮的感觉. -
红蒲奥麦:[答案] 王阳明心学和象山学还是很接近的,象山学直接承接孟子,认为道德靠对本心的体证来实现,王阳明的良知和这个很接近,但是第一,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把天理、本心、诚意都打通了;第二,王阳明的修行方法是“致良知”,就是说我们其实做每一...

顺庆区15080516482: 王守仁心学有什么著作? -
红蒲奥麦:[答案]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